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4周岁的男孩,性格开朗,也比较礼貌,但是发现如果有时没有随他的意,就喜欢生气,不跟你说话,不回答你话,摆脸色……这怎么沟通,怎么教育呢?谢谢大家

4岁的男孩儿,活泼好动,有主见及自我观念,贪玩调皮,有强烈的好奇心,自主能力差。因此要教育好4岁的男孩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对他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是有好奇心,感兴趣的。父母不要觉得孩子问东问西很烦,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耐心的解答。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非常喜欢问问题,有时甚至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次带他去外面玩,他看到小区门口有喷泉,他就问这个喷泉的水流到哪里?我说流到下面,然后汇集到一个圆形的池子里面。他依然不罢休,继续问那流到池子里面接下来水会流到哪里?面对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如何作答,我说就在圆池子里面啊。宝宝好像对我的答案不是很满意,他说妈妈那我们去看一看吧,看一看水到底流到了哪里?结果我们到底下那个圆形池子一看,园子里面有一个像井盖一样的东西,水多了以后就会从井盖的孔流下去。孩子看了以后就搞明白了,原来水是流向这里,并且多余的水会向下流回去。孩子对喷泉水流向的问题,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孩子每次问任何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耐心解答,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对事物本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遇到任何不知道的问题,都会问问为什么,想要搞清楚。

相信他长大后,对一些未知的问题,也会继续探索和研究。这种习惯对于他深入研究一个问题非常有帮助。

很多人都说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几个诺贝尔科学家,原因可能就在于中国的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探索欲好奇心及创新能力越来越少了。所以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二 尊重孩子

4岁的男孩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并有了强烈的自尊心。

我们不能总以大人的口吻训斥孩子,以制高点去命令孩子,而是应该和孩子做朋友,和他去沟通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很多问题其实孩子就有解决办法,我们应该和他们以平等的姿态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去批评他。

心理学上说,孩子的自尊感越强,自律能力就越强。而一个人的自律性,也是日后成功的必备因素。

所以一个被尊重的孩子,他日后的叛逆程度就会降低,幸福感会提升,对孩子一生心理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三 制定规则

4岁的男孩往往非常调皮,一会儿把这个碰倒了,一会儿把那个摔翻了。

在孩子比较小的年纪,我们要学会制定规则。让孩子在大的框架内,随意发挥天性,任意的玩耍。如果出了框架打破了规则,孩子往往无视规则的话,长大以后我们就更难管教他,他犯错的成本就会更高。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4岁多的时候,他非常调皮。他非常喜欢冲撞家人,心理学上说这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

有一次他又猛的冲到爷爷怀里,差点把爷爷撞翻。当时我们就严厉的批评了他,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这样做。告诉他,和大人亲密的这种动作没有错,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下一次我们可以换一个温柔的姿势,和大人亲密接触。他听了以后点点头,以后这种冲撞别人的行为就几乎没有了。

所以在允许的行为边界内让孩子发挥他的天性没有错,但是一旦出了行为边界就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从小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规则意识。

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因为我儿子现在5岁多啊。孩子四岁时,比较活波好动,且自制力差,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关键在于家长怎么去引导?结合我自己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几点:

第一,以父亲为主体,培养他男人的魅力,进入男人的生活世界。在这时,让他懂得他是个男人,以后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要有担当精神。更不能像教女孩子那样教育他,毕竟男女不一样,俗话说的好,男的要穷养,女的要富养。说的就是要他要那种担当精神,磨练他的意志,去接受挫折。

第二,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家园教育。在家庭里适当跟他好好沟通,不要发脾气,跟他做朋友,而不是长辈对晚辈的态度。这样的话,他可能就会好好沟通,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注意引导他。在家里也可以让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幼儿园里更系统与专业,培养他的习惯和兴趣,一些礼仪,及怎么跟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要合群。

总之,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批评。要让他懂得做男人的责任,培养他的兴趣,教他公开礼仪,懂得礼貌待人,注意引导他,纠正他的错误。

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四周岁的男孩,应该升中班了吧?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这个小男孩应该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他的一些表现完全符合四岁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

四岁左右的孩子,语言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叙述一件事情或表达自己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他的小脑袋里会有十万个为什么。喜欢探索一切事物,特别爱模仿,自尊心也开始萌芽,但由于其思维具有具体性想象的特点,所以往往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且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愿望。此阶段的孩子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喜欢模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首先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为了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父母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到自己已经为人父母,比如:在孩子面前不随便生气;不耍小脾气;遇到问题,家人之间好好沟通交流;在孩子面前避免大声吼叫等。

二、学会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蹲下身来与孩子交流,陪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孩子的眼睛时刻在观察、寻找、发现,但由于孩子年龄小,意识领域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喜欢自言自语,更喜欢动手、探索,所以,会把新买的玩具拆个七零八落,会把新买的小人书折成纸飞机……这时候,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不要动辄大声训斥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千万别把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是一个很漫长的阶段,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呵护。家长要多抽时间尽可能地陪伴孩子,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细心观察、耐心引导、专心解答。要逐步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三、多和孩子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一日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的,孩子的言行举止老师都比较了解,而且老师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家长要通过多种方式跟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困惑,做好家园共育,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在家庭中,要有良好的家风,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肯定孩子的进步,多进行表扬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此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察言观色,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家长的态度作出判断,进而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否则会让孩子的性格形成两面性,这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五、学会适时冷处理,不可以一味的迁就。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表现,很多时候来源于家长的溺爱、包容和迁就。时间是最好的医生,时间也是最好的老师。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要急于表态、急于发火,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时间。

有个孩子跟妈妈去超市,看到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小汽车,就要买回家,而家里的玩具汽车已经很多了,有的至今还没开封呢,孩子非买不可,不然就哭闹不止。公共场合,家长感觉很没面子,如果当时迁就了孩子,肯定还有下一次,。怎么办呢?家长此时要息怒,冷静处理,小声告诉孩子要哭就在这里哭,妈妈要回家了。孩子看到哭也哭不到玩具,知道妈妈生气了,自然会跟着妈妈走,你一定要相信,一个四岁的孩子是不会选择离开妈妈的。

孩子慢慢长大,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虽然漫长,但也充满乐趣,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同孩子一起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前两天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不开心,还总是生闷气,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在3-4岁会进入“执拗敏感期”,在这时期,孩子表现得很犟,甚至有些蛮不讲理,他们我行我素,不愿意服从他人的命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们不希望受约束,希望自己具有掌控自我的某种事物和能力,通过不断的抗拒大人来完成自我意识的建设,他们在不断的拒绝和看对抗中来锻炼自主能力。

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家长应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别和孩子较劲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主见,自信。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自我意识形成时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孩子在这个期间的表现并不是对家长的不尊重,而是自我意识建设的过程,所以家长在这个时期千万别和孩子较劲,应该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一些不涉及原则的事情,大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

第二,遵守原则

大人满足孩子的要求,不代表没有原则和纵容。应该遵守纪律就遵守纪律,需要坚持的原则,还要坚持,如按时吃饭、睡觉等。涉及孩子的内心建设和生活习惯时,绝不妥协。

第三,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生气不想说话的时候,是因为他还说不出来,在情绪很激动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不具备清晰表达语言的能力,所以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需求和不满。在孩子平静后,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一个温暖而且有效的沟通。

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我家的孩子也是个男孩,三岁多,而我邻居的孩子磊磊刚好是个四岁的男孩,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而在陪着这两个男孩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四岁男孩好难教育,不禁感叹到:孩子大了不随娘,四岁就开始不受管教了,越大越难带。

两个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磊磊经常不愿意回家,他妈妈怎么和他沟通都不行,嘟着嘴巴生气,还说:“我就要玩,就要玩”。磊磊三岁的时候还是挺讲道理的,到了四岁完全不听道理了。

难道是孩子的又一个叛逆期来临了?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四岁男孩的教育书籍,来分享一下对四岁男孩的教育要点。

了解四岁男孩

四岁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点,自我意识很强烈。四岁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接触了更多的社会知识,加上从老师那里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就开始“翘尾巴”了,认为自己知道的很多,会很有主见,我要干什么,我不要干什么都很清楚,表现的就是不听妈妈的教导了。

第二点,想把控周边的世界。“世界围绕着我转”,四岁的孩子总想掌控外部世界,不听妈妈的话就是掌控的一种方式,不和妈妈好好沟通也是一样的,他在告诉你:“我有我的想法,就是不要被你掌控”。

第三点,开始有了焦虑的意识。父母们可不要认为只有我们大人才会焦虑,其实,焦虑的情绪在较小的孩子身上也是有体现的。四岁以前的孩子有伤心不满的情绪,但是,四岁开始便有了焦虑,知识让他成长,也让他对这个世界产生疑虑,有太多他还不懂的东西。

第四点,这个时期他们常常是缺乏安全感的。

总结来说,四岁的孩子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却又想掌控外部的世界,表现出来的就是情绪不稳定。父母如何教育四岁的男孩?

男孩本来就很难教育,而四岁的男孩更难教育。

01 父母调整好自己焦急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你摸不透,有时候感觉不懂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孩子的这种不定性让父母焦急,那么,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02 为孩子制定标准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为标准,让孩子自发遵守他和父母一起制定的准则。就拿磊磊的例子来说,喜欢玩到最后一个才回家,那么,妈妈可以这样做,在孩子出去游玩之前就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标准,听取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商量好并做好约定。

03 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父母一定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虽然四岁的孩子很磨人,但是,我们也不能事事迁就着他。

04 拒绝孩子时要以理服人

用强迫性的语气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做,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尤其是四岁的自我意识很强的男孩。我们要用平和的态度,帮他分析事情的经过,拿出合理的理由让他信服并遵守。

05 关注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缺乏,这一点父母要用心观察,平时不要用吓唬和恐吓的方式让孩子遵守你的要求,恐吓必然会让孩子的安全感缺乏。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七十二变”,根据孩子的动态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4周岁的男孩该怎么教育?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确实也遇到了很多孩子的问题。比如说儿童叛逆期,比如孩子突然说坏妈妈,不喜欢妈妈;又比如,你怎么讲道理孩子也不听,总会遇到孩子某一个时期很奇怪的行为。

面对4周岁性格开朗、礼貌的男孩来说,如果发现没随孩子的意,孩子就喜欢生气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开始反思了。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在最近与孩子的相处中,孩子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时,我们会因为孩子一时生气,而向孩子妥协,同意了孩子的要求?

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就是我们给孩子形成的习惯和意识,让他觉得只要采取生气的方法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改变孩子的习惯,当再次遇到此类事件时,我们什么也不说,也不打骂,也不否认,就陪着孩子,看他生气看他闹。等他闹好了也不说话,等他主动来说,然后你再给他解释,当然,这个时候孩子会以为你妥协了,所以又开始要了,那么此刻,你继续冷静让他知道不可能。在孩子忘记以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

其次,我们要反思,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是不是把孩子捧上天,什么好东西都留给他,类似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如果这样,父母要反思,及时改变这种教育。

面对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我们要注意,此种给孩子的反应是,你给我什么都是应该的,所以你不给我我就开心。所以此时面对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但是你也有底线,不能触碰底线,我再爱你,但也不能让你为所欲为。

第三,我们要思考孩子所想做的事情,要的东西是否合理,是否会因此伤害孩子某一方面,或者说孩子想做的事情是我们曾经承诺过的事。如果是我们对孩子承诺过,现在又不能履行的,孩子生气就很理所当然了。如果是我们承诺过孩子的,那么最好兑现承诺,如果是因为某些客观因素或者说对孩子有影响才不能兑现的,我们首先要向孩子道歉,其次,转移孩子注意力,以类似的孩子想要的东西取代。这样第一不会让孩子对你的承诺产生怀疑,同时孩子也玩到了他想玩到的东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