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孙悟空推倒万寿山五庄观人参果树,镇元子扣留了唐僧,要猴子还他一颗活树。孙悟空于是“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寻找医树之方。最后,还是求到观音菩萨那里,救活了镇元子的人参果树。原著中,孙悟空根本就没有去找菩提祖师,这个桥段,是87版《西游记》虚构的。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最神秘的神仙,大概大导演杨洁也不知他的身份,好奇地让孙悟空的师父再次出场了一回。这个脱离原著的虚构情节实在太不靠谱,孙悟空绝对不会去菩提祖师那儿寻找医树的方子,他连想都不会这么想。为什么呢?

镇元子明言警告,孙悟空绝不敢去找菩提祖师

人参果树被孙猴子打翻,镇元子以火烹唐僧赚孙悟空回到五庄观。孙猴子担心师父被油扎,回到观中,镇元子一把将他扯住,说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

从镇元子的话中可知,如来佛祖肯定能救活人参果树,但却明言警告孙猴子,不要去找如来佛祖。孙悟空自然知道其中厉害,镇元子真的到了西天,佛祖就得挨罚,这是因为,人参果树是佛门之“灵根”。孙猴子断了佛门灵根,在如来佛祖面前能有好果子吃?人参果树为何是佛门灵根,咱们下文再讲。

如来佛祖那里是去不得了,那么,孙悟空敢不敢去师父菩提老祖那里求取医树仙方呢?菩提祖师道法广大,能修不老长生之术,救活这颗人参果树应当是轻而易举的。但是,镇元子已经“友情提示”,菩提老祖那里同样去不得。为什么呢?因为,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怎么讲?也是请看下文分解。

当年,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学道,因为变成一颗松树,揭了祖师的老底被赶出山门。临走之前,祖师警告道: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推倒地仙之祖的人参果树,毁掉佛门灵根,这件事肯定是惹祸行凶。菩提祖师连名字都不允许孙悟空说出半个字,又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去找祖师要医树的仙方?救活了人参果树,菩提祖师的身份岂不是大白于天下了?所以,孙悟空是绝对不敢去找菩提祖师的。何况,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孙悟空不去找如来佛祖,那就一定不会去找菩提祖师了

人参果树是天地之灵根,孙悟空三岛寻根问祖

第一回书写的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写的是道家开辟混沌,猴王出世和孙悟空来到西牛贺洲见到了菩提祖师这三段故事。书中说,道家自中元子会开辟鸿蒙,到寅会时“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又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之后,世界才出现了佛界的四大部洲。也就是说,佛界是因为道家开辟混沌之后才诞生的,佛之“灵根”源自于道。

在四大部洲的东胜神洲傲来国汪洋之中,有一座花果山,这里“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佛界源自于道,花果山之根源当然也是出自道界。这座山的山顶上有一块“按九宫八卦”的巨石,无疑,这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孙悟空在八卦炉中孕育,他的灵根肯定也源自道家。

花果山是“三岛之来龙”,三岛,就是孙悟空寻找医树方子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道家仙山。而“斜月三星洞”之三星,就是蓬莱岛上的福星、禄星和寿星。故而,孙悟空学道之地,同样出自道家之灵根。说得更直接一点,菩提老祖就在灵山。灵山,即“灵根之山”。“灵台方寸山”是一句藏头藏尾的隐语,说的就是“灵山”。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蓬莱三老说人参果树是“天下只此灵根”,东华帝君则说“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之灵根”。原来,第一回书所说的灵根就在五庄观,灵根孕育了孙悟空,那就是佛门之根。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等于是断了佛门之根。惹了这样的断根之祸,孙悟空根本就不敢去直接找佛祖,也不敢直接去求佛门高人,以至于观音菩萨埋怨他:“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观音菩萨同样证实,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孙悟空走遍三岛,其实是“寻根问祖”。孙猴子不是别人,他是灵山之心,说白了就是佛祖之心,是心猿、心魔。故而,第一回书“心性修持”,就是佛祖是从八卦炉中炼出来的,这就是书中说的“老子化胡为佛”。后来,佛祖还生出“二心”,以真假孙悟空“二心”搅乱大世界,佛道两界中层以下的神仙们都为此头疼不已。

实际上,孙悟空惹祸行凶,是佛祖的心魔大动,推倒人参果树,是要斩断佛与道的渊源。这一笔,其实照应的是第十三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这回书所写的傅奕、萧瑀的相互攻击,是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这场辩论,由皇帝李渊亲自主持,围绕傅奕提出的“止浮屠”,也就是废除佛教而展开的一场佛道之争。

这样的佛道之争,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主题就是佛门不承认“老子化胡为佛”。也就是说,佛门弟子认为佛就是独立自创的教派,老子根本就没有去过西域“化胡为佛”,道不是佛的师父,两者没有这样的源流关系

佛门要自断“灵根”,找如来佛祖根本就没有用。不找如来佛祖,当然也是不找菩提祖师,这两尊大神本是一人。

镇元子与孙悟空结拜兄弟,佛道本是同根而生

书中说,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万寿山乃先天福地,五庄观乃贺洲洞天”,正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然而,万寿山是“先天”福地,那就意味着“天清地爽,阴阳交合”之时,这座山就存在了。然后,才是“人生于寅”,再然后才是“生人生兽生禽”。孙悟空是猢狲,菩提老祖说“狲是兽旁”,显然是“生兽”时代的产物。因先天而后天,花果山之根就在万寿山。

开篇故事中,吴承恩以《皇极经世书》论开辟混沌经历了上元时代之前的混沌,中元子会有日月星辰……镇元子的“元”指的就是这个“元”,“镇元子”管着天地初始,当然是地仙之祖。如来佛祖就是在福地洞天修持心性,幻化出孙悟空,然后否认佛与道的源流关系

书中说“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孙悟空学道之地,就是西牛贺洲的“福地洞天”,“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就是“灵山之心”。菩提祖师教孙悟空本事,同样是在道家灵根之地“修持心性”。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祖。

菩提祖师为何是如来佛祖,这其中的隐秘我已经说过多次,此处再重复几句:书中有一首赞菩提祖师的诗,开头这样写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中的“革佛诏”。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以道教同化佛教,把佛教并入道教的方式革佛,其“革佛诏”中说:“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所有的佛都被贬为道家的“大觉金仙”,当然,也包括在菩提树下修持心性的“西方妙相”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就是菩提祖师,既然孙悟空不直接去找如来佛祖,又怎么可能去找菩提祖师呢?孙悟空是佛祖修持的“心性”,“惹祸行凶”的当然就是佛祖本人。说得更直白一点,那就是佛祖自己打伤了人参果树,要斩断祖脉,不认同佛源自于道。自己闯祸找自己,这不是笑话嘛。

那么,观音菩萨为何要救活人参果树呢?她不是如来佛祖的坐前弟子,佛法东渐的具体执行者吗?说起来,这其中还有这样一段渊源:观音菩萨比如来佛祖更认同“老子化胡为佛”。第六回书“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观音已经问明了佛道之间的“原因”,老子以金刚琢现身说法,亲口告诉她:“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如来佛祖要把佛法输送到南儋部洲东土大唐,没有道家的认可是万万做不到的,一个金刚琢就可以把佛法拒之门外。观音菩萨亲自见证了佛祖之心被金刚琢击倒,青牛精拿着金刚琢下界,佛祖不敢亲自出面,也只敢暗地里向金刚泄露青牛精的来历。

观音菩萨作为佛法东渐的执行者,实际上就是东西方宗教交融的使者。大唐崇奉道教,若是佛道断根,又如何实现西天取经大业呢?道,其实是十分宽容博大的,镇元子承诺,只要佛祖承认佛源自于道,就与他结拜为兄弟。这样做,等于是道家放低身段,容许同根同源的佛法东渐。猪八戒不能容忍这件事,所以 ,他讥笑蓬岛三星是奴才。至于八戒为何如此激烈地反对佛法东渐,那是另外的话题,按下不表。

观音菩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使者,在佛法东渐中排忧解难,以磁瓶杨柳枝水救活了人参果树,也修复了佛道之争的裂痕,佛道依旧是同根同源的关系。因此,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观音菩萨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如来佛祖。

吴承恩站在更高的高度,以老子的“道”诠释大千世界都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第一回书中就说:“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寅在地支中排序第三,这句话就是“三生万物”之意。赞菩提祖师的那首诗中还有这样一句:“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世界万物都逃不出“道”,包括如来佛祖,这样的“根源”怎么可能断绝呢?

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庄观,因受不了五庄观弟子的辱骂,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这举动直接惹恼了镇元子,捉了唐僧、八戒和沙僧。悟空救师父无门,想到了搬救兵。但他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却去找自己的师傅菩提祖师呢?

首先,镇元子乃地仙之祖,地位显赫。他只拜天地,和三清地位同等,一般神仙都是他的下辈,岂敢惹他?而且他本领厉害,施展袖里乾坤就让唐僧师徒无处可逃,孙悟空要找的帮手也需本领十分强大之人。

其次,孙悟空这次闯的祸太大,他不好意思上西天求助。本来镇元子好意相待,怎奈唐僧不识宝贝。可孙悟空千不该万不该偷吃人参果,还把人参果树推倒。这人参果是开天辟地的灵根,吃一个就可以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子说,就是到西天说理,如来也需赔一株。因此孙悟空不敢上西天求佛祖相助。

最后,既然不能求如来帮助,法力无边者大概只有悟空自己的师傅菩提祖师了。镇元子是道教玄门,与佛教本来也不相瓜葛,刚好菩提祖师也是道教,应该比较好说话。所以孙悟空思来想去,去师傅菩提祖师最为恰当。

原创不易,我是烟斗的传说,如果你觉得不错,烦请点个赞,谢谢。

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孙悟空五庄观推倒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树,镇元子拿唐僧做要挟,万般无奈的孙猴子就开启了搬救兵模式,没办法,自己搞出来的事情,还得自己想办法收场。吴承恩《西游记》原著中是没有找菩提祖师一说的,不过,杨洁导演的电视剧中添加这个桥段,也是比较合情理的,所谓神圣仙佛,跟人都一样,也是有感情的。

根据这个桥段,我们可以看到孙猴子搬救兵走的一套完整流程:蓬莱找福禄寿三星,方丈拜东华帝君,瀛洲寻九老,结果,没辙,孙猴子斗胆去西牛贺洲求恩师菩提祖师,然后菩提祖师暗示他去找南海观音大士帮忙,最后观音出手,甘露滴洒,救活人参果树。

亲,你是知道的,当年美猴王拜师学艺,他是没拿到毕业证书的,孙猴子被老师直接给赶出了师门,可谓是灰头土脸,斯文扫地,非但如此,菩提祖师给他的毕业赠言就是怎么几个威武霸气的大字“不要说你是我的徒弟”,没得商量,胆敢泄露半点风声,美猴王将会被“永贬九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样的话,孙悟空又怎么敢去麻烦他老人家呢?而且就因为一果树,你当老师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再者,镇元子就有意无意地暗示孙猴子去找西天如来——就是你那西天佛祖来了,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

那么问题就来了,孙悟空怎么个鬼精鬼灵的猴头,他干嘛不直接找如来呢?非得绕怎么大个圈子,还要冒”挫骨扬灰“的巨大风险去求菩提祖师呢?要知道,违背菩提祖师师命的下场,那可是美猴王不能承受之重。

再深奥的哲学巨著往往都不如一句诗词来得真切,再严谨的逻辑推理往往都不如自发的人类情感更真实,今天,本公子就和你一起,从孙悟空与菩提祖师的一段仙缘情感纠葛的角度,来分析美猴王的救人参果树之旅——与其说菩提祖师和美猴王是一对师生,倒不如说他们更类似一对父子关系。

第一、顽童孙悟空:自己搞出来的事情首先要考虑自己摆平——蓬莱方丈瀛洲。

(一)美猴王搬救兵的思路:自己的道路自己走。

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孙悟空的秉性,本公子就不用多说了吧?齐天大圣,斗战胜佛,这俩名讳就足以说明问题。孙悟空生性顽劣,战天斗地,有一种永不低头的精神。

我们把孙猴子放置到更大一个神仙三界背景中看,他其实就是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孙猴子老好吹牛他多少多少岁,其实,在当时的神佛界,比他高寿的神圣可多了去了,万年不老仙,随手一抓都是一大把。

所以你看,这就跟一个小孩在外面闯了祸一样,你家小孩有意无意摸了别人家小孩一下,或是抢了别人家的糖果吃,事情就发生了。孙悟空偷吃,打倒镇元子的人参果树,其实就跟这很类似:美猴王趁五庄观观主镇元子不在家,他欺负留守万寿山的清风和明月两位童子,不但抢了这两个小朋友的水果糖,而且还把果盘给敲碎了。明摆着欺负人嘛!作为家长的镇元子怎么会答应呢?所以你看,地仙之祖一回来,就来个袖里乾坤,困住了孙悟空和整个取经团队。作为家长,镇元子的意思就是,你个泼猴,外来的毛孩子,欺负了我的门生,还毁了我的宝贝,你得赔——孙猴子能耐大,能跑,可你师父跑不掉呀!得,等于是拿家长做质押,说事情。

孙猴子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小朋友,比较懂事,我做错了事情,怎么能怪到家长身上呢?不就是救活人参果树嘛!小事情,我自己搞得麻烦,自己能完美解决。

性格要强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遇到事情,一般就是这个思路——能自己解决的,绝对不能先叫家长做挡箭牌,这就是小鬼的”担当“。

孙悟空也是如此,拍胸脯,这都不叫事儿,俺老孙朋友多着呢!

(二)空欢喜:曾经一起玩耍的朋友段位不够。

孙悟空一口应承了镇元子和唐长老,三日解决,然后心急火燎地直奔东海。

1、蓬莱仙山与福禄寿三星。

孙猴子这个想法是对的。首先就是找福禄寿三老,为啥?他们就是为天庭、为三界添福禄寿的,特别是寿星佬,人家可是妥妥的天仙之宗,既能炼金丹,手里还捧着个大寿桃,论长寿,一般人不要跟他比,没得比,寿星的名号是白叫的嘛!嗯,也是个栽培仙桃果树的高人。

没成想,就是这样的大仙都没办法,寿星就说了,要是医治活普通的枯木,蓬莱米粒大的仙丹就可以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是天地灵根,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宝贝,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定。

本公子倒更愿意相信,这三位老头有意藏拙,地仙之祖惹不起。

2、方丈海阁与东华帝君。

为什么会是东华帝君呢?亲,你且来看,美猴王鬼心眼可多着呢!不光本事大,脑子也足够灵光。

既然寿星这样有果树栽培技术的专业人士都搞不定,那我就找能攀到的东海最顶格的大佬。东华帝君作为曾经的一代天帝,玉帝的前任,此时此刻,所谓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洲,都是他管辖的地盘,仔细想想,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其实也是东华帝君坐镇。所谓”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东华帝君365度无死角覆盖,他跟美猴王,跟东海龙王都是妥妥的老邻居,老相识,属于故交。

找完小伙伴,回头再来叨饶老邻居,孙悟空这个思路也是合乎情理的——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邻居,墙里墙外,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嘛!

可惜,事与愿违,东华帝君也帮不了孙悟空这个小邻居,他有九转大还丹,也只能医治凡间草木。

东华帝君也没说老实话,东华帝君又称作是东王公,瑶池王母前身就是西王母,传说他们是一对兄妹,瑶池蟠桃园应该就数东王公去的多了吧?玉帝都不一定比他吃的蟠桃多,王母栽培蟠桃有方,东王公怎么会不了解呢!

3、瀛洲与九老。

瀛洲九老的声望和修为似乎就更逊一筹了。孙猴子只好吃了块藕,喝了口小酒,解解渴,继续找人。

福禄寿三星和东华帝君,三星是老伙计,玩伴,帝君是老邻居,老相识,这几位大拿为什么就不肯帮孙猴子一把呢?这就跟小孩玩闹一般,孙猴子毛手毛脚,天生好动,还一味逞强,欺负了清风明月另外两个小朋友,没成想,这俩童子的家长有大来头,他是与世同君的地仙之祖镇元子。好么,镇元大仙亲自出手,教训孙悟空,给他的童子出出气,叫孙猴子赔礼道歉——还人参果树。孙悟空就搬救兵,找玩伴和邻居。大朋友,老邻居,一听这事,炸锅了,你这猴头不是胡闹吗?一般人我们可以过来帮衬,倒贴都可以,可对面家长是镇元大仙啊!顶格大佬三清的朋友,惹不起。

所以你看,孙悟空的第一套方案就失灵了。

第二、我也搬家长:请菩提祖师出马——恩师跟猢狲形同父子。

这一起活泥巴的小伙伴也找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东华帝君也求过了,这会儿,孙悟空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就是爹妈了。跟别的小朋友玩得不愉快,闹矛盾,人家家长对他不依不饶,自己也努力过了,搞不定,他可不就想到了类似爹妈这样的家长了嘛!怎么办?找菩提祖师。

什么?菩提祖师不是对孙悟空一向很严厉的吗?抠抠嗦嗦,十年时间,才给孙猴子开坛说法了三两次,变个松树就被赶出师门,菩提祖师对美猴王哪里想父子呀?

亲,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表面那样,触及灵魂的,是实际的作为。

(一)名号是菩提祖师给的。

美猴王拜师学艺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就问他的出身和来路了,要美猴王递简历,说出籍贯、姓名等,美猴王就说了——我无性。

歪打正着。菩提祖师问他姓什么,他说”无性“。无性,则意味着天地生成,本身就包含了阴阳之道,有仙缘是一定的。菩提祖师掐头去尾,给美猴王这个”猢狲“送了个相对雅致的姓”孙“,然后又起名为”悟空“,得,美猴王连名带姓都是菩提祖师给起的,你就说吧,姓名这样的东西,除了父母,还有哪个更有资格给起?

有人说了,悟能和悟净也是观音菩萨给起的呀?这怎么说?亲,你别忘了,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可都是早有名讳的了,只是多个外号而已。

我们再来看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精心栽培。

(二)技能树是菩提祖师给点满的。

都说菩提祖师给孙悟空开小灶,半夜三更教他神通,似乎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地煞数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躲三灾的本领,达到了太乙金仙的水平,其实,其中另有奥妙。

你还记得菩提祖师当着众多弟子的面,拿九旋藤杖敲孙悟空脑袋三个大肉包的事情吧?这哪里是菩提祖师在打徒弟呀!这等于是菩提祖师直接开了孙悟空的泥丸宫,神通就靠这一点,孙猴子的经验值是蹭蹭地往上涨,完全不靠打怪,他就技能满满了。这就类似于《封神演义》中西方教给慈航、普贤、文殊三位重开泥丸宫套路一样,属于逆天行为,哪吒肉身成圣,他还得降伏96洞的妖怪,走一番流程。

压箱底的真功夫都传给了悟空,叫他出去闯荡,做一番事业,菩提祖师此举,可不就是个妥妥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严父形象嘛!菩提祖师跟前还有40位小仙,怎么就不给他们机会,叫他们也出去走走,而是叫他们看家护院呢?这区别就大了。广大智慧真如性海,十二代弟子,就孙悟空这个最小的徒弟得了如此大的便宜。嗯,看来,菩提祖师也有心想找个类似”儿子“怎么个角色,来抚慰他那一颗曾经不安的心——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天产石猴正符合他的标准和要求。

所以你看,别看菩提祖师又是撵,又是骂孙猴子,临走还说那么绝决的狠话,其实呢,这正是作为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真爱。菩提祖师就心说了:”孩子,该教你的都教给你了,也是你出去闯荡的时候了,自己创业,买房子娶媳妇,啃老不是咱家的传统。“

(三)孙悟空对父爱或是母爱的渴望。

孙猴子是什么人呢?鬼精鬼精的,他一定也领悟到了这一层。你想啊,这个花果山的天产石猴,一出生就没爹没妈,真是个可怜的孤儿,就是美猴王这个称号,都是他拿命博来的,纵身一跳,你以为真的那么容易吗?成功了,为王,失败了呢?下面可是直通东海龙宫的万丈深渊,此时此刻,一个野猴,没有任何神通。

拜师学艺,从东胜神洲到南部赡州,从西海到西牛贺洲,一路上被各种人士当作妖精另类看待,耍猴人手里那条链锁简直就是他心中永远的一个噩梦。

到了菩提祖师这里,虽然干点杂活,可真本事也学到了,烂桃山的仙桃也吃得滚圆,待遇相当好,而且一进门,菩提祖师又是给姓,又是给起名,孙猴子感觉好温暖,在这里,他第一有了家的感觉,菩提祖师真心拿他当人看——有教无类,众生平等。他所有的遗憾,亲情的缺失,在菩提祖师这里全都找补回来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你看,孙悟空临走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动容,鼻涕一把泪一把。

所以你看,到这个关键时刻,节骨眼上,犯难的孙悟空自然就想到了他的恩师,他的“严父”一般的老师菩提祖师。在孙悟空的眼里,菩提祖师可能是他生命里唯一一个心服口服、值得尊重的人,菩提祖师给了他家庭般的温暖,给了他吃饭谋生的本领,此时此刻的美猴王想到菩提祖师,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小屁孩自己兜不住了,找爹妈。

第三、菩提祖师指点孙悟空找观音菩萨帮忙——为什么不是如来佛祖。

孙悟空第二套方案,万般无奈之下想到菩提祖师,一个自然是亲情使然,他视菩提祖师为恩师,更是“严父”;另一个,则是他深知老师的神通和能耐,在孙悟空心底,他的启蒙恩师菩提祖师就是神佛三界顶格的神圣,无所不能,修为无敌。

孙猴子就心说了:“这普天之下还有什么菩提祖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与世同君,地仙之祖,我好怕怕,没关系,我老师菩提祖师压你一头应该没问题吧?三清是谁啊?就是太上老君也没这么拽过吧?镇元子不依不饶的,摆架子,得,搬家长。”

孙悟空为什么不直接请如来呢?

一个是孙悟空的秉性,天生傲骨。镇元子拿如来说事,说是如来的面子也不管用,必须赔。孙猴子就心说了:“哦,原来地仙之祖的面子在这里,在镇元子心中,如来的面子足够大,顶天了。我还就不信了,就不找他。”

另一个,孙悟空仔细琢磨了菩提祖师的那句话——我门下有“广大”等十二代弟子,你比如号称七佛之师的观音菩萨前缀就是“广大”,佛祖如来,“如”指的就是“真如”,“来”就是到达的意思,如来就是到达智彼岸的意思。怎么看的话,好像西天诸佛菩萨应该都曾经是菩提祖师的弟子辈的后生晚辈。

如果说菩提祖师是通天教主,如来是多宝道人的话,封神加西游,这就符合菩提祖师的那句话了。

所以你看,孙悟空经过这么一番细思量,再加上一贯的快刀斩乱麻的干脆利落本性,他就盯上了观音菩萨的杨柳玉净瓶和瓶中的甘露神水。怎么办呢?老孙还是比较要面子的,求人难,前面已经失败三次了,连福禄寿三星这样的天仙之宗和曾经的一代天帝、西王母的兄弟东王公东华帝君都不肯出面,得需要更大的来头才能镇得住场子——找菩提祖师,找如来干什么呀?这会儿,有更好的人选。

孙悟空去菩提祖师那里走了一遭,然后再找观音菩萨帮忙。

看起来,好像是菩提祖师点化孙悟空去找观音菩萨的,实际呢,是孙悟空求菩提祖师放句话,安排观音来助力。估计美猴王也耍了点小心眼,会说镇元子如何如何摆架子,又是与世同君,又是地仙之祖,见天跟大罗天的三清太上老君,特别是元始天尊开茶话会,那个牛气,那个拉风,简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什么什么都是他的后生晚辈,在他眼里,除了三清,就没其他人了。

菩提祖师听着就来气啊!怎么?我曾经的截教通天教主,碧游宫的掌门人,怎么会比别人差呢?特别是元始天尊这个二师兄,我不服。多宝这个大弟子,哎,不提也罢,老师我犯不上直接点他名字,就拿慈航道人一用,还不给你西天打招呼,你们看着办。

千里传音,对菩提祖师来说,那都不叫事。孙悟空前脚离地,菩提祖师后面就随意给观音菩萨发了条短信:“我老人家爱徒有点小事情,你去走一遭。”

所以你看,当孙悟空一个筋斗云飞到珞珈山的时候,观音菩萨急匆匆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怎么不直接来找我?还去什么东海?亲,你看看,这是什么情况 ?明摆着,这是观音菩萨在给自己打圆场,菩提祖师,曾经的通天教主,自己的师叔辈的神圣,能找她帮忙,这不但不是麻烦,甚至可以算做是一种荣光,他老人家看得起我。也是的,这样的小事,怎么好意思麻烦您老人家亲自打电话呢?都是应该做的,分内的事情。

观音菩萨二话没说,就跟孙悟空去了五庄观。

观音菩萨到了五庄观,镇元子大礼相迎,趋步上前,自己都主动低了半个格。亲,你真以为是观音菩萨的面子呢?要知道,三清之下,四帝之外,镇元子什么时候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了?西方教,五方五老而已。镇元子之所以这么做,看的主要是菩提祖师的面子。

镇元子就心说了:“本来以为这个孙悟空吹牛皮,说大话,顶多请到如来这个级别的大拿。没想到啊没想到,他居然能拿到菩提祖师的法旨,叫观音菩萨来走一遭。”

菩提祖师,镇元子惹不起,犯不上去招惹这样的神圣,能重立地水火风,再造乾坤的人,而且还是个暴脾气,直接跟元始天尊这样的三清人物叫板过的大拿,所以,一向孤傲的镇元子也主动降半格,大踏步地下阶迎接手握菩提祖师敕命的观音菩萨。

救活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又在万寿山五庄观隆重地开了个人参果会,一万年30个果子,前面镇元子吃了一个,40位门人弟子分吃了一个,可见多金贵;孙悟空、猪八戒和老沙三人吃了3个,清风明月替唐僧吃了两个,总共是7个,只剩下23个。这会儿镇元子可大方了,一下贡献出来10个人参果,试问当时在座的各位,哪个有怎么大面子?能够叫镇元子直接给开个人参果会的?老实说,就是瑶池王母和凌霄殿的玉帝也没有这样的待遇。镇元子冲的是菩提祖师这个神秘高人的面子。

这还不算,临了,镇元子还上赶着跟孙悟空这个“未入真流”的太乙散仙结拜,做兄弟,得,这下好了,地仙之祖都比唐僧低一辈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吗?断然不可能。镇元子可以跟孙悟空称兄道弟,金蝉子顶多算一种客套的高规格待遇,如来都不如他的法眼。

那么,镇元子此举意欲何为?他真的吃大亏了吗?能跟菩提祖师这样的高人牵上线,太划算了。一个是多了个互相参悟,继续增进修为的路子,以后除了兜率宫,还能时不时地跟菩提祖师切磋,学点东西;另一个,则更有意思,都是散仙,独立山头,互相帮衬点,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我今天给你菩提面子,将来有一天,谁要来抢我的人参果树,你可得来帮忙罩着点,互惠互利,怎么个意思。

孙悟空推倒五庄观的人参果树,等于是他自己玩闹过头,欺负了清风明月,这叫镇元子挂不住面子,倒真不是果树的事儿,镇元子技术高人,他自己也能解决。嗯,孙悟空和道童打闹,搞事情,人家的家长镇元子站出来了,要他赔偿。孙猴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找伙伴找邻居帮忙,没搞定,他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家长——恩师菩提祖师。在孙猴子心中,菩提祖师无意中扮演了“严父”的角色,给他温暖,给他本领,给他一片闯荡的天空,菩提祖师至高无上的修为和神通,父亲般的温暖,早就在孙猴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他也似乎参悟到了,如来、观音菩萨这样的人物应该属于菩提祖师的后生晚辈。不求如来,那是孙悟空的秉性使然,头铁,再者,通过菩提祖师叫观音菩萨帮忙,更能在镇元子面前显摆他的能力,镇元子是清风明月的家长,他孙猴子的家长可是神佛三界传闻中的菩提祖师,曾经的通天教主,不比镇元子或是三清差哪里。果树活了,事儿摆平了,孙猴子借助菩提祖师的面子,跟镇元子成了磕头摔碗的八拜之交。

——当你望向了全世界,父亲却望向了你。你是他的世界,始终如此。

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第九集中,唐僧师徒路过五庄观,孙悟空在猪八戒的挑唆下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遭到清风、明月两位童子的谩骂。孙悟空感到不忿,一气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结果惹怒了镇元大仙,要求他医活果树方才放唐僧西去。孙悟空只得外出寻找医树的良方,但都无功而返。最后,他来到灵台方寸山请菩提祖师帮忙,并在祖师的指点下找到观音菩萨,这才医活了果树,师徒几人得以继续西行。

但这仅仅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在小说原著中,孙悟空并没有去灵台方寸山请菩提祖师帮忙,因为他并不敢这样做。小说第二回,孙悟空学艺完成拜别祖师时,祖师说道: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也晓得菩提祖师的法力,因此在他离开灵台方寸山之后,无论事情多么紧急、棘手,孙悟空都谨尊师命,从来没有吐露过祖师的半点信息。更何况此次麻烦是他自己有错在先,正中了菩提祖师当年的预测。因此,就算借给孙悟空十个胆子,他也不会考虑去菩提祖师那里寻找医树之方。

至于如来佛祖,孙悟空是有能力、有资格请他帮忙的。并且从原著来看,镇元大仙也是希望如来佛祖出面来化解争端,并给了他暗示。第二十六回,镇元大仙说道:

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

但孙悟空并没有按照镇元大仙的暗示,直接去西天请如来佛祖帮忙,而是反其道行之,去了东洋大海、三岛十洲分别找到了福禄寿三星、东华大帝君、九老和观音菩萨,并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顺利医活了人参果树。以如来的法力,完全有能力医活果树,为什么孙悟空不去直接找他帮忙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首先,孙悟空认为医活果树并不难,没必要惊动佛祖

毫无疑问,如来佛祖是《西游记》中的顶级大佬,一般不会轻易出手。整部小说中,如来总共帮助取经团队两次,分别是降伏了六耳猕猴和金翅大鹏雕。这两次孙悟空面对的都是顶级厉害的妖怪,其他人根本搞不定,因此才找到佛祖帮忙。在孙悟空眼里,医活人参果树并不是一件难事,根本不需要佛祖出面。第二十六回,孙悟空笑着说道:

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少了一场争竞……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从孙悟空说话的神态举止来看,他根本没把医活果树当成一回事,随便找个神仙就能搞定,自然不会去惊动如来佛祖了。

  • 其次,孙悟空认为东洋大海、三岛十洲的神仙更专业

如来佛祖实力强大并不假,但也只能说综合实力强,未必每个方面都专业。就如同我们今天选大学,清华北大固然厉害,但教育学、体育学、天文学这种学科,还是得北师大、北体大和南京大学更专业。对于医活人参果树,如来佛祖未必比得上东洋大海、三岛十洲那群神仙,毕竟人家是专攻长寿长生这个专业的。第二十六回,孙悟空对唐僧说道:

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孙悟空凭着自己的经验认为,东洋大海、三岛十洲中的福禄寿三星、东华大帝君、九老等神仙常年研究长寿长生和灵丹妙药,应该会有医树之方,因此才优先去拜访他们。

  • 最后,孙悟空自认理亏,不愿意直接找如来佛祖帮忙

唐僧等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绝大多数磨难,或是唐僧不听规劝、或是妖怪故意阻挠、或是八戒偷奸耍滑所致,总之很少有因为孙悟空的过错导致唐僧受阻的。而在偷吃人参果事件中,尽管有猪八戒从中挑唆,但孙悟空是实际执行者,存在很大的过错。如来佛祖作为西天取经的总导演,也是传授他们经书之人,乃合同中的甲方。孙悟空自然不愿意将自己犯错误的事情捅到佛祖那里,从而给佛祖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修行的进度。因此,孙悟空在寻找医树良方之时,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陈年旧友,故意回避了观音、如来等自己的上级领导。

综上所述,在原著中,孙悟空由于害怕祖师惩罚,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之时,并没有去找菩提祖师帮忙。同时也没有直接去找如来佛祖,一方面他认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没必要求佛祖出面;另一方面,孙悟空认为东洋大海、三岛十洲的神仙在医树方面更专业。同时,也是出于在领导面前掩饰自己犯错的原因。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唐僧师徒大闹五庄观,是他们取经团队刚刚形成完整建制的时候,发生的一起精彩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刀劈剑刺的血腥场面,也没有魑魅魍魉和妖魔鬼怪的血盆大口;只是孙悟空和镇元大仙两个人有分寸、有尺度地斗法。不过,镇元大仙对唐僧师徒进行教育惩罚一段情节的描写却是生动活泼,引人发笑。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镇元大仙留给唐僧两个人参果。

人参果是世间极品,令人馋涎欲滴。人参果有什么妙用呢?我们看《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那关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棵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才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两个就是九万四千年。乖乖,这两个果子实乃任何稀世珍宝也望尘莫及啊!唐僧的面子果然大得很。镇元大仙竟然一下子留了两个果子给他。那么镇元大仙为什么要留给唐僧两个果子而不是一个或者三个呢?

第一、镇元大仙是唐僧的故交,路过此地,镇元大仙有尽地主之谊的应当之分。

镇元大仙在孟兰大会上认识的唐僧,那当然是唐僧的前世金蝉子。这样,镇元大仙就跟唐僧算是有过一面之缘了。唐僧西天取经是举世瞩目的大事,路过五庄观,镇元大仙不可能装聋作哑,说自己不知道。略尽地主之谊,还是应该的吧?

但是,事情不巧,正好镇元大仙被元始天尊请去听讲了。镇元大仙觉得自己一走了之了,似乎有故意躲避的嫌疑。这就像我以前遇到过一次:我同学千里迢迢地到我这来了,正好我出差在外地。怎么办呢,只好让本地的一位好朋友帮助接待一下。我难道能说:“我不在家啊,不能接待你了,老同学。”这像话吗?

所以,镇元大仙就给唐僧留下两个人参果,来招待唐僧,以表示自己不是因为不舍得给唐僧吃人参果而躲开了,是真的有事,不得不离开。这样,只要让唐僧吃了人参果,三界之中,大家还是会承认镇元大仙是大气辉煌的。尤其是佛界,也不能责怪自己的怠慢之意。

第二、镇元大仙之所以给唐僧留两个人参果,是取“好事成双”之意。

我们平时送礼,基本上也是本着这个原则。我们喝喜酒送红包,一般都是600元、800元或者1000元的,很少有人的红包里包700元、900元,是不是?

过年去亲戚家拜年,送酒一般也是两瓶,一瓶就有点拿不出手了,是不是?

所以,镇元大仙索性就一下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这其实已经很大方了。这样的果子,一万年才只结了三十个啊!天上人间,有多少德高望重的大仙等待着镇元大仙的馈赠?镇元大仙也有不少的亲朋好友、门人弟子等待着他的赏赐。根本就不够分的啊!

这人参果树只有一棵啊,比王母娘娘的蟠桃还弥足珍贵啊!蟠桃树可是有三千棵啊!一次怎么也可以摘几万个桃子吧。

镇元大仙一片好心,唐僧却战战兢兢不敢吃果子。原因就是,果子长得太像婴儿了,简直就是一个小婴儿。唐僧是吃素之人,别说是婴儿,就是一个蚂蚱,他也不吃。唐僧不吃果子,就使得好事多磨,惹出麻烦来了。

唐僧不吃,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清风、明月觉得果子浪费了可惜,就一人一个分享了。他们分享的时候,窃窃私语品评着果子,被猪八戒听见了。

这样的好事,猪八戒岂能错过,立即找到孙悟空和沙和尚。三个人一合计,觉得既然大家来到了五庄观,就说明和人参果有缘,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偷来几个尝一尝。

于是,孙悟空拿出了偷桃窃丹的本事,到园中偷果。结果由于不了解人参果的习性,而丢失了一个果子。

孙悟空拿着三个果子回到房间,和八戒、沙僧一人一个分着吃了。猪八戒由于性急,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就嚷嚷着叫悟空再去偷一个尝尝。悟空当然不肯,他们吵闹的声音惊动了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一盘点,发现少了四个果子,就坚定地认为,是唐僧师徒四人一人一个偷吃了。于是,他们找到唐僧大声质问,唐僧不知道前因后果,不承认自己吃了果子。清风、明月就对唐僧十分无礼。无礼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西游记》第二十五回:

两个出了园门,径来殿上,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地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地胡嚷。

反正就是什么难听骂什么,又骂唐僧耳聋等等。唐僧就把徒弟们召集起来,询问此事。孙悟空承认了自己偷果子的事实。

但是孙悟空说他偷了三个果子,清风、明月却一再强调他偷了四个。这样牵扯不清,八戒就认为是孙悟空昧了一个自己吃了。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俗话说得好: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这才是好哥们、好师兄弟嘛。这我们三人才刚刚成为师兄弟不满一个月,你孙悟空就开始藏私心了,这还了得?这以后还有十万八千多里地啊,这怎么走得下去啊?

猪八戒那张破嘴,我们知道,他对孙悟空不依不饶,惹毛了孙悟空。孙悟空一怒之下,用金箍棒推翻了果树,把果树的枝叶打得稀烂。

这样,本来只是一次简单的偷嘴行为,让清风、明月挑拨是非,演变成了悟空和八戒、沙僧的兄弟情义无价还是各怀鬼胎、尔虞我诈的墙阋之争了。

清风、明月把他们锁在屋里,软禁起来,等待师父回来后处理。

孙悟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半夜三更带领大家逃跑,一口气逃出千里之外。

镇元大仙回来后,得知消息,就追上孙悟空等人,和孙悟空战了三合,就以一招“袖里乾坤”把唐僧师徒、白龙马和行李一股脑装进了自己的袖口,捉了回来。

镇元大仙对唐僧师徒进行了一番教育以后,要体罚唐僧,鞭打唐僧的大腿,孙悟空自动愿意代替唐僧受罚。

镇元大仙又要把唐僧下油锅,孙悟空也愿意代替唐僧受煎熬。孙悟空把石头狮子变成自己的模样,砸碎了油锅。

镇元大仙对孙悟空的千变万化,感到哭笑不得;孙悟空对师父的一片孝心,令镇元大仙倍加感动和钦佩。

于是,镇元大仙不再追究孙悟空偷嘴之责,并愿意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条件是:孙悟空必须医治好人参果树。

孙悟空感到这是小菜一碟,立即答应。结果,孙悟空请来了蓬莱岛的“福禄寿”三星,又请来了东华帝君和瀛洲九老,他们都束手无策。最后在九老的指导下,找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手到擒来,以几滴“甘露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那么问题来了:孙悟空找到蓬莱三仙、东华帝君、瀛洲九老和观音菩萨,为什么不直接找师父菩提祖师或者是佛祖解决呢?其中原因,我知道,今天就毫无保留地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孙悟空没有找菩提祖师,是因为祖师当初有过交代:不允许孙悟空对外宣称他们的师徒关系。

菩提祖师在孙悟空下山的时候,严厉警告孙悟空不得向任何人提出是自己的弟子,否则就要对他剥皮挫骨,将神魂贬到九幽之处,万劫不得翻身。悟空也承诺,绝不提师父半个字。孙悟空是言出必践之人,所以他几次遇难都没有去找师父,为的就是掩护师父的真实身份。

第二、孙悟空没有找佛祖出面是人之常情。

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办事,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找人,是不是?比如我们到一单位谈事,一般先是业务员接待我们;业务员处理不了,就请业务经理出面;业务经理不能做主了,就只好请老总决定;老总也难下决心的事情,只好拿到董事会是讨论了。是不是这样的?佛祖管理灵山和普天之下的佛派事务,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吧!孙悟空偷个嘴这样的事,都闹到佛祖那里去,那还要菩萨这些人干什么?

我年轻的时候就不懂人情世故,有一次到一个公司谈一次业务,心想老总的权力最大,我直接找老总谈,肯定是效率最高。

结果,我在老总办公室门口排了三个小时的队,轮到我进去了,我一提要谈的事,老总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老总说:“这件事,你应该去找王科长谈。”

我从老总办公室出来,一打听,原来王科长是业务科长。等到我再去找王科长,正好赶上下班了。我只好改天再去,结果事倍功半。大家想想看,如果孙悟空找到了佛祖,佛祖会不会来上一句:

“这件事,你还是去找观音菩萨解决吧!”

那孙悟空有多尴尬,多被动,多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第三、孙悟空压根就连菩萨也没有准备找,是在九老的建议下才找的菩萨。

对此,孙悟空还遭到了菩萨的谴责。

菩萨道:“你怎么不早来,却往岛上去寻找?”

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原话。菩萨一见面就是这样一句指责埋怨的话,但是孙悟空听了却是开心快乐得很。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

有事了,怎么不来找我,到处去麻烦别人?

换句话来说就是:

你还拿我当外人啊?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话儿听着好热乎啊!好舒服啊!

从此以后,孙悟空有事就实实在在地找菩萨帮忙。我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的东胜神洲,所以他有事首先想到的是东胜神洲的蓬莱三星、瀛洲九老和东华帝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远亲不如近邻吧!

孙悟空在一开始还没有深刻领会自己保唐僧西天取经的真实意义,以为既然是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就必须自己一手包办以一己之力保护唐僧,否则就不算完成任务;另外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再去找领导帮助解决,也怕让领导产生自己能力低下,有无都可的不良印象。

所以,孙悟空一旦有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邻居、老朋友、老同学(好像没有),实在不行了,在别人的提醒下,他才找到了取经团队的直接领导观音菩萨。如果越过菩萨,直接去找佛祖恐怕不妥吧!

直到假猴王出现,孙悟空找到佛祖,也是在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两位菩萨的允许之下,才找到灵山的。由此可见,孙悟空找佛祖,都是在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找佛祖的。因此,佛祖也积极帮助他解决问题。假设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找佛祖,佛祖能对孙悟空那么亲切和蔼吗?佛祖的大驾不是轻易就能随便去劳动的,是不是?

孙悟空第二次找到佛祖,是因为青牛精实在是太神通广大了,孙悟空三界之中,几乎都求遍了,最后只好找到最高大佬那里。

孙悟空第三次找佛祖是狮驼岭三魔放风,已经吃了唐僧。唐僧既然不在了,取经团队也就自然解散了。也就不存在按顺序、按级别请示报告的程序了,所以孙悟空直接找佛祖报道去了。通过孙悟空找人帮助降妖除怪,解决问题,我们应该能学到不少跟某些领导相处的经验。那就是:

不能一味顺从,该打的时候打,该哭的时候哭,该闹的时候闹;该讲理的时候,就口吐莲花;该撒泼的时候,就满地打滚;该索取的时候,就理直气壮……

悟空在推倒人参果树走投无路时,为什么不直接找如来佛祖,却去找自己师父菩提祖师?

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这事,本身是孙悟空做得不对,不像打妖魔鬼怪,若碰到过不去的坎,可以光明正大地向任何神仙求助,因为正义之事,神仙们乐意出手帮忙。而且,原著中,孙悟空并没有找他的师傅菩提老祖。

现如今,孙悟空三兄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偷吃人参果。后来斗气,推倒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这明摆着是孙悟空的错。而且偷东西吃,是丢脸的事情,孙悟空哪好意思去向神仙们求助,再者,想救活这人参果树,难度是非常高,非一般神仙能救活。

首先,孙悟空为何不找如来帮忙?

孙悟空大闹天宫,犯下弥天大罪,如来慈悲,没有灭了孙悟空,仅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五百年,这只是一个小惩罚。如来好事做到底,给孙悟空指一条康庄大道,让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既磨炼自己,又利益众生。

取经路上,孙悟空碰到困难,如来的手下观音菩萨、灵吉菩萨等等大神会及时出手相助,所谓无微不至,仁慈至极。如来如此厚爱孙悟空,可是孙悟空竟然去偷吃东西,孙悟空有何脸面去向如来佛祖求助呢?

如果是遇上一些厉害的妖怪,像金翅大鹏雕、六耳猕猴之类,这种降妖除魔的正义之事,如来是愿意出手相助的,孙悟空也敢堂堂正正地找如来,而偷吃人参果,孙悟空有自知之明,无论如何,孙悟空找不到任何的正当理由让如来帮忙。

其次,孙悟空为何没有找自己的师傅菩提老祖?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向菩提老祖学习道法,学得七十二变的时候,他在众师兄弟面前显摆变成松树。菩提老祖担心众人因妒忌伤了孙悟空的性命,便将他赶出师门,而且警告孙悟空不得提他是师傅,孙悟空承诺不提。

既然师傅的话说到这份上,连他的名字都不许提,何况是回去找他办事,孙悟空这么聪明,必然明白这层关系,找菩提老祖帮忙是不可能。而且,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未必就有能力救活人参果树。

孙悟空为什么是找观音菩萨帮忙?

整个西天集团的大神中,孙悟空与观音菩萨打交道最多,观音菩萨又平易近人,没有大神架子,孙悟空平时还能与观音菩萨开个玩笑。

像观音菩萨变成苍狼精与孙悟空去降伏黑熊精,孙悟空都敢调侃“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观音菩萨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顺便教导孙悟空一些禅理。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是观音菩萨亲自去度化;黑熊精偷了唐僧的锦斓袈裟,出观音菩萨出手摆平黑熊精;观音菩萨赐给孙悟空三根智慧毫毛,这些数不胜数的事迹,表明观音菩萨对孙悟空极其的仁爱,如同一位慈爱的母亲对待一个爱惹祸的儿子一样。

孙悟空知道,这事去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生气,但生气归生气,心底间必然会帮他,因为观音菩萨非常慈悲。

而且,观音菩萨若不出手帮忙,这西天取经之事,会因此搁住,观音菩萨亦无法向如来交待。当初如来问谁愿意去找个取经人,观音菩萨自我推荐,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唐僧团队碰到困难,观音菩萨出手帮忙,是情理之中,哪怕这事有些丢人。

孙悟空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于公,观音菩萨得出手帮忙,于私,他与观音菩萨交情还不错,在观音菩萨面前,丢不丢人的,都无所谓,反正大家都理解,所以种种权衡之后,孙悟空最后是找观音菩萨帮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