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这个问题,《西游记》中已经做出了回答,假如孙悟空没有遇到菩提师祖,一定是拜太上老君为师——书中真是这样写的吗?

孙悟空究竟是谁

“孙悟空”这个名字就是菩提祖师取的,所以,孙悟空必定会遇到菩提祖师,否则,就不会有“孙悟空”,只有美猴王。假如美猴王没有遇到菩提祖师,他还会叫“孙悟空”吗?所以说,孙悟空必定得遇上菩提老祖,也必定是菩提老祖传授他道家本事。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学的就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道家本领,菩提老祖的本事却是跟太上老君学的。假如一定要“假如”,那么,孙悟空假如没有遇见菩提老祖,他就会直接拜太上老君为师。其实,孙悟空早就拜太上老君为师了。怎么回事呢?

《西游记》开篇,讲的是一大段《皇极经世书》,引出了“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的花果山。花果山原本是道家之“灵根”,因佛界出现而存在了佛道两界(两界山就是这个意思)。花果山上有一块巨石,书中说,这块石头“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猴王诞生于八卦炉,后来又在八卦炉中锻炼,其实讲的是“老子化胡为佛”。也就是说,“佛”首先学的是道家本事。既然猴子是八卦炉中所炼,那就应当早就会十万八千里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以及菩提老祖全套本领了,为何还要漂泊到西牛贺洲去寻仙访道呢?

第一回的回目说:“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其实就是灵山,是佛祖借助道家“灵根”,在此修持心性。佛祖所修持的心性,就是孙悟空。

不仅花果山是灵山,菩提老祖所在之山也是灵山。除了“灵根”二字中的“灵”,与花果山的“山”隐含了灵山外,水帘洞还有这样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福地,就是“佛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也是“灵福地”。

“灵台方寸山”,不是说的“心”,而是隐藏了“灵山”,“斜月三星洞”才是个“心”字,否则,上下联就犯重了。“心”,指的既是佛祖在灵山修持的“孙悟空”这个心,所以,孙悟空是“心猿”。佛祖之所以修炼心猿,是要实写其佛法东渐之“心愿”。

既然孙悟空是佛祖借助道家灵根说修炼的心猿,为何不直接教孙悟空本事,而要“请出”隐藏在灵山的菩提老祖呢?假如是佛祖亲自教授孙悟空,会传授道家的本领吗?

菩提老祖是何方神圣

美猴王从灵山来到灵山,见到了菩提老祖,书中这样描述了这位“道家”神仙:“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赞诗,其实全部用的是佛门佛语,三三行,指的是戒定慧三学和佛法僧三宝,又出自《五元灯会》中的“前三三后三三”,讲的是悟前与悟后。万万慈,万是佛门符号,慈,就是我佛慈悲。庄严体,则是“妙相庄严”之意。与天同寿,暗中交代书中真正的齐天大圣是菩提老祖。所以,《西游记》中玉帝所居之处不叫“凌霄宝殿”,而是“灵霄宝殿”

其余如“空寂”、“真如”,也都是佛教语。第九十八回“猿熟马训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真如,本指宇宙万有的本体、实性,《西游记》中解化为真如来。

如此说来,莫非菩提老祖是佛门神仙?确实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既是“三三行”,西方妙相,岂不就是指的如来佛祖?尤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直接锁定《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就是菩提老祖。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诏曰:“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大觉金仙就是“佛”,在《西游记》中就是释迦摩尼尊者,也就是如来佛祖。所以,大觉金仙不是什么金刚,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观世音等菩萨被称为“大士”,也是出自《宋史》的这段记载,没有别的出处

菩提老祖又叫“须菩提”,也就是管着须弥山的菩提。须弥山有东胜神洲、南儋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须菩提管着佛界,他不是佛祖,谁还能是佛祖?

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就是孙悟空的师父。猴子原本就是菩提老祖心所幻化,菩提老祖学道之时,猴子早就“心领神会”了。所以,菩提老祖在哪里学的本事,孙悟空便是在哪里拜的师父,“两人”必定是同时拜师学道的。那么,如来佛祖的本身是从哪里学的呢?

沙僧暗藏佛祖学道

猪八戒与沙僧大战流沙河,开战之前,两人互相吹嘘,沙僧以一首长篇古风自述了自己的身世。这首古风开头几句说道: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沙僧随身带着“衣钵”,也就是身穿袈裟、手捧化斋钵盂,从小生来就是个佛门弟子。但是,他却与孙悟空一样,“学道荡天涯”。经过漫长的云游,沙僧这才遇到了“真人”。“真人”就是道家的张天师,“天师”在《西游记》中指的就是太上老君。因为得遇道家“真人”,所以,“引开大道金光亮”。

“金光亮”出自《后汉书·西域传》,说的是汉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金顶大仙)”。大臣告诉明帝:“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于是,汉明帝派使臣从“西域”取回了真经,在洛阳建白马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这些历史,都写进了《西游记》。

汉明帝刘庄曾封东海王,皇帝是“真龙天子”,是《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白马则化为白龙马。《西游记》小说有个重要蓝本,就是明代杨景贤所著杂剧《西游记》。杂剧中说,“汉明帝佛始来中国”,小说中也暗藏了这段佛法东渐的历史。

金光亮,指的就是“佛”,在《西游记》中便具化为如来佛祖。佛祖因为遇到了“真人”,便成佛了。沙僧其实就是暗藏的如来佛祖,或者说是佛祖九世身之一身。所以,沙僧先收留了唐僧母子,然后放出了猪八戒、孙悟空。取经四师徒都是道家炼丹术早就,金丹就出自老君炉。花果山上的老君炉,炼就了佛祖,沙僧所讲的,还是“老子化胡为佛”,佛祖的师父就是太上老君。

学成道家本事后,沙僧(佛祖)便大闹天空,做了齐天大圣:“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别小看了沙僧,他就是南天门里的大天尊,在灵霄宝殿上称孤道寡,灵霄宝殿、凌霄宝殿,这不就是“齐天大圣”吗?

沙僧的经历,暗藏了老子化胡为佛,“心猿”的本尊就是跟太上老君这个“真人”学的道家本事。所以,“假如”孙悟空没有遇到菩提老祖,他就会拜太上老君为师。

书中也是这样写的。孙悟空每次夸耀曾经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猴子夸口,假如不是老君暗中相赠,他偷得着吗?佛祖的“心猿”膨胀成“心魔”,太上老君又把他投进八卦炉再锻炼。这回,祖师爷没传授本事,而是赠送了一对“火眼金睛”。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这是个蛮有意思的问题。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天产的石猴儿。他从花果山远涉重洋,经南瞻部洲一路走访到西牛贺洲,在樵夫的指引下方才找到须菩提祖师,拜师学艺。也正是因为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处学会了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才为他日后大闹天宫埋下伏笔,也为他保着唐僧取经奠定了基础。所以说,须菩提祖师对于孙悟空的人生规划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那么他有可能会拜谁为师呢?首先,孙悟空拜师学艺的落脚点是西牛贺洲,他在南赡部洲寻不着一个能够教他技术的师父。所以,假设孙悟空在进入西牛贺洲之后并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那么他肯定是会继续他的拜师学艺之路。接下来,如果按照唐僧取经的顺序,再往前推算孙悟空学艺的时间,他有可能遇到的,有资格教他本事的大咖大概会有以下四位:其一,乌巢禅师。猪八戒曾在第19回介绍过乌巢禅师——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由此可见,乌巢禅师是愿意收徒弟的,但是,他收徒弟的标准却有待商榷。猪八戒的前身是天蓬元帅,即使被贬那也是名声在外,所以他愿意收;而孙悟空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大多数神仙见到都会躲着走的猴子,他却不认识。试想,如果将时间调整到孙悟空刚刚准备学艺那会儿,面对没名又没本领的孙悟空,乌巢禅师还会愿意收他为徒吗?恐怕未必。其二,灵吉菩萨。灵吉菩萨所在的小须弥山,“半中间有祥云出现,瑞蔼纷纷。山凹里果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灵吉菩萨自有一众门人,满堂锦绣,一屋威严。小须弥山如此明显的祥瑞之地,找寻起来自是不难。灵吉菩萨又是极喜欢带着信众们诵经的,所以要想拜他为师,并非难事。再以孙悟空的资质,假以时日,也是能够学些真本领的。但,如若孙悟空投在灵吉菩萨门下,恐怕他也不会有胆子大闹天宫了——毕竟他得顾忌着灵山集团和天庭公司的交情,即使想打,那也只能是暗地里较劲。明着打架,必然不行。其三,镇元大仙。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用福、禄、寿三星的话说: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他的道场万寿山五庄观,因为有了人参果而举世闻名。那人参果“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而那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由此可以推断,镇元大仙和他的五庄观在西牛贺洲存在的时间,至少也是上万年之久。万寿山的五庄观如此有名,而且存在的年代也够久远。孙悟空如果稍加留意,一定能够打听得到这个好去处。并且,镇元子是喜欢教徒授艺的——“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两个最小的徒弟,清风和明月,年龄也都是一千二三百岁,和孙悟空年龄相仿。所以,如果孙悟空找上门,镇元子是极有可能收他为徒的。毕竟孙悟空资质不错,并且他还有拜师的需求。如果孙悟空真的成为了镇元子的弟子,有可能他就不再会偷人参果吃了。孙悟空就算再喜欢惹祸,对于师父他还是尊敬有加的。师父的宝贝,孙悟空是一定不会碰的。其四,毗兰婆菩萨。毗兰婆菩萨是昴日星官的母亲,是一位得道高深却又极度低调的大神。用她自己的话说——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我隐姓埋名,更无一人得知。孙悟空学艺肯定是在毗兰婆决定“隐姓埋名”之前,那时的毗兰婆菩萨尚未决定隐居。孙大圣是先被如来佛祖摁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然后如来佛祖才召开的盂兰盆会的嘛!毗兰婆菩萨因何而“隐姓埋名”三百多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隐姓埋名”的现状就是眼下“洞里无人”。毗兰婆菩萨此言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她在不隐居的时候,洞府内极有可能不只有她自己——或有徒弟,或者有仆役,或有儿子昴日星官在闲暇时过来探亲。所以,毗兰婆菩萨也是极有可能收徒的,只是她的住处比较隐蔽。彼时求学心切的孙悟空不一定能够打听得到毗兰婆菩萨的洞府,因而,拜入门下的可能性也不大。综上所述,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那么孙悟空有可能会拜师成功的人选就是:灵吉菩萨和镇元子。乌巢禅师和毗兰婆菩萨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呢?这时孙悟空已经到了西牛贺洲,那么也只能在在这儿盲人骑瞎马 ,撞到一个算一个。

别看西牛贺洲大佛满洲走,真心收徒的没几人,因为没有空啊!再说了,孙悟空作为未曾修炼的灵猴,非常具有培养的价值,坐在孙悟空的肩膀上大喊一声“驾”,孙悟空就撒腿就跑,这坐骑可拉风?

《西游记》里面的妖怪日子可不好过啊,大多是跑腿的命,没点本事的连灵山的大门都进不了,自然谈不上拜师,所以适合孙悟空拜师的人,一个也没有!

谁能让孙悟空长生?

首先要明白一点,孙悟空拜师是为了长生,那么谁能让孙悟空长生?

灵山修炼讲求四大皆空,五蕴生受,六根清净,舍己而度众生,解众生之苦,地藏王菩萨合十笑坐地府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长生是天庭道家神仙追求的目标,如果孙悟空有幸进入灵山让如来叫他长生之道,如来很可能暴跳如雷:赶出去!这不是来拜师的,这是来砸场子的!

孙悟空抱着长生的念头,便是执念,既有执念,便起贪嗔,“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修佛不成易成魔,只怕到时还得如来出面作“狮子吼”,以大法力降妖除魔,制服孙悟空。

长生是道家修炼的终极目的,孙悟空跑到灵山拜师学长生,岂不是让佛门改变信仰?

也就是说,孙悟空长生之念不去,便彻底与佛门无缘。

灵山不敢教孙悟空长生之道,即使如来,也没法教,佛经中根本没有长生之术。

对一心求长生的孙悟空,佛门很郁闷,明知道他是个人才,却收不得。

佛门讲的是舍身喂虎、割肉喂鹰的褝理,这显然与孙悟空追求的长生南辕北辙。不但没长生,先玩自残?性急的孙悟空还不跳着脚指着如来的鼻子大骂骗子!

长生,让孙悟空不可能成为佛门弟子,也与西牛贺洲的灵山无缘,这也是南瞻部洲四大菩萨没有出面的原因,不然观音一定会收下这个有点调皮有点捣蛋的徒弟,即使不成带回去守守后山紫竹林,喂喂金鱼也是好的。

事情还是有了转机。

菩提祖师化身道人,提点这个一心长生的天生石猴,巧妙地将孙悟空引进了佛门,按照佛家弟子排班论辈,成为灵山发展壮大的潜在人才,让其500年后回归。

佛门因为长生的缘故不能明面收孙悟空为徒,那么在西牛贺洲能够让孙悟空拜师的人,符合条件的只剩下两个,但都不会收孙悟空为徒!

两个人是镇元大仙和乌巢禅师。

无师可拜

这两人都不可能收孙悟空为弟子,因为时间点不对。

一、乌巢禅师:易得猪八戒,难收孙悟空

猪八戒是什么时候认识乌巢禅师的呢?是他调戏嫦娥被打下凡间之后。

猪八戒曾经在天庭很威风,与北极四圣的佑圣真君同在天庭朝为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知道多喝了两口,酒壮熊人胆,学着孙悟空偷吃了王母灵芝菜,然后跑去月宫和嫦娥妹妹说说心里话,被巡逻官抓了正着,于是大闹斗牛宫(天宫)。玉帝怒了,打了二千锤,扔出南天门。

猪八戒醒来发现身边围了堆小猪仔,气得发疯,连母猪带小猪一起灭了,然后流落在福陵山。云栈洞当时有个卵二姐,发现猪八戒挺可怜的,于是将猪八戒领回了洞府,成为了夫妻。可惜红颜薄命,卵二姐一年后香消玉殒,猪八戒又变成了孤单单的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醒了吃,吃了睡,睁眼是白天,闭眼是黑夜,躺平的日子很不错。

有一天,来了个禅师,说看猪八戒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奇才,相遇即是缘分,要带猪八戒修行。

猪八戒有点郁闷了,自己好歹曾是个天庭的元帅,修炼的是仙道,就算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跑去吃斋念佛,过清苦修行的生活像话吗?喝酒吃肉它不香吗?再说了,懒是猪八戒的特色,因此懒得去背叛师门,猪八戒毫不犹豫拒绝了乌巢禅师。

作为天庭的大将,眼光还是有的,灵山受天庭管辖,玉帝随便随便传下一道旨意,如来收孙悟空就跑断了腿,灵山,前途有限,还不如以待罪之身等着,万一哪天玉帝回心转意了呢。

但是猪八戒很快琢磨出了不对劲!

当初的佑圣真君如今升官如同开了挂,先是被玉帝敕旨“剪伐天下妖邪”,后又奉元始天尊符召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把南赡部洲、北俱芦洲清理的干干净净,妖怪全跑去了西牛贺洲,肯定将有大事发生!

看着曾经的同事飞黄腾达猪八戒心里不酸那是骗人的,猪八戒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当观音到来,得知她奉旨前往南赡部洲寻找取经人时,猪八戒悟了。

五百年的布局开始开盘落子,操盘手就是观音,棋子很快就会一一现世。

乌巢禅师的出现并非偶然!

乌巢禅师当初想带自己修行,只是想为灵山增添一个助力,极大可能是顺手而为,而他的目的,是在等待某人,这人就是取经人!

当乌巢禅师传给取经人唐僧《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猪八戒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乌巢禅师专为唐僧而来,传真经,领他开启修行法门。

猪八戒有点庆幸自己选择了作护经人,成为了棋子,留在了棋盘中,他也知道棋局的收益一定很大,所以开始挑战孙悟空大师兄的地位,一度造成孙悟空被赶出师门。

如果没有取经路,那么乌巢禅师就不会出现,即使孙悟空500年前来到了浮屠山,也只是空山一座,几处闲云,时间不对,便无机缘。

二、镇元子:泼猴,别处玩去

镇元子,居住在西牛贺洲的洞天福地五庄观,为地仙之祖,观音见了都要礼让三分。

五庄观与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水帘洞都是开天辟地时留下的好地方,但五庄观出的特产人参果就很霸道了,万年熟一果,食之不断,便能与天地同寿,凡间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也正是凭借人参果,镇元子成为天庭蟠桃大会、灵山兰盆会上的嘉宾,加上地仙之祖的身份,五庄观就形成了极其特殊的的地位,所以只祭天地,不礼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因为他们还真受不起这礼。

孙悟空还是块石头的时候,镇元子早已是地仙之祖,这种差距根本弥补不了,所以孙悟空跑到五庄观来拜师,估计连门都进不去,就被镇元子的门人赶走:泼猴,别处玩去!

除了身份的差异,更重要的原因是在500年前妖怪并不受待见。

孙悟空出世时,金光直上天庭,玉帝的态度代表了一种方向:“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灵物尚且如此,妖怪之类自然讨不了什么好。

通天河的灵感大王,居然改口味了,不吃草,改要童男童女,他是观音荷花池里的宠物小金鱼。

天竺国的公主,打上了唐僧的主意,要告诉唐僧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道理,她是嫦娥的玉兔。

九灵元圣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白鹿精是寿星的坐骑,白象则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即使是最为强大的独角兕大王,他的身份也只是驮着太上老君出函谷关的一头青牛。

半截观音,捉了唐僧要洞房,她虽然是李靖的干女儿,其实是为自己找了个靠山,就是一条老鼠而已。

黑熊怪,与观音禅院的主持金池长老的关系不错,最后被观音收作守山大神,看守紫竹林。

蝎子精,不开心了,敢用勾子扎如来,在取经路被孙悟空收拾了;7个小蜘蛛,连带蜈蚣精被灭了个干净;至于虎、鹿、羊三仙,跟没靠山的巨蟒精,花皮豹子精、狮猁怪等的命运一样,被孙悟空等人给彻底送到了西天。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修炼有成的妖怪大多成为坐骑、宠物,并没有像猪八戒一样成为别人的弟子,甚至也不属于佛门慈悲的对象,在孙悟空打杀草寇后被逐出师门后,孙悟空找观音诉苦,观音明确了妖怪的地位:“(草寇)虽是不良 ,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

孙悟空出生地花果山,属于东胜神洲,“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祖地,蓬莱仙境有福禄寿三星,方丈仙山有东华大帝君,瀛洲海岛有九老,但他们都没有打算收惊动玉帝的石猴孙悟空为徒,可想而知,妖在当时的天庭地位有多低!

南瞻部洲有四座名山,九华、五台、峨嵋、普陀,坐镇着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也没有收徒的打算,佛门没法教长生之道,所以孙悟空在南瞻部洲瞎混了几年一个菩萨也没见到。

当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后,东胜神洲出现了很多装备精良的猎人,大肆捕杀花果山残余的猴妖,供作娱乐。显然,人界对妖也毫无好感,

孙悟空跑到西牛贺洲,这里虽然是妖怪的天堂,但一没身份,二没靠山,三没修炼基础的孙悟空拿什么取得镇元子的赏识?镇元子的确可以满足孙悟空长生的愿望,但他会为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妖猴付出人参果的代价吗?无论从身份,还是价值投资上来说,镇元子对孙悟空都不感兴趣!

镇元子自然不会收孙悟空为徒,根本不用吩咐,看门人早就把孙悟空轰走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500年前妖的待遇非常尴尬,凡间不容,天庭既不重视也不想重用,灵山此时正在寻找时机默默发展壮大,无心他顾。孙悟空的横空出世,天庭不为所动,但引起了佛门的注意,因此筹划布局,让菩提子以天庭道家的身份出现,引孙悟空入门传法,成为500年后的护经人。以当时的大环境来说,不了解内情的佛门中人根本不敢收孙悟空,因为长生之术是道家的终极目标,佛家没法满足孙悟空这一要求;天庭负责斩妖除魔,保护人界,修炼有成的大妖大多被收服成为坐骑和战将,更不会违规收妖为徒,所以孙悟空如果遇不到菩提祖师,将无师可拜!

(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要知道孙悟空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五彩原石,后经天地造化诞生而出。命格高贵,须菩提更是三十三天外灵台方寸,存在于虚拟芥子之间。孙悟空曾大闹天宫,力压众神,且一路西行,斩尽妖魔。武力通天彻地。其实在一开始,孙悟空的命运就被西方佛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就是帮助转世金蝉子,去西天取经,然后传入东土大唐,传经播义,让佛门在大唐散播信众。

谁可以顶替须菩提呢?很多人说是乌巢禅师,我看未必。乌巢禅师居住在浮屠山,虽然传授唐三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心经被誉为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但是,剧中有个情节至关重要。

八戒说与唐僧,道:“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他倒也有些道行,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另一句是八戒说给禅师,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

可以看出,猪八戒在当天蓬大元帅时,曾会过乌巢,但是猪八戒看不上,或者是觉得乌巢不是那么厉害,但观音菩萨劝他随唐三藏一路西行,当唐僧弟子时,结果欣然接受。也就是说,在猪八戒眼里,乌巢地位是比不上观音菩萨的,当然法力咱们且不聊,至少名声是比不上的。

这里其实有个人选,可以当孙悟空师傅,法力又高,这个人就是通天教主,人称上清灵宝天尊。原因有三。

通天教主收徒多杂,有教无类。可以看下,其门下大弟子赵公明,定海珠一出,燃灯都要化虹而逃。三宵娘娘摆九曲黄河阵,把原始天尊坐下十二金仙三花都给削去,使其跌落凡尘。期弟子多宝道人更是主持诛仙阵,非四圣人不可破。弟子可谓法力高强。然,其门下牛鬼蛇神也多,像龟灵圣母,牙仙,金牙仙,虬首仙,乌云仙,长耳定光仙之类,都是妖怪成型。像龟灵圣母,法力已然在十二金仙之上。换做孙悟空这种天地孕育的胚胎,当徒弟学起来,法力肯定也会水涨船高,通天彻地,西行之路定然也会力压众妖。

通天教主坐下多宝已然化道入释。多宝道是通天教主座下嫡传弟子之首,实力强大,代理师傅设立诛仙阵,在截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诛仙阵破阵时,被老子掠去。后老子化胡,多宝道人已然成为多宝如来,功德已被老子掠去。西游之行,通天再插一脚,获得浩荡大功德,培育自己的势力,非选孙悟空不可。

明正,言顺

孙悟空自开天辟地以来,女娲补天原石,犹如女娲子嗣,地位崇高,后西游封

南无大圣舍利尊王佛,受万世敬仰。期师傅地位也应与之匹配。不能以后世之人教前世来者。上清灵宝天尊也就是通天教主乃天地初开,混沌未化之时就存在了。当孙悟空的师傅,绰绰有余。

西游之行,孙悟空团队不光要斗智斗勇,历经劫难,更是一场神佛妖仙的博弈,当然还有深处那些掌权者的安排。少了须菩提祖师,鲜有能力者能当孙悟空师傅的,像乌巢禅师之类,只能说,此乃小道尔。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孙悟空找师父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西游记》里绝大部分的神仙不符合他的要求。

当初学艺,孙悟空从东胜神洲出发,在南瞻部洲找了八九年,最后到了西牛贺洲才遇到菩提祖师。光是找师父就用了十几年时间。

孙悟空找师父的标准

折腾了这么多年,难道就没遇到过高人?高人是肯定遇到过,但孙悟空不会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这是孙悟空在花果山与通背猿猴的一段对话,从中可知,孙悟空找师父的标准是:

一是阎浮世界中(人间)。

二是古洞仙山里。

或许孙悟空这十几年也路过五庄观这类型,也见过乌巢禅师这种,但他们都不符合“古洞仙山”这个基本特征。那时候的孙悟空懵懵懂懂,哪里知道谁是谁非,孰强孰弱。

为什么说孙悟空坚持的是“古洞仙山”这个标准,我们看他怎么上的灵台方寸山:

话说孙悟空在南瞻部洲(中国所在的洲)找了八九年没结果,于是自制了个筏子漂去西牛贺洲。在如来管的这个洲,孙悟空发现了貌似传说中的“仙山”:

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

看这山,孙悟空的第一反是此中必有高人隐姓埋名在此。遇到了心目中的“仙山”,孙悟空才进山并遇到了师父。可见,要没有点仙境的意味,一般的山孙悟空还不屑于探访。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古洞仙山”。

菩提之外,符合孙悟空标准的人

看来看去,整个《西游记》里符合“居住古洞仙山”的也就是黑风山的黑熊精了。我们看黑熊精呆的地方什么情况:

崖深岫险,云生岭上;柏苍松翠,风飒林间。崖深岫险,果是妖邪出没人烟少;柏苍松翠,也可仙真修隐道情多。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这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菩萨看了,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

这光景,不就和菩提祖师的灵台方寸山差不多么!就连观音菩萨看了都挺羡慕。

黑风山是“仙山”,黑风洞乃“古洞”,而且这黑熊精还经常念经诵佛……刚出社会的孙悟空如果真遇到了黑熊精,一定会被黑熊精的风采迷倒的。

最重要的一点,黑熊精对长生不老之术颇有造诣,这点最合孙悟空胃口。想当初,孙悟空就是为了长生不老才出去的。

至于黑熊精五百多年前是不是存在,那是当然的。能从普通的野熊进化成神通广大的妖精,没有个几千年是不行的。

如果孙悟空没有遇到须菩提祖师,有可能会拜谁为师?

有可能成为孙悟空师父的六位仙佛。

要成为孙悟空的师父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本领高强具有通天彻地的神通;二是独霸一方,不能是玉帝身边的人,也不适合有太响亮的名声,象太上老君、如来佛祖不是最佳人选;三是正直善良,能够暗中保护孙悟空的安全。

一、元始天尊。他是太上老君的师弟,他的弟子们都是神仙,多收一个孙悟空也不引人注目。

二、太乙真人。他是哪吒的师父,当年哪吒也曾经闯下大祸,就是他摆平的。他的座骑九头狮子可以轻松咬住孙悟空。他的资历足够作孙悟空的师父。

三、玉鼎真人。他是二郎神杨戬的师父,杨戬能够七十二变,本领和孙悟空不相上下。玉鼎真人如果教授孙悟空,本领肯定同样高强。

四、弥勒佛。别看这个佛祖表面笑呵呵的,可是本领真不小。手下一个道童拿着一个铙钹一个口袋就让孙悟空吃尽了苦头。如果当他徒弟,肯定前途无量。

五、燃灯佛。他的本领地位和如来不相上下,而且在关键时候还帮了取经团队,用有字经换回了无字真经。

七、乌巢禅师。他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孙悟空用尽力气却连他的汗毛也碰不到,可以看出他手段本领之恐怖。他随便传了一段经文给唐僧,就一直流传后世,成为佛经中的圣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