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水浒传里有乾坤,细读之下有回味。

林冲、王进都是殿帅府太尉聘请的教头,都是临时工,没有级别。但书中为何有“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之分呢?除此之外,还写到王进的父亲王升是“都军教头”。既然“教头”没有级别,为何书中又有这三种不同的称呼呢?

王进只是教头,林冲反倒是都教头

王进只在“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回书中正式出场,之后就下落不明了。这回书中,高俅升任殿帅府太尉,履新第一天,殿帅府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俅逐一点过,发现“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高俅大怒,派人把王进从家中拿来。王进参拜了高俅,高俅便问:“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如实回答,他就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高俅记着他在圆社时跟王升学习,被王升一棒打翻之仇,要公报私仇,便喝骂道:“这厮,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如何敢小觑我,不伏俺点视”。

这番话中,高俅依然说王进只是个“教头”。后文书中,王进为了报答史太公收留他母子,给他母亲治病的恩德,决定收史进为徒,便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小人不姓张。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便是”。

史进寻师,来到渭州城,对提辖鲁达说:“小人有个师父,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王名进”。从这以后,就只有史进剪径赤松林时提到过王进,书中再没有这位教头的消息了。所以,王进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没写他是“都教头”

王进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反倒是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出场时,泼皮告诉鲁智深:“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林冲便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但在沧州道上遇到柴进时,林冲却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朱贵在给王伦举荐林冲时也说:“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绰号‘豹子头’”。没了“枪棒”二字,就是教头,林冲是不是与王进的级别齐平了?

曹正在二龙山下遭遇杨志,说自己是“开封府人氏,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的徒弟,姓曹,名正,祖代屠户出身”。曹正说林冲是“都教头”,与王升比,只是少了个“军”字,是“都教头”,是不是比王进的级别要高?

回过头来捋捋,八十万禁军中有“枪棒教头”、“都教头”、“都军教头”,后面还来了个金枪班教头,难道说禁军教头之中真的有级别高低?

《宋史·兵志》中说:“(元丰)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长法》凡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若是以这条记载来看,都教头要比教头级别高,也就是说,“都教头”林冲要高于王进,王进只是个教头。

教头前面冠以“枪棒”、“金枪班”,那就是单项教头了,那么,林冲的级别又要低于王进了。但是,林冲不仅是枪棒教头,还是教头、都教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林冲曾经做过教头、都教头,后来又降级了?

“教头”都是聘用制,没有级别高低

“教头”在北宋时期却有教头、都教头两个级别,但是,在《水浒传》中,无论是王升、王进、林冲,他们都是殿帅府太尉聘用的临时人员,是没有任何官职的。鲁智深以及泼皮张三、李四等之所以称林冲为“军官”、“官人”,并不是说他的职位级别,并不是说他的职位级别。而是教头在被聘用期间,由官府配发“戎械、战袍”,林冲当然就身穿“官服”了。。

北宋职官制中的“官”共分九品十八阶,根本就没有“教头”这个官职。所以,高俅骂王进“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参,是参拜之意,不是说的“参奏”,参奏反倒是弹劾别人的官职了。王进是前任太尉聘用的教头,犹如阳谷县令请武松做都头一样,是不需要向上级呈报的。这样的体制历朝历代都有,之前相当于门客,后来又类似于官员聘用的师爷之类。

王教头是前任太尉“参”的教头,林冲的身份就说得更明确了,富安说,林冲“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 怎敢恶了太尉?”大请大受,说的是高俅聘请林冲所给予的待遇,也就是“请受”。北宋职官实行的是官俸加职钱的双薪制,俸禄是按照官品大小额定的,职钱则是按照所出任的实际职务给予的职务津贴。职务津贴中,就包括了聘请吏员以及仆佣的费用。

所以,“请受”不是官员的待遇,恰是因官员聘请而获得的“受用”,也就是报酬,所以叫“请受”。如此说来,禁军教头一定要说有级别,应当以“请受”来比较。林冲是“大请大受”,高俅给予他十分丰厚的报酬,王升、王进父子的“请受”如何,书中却没有交代,那就不好比较了。

《宋史》的记载中,也说的是教头为聘用制:“当教时,月给钱三千,日给食,官予戎械、战袍,又具银楪、酒醪以为赏犒”,教头要“当教”时才有月钱,每天提供伙食,官府发给战袍兵器,是个临时人员。这与《水浒传》中写林冲几乎完全吻合,林冲“当教时”有三千贯月钱,所以,一千贯钱买一口宝刀显得很轻松。他不敢“恶了高太尉”,否则,三千贯银子就没了。

都是临时聘请的武师,哪里还能有“级别”?

另一说证明,所谓的都军教头、都教头都是教头,是禁军教头的别称,说的是一回事。《水浒传》中的林冲有三个教头身份: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八十万禁军教头、八十万禁军都教头。若是以出场时的“枪棒教头”为节点,那么,林冲发配沧州之后,岂不是还在升级?这种写法,其实说的是在高俅之前,还有“前官”聘用过他,或者,林冲在高俅手下有进进出出,解聘再聘请的经历。

其实不是这样的,林冲的三重身份表明,《水浒传》的“教头”说的是一回事,没有所谓的级别高低。至于徐宁金枪班教头,其“教头”身份也是与王升、王进、林冲齐平的级别,但徐宁还是随驾护卫,其身份比这几位禁军教头还是要高一点的。

梁山大聚义之后,续书中所写到的禁军教头是作者不懂北宋职官制度,胡言乱语瞎写的。只要稍微读一读《宋史·职官志》,就能让这样的瞎写露出马脚来。

北宋军职分禁军、厢军、乡兵、番兵四类,林冲是禁军教头,武松等都头,大概就是厢军的小头目,所以,林冲身边就有两个“士兵”,朱仝、雷横等都头所率领的就是“官军”。栾廷玉则是乡兵的教师,史文恭又是番兵的教头(教师)。

元丰三年,北宋开始教习大保长,大保长学会武艺就作为“教头”,教保丁习武。元丰四年,狄谘、刘定所部领的澶州集中培训了四百八十二大保长,并在崇政殿阅武,“补三班借职、差使、借差凡三十六人”,所谓“借职”,就是临时任职,类似于现在的“借调”,拥有虚衔而非正式官员。

总而言之,北宋的“教头”都是临聘的,不是官员所以没有级别之分。

“教头”深藏寓意,《水浒传》中的教头没有级别之分

《水浒传》是第一部大量采用谶纬、灯谜、诗词意象等为手法,在故事背后隐藏历史真相的小说,施耐庵以宋江三十六人聚义为文本故事,以北宋兴亡历史暗伏了明朝的靖难之役。

简而言之,“开篇引首”以《临江仙》词和《南吕宫·玉娇枝》曲,点明了“评议前王并后帝”的主题。以“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照应“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揭露了藩镇之乱,瘟疫祸害天下太平的妖魔历史。

朱,指的是朱温,也就是“猪瘟”,曾经做过“开封汴梁宣武军”节度使(见高俅发迹故事)。书中所涉及的十二生肖,都是皇帝的生肖,隐喻的全部是皇帝。“猪瘟”,一说陈桥兵变篡位的宋太祖赵匡胤、涉嫌烛影斧声弑君篡位的宋太祖赵光义,这两个皇帝都属猪。另一说,就是《水浒传》故事的主题:朱瘟,是大明因藩镇坐大,建文帝削藩而导致了靖难之役。

请龙虎山张天师祈禳瘟疫,因此误走妖魔,是范仲淹的主意。范仲淹曾经随母改嫁而姓朱,名叫“朱说”,这件事就是朱家人干的。所以,在“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这段关于北宋皇位的描述中,就以故意遗漏宋真宗而暗指了“朱说”传位给孙子,也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

《水浒传》写的就是藩王造反,靖难之役就是燕王谋朝篡位。故而,以拆字法解读“教头”,就是“反文孝之头”。朱洪武以孝治天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狗年)去世的马皇后谥号就是“孝慈皇后”,朱元璋谥号一长串,不仅隐藏了“太祖武德皇帝”,还是“大孝高皇帝”,死后葬在了孝陵。

太祖武德大孝高皇帝传位给朱允炆,年号建文,朱棣造反,就是“反文孝”。

皇帝造反,皇帝与皇帝打仗,就是禁军之间的搏杀,书中所有的教头、教师都是禁军。《史记·天官书》说:“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紫宫就是紫禁城皇宫,天枪、天棓就是《水浒传》中所说的“枪棒”。梁山好汉有太多的好汉喜欢舞枪弄棒,他们便都是紫禁城的侍卫,皇帝的禁军。

太史公还说:“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天乙星动,皇帝要打仗了,禁军当然要挥舞枪棒矛盾出战了。天棓,就是祝家庄教师栾廷玉的绰号“铁棒”,林冲原本是“枪棒”教头,后来改用丈八蛇矛,芒砀山(朱温是砀山县)又出了团牌(盾),《水浒传》写的就是“反文孝”,燕王朱棣造反。

《水浒传》中所有的“教头”都是相同的寓意,尤其以“枪棒教头”赋予了禁军寓意。王升、王进父子是教头,洪太尉也是教头,他们都寓意了帝王争夺战,是施耐庵“评议前王并后帝”的主题诠释。同一种寓意,难道有级别高低之分吗?

至于“都军教头”、“都教头”,说的就是明朝两大都城之间的生死大搏杀。《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就是“紫宫”的天枪、天棓星,当然就在都城了。

所以,无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还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以及“都军教头”、“都教头”完全是一个寓意,绝无级别高低之分。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王进、林冲二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一来两人都曾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二来他们都曾得罪过高俅,特别是王进,他的父亲王升一棒就把高俅打趴下了,高俅对他们可是怀恨在心。

可以说王进、林冲的遭遇完全一样,不过结果就不一样了,王进选择离开,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这肯定比跟着高俅强百倍,但林冲最终被高俅弄得家破人亡,不得已上梁山落草为寇。

这两个有着相同命运的人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当然判断一个人是否厉害,我们不能只从某一方面来看,那是不全面的。为了公平起见,下面,我们就从各方面进行比较。

我们先来看武功。能成为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肯定都是拳脚功夫了得的人。林冲的武艺,那是得到过别人肯定得,并且是梁山的常胜将军,林冲在柴进庄上教训洪教头,几个回合就把于直刺下马,可以说是威名远扬。

王进的武功如何?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句话了解,那就是王进对她母亲说过“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

看来,王进的武功是很厉害的,不仅在禁军中闻名,而且连边将都赞不绝口。那些人也见识过林冲的武功,可并没有这样评价林冲。虽然王进、林冲没有交过手,从这点来看,王进比林冲略强。

我们接着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那就是随机应变的本领。王进在得知新来的上司就是被父亲教训过的高俅时,马上想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他骗过高俅派来看守他的人,和母亲连夜出城,投奔别处去了。其实凭着王进的本事,还是有活路的。

林冲,在这方面就差远了,竟然还相信高俅,被骗进白虎堂。这也不能怪林冲,王进除了老母外,没有舍不下的东西,林冲还有娇妻,他舍不得娘子。林冲最终还是一无所有,还不如王进。王进应该看得更远一些,林冲目关短浅,只看到眼前的东西。

从分析来看,《水浒传》中,王进与林冲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这句话说出答案,即王进说很多将军都说他棒法一流,再加上他能从高俅眼皮底下逃脱,因此王进无论从武功,还是智谋,都比林冲更胜一筹,而且还甩林冲几条街。读者朋友们怎么看呢?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其实,大部分看水浒传的人,都对林冲有误解,感觉他好像教导大宋王朝八十万禁军一样。显然不是。

第一,林总是禁军里,最低的教头。

在教头上边,还有都教头、虞候、都虞候、指挥使、都指挥使等,然后,才是皇帝任命的兵马大元帅,及其皇帝本人。而且,一般还有文臣担任督军,督军权力,要比兵马大元帅大。

形象的说吧,林总的职位,类似后排长。这排长一级的,在八十万禁军中,有几千个吧。

所以,林冲职位并不高。

第二,王进是都教头,不一定是林冲领导,但却比林总高一级。

形象的说,王进是连长,连长自然比林冲的排长大多了,手下也多了几倍的人。

因此,毫无疑问的说,王进比林总级别高多了。

我们从《水浒传》中也有看出来,不管是为人处理,格局,武艺,还是人生选择,王进都技高一筹林冲。但不得不说,林冲有主角光环,人家是水浒传梁山好汉108将之一,因此,林冲人物形象,要比王进鲜明。这个,没得说。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不聊一些没用的,直接切入正题。

首先打破一下大家的固有思维,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则不然。宋朝禁军人数最多时有一百二十万人,像林冲这样的禁军教头就有五千七百多人,所以林冲不过是五千七百分之一,根本就是一个蝇头小官罢了。

其次给大家普及一下宋朝禁军的官职问题。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上面还有都教头、虞候、都虞候、指挥使、都指挥使。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武将的官职一般比文官要低。所以,都指挥使一级才是正五品官,古代官制每品分为正、从两级,每一级又分上下两级。因此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过就是从八品下级官员,举个例子对照一下,宋朝的一个县令都是正七品上级,所以林冲也不过是连排级干部。对应到地方官员,也就相当于某个乡镇的派出所所长罢了。

这也解释了,为何高俅整治林冲如此方便,因为高俅是太尉,大宋最高军事主管,天上到地上的差距。一个练武术的,让一个踢足球的欺负了,好像很说不过去,实际上很正常。

看完了以上的官制,大家应该理解林冲和王进谁的官级别高了吧!

抛开小说的虚构性不谈,只是以宋朝的官制衡量,林冲是教头,王进是都教头,自然在官职上王进要更高一级。

冬雪秋风梅子雨,悠然观史看君名,欢迎关注,干货不断!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王进和林冲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才是“都军教头”。

很显然“都军教头”的水平,要比“枪棒”教头水平高的多。好比说“枪棒教头”是教练,“都军教头”则是总教练。

在冷兵器时代,兵器种类有所谓十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勾叉,棍锏锤鞭,槊铲棒戈,镗耙”。“都军教头”指这十八般兵器,每样都很精通都是专家教授級别。而“枪棒教头”则只在“枪,棒”,这两样兵器中最为善长。只是教授这兩种兵器的教练。

在北宋能够成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其武功绝对“大神级别,”成为“枪棒”教头那是“仙”,成为“都教头”那是“上仙”级别。

枪棒教头重要性高于其它兵器教练练。“枪”被称兵器之“贼”又称兵器之“王”又称兵器之“龙”。枪法中含有棍法,棒法,刀法,匕首法等多种兵器的使用方法,能成为枪棒教头武功都非常利害。

我们看一下,梁山好汉只要林冲一出马,交马几个回合,大吼一声,敌將就“欧”了。王进不是《水浒传》的主角,他的武功我们可认从他教的徒弟:九纹史进身上可认看出高下,史进跟王进学武只有两年,在对阵“少华山”占山为王的陈达时,几个回合就生擒阵达。可以看出来:就是朱武陈达杨春三人群欧也不是史进的对手。而在“瓦官寺”时史进更是刀刃“飞天夜叉”丘小乙。史进功夫如此利害,他的师父王进就更了不得了。而王进的父亲“都教头”王升在世时武功有多高?我们只能推测和想象了。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与“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王进相比,谁的级别更高?

【宋朝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是高级军事武术教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先纠正题主,王进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并非是都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太尉府的职能之一相当于大宋国防大学,禁军教头就是国防大学的教授。王升是“长兵器系”的系主任,是副军级的军事教官;林冲的职称职务比王进高,是“长兵器系枪棒教研室”主任,是副师级的军事教官;王进是“枪棒教研室”教授,是正团级的军事教官。武艺的强弱、本领的高低,和职务、职称有很大关系,但是没有绝对的关系。

《宋史•乡兵》记载:“元丰元年,翰林学士、权判尚书兵部许将修《开封府界保甲敕》,成书上之,诏皆颁焉。……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教集大保长法,以昭宣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王中正、东上阁门使狄谘兼提举府界教保甲大保长,总二十二县尉教场十一所,大保长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艺,置教头一。凡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三年,大保长艺成,乃立团教法,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保丁焉。”

宋史的这段记载翻译成现代白话,元丰元年既1078年,翰林院学士权判、兵部尚书许将修订《开封府界保甲敕令》,完成后上奏朝廷,宋神宗发诏颁布。元丰二年既1079年11月,正式确立《府界集中训练大保长法》,下诏任命内阁省副都知王中正、东上阁门使狄谘兼职提举开封府界训练大保长,总共22个县设置训练场所11座,大保长总计2825人,每十个人为一组训练,安排禁军教头1名。禁军教头总计270名,都教头30名,文官10名。元丰三年,大保长学练武艺成功,就开始成立团练训练,大保长为团练教头,训练保丁(民兵)。

宋史记载的这段话,传达了几个意思,王安石变法中很重要的内容,成立团练乡兵(民兵预备役),禁军教头训练大保长,大保长训练民团。太尉府管辖的禁军教头总计只有几百名,禁军教头不是训练士兵的,是集中培训中下级军官和禁军教师的,禁军士兵的训练工作,是由禁军教师和中下级军官完成的。太尉府的职责很多,诸如主管军事训练、武举考试等等,因此,太尉府有好几名太尉,各管一摊子事情,太尉是正三品的文官编制,太尉府就像一所高等军事院校,权切叫做大宋国防大学吧。

赵匡胤原是后周禁军都指挥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为了防备武将们学习自己也黄袍加身,先是对禁军首领石守信等将领,采取“杯酒释兵权”削夺他们的兵权,后来又把领兵权和练兵权分离,在门下省成立枢密院。枢密院负责管理中高级将领,掌管领兵打仗的事情,兵部负责制定战略规划、后勤保障、兵源征集等等,太尉府负责军事训练、军事考核等等事宜。禁军教头是培训禁军教师和中下级军官的,军队士兵的训练是禁军教师和中下级军官负责的。

既然太尉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大宋国防大学”,下设了很多专业系列:刀剑、枪棒、弓弩、骑术、火器、水战、兵法等等,禁军教头不是普通的武术教师,相当于国防大学的军事教官教授。禁军教师相当于军队的武术、战术教练,职称是讲师、助教,禁军教师是驻守在禁军里的,他们直接训练军队士兵。禁军教头的职位高低军衔高低,那就要看他们的头衔了。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就是系主任,相当于正副军级干部;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就是教研室主任,相当于正副师级干部;八十万禁军教头、禁军教头就是一个教授,相当于正副团级干部。

王进的父亲王升是都教头,曾经在圆社把高俅打的休养了几个月,王进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主要是教习枪棒武艺的不挂职务的教授。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有职务的主管枪棒教研室的主任,林冲可能是王进的上司,王进是林冲的下级。徐宁是殿前司金枪班的教师,金枪班分左右两班,每班120人轮流到殿前值守,不值班的时候训练,徐宁就是主管金枪班武术训练的教练。因为林冲主管枪棒教研室的工作,所以,林冲和徐宁经常见面,有时候还会切磋一下武艺。

《水浒传》里一共出现了八个禁军教头,还有柴进府上聘请的洪教头,洪教头没有加禁军二字,不知道什么来头,林冲也不认识,结果林冲棒打洪教头。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号,它既是职称也是职务,东京汴梁的混混们都认得林冲。林冲上梁山后,王伦、晁盖、宋江三任梁山之主都称呼林冲为林教头。《水浒传》中被称为武术军事教师的人很多,祝家庄的栾廷玉,曾头市的史文恭、苏定,都被称作教师,并没有被称呼为教头,说明武术军事教练的职称很严格。禁军教头是高级军事教官的职称、职务,太尉府的禁军教头总共才三四百个,大宋军队、民间任职的教师的数量很多,可能数量在三四千人。

都教头丘岳,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军衔是护驾将军,是正军级的干部。副都教头周昂,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军衔是车骑将军,是正军级的干部。都教头王升,没有加军职,是副军级的干部。八十万禁军教头王文斌,官带郑州团练使,是正师级的干部。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没有加军职是副师级的干部。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没有加军职是正团级的干部。禁军教头张教头(林冲岳父),没有加军职是副团级的干部。殿前司金枪班教师徐宁,没有加军职是副团级的干部,殿前司的级别比普通禁军高一级。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