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孙悟空的师父跟孙悟空的师父是一个层次的人——这不是说笑,讲真就是这样的。因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所以,说得更简单些,就是: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层次非常高。
即便如此,孙悟空的师父也不是一出场层次就很高,如来佛祖的层次在《西游记》中经历了三个阶段,提了三级。
怎么回事呢?
西方妙相祖菩提
菩提祖师层次很低,只比仙人高一篾片美猴王漂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寻道访仙,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见到了他的师父菩提祖师。山中的樵夫曾经告诉猴王,这个祖师每天“静坐讲黄庭”,那就是道家的得道神仙了。
果然,书中说这个祖师是“大觉金仙没垢姿”,真是个道家的大觉金仙。那么,大觉金仙在道家的层次有多高呢?
“大觉金仙”是有历史出处的,《宋史·徽宗本纪》中记载,宣和元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宋徽宗革佛,其实比“三武一宗”灭佛更厉害,是以道教教化佛教,把佛教归于道教之下,从而彻底归化佛教,达到灭佛的目的。所以,自“佛”以下全部整体降为道家神仙。
大觉金仙以下是仙人,仙人以下是大士,大士以下就是“德士”。德士,就是普通僧众,取“道德经”之“德”,表示入了道教,比道士的层次还要略低一点。如此,大觉金仙能够有多高的层次呢?我认为,大觉金仙的层次起码不会高于赤脚大仙。
大觉金仙没垢姿
宋徽宗的祖宗宋仁宗自幼喜欢赤脚乱跑,宫中之人就叫他赤脚小仙人。因而,后来的赤脚大仙就是宋仁宗。《水浒传》中,就以这个道家传说,说“太宗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天子乃上界赤脚大仙下降。”
宋徽宗贬佛为大觉金仙,肯定不会超过其先祖。所以,此时的佛祖层次要低于天庭的赤脚大仙。
赤脚大仙是散仙,但级别也不太低,曾经在玉帝面前讲情,从杀场上救了卷帘大将一命。赤脚大仙救沙和尚也是有缘故的,其实救的就是佛祖。《西游记》与《水浒传》一脉相承,孙子贬佛祖,祖先替后人还债。
革佛诏中说得很清楚,大觉金仙之下是仙人,道家修道便成仙。因而,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老祖的时候,就只比得道成仙的道士高一个层次,远不及每次必到蟠桃大会的赤脚大仙。
按照道家神仙的排行顺序,赤脚大仙与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五斗星君,三台星君等等,排在第九序列,也就是道家第九段层次。如此看来,大觉金仙在道家的层次就非常低了。
宋徽宗革佛,这是佛教在历史上经历的又一次磨难,因而,吴承恩说是佛祖“没垢姿”,佛被降为道家普通的神仙,岂不就是蒙垢忍辱吗?
孙悟空的师父做了齐天大圣,“灵霄殿上吾第一”“大觉金仙没垢姿”,他本来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也就是在菩提树下顿悟的如来佛祖。被上帝(玉帝)长子宋徽宗羞辱了一番,那就得讨回公道,同道君皇帝的老子理论一番。因而,在灵山训练心魔孙悟空,教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道家本领,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这个“徒弟”先大闹道家的九幽十类,四海千山,摆平了七十二地煞。然后打上天庭,大闹天罡。
《西游记》第一回书的回目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孙猴子就是诞生于道家灵根,是佛祖心性修持的得道灵猴。灵台方寸山就是灵山,是斜月三星之佛祖之心。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当然知道这个猴子的来历,知道是佛祖找后账来了。所以,一再听从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佛祖的心魔,试图以讲和的方式息事宁人。同时,又利用佛祖的法力,破坏蟠桃园,捣毁蟠桃会,吃掉老君仙丹,控制了神仙编制,也打压了老君、王母的权利,捍卫了自己在天庭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
玉帝不敢也不愿意下死手,佛祖心魔便得寸进尺,要做货真价实的齐天大圣。玉帝只好告饶去请佛老降妖,佛老则志得意满前去“炼魔”。
玉帝两次招安孙悟空均告失败,佛祖便在天庭召开“安天大会”,等于是与天庭达成和解。佛祖如愿以偿,吃了蟠桃也服了仙丹,这是“大觉金仙”无法享受的待遇,彻底洗去蒙羞尘垢,做了真正的齐天大圣。故而,沙僧在流沙河说“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上吾第一”。
南天门是灵霄宝殿所在,佛祖与玉帝并驾齐驱。如此,孙悟空的师父就与道家最高长官玉皇大帝一个层次了。
孙悟空大闹天宫
完成佛法东渐,佛祖的层次力压所有神仙佛祖之所以要以心性修持大道,是要实现佛法东渐的心愿,心愿在《西游记》中写成了“心猿”。孙悟空这个心魔大闹天宫,佛祖如愿以偿打开通天大道,以唐僧西天拜佛求经,完成了佛法东渐大业。
西天取经途中,有佛道两家的神仙设置路障,制造苦难,也有邪魔“外道”的魑魅魍魉作祟,为难取经人。但无论是佛道、外道,都无法阻止取经的进程,佛祖一手策划、导演的佛法东渐大戏,各路佛道神仙纷纷登场,做了佛祖的剧组成员,分别担纲各自不同的角色。
佛祖一条金箍棒把所有的神仙指挥得团团转,共襄西天拜佛求经“宏业”。所以,佛祖完成佛法东渐是所有神仙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这场大戏中,佛祖,也就是孙悟空的师父层次无疑是最高的,谁都难以与之并列。
西天拜佛求经
但是,吴承恩却“开宗明义”,第一回书中,以道家开天辟地立言,混沌初开是先有道,后有佛。道为体,佛为用,这是明代中晚期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先声。
孙悟空是他师父如来佛祖心性修持的“大道”,是灵山斜月三星洞之佛祖心魔、心猿(佛法东渐之心愿)。但是,孙悟空却是道家灵根孕育,诞生于道家风水之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同样是道家修持而来。
所以,吴承恩以“大觉金仙”为孙悟空的师父,依然是道高于佛,无论他做了齐天大圣,还是策划导演了取经大戏,说到底还是道家的大觉金仙。如来佛祖,也就是孙悟空的师父虽然实现了佛法东渐,但就整个教派而言,还是道在佛先,道在佛上,道为体而佛为用。
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道,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之道。故而,孙悟空的师父在佛界是最高层次的“道”,而之于老子所说的“道”而言,恐怕就要等而下之了。
总而言之,以佛道两教而言,从“佛道合一”境界比较,孙悟空的师父可以与《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平级,但却要略低一个层次。若是以“官方”级别比较,那他就是与玉帝并驾的“齐天大圣”。
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孙悟空的师父表面上是菩提祖师,实际上是太上老君,隐藏了身份而已,三界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达到太上老君的层次。
一、太上老君安排孙悟空的出生在《西游记》的世界里,神仙并不能长生不老,也会有生老病死,根据其所修炼的秘籍,各有不同,当然,也有可以延长寿命的一些东西:蟠桃、人参果,太上老君所炼制的丹药等等。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是保证神仙在理论上可以长生不老,毕竟,神仙每隔五百年就要经历了一次天劫,若是熬不过或者躲不过去,便会烟消云散,回归自然天地。但是,这只是针对神仙的小天劫,每隔三千年还有大天劫。
对于地位高的,或者说,自洪荒大陆破碎,形成日月星辰之后,从上古妖族天庭、巫族天庭,到现在的天庭,经历了无数纪元,有相当一部分的神仙对长生不老依旧毫无办法,只能背靠天庭,希冀蟠桃相助,但是,对于五百年和三千年的天劫,都有了应对之法,比如地煞七十二变和天罡三十六变,就是专门为了应对这种天劫的法术。
然而,这只是针对神仙个人的天劫,其实,自开天辟地以来,三界一直面临着从混沌中而来的威胁,而三界由于在上古时期,诸多现身神祇的混战,导致杀伐不断,天地之间,怨气肆虐,扰乱修行,自后土以身化六道轮回,才解决一切,然而,妖族、巫族、先天神祇等等,为争夺三界至高之地位,竟然攻伐六道轮回,导致圣人后土陨落。
后土有大功德,这件事情,最终导致天地有了裂痕,十分不稳,虽然后来太上老君化身女娲补天,可天地心印记终究对众生产生了强烈不满,埋下了祸根,三界之中,所有神仙都要面对最终的灭世大劫,即便是圣人也要应劫,无处可逃,除却有限几人,众神将迎来黄昏,尽数陨落。
太上老君预感到一切,推演了整整一个纪元,演化万千,计算了七十多亿次,才有手段,改变最终的结局。于是,他的一缕化身,前往人间,成为了周朝图书管理员的老子,最后,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重新返回天庭。
这一次,他化胡,为佛,是为了让三界之间出现一股不同于以往的新生力量,而在周朝做图书管理员,则是明白人族有大气运,曾经的历代人皇至高无上,一度是三界之主,所以,他也要汲取人间各大流派的知识,充实自己。
此后,第一代古佛燃灯创立了灵山,然而,时间没有过多久,如来便修成丈六金身,入主灵山,这一切的变化,已经不符合太上老君的推演,燃灯古佛存在的时间太短,超出了太上老君的预料。
太上老君再次推演,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而三界的大劫没有消失,似乎正来源于灵山,三界之内,竟然无人可以逃脱,甚至是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须知,他是真正超脱于三界之外的超级存在,原本的天地大劫,他是不会被卷入其中的。
一番推演之下,太上老君明白,试图去改变一切,然而,无论何种新生的力量,都依旧在三界之中,所以,就算是去努力改变,却没有跳出这个窠臼,终究是徒劳无功,而且加剧了这样一种天劫的到来。
那些年,太上老君开始闭关,最终,拿出了解决办法,需要一个在三界之中诞生,又不属于六道之内的生灵,去面对最终的劫难,最终化解一切。
这样的生灵,显然很难自然出现,于是,太上老君决定亲手制造出这样一个生灵。
将当初补天时所剩下的一块五彩灵石,放置在洞天福地花果山之巅,并且,对这一块石头进行了雕刻,让其长宽高符合周天之数,吸收日月之精华,众所周知,一切生灵都在六道之内,然而,石头并没有生命,若是石头孕育出生命,则超越在六道之外。
为了使得孙悟空顺利出世,太上老君不惜以大手段改造花果山,汇聚天下龙脉之气息,又亲手建造了水帘洞,以自己的一缕分身居住在内,看护着这一方灵石,日积月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孙悟空顺利出生。
这样一个不在六道之内的生灵,一旦出世,便惊天动地,虽没有修炼,其气息却已经直冲凌霄,玉帝瞬间得知,太上老君为了掩盖孙悟空的真实身份,给孙悟空打造了身份气息,并且改动了生死簿。
二、一步一步个局然而,即便孙悟空不在六道之内,但是,区区一个猴子,会被人一掌拍死,所以,孙悟空必须强大起来。
孙悟空诞生灵智,在太上老君一缕分身所化的老猴子引导之下,孙悟空产生了远离家乡,出门拜师学艺的想法,于是,众猴子打造了一只木筏,想要漂洋过海,原本,一只木筏经不起大海之中的滔天海浪,但是,由于太上老君的帮助,虽经历磨难,但是,孙悟空依旧完成了这一旅途。
孟子曾说过:上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太上老君之所以不直接出现,传授孙悟空法术,便是为了磨炼其心性,让他经历人间红尘,锻炼其意志,不入红尘,谈何了解众生?孙悟空一路而走,终于让他遇见了那个樵夫,那个樵夫便是人皇大禹,游戏人间,受太上老君所托,让孙悟空进了斜月三星洞,见到了太上老君的一缕化身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学识渊博,传授了孙悟空各种知识,不仅仅是长生不老之术,而且很多时候,大多是保命的技术,而人皇大禹为了人间,对孙悟空也十分看重,因此,赋予了孙悟空一缕气息。
回到花果山之后的孙悟空,太上老君所化的老猴子继续对孙悟空引导,让孙悟空去了东海龙宫,在这里,孙悟空索要兵器,最终看上了定海神针金箍棒,定海神针矗立在东海无数年,一直没有认主,桀骜不驯,任谁都无法驾驭,毕竟,他上一任主人乃是人皇这样的超级存在。
龙王之所以让孙悟空去动金箍棒,并非因为金箍棒太重了,毕竟对于神仙而言,搬山填海都不在话下,何况区区一万多斤?龙王知晓金箍棒的内幕,自从追随过人皇之后,金箍棒便不再愿意跟随任何人了。
然而,孙悟空得到了人皇大禹所赠的一缕气息,金箍棒认出了人皇的气息,于是欢呼雀跃,十分欣喜,十分听孙悟空的话,成了孙悟空的兵器。
其后,孙悟空又大闹地府,玉帝决定对孙悟空进行招安。其实,玉帝乃是三界之主,身负大功德,地位仅次于太上老君,当孙悟空出世之时,没有让天界众神对孙悟空进行干预,便是已经知晓了孙悟空将来的使命,因此,玉帝一直在和太上老君打配合。
所以,当龙王和地府上凌霄宝殿对孙悟空进行告状时,玉帝暗中知会太白金星,对孙悟空进行招安,但是,玉帝觉得,孙悟空一路学艺的经历,对孙悟空的磨炼,还不足够,因此,利用各种手段,比如让孙悟空做弼马温,比如让他做个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最终,甚至不惜代价,逼得孙悟空大闹天宫,来磨炼孙悟空。
这一步一个局,都是为了磨炼孙悟空,所以,当观音想用玉净瓶砸孙悟空时,太上老君担心孙悟空受不了,便亲自出手,有个轻重。而最终,将孙悟空投入炼丹炉,有两个原因:
1、孙悟空吃了太多的丹药,并没有完全与自己融合到一起,通过炼丹炉,就是为了让他彻底吸收,为他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2、将来的天地大劫,必须让孙悟空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炼丹炉之中,为他赠送了一双火眼金睛。
以天庭为代价,来磨炼孙悟空的心性,可谓是大手笔,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太上老君故意放水,让孙悟空再次出来,又进行了第二次大闹天宫,而这一次之目的,玉帝和太上老君都很明显,他们推测出如来想将灵山之法东传,于是,便如此安排了。
孙悟空明明进不去凌霄宝殿,天庭的众多高手,比如真武大帝等人,根本都没有出手,甚至二郎神也还没有出手,玉帝却直接派人前往灵山,宣如来救驾。
玉帝是三界之主,如来不敢怠慢,丝毫不知道,自己也已经步入局中,立刻奉旨而来,但是,此时的孙悟空战斗力太强,如来也没有办法,但是,他毕竟是奉旨而来,所以,为了战胜孙悟空,如来干脆欺骗了孙悟空,让孙悟空自己进到了手心之中,以自己一只手掌的代价,将孙悟空镇在五指山下。
可是,孙悟空太强了,强得有些过分,无奈之下,只得集合灵山所有的力量,化成六字真言,封印在五指山上。
三、孙悟空力挽狂澜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都是为了磨炼孙悟空的心性,让孙悟空回到正途之上。
但是,玉帝和太上老君担心孙悟空将来独木难支,便又做了安排,天蓬元帅、卷帘大将这些深受信任的人,却因为奇怪的事情,一点点小事,被打落凡间,化成妖怪,他们都是在等待孙悟空,将来会成为孙悟空的臂助。
如来毕竟也是三界顶尖的存在,虽然有心让灵山之法东传,但依旧觉察到了有点不对,一切似乎太过巧合,但是,他似乎又改变不了什么,灵山之法东传,已经成为定局,无奈之下,不得不做出补救,沿途安排了九九八十一难。
为了阻止唐僧四人组的到来,甚至故意传出吃了唐僧肉便可长生不老的话。
然而,这一切,都在太上老君和玉帝的预料之中,正中他们的下怀,在他们看来,这并非是一件坏事,这样的一场经历,或许可以彻底让孙悟空的心回归到正途之上。
经历了当初学艺之苦,又经历了大闹天宫,又被压在山下五百年,五百年后,又被戴上金箍,一路西行,经历磨难,最终成正果,彻底磨炼了孙悟空的心性,让孙悟空的境界提高到了另外一个程度。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这四个人,全部到了灵山,变成了灵山之人,静静地等待大劫的到来。
果然,多年后,三界之灾,便是从灵山而起,当年,如来为修成丈六金身,入主灵山,太过着急,直接跨越了时间,为了速成,剥离了自身的恶念。如来的恶念吸收三界之怨气而成型,不在三界六道之中,竟然入主灵山,最后席卷三界。
无天没有对手,他不在三界六道之中,别人无法对他造成伤害,最终,孙悟空以自身为代价,消灭了无天,还了三界一个清平,挽救了一场大劫。
四、为何说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老君,以及太上老君的地位1、水帘洞是人为建造的,外面有铁板桥,里面有桌椅板凳,还有人生活过的痕迹,水帘洞还有对联。
2、菩提祖师在传授孙悟空武艺时,让孙悟空自己选择,而菩提祖师给孙悟空提供的武艺,包含太广,诸子百家,皆在其中,唯有太上老君的一缕化身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学贯百家。
3、孙悟空本是一只妖,但是,天庭对孙悟空似乎格外放纵,前期是招安,后期,即便是孙悟空想掀翻天庭,赶走玉帝,对孙悟空的处罚也很轻。想想其他妖怪,甚至是神仙,孙悟空那些行为,早就被斩了。
4、太上老君的丹炉可以炼化一切,唯独孙悟空可以躲避,那都是因为,太上老君在为孙悟空放水啊。
5、在《西游记》原著之中,诞生孙悟空的那一块巨石,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更不像天然的,因为,他的长宽高都是符合周天之数,很有可能是人为雕刻的,就是为了培养孙悟空。
太上老君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西游记》原著之中,太上老君和观音两个人在观战,观音准备帮助一下二郎神,用玉净瓶砸孙悟空一下,太上老君阻止了观音,拿出了自己的金刚琢,并且说,自己当初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时,曾经用金刚琢防身。
观音乃是灵山的一方大佬,太上老君当面说出自己当年化胡,为佛,观音却坦然接受,没有任何的反对,说明此事为真。
因此,可见太上老君的地位。
在《西游记》原著里,太上老君曾化身千万,他不仅仅是开天辟地的存在,而且也曾补天。
青衣客最后有话说太上老君地位如此之高,为何向玉帝称臣呢?因为玉帝是名义上的三界之主,太上老君如此做,其他人岂能还有别的想法?
何况,那并不是太上老君的真身,真身一直居住在混沌之中,天庭的老君,不过是一缕分身。
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孙悟空的授艺恩师菩提祖师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法力无边、道行精深,他在西牛贺洲如来佛祖的地盘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开馆收徒,如来佛祖居然一无所知。这说明菩提老祖的实力远远超过如来佛。
菩提祖师这么大的能耐却喜欢隐居,不喜欢抛头露面,既不跟天庭的神仙有任何往来,又不跟西方佛教有任何瓜葛,同时也不跟地上的散仙结交。这让他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他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他其实是太上老君,也有人说他就是如来佛祖。
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菩提老祖的法力远高于如来佛,他怎么可能是如来佛呢?再者说如来佛也没必要化身菩提祖师教会孙悟空本事,再纵容他大闹天宫,然后再出手将其压到五行山下,完全没必要这么折腾,没有任何动机这么做。要说菩提老祖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似乎也没有很合理的动机。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已经是顶级神仙了,连玉皇大帝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但是前文已经说了菩提老祖的实力还在如来佛之上。那么想想看,西游世界里实力强于如来佛祖的大概也只有三清了。
鉴于三清中的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根本就没怎么露面,我们可以直接忽略掉他俩,直接把他们当空气好了。也就是说西游世界里实力比如来佛高的除了菩提祖师外就只有太上老君了,因为太上老君是道祖,是开天辟地之祖,他的实力肯定要强于如来佛。
既然如此,那就等于是菩提老祖跟太上老君一个层次。我觉得这个论断还是靠谱的。那么菩提老祖究竟是何方神圣呢?答案即将揭晓。没错,菩提老祖不是旁人正是当年的西方二圣之一的准提道人。难怪他的实力如此强大,早在封神时代菩提老祖就已经跟太上老君一样达到历万劫而不坏的圣人修为和境界了。
当年太上老君带着多宝道人西出函关,来到天竺,命多宝道人秘密打入西方教核心层。几经努力多宝道人成功架空西方二圣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掌握了西方教大权,多宝道人按照太上老君的指示改组西方教为佛教。
多宝道人就是西游世界里的如来佛祖,西方二圣之一的接引道人妥协了留在佛成为了接引佛。刚硬的准提道人一怒之下离开佛教从此销声匿迹,他其实从未走远,他就在西方灵山附近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避世不出。
自从菩提祖师被如来佛夺取西方教大权之后已经心如止水。他看透了神仙界的尔虞我诈和争权夺利,他从此不愿意跟任何一个神仙交往,宁可做一介孤独的散仙自得其乐。
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唐僧到我家。
孙悟空顽皮到了人人都害怕,如来佛一怒之下一巴掌拍到了五行山巨石底下,一压就是五百年。
大唐唐僧被任命为西土取经大师,等同于赴联合朝代表团长。就这样,让孙悟空将功赎罪,如来佛破石把孙悟空送到唐僧面前做保镖,认唐僧为师,还有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师三徒踏上了取经之路。
唐僧做了师傅,自有法道收住孙悟空,但凡不服之时,任性之日,唐僧只要念念有词:金钢经魔法无边降龙守关十三道第八条专治不服。孙悟空再大火气也变无,脑子一片空白如得美尼尔症晕头转向,只得跪下求饶:"师傅,俺老孙不敢了!"
就这样,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一路征战到西土。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所不敢。但只有唐僧才能把孙悟空管的服服帖帖。
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是跟三清四帝是一个级别的大觉金仙。他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产生的上古大神,那时菩提大战妖魔获胜,最后三界归于安静,三界也有了一定的次序,最后去凡间做了个自由之人,传道授徒,于是,菩提眼看四大神洲,只有西牛贺洲的灵山三星洞是个好地方,于是菩提就在此处安身传道。
当年,如来在得道成佛之前,也得到了菩提祖师的点化,当时,燃灯古佛在讲法,一位小童子拿莲花在听燃灯讲法,菩提一看,此人大有作为,又是皇子,于是有意点化,菩提化作两棵菩提树,助如来得道成佛,后来如来创立了佛教,自称佛祖。
菩提祖师做到了三教精通,百家思想俱知,这点成就,可不是随便一个神仙能够做到的。所以,菩提是占据很大优势的。菩提祖师的本事大,法术精深。在《西游记》中,就是菩提老祖的出现,改变了悟空的既定命运。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让孙悟空可以轻松躲避三灾,还有随手就能创造出天仙之中罕有对手的筋斗云的神通,这份能力,放眼天尊境界,无人可比。
并且,孙悟空对菩提老祖的态度,可以说是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不敬。但是,孙悟空无论是面对玉皇大帝还是如来佛祖,都曾经发飙,远不如在菩提老祖面前战战兢兢。可见,菩提老祖在孙悟空心中,那是远超如来佛祖的存在。
总体来说,菩提老祖应当是超越普通天尊,堪比大天尊的存在。
孙悟空的师父到底跟谁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鸿钧老祖有三个徒弟,分别是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三位是东方教的首领。
另外有西方教,两位教主分别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这五位圣人是一个级别的上古大仙,论修为应该是:老子(有些地方也称为太上老君,但是和西游记里面的还应该不是一个仙)~通天教主~元始天尊~接引道人(有说法是后来的如来佛祖)~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就是后来的菩提老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