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高俅十分看重林冲,高俅何曾“不把他放在眼里”?即便是要陷害林冲,高俅竟然如对付竞争对手那样,下了大本钱,用了很坏的手段。
那么,《水浒传》中又是如何表现高俅与林冲的关系,高太尉为何会看重一个小小的禁军枪棒教头呢?
高俅重金聘请林冲做教头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名声很响亮,地位却不高,根本就不是九品十八阶这个“体制内”的官人。从《水浒传》中解读,林冲与宋江、武松等人一样,都是主官聘用的“吏员”,是编外人员,说白了,就是临时工。
高俅曾经呵斥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王进父子武艺如何,此处不做讨论,高俅所说的“参你做个教头”,那就是高俅的前任请了王进做禁军教头。参,有参拜之意,也就是请的意思。假如王进是朝廷任命的官员,那就得是枢密院下文书。比如杨志,打通了枢密院关节,才拿着申文去殿帅府报到。
而杨志在大名府比武,梁中书当即提拔他做了提辖,却不需要申奏朝廷。假如提辖、都头是有品级的官员,诸如梁中书等地方官就只有保奏的权限,没有直接任命官员的职权。
因此,诸如提辖、都头、押司之类的吏员都是主官聘请,不是“朝廷命官”。前任殿帅府太尉“参”了王进做教头,高俅则请林冲教习禁军枪棒。
高衙内因林娘子而得了相思病,跟班的富安一眼瞧科了主子的心事,说了这样一番话“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 怎敢恶了太尉?”。
富安这番话,道出了高俅与林冲的关系,高太尉很看重林冲,以很高的待遇聘请了林教头。
北宋时期实行的是职官制,因而,官员的待遇是薪奉加职钱。林冲是临聘人员,他的待遇就是“请受”。“请受” 从字眼上理解,也是受聘请拿聘金的意思。
林冲是高俅“大请大受”的教头,待遇很高,也就证明高太尉很看得起林冲。因为高太尉看重林冲,高衙内都十分忌惮。
高俅从不敢轻视林冲富安、陆谦计赚林娘子失败,高衙内的病情加重。无奈,富安、老都管等人只得请出高太尉。高俅听说这事,感到有点为难,犹豫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
高俅不仅很看得起林冲,还与林教头走得很近,两人几乎到了可以相互吹牛皮的程度。
林冲说,高太尉说有一把宝刀,几次想借看,高俅就是不肯拿出来。林冲对这事有点不服气,就在东京街头买了一把宝刀,要与太尉比试。
假如高俅看不起林冲,不把这个小小的教头放在眼里,林冲敢借太尉的宝刀一观吗?敢存心与高太尉赛宝吗?
高俅看重林冲,原本不忍加害,但转念一想,舍不得林冲,就要了孩儿的命,便决定害林冲,救高衙内。
高俅是殿帅府太尉,正二品大员,搞掉一个临时工犹如碾死一只蚂蚁。前番要报复王进,简直是直来直去,根本就不拿王教头当回事。对林冲就不一样了,先是拿出一直不愿意将出来的宝刀,打开白虎节堂陷害林冲。
林冲误入白虎堂,高俅完全可以借机直接斩杀。但林冲一辩解,高俅还放过了他,交给权知开封府尹审理。滕府尹觉察林冲有冤情,判其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也没有当场追究。然后,又以董超、薛霸途中谋杀。两次诡计不成,再派陆谦、富安火烧草料场,定要置林冲于死地。
一个殿帅府太尉搞一个聘用的教头,竟然要这样大费周章,不惜宝刀和大军草料场,高俅其实太看得起林冲了。
那么,高俅为何如此看重林冲呢?这两人地位如此悬殊,林冲跟高俅走得这么近,靠谱吗?
高俅、林冲谁都不敢轻视对方《宋史·徽宗本纪》中说,政和七年(1117年)春,“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这个官职在《水浒传》中被写成殿帅府太尉,从而回避了“洪太尉误走妖魔”中的“殿前太尉”。施耐庵为何要回避这个官职呢?原来,“殿前太尉”其实暗射了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世宗时,赵匡胤做过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还曾经与父亲赵弘殷(太尉)同时掌管禁军,陈桥兵变时,也是带着禁军谋反的。所以,洪太尉、高太尉都是赵太尉在《水浒传》中的影子。而被林冲一棒打翻的洪教头,其实也暗射了逼宫赶走柴宗训的赵太尉。
赵匡胤在书中是霹雳大仙,以道家最高法术“雷法”,也就是五雷天罡正法而得的《水浒传》第一绰号。雷法的发明者,就是放走妖魔的虚靖先生,也就是张天师。故此,张天师也是霹雳大仙赵匡胤。
张天师虚靖先生的骑黄牛吹铁笛的形象,实出自小时做过放牛娃的朱洪武。伏魔之殿大门上是张天师贴着的八九道“重重迭迭使着朱印”的封皮,这一处细节同时隐藏着赵重九、朱重八。因此,朱洪武也是霹雳大仙。
霹雳大仙化身高太尉,高太尉之“高”却是出自太祖武德皇帝。而“太祖武德皇帝”又是赵匡胤、朱洪武谥号的合成提炼,朱洪武的谥号中有“高皇帝”,因而,施耐庵以北宋的人物隐藏了大明王朝的高皇帝。也就是说,高俅也扮演了一回朱洪武。
林冲又是什么角色呢?书中以“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以及“岳庙(明刻本中就是岳庙,而不是嶽庙)”,暗藏了燕王,林冲就是朱家木字辈的燕王。
如此,高太尉能不把林冲放在眼里吗?至于高衙内夺妻,高俅陷害林冲,隐喻的是大明王朝的皇位归属。甚至,林娘子后来自缢身亡,又是大明王朝亡于木字辈皇帝,木字辈皇帝将以自缢终结王朝……。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假但他只是赚了个好名声而已,本质上还是个打工的。禁军教头跟武术教师本质上没啥区别,林冲和柴进府上的洪教头以及史进请的那些武术教师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林冲所在的平台更大一些。
再者说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容易给人带来误会,好像林冲一个人在教八十万士兵习武一样。实际上禁军教头有的是,林冲只是众多武术教师中的一个。就好比是每年学校里军训一样,一个教练并不是负责全校学生的军训而是每个教练负责一个或几个班的军训工作罢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林冲这个教头地位真的很低,根本就没有任何级别,连七品芝麻官都不如。
再看高俅是啥级别?高俅靠踢得一脚好球被宋徽宗破格提拔,任命其为殿帅府太尉之职,被皇帝亲自任命的官员级别能低的了吗?高俅的太尉不仅是朝中一品大员更是掌管着全国的军事力量,真可谓是位高权重。在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是真正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林冲这样的小教头跟高俅的太尉相比犹如云泥之别,没法比。
在高俅眼里八十万禁军教头跟只蚂蚁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高俅敢明目张胆陷害林冲,让林冲家破人亡而毫不在乎的原因,高俅是真正站在实力的地位上为所欲为,肆意欺压林冲。同样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前任王进也受到了高俅的肆无忌惮地残酷迫害。
在高俅任职太尉的第一天王进因为有病请假没上班,结果高俅命人强行把王进带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就要给王进用刑。幸亏跟王进相好的同僚以高俅上任第一天对下属用刑不吉利为由请高俅放王进一马,高俅这才同意等到第二天再打王进。回到家后王进深知自己在高俅手下没有活路这才不得已跟老母亲一起连夜逃走。
由此可见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算个啥呀?在高俅眼里真的是一文不值,换句话说高俅敢如此陷害开封府府尹吗?开封府府尹敢跟高俅对着干,高俅想要林冲死,开封府尹偏偏让林冲活只是判了林冲刺配沧州的刑罚,对此高俅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人家开封府尹作为北宋都城一品大员地位不比高俅低甚至在重要性上要高于高俅这个太尉。所以高俅不敢招惹开封府尹。
说来说去,高俅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而已!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整个宋朝都没有八十万军队,更何况是禁军,说白了就是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教练而已,一般的禁军能有多少人,所以有个屌用,就是小说写得虚张声势的名声而已,一点实权没有的职位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此言差矣。
林冲在禁军所有的教头中,是深得高俅喜爱的人物。这一点只要是认真读了原著都应该知悉。
林冲的媳妇儿被衙内调戏,林冲闷破了肚皮,和好友陆谦曾有过一次酒楼对话。从中不难看出高俅与林冲的关系,也可证明林冲在禁军教头中的武力位置——
两个叙说闲话,林冲叹了一口气,陆虞侯道:“兄长何故叹气?”林冲道:“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陆虞侯道:“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这一段对话使我们清楚了几件事:
一是林冲自感怀才不遇,屈沉人下;
二是林冲的武艺在教头中无人能及;
三是高俅对林冲相当不错,看承得很好。
这也告诉我们:
林冲是极得高俅抬爱的人,至于是不是因为武艺无与匹敌不得而知。但高俅对林冲体恤有加,这一点无法否认。
所以,说高俅不把林冲放在眼里这一说不成立,也不合实情。
而且,林冲的职位并不是简单的普通禁军教头,他确切的职务应该是禁军都教头。这也在曹正和杨志的对话中得到验证(据水浒第十七回)。
对于林冲的构陷,高俅心里也有过一番盘算挣扎,最终还是亲情占了上风,终致豹子头遭殃:
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
这既是高俅的心里话,也是高俅心头的郁闷,说明林冲在他心里确有些份量,也说明高俅当时的心里很矛盾,既不想仅为了一个女人就害了林冲,也因为体恤林冲反而忧心心爱的义子小命不保。
这就是高俅权臣奸相的嘴脸了——他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也在心里有个尺长寸短。只是最终还是玩起了奸臣的把戏,让亲情遮蔽了一切,终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贤士无名,馋人高张”。
可惜了偌大的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从此走上颠沛流离的不归路。
图片来自网络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夸张,用沟墩子想一想都明白的道理,宋朝如果仅仅禁军就有八十万的话,哪来的四方贼寇,早就被剿灭了,更加不会被辽金轻易羞辱割地纳贡,把蒙古铁骑怼人都怼死干净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什么高俅不把他放在眼里?
武术总教练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