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水浒传》中要有李逵杀虎这个情节?

李逵杀虎这个情节,意味着梁山好汉是真正的造反,更是隐藏了施耐庵的宗教观以及历史观。通过李逵杀虎这个故事,施耐庵表明了对外来宗教的态度,反对皇帝制度,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文思想。

相对于景阳冈打虎而言,沂岭杀虎要逊色得多。但相较于两段与老虎搏杀的故事,李逵杀虎的深刻寓意,则远超武松打虎。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写李逵杀虎这个情节,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和寓意呢?

李逵为何是沂县百丈村人

黑旋风李逵,是我解读《水浒传》时遇到的最难解读的一个人物,在他的身上隐藏着非常复杂的历史真相,以及施耐庵创作这个人物所寄托的思想内涵。李逵,应当是《水浒传》中最难解读的一个人物。借此问答,我就李逵杀虎这个情节,管中窥豹,一探这位梁山好汉的冰山一角。

要解读《水浒传》中为何要写李逵杀虎这个情节,就得搞清楚施耐庵为何把这个人物写成山东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沂州沂水县没有百丈村这么个村子。而且,朱贵还说:“这李逵他是本县百丈村董店东住”。百丈村竟然还有个“董店”,就更令人难以琢磨了。朱贵说的“董店”,其实确有其地,但却是在河北睢县境内。因而,李逵的祖籍应当是个虚拟的地方。

我们先说说为何董店被“迁移”到了沂水县百丈村。董店应当在睢县,而这个睢县历史悠久,周朝属宋国,秦朝置襄邑,三国时称为陈留国。隋朝时属梁郡,梁郡后来改为宋州。

写到这里,李逵家住在百丈村董店东大致就有着落了。这一处“错误”的地理位置,照应的是高俅的出生地汴梁宣武军,也就是赵匡胤家的发迹地,大宋国号的来历。李逵的身上肯定有大宋王朝的符码,所以,他总是嚷嚷要把皇位“传”给宋江。

董店的事大致就是这样,那么,百丈村是哪里呢?查阅资料,果然也有百丈村,但却是福建境内,《水浒传》是否涉及到福建,另当别论。而在李逵的故事中,却根本就不会与这个百丈村发生任何关联。细读李逵杀虎前后的故事,这个百丈村写的是百丈崖以及百丈山。

百丈崖是潍坊沂山的一处风景,而书中的青州,大致有潍坊的一部分。沂山号称“东泰山”,古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之说,自汉武帝以来,历代帝王多有祭祀。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将祭祀地迁移到九龙口,建东镇庙。九龙,在《水浒传》中多有呈现。明太祖朱元璋则于洪武三年(1370年)诏封"沂山之神"御碑。

东镇庙

关于沂山与《水浒传》的关系还有很多,此处只讲赵匡胤与朱元璋的事,因为“开篇引首”赵匡胤出世这段文字中,明写宋太祖,暗写明太祖。而山上的法云寺、东镇庙都是佛教寺庙,尤其是法云寺,是东汉时期所建,可谓“中国佛教”。

说到中国佛教,那就引出了“百丈村”的另一个地方,江西奉新境内的百丈山。梁山好汉是江西信州龙虎山伏魔之殿逃出来的妖魔,李逵的故事中出现江西的百丈山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水浒传》所蕴含的宗教思想就是“佛道合一”,信州龙虎山是道教兴盛之地,而百丈山则是中国佛教"天下清规"的发祥地。

百丈山上有中国佛教十大古寺之一的百丈禅寺,唐代禅宗巨匠怀海(福州长乐人)在此住持禅法二十年。

百丈山象征着中国佛教,这就是《水浒传》以百丈村隐藏百丈山的真实意图所在。也是专写李逵杀虎这个情节的动机所在,施耐庵所要表述的宗教思想,大致就隐藏在“沂州沂水县百丈村董店东”这个移花接木的地名中。

百丈禅寺

母亲敬佛,李逵却杀佛

李逵杀了人,逃出了百丈村,即便是被赦免了罪责,也不敢回去。究其原因,就是李逵与佛是对立面。李逵逃走了,官府便拿李达是问。李达替李逵吃了不少官司,幸得同村的财主替他上下使钱才脱身。因为此,李达便去做了长工,养娘全不济事。

李逵来到百丈村董店东家中时,只见老娘坐在床上念佛。李逵母亲双眼都哭瞎了,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即便如此,却虔诚敬佛。李逵老娘敬的是什么样的佛,如此虔诚敬佛,又将收获什么样的功果呢?沂岭之上,便回答了这个疑问,咱们且往下讲。

却说李逵乘哥哥去报财主的机会,背着老娘直奔梁山而去。谁想到来到沂岭之上,李逵老娘却口渴难耐,一刻也不能忍耐。李逵无奈,便把老娘一人留在了沂岭之上,坐在一块大青石上。这个细节,恰与景阳冈打虎相对应,武松也是躺在了大青石上。而且,书中还特别写道:李逵看看捱得到岭上,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

李逵一人下到山涧,却没有盛水的工具,便爬到另一座岭上,在圣州大圣祠拔掉了石香炉。李逵以石香炉取了水,来到沂岭之上时,老娘却被老虎吃掉了。李逵大怒,去找老虎报仇,于是,便发生了题主所说的李逵杀虎的故事。

杀了大小四只老虎,李逵便又来到圣州大圣祠,在这里睡了一夜。

杀虎前后,李逵都去了圣州大圣祠,那么,这个圣州大圣祠又是哪家佛门高人的寺庙呢?不是别人,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李逵以观世音菩萨的供奉香炉去孝敬老娘,观音菩萨却因为自己的香炉被拔走,袖手旁观,不救李逵老娘于虎口,这算哪家佛门菩萨呢?

所以,李逵杀虎,实则“杀佛”,南方口音佛、虎相近。观音菩萨是个外来和尚,而百丈村则是中国佛教"天下清规"的发祥地。李逵母亲盲眼敬佛,忍受饥饿敬佛,难道不是一种清规修行吗?所以,李逵的母亲敬的是中国佛教。而李逵杀虎,也就表明了施耐庵的宗教观。

但是,李逵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宗教倾向了吗?没有,李逵报仇的故事还没有完呢。

盂兰盆节前,李逵劈杀小衙内

这段故事发生在沧州,宋江、吴用为赚朱仝上梁山,派李逵劈杀了沧州太守四岁的孩儿。文本故事中,李逵的这种行径应当遭到谴责,这是丧失人性的杀戮。但是,从文本深处去解读,这段故事又恰是沂岭杀虎的继续。

书中写得非常仔细,说小衙内正好四岁,不像其他的细节写的那样,数字不确定。四岁,对应的是沂岭四虎。

书中特别交代,李逵到沧州干这件事,正是“时过半月之后,便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那么,什么是盂兰盆大斋之日呢?

这段故事出自目连救母,说的是目连母亲生前饕餮,不尊佛命而被打入地狱做饿鬼。目连尊者以法力看见母亲在地狱受苦,便去给母亲喂饭。谁想饭到嘴边,都化作木炭灰烬。目连大哭,求救于佛祖。佛祖告诉目连,于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盛百味果蔬,奉养十方僧众,借助僧众的法力救母地狱之厄。目连照办,救出了母亲。

原来,佛祖救人是有条件的,难怪李逵不仅不给圣州大圣烧香,还拔掉了这个大圣饭碗,恰与盂兰盆形成鲜明对照。所以,李逵的母亲是被“佛”吃掉的。

在这段故事中,施耐庵还提到一位与目连尊者有着共同遭遇的地藏王菩萨,这位菩萨也曾在地狱救母,并发誓地狱不空便不成佛。在这个细节中,施耐庵的潜台词似乎是说,算了吧,你们救人都是有条件的。施耐庵的这种宗教观,后来被《西游记》的作者继承,佛家也是敲诈勒索的高手。明朝有识之士对宗教的反思,都写在了他们的小说中。

李逵沂岭杀虎,之于《水浒传》中隐藏的宗教观而言,大致就是这个寓意。同时,在这段故事中,还隐藏了历史真相。这里,我说其中一个隐喻:四虎,其实说的是朱家老四,燕王朱棣。龙虎山上的锦毛虎就是清风山大头领燕顺,而燕顺与王英、郑天寿合起来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

这也是《水浒传》中隐藏的历史观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四虎”假传天命谋逆篡位,就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李逵杀四虎的这个隐喻,同样隐藏在武松打虎的故事中。而那块大青石,就是梁山石碣。

为何《水浒传》中要有李逵杀虎这个情节?

改成杀虎救母,鲁莽汉子孝心也有柔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