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回书寓意深刻,而其中深刻的寓意,又恰恰在洪教头身上。洪教头之所以在柴进介绍林冲之后,还敢与之比棒,是因为此人的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那么,洪教头究竟有什么本事,敢藐视包括林冲在内的天下好汉呢?因为,他就是误走妖魔的洪太尉。

这是怎么回事呢?

洪太尉就是张天师,就是赵匡胤朱洪武

此话怎讲?且让我们回到《水浒传》文本之中,来揭秘柴进庄上被林冲棒打的洪教头,一窥这个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来头。

《水浒传》“开篇引首”故事一开头,写的是赵匡胤出世,施耐庵是这样描述的:

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这段小说式的描写,其实出自两段正史,即《宋史·太祖本纪》和《明实录·太祖实录》。也就是说,施耐庵一笔写了两个皇帝。

这两个皇帝出世之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红光”。而且,施耐庵又隐伏了一个“洪”字,照应了后文的洪太尉、洪教头。洪教头与林冲比武,用的就是一条棍棒。《水浒传》中的棍棒都出自赵匡胤之手,包括卢俊义的“棍棒天下无对”,说的都是赵匡胤。而“棍棒”二字,其偏旁又组成一个“林”字。

赵匡胤父子都曾经做过太尉、或者是“殿前太尉”,并且,一同掌管过禁军。这就是梁山好汉故事是从殿前太尉开始,由禁军教头引出的缘故。

洪太尉就是高太尉,就是洪教头,而且,又是赵匡胤、朱元璋。这其中,还有一个过渡人物,将这些隐喻连接在一起,这个过渡人物就是故意放走妖魔的张天师。

《水浒传》中的张天师是宋徽宗时期的虚靖先生,此人乃道家最高正宗大法“雷法”的发明者。赵匡胤是霹雳大仙,霹雳就是“雷”,雷法其实就是霹雳大法,就是“五雷天罡正法”。无疑,张天师、洪太尉,都是赵匡胤。

洪太尉是朱洪武,而张天师的牧童形象,又是朱洪武做放牛娃的真实写照。

赵匡胤 、朱元璋都因为一个“洪”字而被隐写在《水浒传》中,洪教头其实就是这两人的又一个化身。

如此,洪教头那种藐视一切,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个性,便可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样的人哪里又把一个禁军教头放在眼里?原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禁军头领。

问题是,赵匡胤、朱元璋又为何做了柴大官人庄上的教头呢?

柴进的丹书铁券隐藏了两段历史

还是在“开篇引首”中,施耐庵隐伏了柴进这个人物,同时,也隐伏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段故事。

书中写道,与赵匡胤赌棋赢华山(所以,书中的第一家强盗就在少华山)的陈抟老祖,这天道听途说,得知“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句话,就隐藏了赵匡胤陈桥兵变,欺负柴世宗孤儿寡母柴宗训母子,夺了柴氏江山的历史。

施耐庵说,赵匡胤伪造历史,柴家绝对不是让位,而是谋逆篡位。所以,施耐庵把“赵点检”颠倒成“赵检点”,就是在揭露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颠倒黑白,篡改历史的丑事。

当然,施耐庵也没有否定赵家厚待柴家后人的历史,说柴进家有太祖武德皇帝赐予的誓书铁券。其实,史书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而是陆游的《避暑漫抄》中提到了赵匡胤所立的一块誓碑。这块深藏在赵家太庙夹壁密室中的誓碑,就刻着给予柴家特权的誓书。

柴进并没有丹书铁券,施耐庵准确地写到了他家有“誓书铁券”,说的就是陆游的记载。而誓书铁券,其实是誓书、铁券两样东西,铁券说的是朱洪武真实地颁发给大臣的免死金牌。这些得到朱洪武丹书铁券的大臣中,就有一位名叫李景隆的人,因为靖难之役中暗中“欲保四”,又得到了朱棣的封赠。但是,李景隆的丹书铁券也像柴进那样,被皇帝老子作废了。

施耐庵写这一笔,其实是暗写了因为朱洪武“孙立”而导致的靖难之役。这段隐写的历史,也与洪教头挑战林冲,遭林冲无情棒打有关。

《水浒传》中殷天锡不认誓书铁券,也是这两段历史的暗写。这其中所隐藏的历史真实,我在其他文章中早就解读过,此处不再重复。

其实,殷天锡就是“因天袭”,“殷”就是“洪”,也是赵匡胤老子赵弘殷之“殷”。所以,殷天锡是高太尉家的亲戚,专门编造历史的“殷直阁”。高太尉就是洪太尉,就是洪教头。柴进家还有“皇城(柴皇城)”,“皇城”还在禁城之内,岂不是想复辟吗?

因而,施耐庵说,赵家夺了柴氏江山,霸占了柴家皇城,当然也时刻防备他家谋反。那块密室中的誓碑真的就是这样写的,柴家后人谋反,同样要处死,只是不能押赴街市处斩而已。

柴大官人庄上的洪教头,其实就是霸占柴家皇城、欺压柴家的赵匡胤。同时,又是欺压“林冲”的朱洪武。所以,他便十分瞧不起林冲,敢于跟林冲较量棒法了。

明月之下,林冲棒打洪教头

且说柴进把林冲接到家中,在后堂饮酒。此时,庄客通报“教师来也”。随着这声通报,洪教头“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后堂,是富贵人家不轻易接纳外人的私家聚会之地,是家眷们的活动场所。柴进把林冲迎进后堂,摆明了是要林教头保护于他。而洪教头却大摇大摆,趾高气昂地随意出入,庄客还得唱名通报,岂不就是“圣上驾到”吗?这一笔,写的就是赵匡胤当年闯入柴家“后堂”,逼迫柴宗训母子让位。

洪教头就是洪太尉,就是高太尉,就是赵匡胤朱元璋,他们都是禁军头领,哪里把一个小小的禁军枪棒教头放在眼中?因而,林冲一见洪教头,赶紧施礼让座,洪教头都不抬眼看他。

柴进也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出大气,只是试着介绍林冲:“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鎗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

洪教头依旧不理睬,大马金刀地抢了林冲的坐席,在上首坐下。洪教头不理睬柴进,反倒质问柴进,为何又款待配军。柴进是柴家庄之主,洪教头不过是个小小的头,怎能干涉柴大官人的行为?然而,洪教头的话就是好使,柴进依旧不敢出大气,更小心地赔话道:“这位非比其它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

洪教头一听,进一步教训柴进,这些配军都假充自己是枪棒教头,他们都是骗你钱米的。柴进哪敢反驳?只是为自己辩护了一句:“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 他。”

柴进这句为自己开脱的话,立即让洪太尉大为光火,跳起来挑战林冲,要与林冲较量一棒。柴进听说,心中大喜,暗暗地等待明月上升,便要林冲棒打洪教头,赶走这个恶棍。

当明月照进厅堂时,柴进极力怂恿林冲出手,并以二十五两银子做锦标,必定要林冲狠狠地教训洪教头,以出心头之恶气。

既然洪教头就是洪太尉,林冲此时便显出英雄气概,三招之内便一棒将洪教头打翻。洪教头原本是“一条杆棒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欺压柴氏孤儿寡母,这番被林冲打翻在地,满面羞惭,连夜离开了柴家庄。

这就是洪教头明知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也敢挑战的原因所在。

延伸: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另一重寓意

《水浒传》是以梁山好汉为线索,隐藏大宋王朝的兴亡历史,更是以北宋王朝的灭亡,暗藏大明王朝灭亡的终极预言。所以,林冲明月之下棒打洪教头,不仅是为柴家出气,更是为自己出头。

施耐庵笔下的“枪棒”、“棍棒”、“杨柳”、“树林”,包括“大树十字坡”,都是一个字——林,也就是林冲的“林”。鲁智深“遇林而起”,所遇到的就是书中所有的“林”。而这个“林”字,是朱元璋为子孙们确定的辈分,他的下一代就是“木字辈”。双木,则是两代“木字辈”。施耐庵预言,大明王朝将亡于“木字辈”。为何?

上面所讲到的“开篇引首”故事中,施耐庵一笔写了两个皇帝,大明王朝其实还真与大宋王朝有很深的渊源。朱元璋起自韩山童的红巾军,韩山童则自称是宋徽宗的后代。因为赵匡胤确定大宋王朝是火德王运,朱元璋也认为他家王朝是火德运(没有正式确认)。

所以,朱元璋便把他的下一代确定为木字辈,木能生火,孙子辈就是火字辈,比如朱允炆。再往下,就是土字辈、金字辈、水字辈,又转到木字辈。五行循环相生,流转有情。故而,施耐庵在开篇故事中,便特别写了“天道循环”这四个字。

但是,施耐庵却讥讽朱洪武,既然是木生火,为何要立孙子做皇帝?朱允炆这点微火谁去生他呢?以此,《水浒传》之“水浒”,就是水克火,木字辈缺失,无法生火,大明王朝便要亡于木字辈了。

这是书中的终极隐喻,因而,林冲这代“木字辈”的人失去了皇位,便要棒打洪教头了。

施耐庵在书中写了很多节日,大多与“十五”有关,十五是明月之夜,包括林冲在明月下棒打洪教头,影射的就是大明王朝。

林冲棒打洪教头,起势是“拔草寻蛇”。这条蛇,就是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雪花大蛇,也就是生于丁巳年大雪节前夕的朱允炆。

洪教头象征朱洪武,林冲则是他的下一代“木字辈”,当然敢小看林冲,敢与林教头较量一棒了。

《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柴进预谋,利用激将法挑起比武。

这故事在书里写得非常好。层层递进,达到高潮。写出柴进小旋风的性情、江湖好汉洪教头的做大和林冲的武艺高强。

(小旋风柴进)

小旋风柴进,为什么不是大旋风?水浒里有一个黑旋风,一听就是凶神恶煞,小旋风显得气势不足。为什么呢?柴进是大周柴世宗的后代,赵匡胤坐的就是柴家天下,陈桥让位后赵匡胤敕赐柴家丹书铁券(免死牌),又有封地,还有金银,柴家后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宋朝人喜欢武术,柴家后代练武的多,柴进就是一个,不过是武艺不高。到后来的南宋时期有一出岳飞枪挑小梁王,也是柴家后代,此不赘述。

柴进因为锦衣玉食,出手阔绰,喜欢交接江湖好汉,就落得一个“小旋风”的美名。因为没有黑旋风威猛,没有及时雨面积大。

由于柴进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其中有一个洪武师,功夫了得,往来好汉无人能及,便在庄上做教头。可惜为人粗俗,不讲礼数。这一点让柴进心里有一丝不满意。也只能得过且过。江湖上传闻一个好汉豹子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早有相见之心,苦于没有机会。恰巧林冲发配沧州,路过庄上,在半道上两个人相遇。柴进听说是豹子头林冲,滚鞍下马,飞奔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柴进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两个人拉着手走了半里多路啊。随即安排酒饭,极尽款待之情。不必细说。两人似有说不完的话语,从未时到红日西沉(酉时),柴进亲自举杯相见恨晚,宾主欢快可想而知。

(豹子头林冲)

柴进看来,林是凤凰,洪是凡鸟。因为在柴进心里,不是十分看得起洪教头,今天林冲来了,想要看看本事。一个洪教头天天吹牛天下无敌。豹子头也是名声远扬,可我没有见过功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热情款待林冲喝了半天酒,没有通知洪教头,是第一步。先给洪教头造成一个心理压力。

(野芒版林冲剧照)

太阳落山时候洪教头才知道,就自己来了。柴进吩咐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子。“就”还“亦好”什么意思:既然来了,那就见见吧。不过要另安排一张桌子,不能和我们在一张桌子上。

洪教头能够前来“兴问”,已经知道吃酒的是林冲,如今林冲发配到沧州来了,距离柴进庄并不太远。如果被林冲抢了风头,以后自己就不好混了,做教头不仅仅有吃有喝有人恭维,还有银子。以柴进的能力把林冲养在庄上还不是小菜一碟。这可不好,必须把林冲压下去。他想的是自己的名气和饭碗。于是歪戴着头巾,挺着脯子就进来了。一幅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对于林冲的问礼是不理不睬。

(98版洪教头剧照)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很显然,柴进和洪教头都是久闻林冲之名的,要不然不会说“这就是林冲”。这句话恰恰就是洪教头心病。所以洪教头对于林冲的施礼问候亦不相让,走去上道便坐。

洪教头对林冲不理不睬,柴进已经不高兴了。现在又去坐了上座,更不高兴了。心说我给你准备了一桌酒菜,你怎么非要和我们坐在一起,还坐在林教头的上位,要知道我柴进都要请林冲上座的。柴进生气: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

洪教头说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头’来投庄上诱得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这个所谓的林冲也是如此,就是来混吃喝的。言下之意,厚待林冲是不对的。太无礼了,看不起林冲,还说柴进不对。

小旋风不是白给的,轻飘飘一句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这里柴大官人说“他”而不是“教头”,这是给洪教头套近乎,“我们”和“他们”,用“教头”是点明会武艺,用“他”只是一个第三人称,没有会武艺的意思。这样的说话会让洪教头更加蛮横,所以柴进有意预谋。

果然,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这一下正中柴进下怀,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又用“武师”称呼林冲了,一者是给洪教头听的,二者是告诉林冲你被人看不起,拿出本事来教训才对。

林冲为人谨慎,连说小人不敢。却让洪教头心里踏实许多,觉得林冲不会武艺,越要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先把话挑起,再等时机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我若一棒打翻了他,柴大官人面上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  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  

洪教头早已等不及:“来,来,来!巴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  洪教头先脱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还是用武师称呼。意在告诉林冲,作为一个武师,就接招吧。

(林教头对洪教头)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

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十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

  柴进说道:“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还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为什么放二十五两赌银?且看林冲刚到庄上,庄客按照平时规矩端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但不是银子。当时林冲起身谢道:“大官人,不必多赐,只此十分彀了。”现在是多少?是银子,还是二十五两啊。比十贯钱多多了。

(洪教头被林冲打翻在地)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那意思是这银子我不要了,是你们的。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打在一处。

结果......林冲棒打洪教头,洪教头丢了饭碗,灰溜溜走了。后来林冲也因为烧了草料,杀了人,雪夜上了梁山。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为何柴进明明告知洪教头林冲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不但不惧林冲威名还敢和林冲比棒,弄得自己灰头土脸、自取其辱,难不成洪教头脑袋瓜子有毛病不成?洪教头

各位可以从洪教头出场时的描述就可以从中一窥端倪:“只见那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主人柴进在此,再说还有客人在座,洪教师居然头巾歪戴、挺着个大胸脯、昂首迈入后堂。这里可以看出其的肤浅与目空一切,简直就是个骄傲的大公鸡。

再看一下洪教头胸怀:林冲“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当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更不还礼。

这里更可以看出,洪教头平时骄横惯了,对主人可以带睬不睬,对林冲更是没当回事。这就犯了轻敌的大忌。林冲•柴进•洪教头•

再看洪教头的际遇:洪教头问柴进:“大官人今日何以厚待配军"?又道:"大官人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洪教头见惯了鱼目混珠,遇到的都是平庸之辈,一时间全无对手。因此上更加踌躇满志,自以为武艺高强、天下无敌。也当林冲与普通配军一样,只不过是些假把式,骗些吃喝银两而已。

棒打洪教头

综上所述:洪教头总体修为有限,气量小、素质低。只知己、不知彼,骄傲轻敌,缺乏磨砺,这样子的人常常会轻易犯险。因此洪教头明知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教头,却敢与其比棒就在情理之中了。棒打洪教头

《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这个在原文中说得很清楚: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分析上面这段话,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一、洪教头是有些本事的,但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他高估了自己的才能。

无论如何,这个洪教头应该是有几分本事的,最起码在柴进庄上养的这三五十个庄客当中,他的本领是出类拔萃的。要么,那个庄客也不会刻意向柴进禀报:洪教头来了。可见,洪教头是不屑混同于一般庄客的。而且,如果他像南郭先生一样,毛也不会,只是在柴进府中滥竽充数拿赏银,或者如史进遇到王进前的那几个师父一样,本领稀松二五眼的话,那他才不会妒忌柴进厚待林冲呢!就是嫉妒也不敢和林冲正面刚,因为自己没本事或者本领很稀松,而和对手正面刚的话,很可能会自取其辱。正是因为洪教头对自己的本事有信心,看到柴进厚待林冲才不爽,进而听到柴进说“休小觑他”的话语后更醋意大发,激起和林冲较量的念头,打算让林冲当众出丑,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但他的眼界太窄,他以为自己是王者,其实充其量就是一枚青铜。

二、他对林冲的个人信息根本不了,他低估或者说对林冲的实力进行了误判。

林冲此时还没有做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响。只有圈儿内、江湖上几个高手,以及和他比较亲密的人清楚他的实力,其他的人只是泛泛。而在洪教头看来,就算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而禁军中如他这般职位的教头有几千个,他只是其中之一。

这里面肯定也有混饭吃的,而且很可能还不少,按照概率计算的话,他眼前遇到这位可能也是,他要打一下“假”。如果成功,也会让自己再次扬名立万,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柴进府中的地位。

三、以前肯定有一些来柴进府中混吃混喝的配军,大吹大擂,但后来印证是草包,洪教头认为林冲也大概是如此。

柴进有万贯家财,喜欢舞枪弄棒,爱资助流配犯人的个人喜好在江湖上尽人皆知。

店主人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我如今卖酒肉与你,吃得面皮红了,他道你自有盘缠,便不助你。我是好意。”林冲听了……《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我们可以想一下,按照柴进的这种喜好,如果一个流配的犯人,本身武艺还很高超,来到柴进庄上的话,肯定更会得到柴进的款待。这就不免就会让一些骗子投机,把自己包装成身怀绝技的高手,得到柴进赐予的大量的银子离去。可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到后来其中一些人在江湖上露了怯,成了笑话。这种人在洪教头看来就是骗子,该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一点儿其实没错,错就错在他把林冲也看作了这样的人。最后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灰溜溜的走出了柴府。

六神磊磊说过:“坏人总是糗在误以为自己很有才”上,而从一定程度上说,洪教头被林冲吊打这件事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洪教头之所以非要和林冲比武,与他的性格、修养和所处环境有直接关系。

按道理,既然柴进已经向洪教头介绍了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身份,枪棒功夫肯定非同一般。而洪教头不过是乡村富豪聘用的一个武功教练,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可能与人家相比呢。

但洪教头偏偏不信那个邪,偏要挑衅林冲,誓与林冲比试一番。偏赶上柴进也是个爱武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家里聘请武术教师。如今林冲送上门来,正好可以欣赏一番林冲武功的精彩,同时也能验证一下洪教头的功底,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柴进便也怂恿林冲与洪教头比武。

当时,林冲是个披枷带锁的犯人,哪有什么心思和人比武。但在主人的力邀之下,盛情难却,只好给主人一个面子,小试锋芒,便把洪教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撂翻在地。

洪教头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弄了个灰头土脸,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

洪教头干嘛非要自取其辱呢——无非是他的性格,修养、和所处环境造成的。

1、性格

毫无疑问,洪教头肯定是个性格粗鲁,争强好斗之人。遇事不过脑子,只想着争强好胜图一时痛快。尤其是遇到同行之人,就想着和人家比试一番,不考虑什么后果。

2、修养

林冲是柴进尊重的客人。你洪教头只是柴进聘请的一个教练,说白了就是给人家打工的身份,怎么可以和主人的客人公开叫板呢,这本身就是一种没礼貌缺乏修养的表现。

3、环境

洪教头偏居一隅,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以为自己那两把刷子在此地威风八面,不懂得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形象地诠释了“井底之蛙只能看见巴掌大的天”这句俗语。

总而言之一句话,是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促成了洪教头自取其辱悲剧的形成。

总结:

作为大手笔,施耐庵先生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总能寥寥数笔就能让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跃然纸面。洪教头就是个典型的例证。

《水浒传》中,柴进介绍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洪教头为何还要和对方比棒?

洪教头和林冲比武主要原因是同行相见分外眼红。当柴进将林冲介绍给洪教头时我们可以看洪教头的傲慢和不屑。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绝不会轻蔑任何一个刚刚认识的人,由此可以看见他的浅薄和无知。这样的人长时间在柴进府上肯定是不会招人喜欢的的。所以,满府上下的人都愿意有一个人来杀杀他的傲气。这是群众的呼声也是群众的愿望,大家伙包括柴进本人都愿意有人来打败他。

从他本人来将,当看到柴进如此礼遇看中林冲时怒从心上起。当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看到自己的老板对待一个刚见面的人比对自己还好时心里是极端的愤怒的。急需要以武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洪教头极力想挽回的是自己在柴大官人心中的位置。

至于林冲则是不得不比,再三的谦让也换不来对方的理解反而是更加无理的咄咄逼人。林冲从柴大官人等人的态度中看到这样一个人也需要好好杀杀锐气。从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大众的期望,这一场比试必须进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