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梁山好汉没有任何人恨宋江,恨宋江的人是续书《征四寇》,以及金圣叹、俞万春之流。
但是,书中明明写了宋江害秦明,诓骗朱仝、徐宁、卢俊义上梁山,害死了扈三娘一家,还把她嫁给了好色之徒王矮虎,难道这些好汉不恨他吗?施耐庵说,不会。
《水浒传》写到梁山大聚义时就没有下文了,在施耐庵故事的末尾,有一篇致语,其中写道:
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等贵贱、均贫富,过往一切全部抹平,争斗冤仇,一概勾销,谁又会恨谁呢?
这番话不是宋江说的,而是作者对梁山大聚义的赞美,说他们是“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如此美事,谁还会私怀怨恨呢?
那么,那些被宋江害惨的好汉们,为何不恨宋江呢?
梁山好汉是神仙打架《水浒传·引首》故事结尾处说,因为汴京城出现了瘟疫,宋仁宗便在早朝时召集大臣,商议如阻止这场天灾。因为这件事,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毫无疑问,这里说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是后来的梁山一百单八将。
三十六天罡原本出自道家传说,是黄帝战胜蚩尤后,为天下三十六座城池命名而得。比如,天魁星原本是天魁城、天罡星原本是天罡城之类。三十六天罡经常下界,与七十二地煞联手降妖除魔,这就是《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上应天星的本源来历。
所以,梁山好汉都是上界下凡的神仙,神仙打架。当然是超出常人规则的,他们记不记仇,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但是,施耐庵又没有把梁山好汉直接写成天上的神仙,而是让他们以妖魔的身份先被镇锁在了道家的伏魔之殿。从故事细节来看,这些妖魔是玄武大帝所降服的,原本是地狱之鬼。把上界的星煞写成妖魔,施耐庵又是什么用意呢?
大家都是皇帝们互掐很多读者从书中的故事解读,说妖魔出世,意味着朝廷奸佞当道,吏治腐败。这样说很正确,但是,却极少有人说是皇帝的不是。因为,《水浒传》被判定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而,认定施耐庵是不会说皇帝坏话的。
其实,恰恰相反,《水浒传》中的妖魔不是梁山好汉,而是借梁山好汉隐射皇帝,皇帝们才是书中真正的妖魔。
宋江当然也是隐射皇帝的,在梁山大聚义前,宋江以“宋三郎”这个绰号,隐藏着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这三朝皇帝。而且,还“友情出演”了燕王朱棣。
假如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宋江就真的十分可恨了。问题是,梁山好汉有很多人都贴着皇帝的标签,更有很多人演绎着皇帝互掐的故事。
比如说,玉麒麟卢俊义。此人被称为“棍棒天下无对”,但他却从来没有用过棍棒。这条棍棒其实在《水浒传·引首》故事中出现过,就是赵匡胤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那条杆棒。卢俊义身上有赵匡胤的符码,天罡星与五雷天罡正法息息相关,这是霹雳大仙之法。宋江设计诓骗卢俊义上梁山,不过是皇帝们的游戏,有什么好记仇的?
其他故事类推,同样隐藏着这样的背后故事。
梁山好汉最终还道《水浒传》中有“还道村受三卷天书”的故事,这就是写的梁山好汉“还道”。也就是说,《水浒传》七十回后的故事中,梁山好汉不再担任妖魔角色,也不再隐喻皇帝,而是抗击保境的“替天行道”者。
那些妖魔皇帝们自称“天子”,伪造天言,要宋江“替天行道,辅国安民”,为神仙皇帝卖命。道家的罗真人则及时纠正了伪天言,作废了根本就没有用的伪天书,责成梁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君权神授是家天下,罗真人的主张依旧还是在保神仙皇帝。
宋江率领梁山好汉“还道”,是还于老子所主张的天之道:损不有余而补不足。所以,本文导语中所引用的赞诗,其实说的就是“等贵贱、均贫富”的天之道。宋江把梁山好汉带上这条正道,谁还会恨他呢?
大家原本就是上界的星煞,可以自行其道,神仙皇帝们管得着吗?于是,宋江否决了九天玄女(此婆是几个皇帝的隐身)、罗真人的“替天行道”,号召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施耐庵是不是有点无政府主义呢?假如有,那他就太伟大了。梁山好汉只保境,不保君,神仙皇帝们统统滚一边去。
《水浒传》中写到了梁山好汉的抗金故事,而且,埋下伏笔,七十回书之后,梁山好汉都将成为抗金保境的大英雄。
目标一致,宋江得到了一百单八将的共同拥护,宋江做寨主,“众皆大喜,拱听号令”。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出功名,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这样的带头大哥千载难逢,谁又会反对宋江,怨恨宋江呢?
《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谢谢邀请!《水浒传》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应当是林冲。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娇美的妻子,幸福的家庭,却被高俅害得只剩孤身一人,含恨逼上梁山,报仇雪恨的心理时刻不忘,只是一时没有报仇雪恨的机会。宋江到了梁山,做了梁山的头领,企图招安的心理逐渐暴露出来,林冲对宋江的这个想法极为不满,由于考虑情面,没有和宋江发生争执。高俅到梁山招安,林冲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决意杀死高俅,可是宋江百般阻挠,剥夺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机会,还使高俅在梁山高高在上,安然无恙。林冲感到报仇无望,冤气难出,内心极度痛苦,口吐鲜血,含恨而死。可见,林冲是最恨宋江的。
林冲恨宋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宋江狡诈,到了梁山以后通过耍手腕,夺取了山寨之主的位子。这一点,林冲就看不惯,可是林冲没有表现出来。二是宋江把梁山弟兄引向绝路。宋江夺取了山寨之主的位子后,招安的心理逐渐暴露出来,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又通过寻求多种途径,争取朝廷招安,使梁山英雄陷入绝境。宋江的这样的做法,使林冲非常不满,由于林冲一向性格懦弱,就忍气吞声算了。三是宋江剥夺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机会,使林冲对宋江的憎恨心理达到顶点。林冲的懦弱性格,一直到死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若是鲁智深、武松等人,就是和宋江反目,闯再大的祸,也要杀死高俅。鲁智深和武松也是非常恨宋江的,宋江带领众好汉跪接招安圣旨,山呼万岁,鲁智深和武松始终不跪,这就是对宋江招安极度不满的表现。
《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谢谢邀请!
梁山好汉尽都是些性格有缺陷之人!除了少数几个林冲、武松等几个被逼上梁山之人。大都是被宋江、吴用等“作奸犯科”之人,用计赚上山或裹挟上山。但从书中看众好汉都对“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哥哥”死心塌地的尊从。即便是因某件事上起过芥蒂。事后也淹没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随心所欲的生活当中。
这像极了现实社会中有黑社会背景的大实体。说一不二的老板、肯定不乏种种让手下小弟不爽的乖张行为。但已经不容于社会。且又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抱团取暖的本能和还算安定率性的生活都让小弟们失去了恨的意识。比如最应该恨宋江的“一丈青扈三娘”,惨遭灭门、家产被占。妥妥的国际名模的坯子,硬被宋江给塞进贪淫好色,品貌俱差的矬子矮脚虎王英的床上!一丈青扈三娘不也一口一个宋江哥哥,甚至最后为宋江哥哥血洒疆场了吗!
《水浒传》成书的年代必是个所谓“礼崩乐坏”不同于华夏农耕文明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更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吧!
《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恨,谈不上;怨气冲天林冲也。
《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要说最恨宋江者,非俞万春莫属!
《水浒》中,在梁山上最恨宋江的梁山好汉是谁?
最恨宋江的,当然是扈三娘!
梁山好汉中,对宋江暗中生恨的不在少数,例如卢俊义、林冲、徐宁、朱仝等。但最恨宋江的,却非扈三娘莫属。
一、宋江对扈三娘有灭门之恨祝家庄与梁山原本相安无事,却因为杨雄、石秀、时迁等偷吃了人家的鸡,还冒充梁山好汉,由此才有了三打祝家庄。
扈家庄原本与祝家庄守望相助,却因为扈三娘被俘,扈家庄求和,与梁山约定:不再襄助祝家庄。最终祝家庄势单力孤,被梁山攻破。
然而,打下祝家庄后,梁山却没有信守承诺,李逵杀了扈家庄满门,这其中包括扈三娘的父母、亲人,全庄百口人,只逃走了一个哥哥扈成。
杀人的是李逵,可带头的却是宋江,事后宋江也只是训斥李逵一顿了事,一顿训斥,抵了梁山的背信弃义和扈家的灭门惨案,扈三良能不恨宋江吗?
二、宋江对扈三娘的折辱扈三娘原本与祝家庄的祝彪有婚约,这个婚姻虽然有政治联姻的意味,但那祝彪英雄了得,与扈三娘也算门当户对。
可最终,在宋江的主持下,扈三娘却被嫁给了人品猥琐、贪财好色、道德低下的“矮脚虎”王英。扈三娘满门被灭、孤苦无依,她能不答应吗?
与白马银枪、一表人才的祝彪相比,王英简直没法看,扈三娘心里能舒服吧?可她又有什么选择呢?
宋江当初答应过王英,要为他找老婆,为了兄弟义气把扈三娘嫁给了王英,无论是谁都能够看出这桩婚姻的不平等,可宋江还是做了。在他眼里,扈三娘不是女人,只是用来成就兄弟义气的“物件”而已。
扈三娘的这一辈子,算是被宋江给彻底毁了!如果说他不恨宋江,那才怪呢!
三、扈三娘为何没有报仇既然扈三娘如此恨宋江,为什么没有报仇呢?那扈三娘一个弱女子,在群狼环伺的梁山,哪里有什么机会报仇?况且,宋江知道自己对不起扈三娘,平时里一定异常提防。
另外一个原因,扈三娘很可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早已经忘记了梁山才是导致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而古代的女子,一旦失了身子,只怕也得屈从、承认现实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作者对女性是有偏见的。水浒中出现的女子,正面形象的没有几个,大多数是像潘金莲、潘巧云、王婆、阎婆惜这样道德败坏、水性杨花的形象,所以为扈三娘安排了这样的“下场”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结语:宋江做的这些事,大家表面上不说,其实都是记在心里的。有相当一部分梁山好汉,之所以栖身梁山,并不是因为宋江,只是无路可走而已,只要有机会,他们巴不得早点离开宋江这个心狠手辣的大哥呢!
例如李俊、童威、童猛、燕青、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在征方腊之后,都借机离开了宋江,脱离了梁山。
再比如宋江喝下毒酒遇害之后,居然没有一个梁山好汉为他报仇,说好的兄弟情深呢?可见报应不爽啊!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历来如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