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我如果说杨志能够打赢林冲,众多林粉恐怕会群起而攻之。但是,读书就得以文本说事,不吹不黑,才能符合原著本意。因而,我坚持认为,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暗示读者,杨志的武功略强于林冲。

既然如此,杨志岂不是要取代林冲排名五虎将第二了。这倒未必,杨志就是名副其实的八骠骑兼先锋使。

林冲是五虎将,没有疑问,杨志是八骠骑,也是实至名归。既如此,凭什么说杨志打得过林冲,难道五虎将还干不过八骠骑吗?

梁山一战,杨志略占上风

杨志带着一担财帛去东京谋求前程,路过梁山时,被同样要安身立命的林冲打劫了。杨志不忿,挺朴刀大战林冲。

杨志、林冲两人先恶斗了三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败。施耐庵交代,这两人可是玩了命,杀气腾腾,直逼溪涧。此时,施耐庵略停了停,接着又让这二人打了十余回合。

《水浒传》中,高手单挑以五十回合(余)为上限,打平即为双方势均力敌。因而,其他高手单挑,施耐庵都是一气呵成,直接写战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为何写杨志、林冲单挑时却要在三十余回合时停一停呢?

这是因为,施耐庵要为“分际”做铺垫。这等高手对决,三十几个回合根本就只是“热身赛”,还没打到热闹处呢。

因而,“分际”就是杀得正起劲,双方难解难分之际。或者说是均分之际,势均力敌之际。“分际”其实就是难解难分之际,因为,“分”就是平分的意思,说的是林冲、杨志正打到平分之际,可谓激战正酣。

但是,就在二人杀到“分际”时,王伦却在高处叫了一声“两位好汉不要斗了”。王伦的话音刚落,林冲便蓦地跳出圈子,杨志则立在原地不动。

从二人在王伦叫停后的表现看,我觉得林冲已经处于下风了。

为什么呢?

杨志两次逼对手跳出圈子

关于这场朴刀大战,林粉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林冲要赢了。因为,王伦想留杨志制衡林冲,看看杨志要败,便急忙叫停。

王伦固然有留下杨志做林冲敌手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不是在叫停打斗之前,也不是在叫停打斗之时,而王伦是在把杨志请到梁山,喝酒的时候才产生的念头。所以,王伦叫停恐怕更是偏向林冲,王寨主此时疑似为自家兄弟拉偏架。

林冲其实已经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王伦虽然要林冲取投名状,但三天期限未到,林冲还是梁山头领。王伦虽然只是个白衣秀士,但不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小喽啰挑着财帛回山报信,王伦便亲自下山, 说明王寨主还是很关注林冲的。

此时,王伦已经接纳林冲了,只是因为显得“我们不济”,要打压一下林冲。所以,王伦叫停,并非是为了想留下杨志,更多的是关心林冲的安危。林冲立即跳出圈子,也是处于下风的表现。

有朋友说,林冲跳出圈子是占主动了,是说停就能停下的表现。杨志不动,说明他很被动,没能迅速的脱身。

其实,杨志还想继续打下去呢,林冲退出战斗,还没过瘾的杨志站在原地心有不甘:接着打呀,不然,洒家的那担财帛咋办?

当然,书中在这里没写杨志的心里活动。但是,杨志在二龙山附近,又将花和尚逼得跳出来圈子。这一回,便能反证杨志与林冲一战是上风了。

杨志与鲁智深大战四五十回合,花和尚蓦地跳出圈子,大叫“少歇”。杨志也是立即停手,站在原地不动,到底是谁占主动呢?鲁智深恐怕是有点吃亏了,所以跳出圈子,亲自叫停。

但是,同样是跳出圈子,同样是站在原地,这一处,施耐庵却描述了杨志的心理活动。

书中说,鲁智深叫了一声“少歇”,两个都停了手,杨志暗暗地喝采道:“那里来的这个和 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

杨志跟鲁智深打,叫停之后,杨志自己承认,只是刚刚敌得到他住,也就是勉强打成了平手。而在梁山下与林冲的单挑,王伦叫停之后,林冲跳出圈子,杨志立在原地,但却没有写杨志有这样的想法。这两个细节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杨志与鲁智深相比,应当稍微弱点,与林冲相比,杨志还没打过瘾呢。

两个细节对比,还是杨志稍强于林冲。

同是用枪,杨志用的是神枪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枪棒两项都是很强的。林冲上阵时,用的是丈八蛇矛,这件兵器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张飞的兵器,而且,罗贯中也把这件兵器叫做丈八长枪。因而,林冲做的是枪棒教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陆谦、富安和管营差拨,用的就是“花枪”,此后就是用的丈八蛇矛了。

杨志的兵器似乎更侧重于朴刀,与林冲大战用的是朴刀,单挑鲁智深,也是用的朴刀,桃花山下对战呼延灼,还是用的大刀片子。可见,杨志更擅长用刀,似乎刀就是他的常规兵器。但是,大名府挑战索超时,杨志却用的是枪。为何这场单挑杨志“一反常态”,用枪去与周瑾、索超放对呢?

书中写道,索超骑着天王李成的“玉麒麟”,挥舞金蘸斧来战杨志。此时,杨志挺着浑铁点钢枪,骑的是梁中书那匹火块赤千里嘶风马来迎索超。这个细节写到杨志时,施耐庵是这样描述的“杨志逞威,拈手中神鎗,来迎索超”。

注意,杨志手中的枪是“神枪”。

“神枪”恐怕比“花枪”要厉害点吧,而且,《水浒传》中总共有两杆“神枪”,一杆是杨志在大名府使用过的,另一杆则在曾头市的教师史文恭手中。史文恭迎战梁山五虎将秦明之时,二十回合就赢了,秦明力怯,往本阵中逃跑。没想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后腿股上早着,倒攧下马来。”

秦明是五虎将第三名,实力与林冲相当,两人同时与呼延灼打了五十来回合,都没有分出输赢。杨志曾经在桃花山下与呼延灼交锋三五次,同样是没见输赢。

以呼延灼为参照,杨志、林冲、秦明之间的实力原本也是在伯仲之间。但是,施耐庵却在杨志身上赋予了特殊的符码,这个符码便是杨志有与史文恭一战的实力,而且,可以战而胜之。这其中,除了“神枪”这个标识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符码。这个符码便再度证明,杨志的武功要稍强于林冲。

杨志是梁山好汉抗金的历史线索

“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这回书中,隐藏了杨志能够战胜史文恭的符码,除了同是一杆“神枪”而外,就是杨志骑的那匹战马。这匹马是梁中书借给他的,书中以一首赞诗描述了梁中书的这匹战马:

鬃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侵晨临紫塞,马蹄迸四点寒星;日暮转沙堤,就地滚一团火块。休言南极神驹,真乃寿亭赤兔。

这段描写有很深的寓意,此处,只说这匹马也被写成了“赤兔”。后来,关胜所骑的战马被实写为“赤兔”,而史文恭所骑的照夜玉狮子,其实是一匹白色的“赤兔”。列位看官若有兴趣,可以对照这两匹马的描写,都是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赤兔”。

赤兔马是红色,象征火,照夜玉狮子是白色,象征金,火能克金,因而,关胜、杨志的身上都被赋予了战胜史文恭的象征符码。

“五行生克”在《水浒传》中早就有表述,“天道循环”就隐藏着“五行终始说”。而在大名府争功这段故事中,写到天王李成坐骑时,就有这样一句: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庚辛属金,其色为白。

杨志被赋予了战胜史文恭的符码,寓意为梁山好汉抗金,击败了金国王子,也就是打败了灭掉北宋的完颜宗望。

《三朝北盟会编》等史籍中,记载了“招安巨寇”杨志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做先锋敢死队队长,在榆次一带抗金立功。这就是鲁达为何先后在老种、小种手下做官,而且,小种还预言老种日后边上用得着这个人的缘故。在杨志的故事中,施耐庵明确照应鲁达的故事,以青面兽的内心独白,伏藏了梁山好汉边庭上一枪一刀搏杀的后文故事。

所以,杨志是梁山好汉抗金的历史线索。杨志的真实身份“选锋首”,因而,施耐庵把武功高强的青面兽写成了梁山的先锋使。

杨志有万夫不当之勇,林冲没有这个“荣誉称号”,杨志有战胜史文恭的符码象征,林冲也没有。因而,杨志的武功要高于林冲。

其实,梁山超一流的好汉之间是很难决出武功高低的,林冲没有这些象征隐喻,却并非林冲的武功不高,而是林冲另有使命。林冲的使命是“京国显英雄”,而不是去边庭搏杀。也就是说,因为抗金,杨志去了边庭,林冲则在东京参加汴京保卫战。

这就是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两次派出的头领完全不同的缘故。杨志、林冲分别在不同的战场抗金,同样是北宋两路抗击金兵的真实写照。因而,关胜、杨志,包括宋江、卢俊义、燕青被赋予能够击败史文恭符码,而林冲则没有这样的象征,他没有正面迎击过照夜玉狮子的原主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林冲、杨志等梁山超一流战将之间的武功没有伯仲之分,他们的“武功”其实象征的是抗金保境,为国立功的“武功”,而不是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武功。梁山好汉携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都是抗金大英雄,功劳没有大小之别,“武功”没有高低之分。

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水浒传》书中杨志也是登场较早的人物,在梁山英雄排座次中以天暗星列第十七位。

杨志为杨家将后人,功夫当然了得。只不过时运不济,处处不顺,虽有满身武艺却不得施展,关健时刻每每出差,这与他绰号天暗星是极相符的。

若论杨志功夫在梁山能排第几?我认为排在前十名以内没问题。梁山三十六罡星中,芦俊义,关胜,林冲,花荣,呼延灼,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这些人对杨志来说都是一道槛儿,想赢谁都不容易。

能不能打过林冲,我认为很难。杨志与林冲是交过手的,虽然没到拼命的地步,但也用了真劲。打了三十多合没分胜负,又打了十数合,被王伦叫住,二人才收手。

这场打斗虽然没有胜负,但从二人的底蕴来讲,林冲要强过杨志。杨志五十回合蠃不了排在身后的索超,想战胜武力排在第三位的林冲就更难了。

所以,杨志虽然武艺高强,但梁山高手如云,杨志能挤身前十名,己经不错了。

同时杨志与林冲都为殊途同归人,在征方腊得胜后,本该功成名就,却双双病死班师途中。

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杨志的武功在梁山妥妥的前十名,第一不用说卢俊义,公认的,第二林冲和关胜差不多,林冲性格内向,打仗求稳,但是杀的名将却比关胜多,适合单打独斗,关胜适合带兵布阵,单论武功可能林冲稍强。第四呼延灼和鲁智深,鲁智深吃亏在步战。第六秦明,第七花荣,第八,武松和杨志差不多,如果拼命的话,武松强,杨志则比较沉稳。

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杨志跟林冲打过,我给分析分析。

林冲上梁山被王伦刁难,让他先递投名状。林冲下山剪径,正遇挑着财礼准备进京买官的杨志。

林冲看时,叫声:“惭愧!”只见那个人远远在山坡下望见行来。待他来得较近,林冲把衮刀杆翦了一下,蓦地跳将出来。那汉子见了林冲,叫声“阿也!”撇了担子,转身便走。林冲赶得去,那里赶得上;那汉子闪过山坡去了。

杨志初见林冲,为啥扔掉财礼担子飞也似跑了?因为不明情况,不知道林冲有多少人,关键是手里没武器。这里给大家说下朴刀是个啥玩意。宋代禁武,普通人是不能带兵器的,否则就是违法,跟现在私人不能持有管制刀具甚至枪支是一个道理。所以宋人出门,都带一根哨棒。哨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放哨防身的棒子。可是耍棒也得练,为了双保险,就在怀里揣一把利刃。遇到危险,就把利刃装到棒上,相当于二战时期的拼刺刀,称为“朴刀”。

所以杨志为啥跑了?就是装朴刀去了。组装朴刀是需要时间的,别你还没组装好呢就被砍了。

林冲正在懊恼,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挺著朴刀,飞也似踊跃将来。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此时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往一来,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

啥叫“斗到三十来合”?金庸写小说时,曾经请教过一些武术家,武术家说,别的还好,就是打斗不实际。一般来说二人打斗,三五回合就能定了胜负。越是高手,打得越少。这从好多流传下来的史料都能看出来。比如促使梁羽生写武侠小说的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在澳门新花园擂台的那场轰动全世界的比武。

第一回合,互相试探。陈公仪用上步七星势,快步跳跃,陈克夫则采用白鹤拳对敌的双手向前架式,互相对峙。

第二回合,互相进攻。陈先攻,用游斗之法,一触即退,保持距离,不让吴近身施展太极的粘连黏随长处。吴于稍探陈虚实后,便采用提手上势以静制动,等对手一近,就击其前臂麻穴,双手轻如打棉花状态。

第三回合:吴以左打虎势穿破陈的护手,一个进步搬栏锤击中陈面,陈鼻流血不止,染满白衣,评判主任何贤急忙鸣钟。

还有视频,我就不放了,高手过招,咱也不懂,但从外行看来,也就三下两下,战斗就结束了。大概就是,两人转了几圈,吴掌门一拳打中陈掌门的鼻子,玩了。跟你上街打架没区别。

因此林冲和杨志斗了三十余合,就是互相试探,转圈,找对方破绽,没有进入贴身肉搏阶段。

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

啥叫“正斗到分际”?就是一方已经找到对方破绽,准备下死手了。王伦也是练家子,看出情势危急,赶紧叫停了。要是再不叫停,真就出人命了。那么是谁要下死手呢?

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林冲技高一筹。因为林冲可放可收,轻松跳出了战斗圈。明末大才子金圣叹夹批:独写林冲跳出,见其志不在斗,若杨志既失车仗,则自不应先住也,用笔精细如此。

就是说,自始至终,战局一直由林冲掌控着。杨志丢了财礼,一心想夺回来,肯定对林冲下死手。因为这份财礼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杨志的身家性命和大好前程,丢了,这辈子就完了。所以杨志要玩命。林冲却只是迫不得已纳个投名状,杀人纯属无奈,因此一直在拖延时间。听到王伦叫停,马上跳出圈子,不打了。如果林冲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怎么会轻松跳出圈子?

两个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顶上时,却是白衣秀士王伦和杜迁 、宋万,并许多小喽啰,走下山来。

其实整个梁山泊,估计也就卢俊义武功比林冲高点,别人真的都不行,林冲被严重低估了。

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在《水浒传》中,杨志要是按照武功来排名的话,肯定是会排进前十的,他的武艺比起林冲来,也是要强一些的。

在小说中,杨志和林冲只有过一次交手,就是林冲在为能留在梁山而准备投名状的时候,在山下发生的一次打斗。两人打的回合不多,也没分出胜负,所以不好籍此分出高下。但是,我们可以从别的方面来分析一下。

杨志曾中过武举,这个功名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杨志在一出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过自己“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他恐怕是梁山上,唯一拥有这个功名的人了。

人们大多都知道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文化考试,其实,自从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有武举考试了,而且除了元朝没有进行以外,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唐朝时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等,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等到了宋朝,就规定了武举不能只有武力的考校,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子兵法,所以,宋朝的武举,简直就是文武全才。

杨志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曾经是殿司制使官,应该就是以他中了武举为起点的。

林冲并非出身草莽,他的父亲是东京的提辖官,可谓是既有家传武功,又是官宦之家,而且,林冲还对体制内的生活这么依恋,如果他要是有能力去参加武举考试的话,他是一定会去博一个功名的。

然而,林冲只是安心于做他的枪棒教头。

杨志和林冲在梁山中的排名,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在梁山上排名时,考量的并不单纯是好汉们武功的高下,宋江还有自己的考虑。

杨志的武艺虽然高强,但是这人情商很低,动不动张口就说自己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让梁山上大多草根出身的好汉,怎能和他谈得来。

所以,杨志在梁山上是孤独的,他只能排在第十七把交椅。

林冲虽然在梁山上也比较独立,从不拉帮结派,但他可是梁山上的三朝元老:第一代寨主王伦,是林冲火并掉的,开创了梁山泊的新格局;第二代寨主晁盖,是林冲“让”给他的;第三代寨主宋江,也是林冲和吴用两人一左一右拥立起来的。

林冲在梁山能排在第六把交椅,大多缘于此。

杨志在《水浒传》中功夫能排名第几,能打过林冲吗?

杨志排名第十七位,是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三位;而林冲是马军五虎大将第二位。名次就有十一位之差了,怎么比?林冲号称“常胜”将军,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这还用问吗?但是,杨志也十分了得!杨令公杨门之后,可以说,仅次林冲罢了。要去评论,我觉得没多大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