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朱武号称“神机军师”,此人却不通阵法,不知谋略,无十分本事。但是,在梁山大排名时,朱武上应“地魁星”,排在地煞系列第一位。不仅如此,朱武还在梁山大分工的排名时,以“一同参赞军务”身份,进入梁山的“核心层”。若以分工排名来看,朱武位居公孙胜之后,名列第五。
假如以“水浒阴谋论”来讲,朱武排位如此之高一定是得到了宋江的关照,他是宋江的人。否则,如何理解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智谋蹩脚到被吴用碾压,阵法又被公孙胜秒成渣的朱武竟然能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呢?
其实,朱武的“神机军师”这个绰号暗藏着他为何能够成为地煞之首,从文本深处解读朱武的排位,简直可以说是“细思极恐”。
朱武不懂阵法,更无智谋朱武出场时,书中有这样的描写: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这一小段人物简介之后,还有一首赞诗,更进一步强调了朱武“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
大概,朱武的绰号“神机军师”就是这么来的吧。但是,在后来的故事中,却又与这段简介、赞诗完全不搭调,朱武根本就不懂阵法,也没有什么“阴谋”,连“阳谋”都谈不上。
书中说,史进因为仗义救玉娇枝而身陷华州府。史大郎蒙难,神机军师此时束手无策,在少华山上几乎是坐等史进的人头落地。吴用到来之后,查看了华州城,便立即决定以智取救人。
吴用绝没有像朱武那样坐以待毙,而是派出几路探子打探消息,捕捉战机。终于,吴用等来了宿太尉奉旨降香,一条妙计随之精准实施。梁山好汉以金玲吊挂斩杀诡计多端、小心谨慎的贺太守,一举打破了华州城。
施耐庵让吴用的智谋狂虐了神机军师,朱武在智多星面前被碾压得尸骨无存。以吴用碾压朱武的智谋尚嫌不过瘾,接下来又在芒砀山将朱武彻底打回原形。
史进与朱武带着少华山人马来到芒砀山,试图以此为入伙梁山的“投名状”。但是,尚未交手,就被项充李衮的团牌飞标杀得大败亏输。少华山草寇在混战中慌乱不堪,毫无章法,一点阵法都没有。
输了一阵,朱武智短计竭不敢再战,给史进所献的计谋还是去请梁山人马。吴用早就料到朱武的无能,没等史进派出求救兵,宋江就带着吴用、公孙胜到了芒砀山。这一仗,是公孙胜以诸葛亮的八阵图破了芒砀山的团牌飞标阵,一举降魔成功。
在公孙胜的阵法中,朱武不过就是个在高坡上举旗的信号兵,哪里是什么“阵法方诸葛”的神机军师?
既然朱武是这样一个不懂阵法,毫无智谋的梁山好汉,为何又得了个名不副实的“神机军师”之名而排在地煞的首位呢?施耐庵“前言不搭后语”的写这个人物,到底有何种“神机”?他又为何能够排在地煞第一名呢?
朱武身上隐藏着三重“神机”少华山大头领朱武出场故事,其实就是“神机军师”的第一重神机。
却说陈达要去华阴县借粮,朱武、杨春都坚决反对。因为,在去往华阴县的路上有个史家村,史家村中有一条大虫九纹龙史进。朱武、杨春说,史进武功高强,咱们不是对手,就不要去招惹他了。陈达却不服气,不听劝阻,带着人马下山去撩拨史大郎。
陈达果然不是史进的对手,交手之后就被活捉了。
副寨主被史进生擒的消息传到了少华山,朱武、杨春叫苦不迭。要救自家兄弟,武功又不济事,没办法,朱武只得使出苦肉计,与杨春徒步来到史家村向史进投降。
这段故事其实隐藏着《水浒传》的一个“神机”,那就是提前“预演”了宋江及梁山好汉的投降招安。
据《宋史·张叔夜传》等史料记载,宋江及梁山好汉屡次袭扰州府,宋徽宗先是派将佂剿,但却奈何不了梁山贼寇。后来,宋徽宗采纳侯蒙的建议,由征讨改为招降。
宋江拒不接受宋徽宗的招降,而且,扬言要攻打海州。梁山不投降,宋徽宗却依然坚持招降,便命海州知府张叔夜完成这个使命。张叔夜立即招募死士,设伏兵擒获了宋江的“副贼”,烧毁船只堵死了宋江的退路。为了救人,宋江便率领全伙投降,然后被招安。
施耐庵以朱武救“副贼”的故事,为七十回书之后的宋江投降伏线,而续书《征四寇》却无视历史,无视施耐庵的原著,把宋江以及梁山好汉全部污蔑为向宋徽宗屈膝乞降的可耻投降派。
从《水浒传》文本故事来看,这就是“神机军师”身上隐藏的第一重神机。这个“文不对题”的绰号并非说的是朱武的智谋与阵法可以与范蠡、诸葛亮一较高下,而是隐伏了梁山故事的大格局。
朱武身上的第二重“神机”则是与洪太尉一道,隐喻了朱洪武。这一点应当是确信无疑的,已经被历代读者所认同。
既然是隐喻了“朱洪武”,那么,《水浒传》的作者就很难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了。假如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他又如何以“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统领全篇呢?七十二岁高龄的施耐庵能在三年内写成这样一部巨著吗?
既然是朱武隐喻了朱洪武,那么,他以“地魁星”排名地煞第一名就顺理成章了。
问题是,施耐庵为何要以朱武隐喻朱洪武呢?而且,朱洪武误走了妖魔,他到底走的是什么样的妖魔呢?这就是朱武身上隐藏的第三重“神机”,也是《水浒传》的终极玄机。
七十二地煞前三名隐喻祖孙三代人《水浒传》文本中说,洪太尉在龙虎山伏魔之殿误走了妖魔,但走的是什么样的妖魔,恐怕历来就没有读懂过。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高度一致的认为,洪太尉误走的妖魔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这样解读只是非常浅层次的认识,而且,施耐庵最终也否定了这个说法,梁山好汉都是紫薇大帝北斗七星群的星煞,是上界的“神仙”,怎么会是妖魔呢?
洪太尉名叫洪信,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呢?其实,“洪信”隐藏了朱洪武、朱标父子两个人。怎么讲?
且说洪太尉与上清宫一众道士来到了伏魔之殿,这座殿宇与其他地方特别不同,书中说这座殿宇: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隔子,门上使着胳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迭迭使着朱印。
施耐庵集中笔墨,反复强调伏魔之殿的“朱红”。朱是姓氏,“洪”则朱洪武,只等朱武的出现而暗射朱元璋。朱印,即朱红色的印信,岂不就是“洪信”吗?岂不就是“朱元璋(印章)”吗?
朱红色的印章是皇帝的印信,暗藏的是青州兵马都监黄信(“皇信”),也是“朱红的标识”。黄信手中的丧门剑象征着朱标已死,以及朱标这一脉做了丧门神,不仅失去了皇帝尊号,连建文年号都被褫夺。
回头再看洪太尉在龙虎山上所遇到的大虫与长虫,这个场景其实就隐藏了朱棣、朱允炆叔侄的帝位之争,也就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岂不就是“龙虎斗”吗?
金圣叹说,龙虎山上的龙蛇分别楔出的是陈达、杨春。其实,金圣叹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的瞎批。洪太尉遇见的分明是“锦毛虎燕顺”,燕顺与清风山三大头领隐喻的是“红巾军二代”,施耐庵说这一代人就应当做皇帝,因而是“燕王英武真天授”。
朱标已经“丧门”,他又如何阻止得了燕王夺位呢?所以,黄信绰号“镇三山”,他根本就镇不住三山。
那条大蛇也不是“白花蛇”而是“雪花大蛇”,这是隐射生于丁巳年大雪节前夕的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既然朱允炆出现了,那么,朱洪武误走的妖魔就是“孙立”。
在“洪太尉误走妖魔”之前,施耐庵在“引首”中就在北宋皇位传承中暗点了“孙立”:(宋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其中,是不是少了一位皇帝宋真宗呢?宋太宗并没有把皇位直接传给宋仁宗,北宋时期也没有发生“孙立”的是。因而,施耐庵这一笔暗点的朱元璋即将误走的妖魔“孙立”。
如此,在梁山揭晓石碣天书时,朱武便以“朱洪武”的身份做了地煞的魁首,排名七十二地煞的第一名。黄信则暗射朱标而排名第二,“孙立”自然就以孙子辈的象征,排在了第三位。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朱武为何能排地煞第一名呢,看提问者的意思,似乎是说朱武凭啥能排地煞第一位,认为他排高了。而实际上,朱武在民间的粉丝很多,很多人都为他叫屈,说你吴用什么玩意,朱武才是真的有本事,都觉得朱武的排名应该更靠前。在我看来,朱武排地煞首位倒是蛮合适的,看则贬,实际上是提升。
朱武是出场次序仅次于史进的好汉,而且名头十分厉害,叫做神机军师,想想看后来出现的梁山老大王伦,才不过是白衣秀士,朱武一下子就整个军师名头,还是神机军师,单单这个名头就足够唬人。军师在一个军队里的重要性远超一般武将,朱武有这个名头在身,以后地位就低不了。特别是他一出场就与书中的疑似主角史进遇上,这如果水浒是围绕史进展开的话,以后史进当老大,他妥妥就是老二。只不过很可惜,史进出场没多久就被作者边缘化了,理所当然的朱武也就淡化了,他后来排名再厉害,总也高不过史进去。
开始时候朱武的名头的确挺唬人,但他出场展示的计谋却丝毫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些窝囊。原来他与陈达、杨春二人落草,就想着下山捞点东西,不过却要经过史家庄。那时候史进已经跟王进学了真本事,名头甚旺。朱武的意思呢就是尽量避开史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软柿子多的是,不必要去招惹名头挺大的史进,然而陈达却是一个愣子他就非要去找史进比划比划,结果不出意外被捉。终于到了朱武展示军师魅力的时候了,本来以为他号称神机,可以想出什么计策既可以救出陈达,又能坑史进一把,结果朱武想出的却是“苦肉计”。
说是苦肉计,其实就是找史进负荆请罪,跪地求饶,这计策实在平平无奇。史进本来就头脑简单,义气为先,朱武来了一跪一哭再一捧,史进立马就沦陷了,当即放了陈达,还与之交好。朱武这看似窝囊的计策还真是蛮有效的。实事求是的来说,朱武这计策并不多么高明,反而还要冒很大风险,万一史进不像传言中那么好义,正好可以把他们三个一锅端了。不过朱武这种敢赌的勇气十分佩服,在当时朱武看来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跟史进硬拼,那样会搞个两败俱伤,救出陈达可能性不大,就算救出自己也元气大伤。另外一种就是求饶,求饶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毫发无损,朱武选择了后者。这里看的出朱武这人能屈能伸,胆色过人,但与神机关系不大。
朱武就这么一露面,就过去了好多章回,待到再露面时,已经是他们快要上梁山的时候了。也许朱武是个倒霉体质,再次露面时,朱武又吃瘪了。原来那史进因为之前与他们交往做不成良民,最后只得投奔他们,还做了他们老大。但是史进又是个热血青年,为王画匠打抱不平去刺杀贺太守,结果被捉。而朱武呢,亦没有展示出多少神机才能,还是个束手无策。那贺太守可不像当日的史进那么容易对付,也得亏了宋江他们,最终才把史进救出来。
而后在排座次之前,朱武总算在擒拿樊瑞的时候出了点小力,不过那场功劳主要还是公孙胜的,然后很快就迎来了排座次。排座次这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规矩,最终结果出来就是那样的。比如说本领高强出力也不少的孙立只排在地煞,比如卢俊义的仆人燕青都可以名列天罡,而梁山资历最老的宋万杜迁排名十分靠后……这样一来排座次之前存在感不强的朱武排地煞第一位倒也没什么奇怪。
实际上,天罡里面能人多了去了,存在感强的也很多,如果朱武排在天罡里面丝毫不起眼,反而地煞第一位更加引人注目,这也为他以后大放异彩做了铺垫。再来说朱武为啥要在地煞里排第一呢,天罡地煞是个分水岭,朱武名号里就有军师,他的定位就是出谋划策的,这样的人掌控个小山头可以,一旦做大做强的地方他是绝对做不了老大的,如果地煞不安排他当老大,安排个别人,比如说孙立或者谁的,那这样反而看起来好像朱武要辅佐地煞那个老大似的,那显然是不允许的,索性就让他直接做地煞里的老大,直接对天罡里的人负责,这样反而利于控制。
也许是前面山头太小,朱武无法一展生平所学,待确立了地煞老大位置以后,当了梁山参赞军务头领,朱武开始逐渐放飞,他作为卢俊义的主要军师,在南征北战中展现了应有的智谋,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军师。当然了,这里的放飞也是相对而言,这时候的朱武无论是跟过去的自己比,还是跟排名第三的梁山首席大军师吴用比,都高明了不少。朱武逐渐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地位,最后他的结局倒比吴用好很多,跟着公孙胜学道去了,神机方面他算不上绝顶,但他却很可能修真成神了。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水泊梁山英雄大聚义时,积聚了108条好汉,以马军、步军、水军以及总部和特战、后勤系统的将佐居多,文职人员其实屈指可数,也就吴用、朱武、樊瑞、公孙胜等人,其中樊瑞和公孙先生是以法术著称,在计策、谋略上能可圈可点的,就只剩下乡村教师吴学究和神机军师朱武了。
朱武,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但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此人成名较早,一出场就光彩照人,在吴用和晁盖等人在密室谋划劫取生辰纲时,朱武早就逍遥自在少华山了,前呼后拥,俨然一个黑社会老大,就连当地官府对其也是徒呼奈何。
授衔授职务时,书中开篇就已是少华山大寨主,水浒中出场最早的头领之一,手下是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并拥有五七百个小喽啰的朱武,仅排名七十二员地煞星之首,英雄榜上总体排名第三十七员,职位为同参赞军务头领。
从书中朱武对水泊梁山所作的贡献,特别是自征战开始,作为第一军师的吴用,已经彻底失去作用,辽国所摆之阵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更无破敌良方,吴用所起作用只是替宋江出些不入流的阴谋诡计,耍手段将梁山泊看中之人搞到山上,壮大了宋江的人才库,带兵打仗吴用并无卵用。
反倒是在山上得不到重视的朱武,和副先锋卢俊义搭挡,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大放异彩,其风头完全盖过了吴用,事实上,自征战开始,战场上的吴用,真的成了一个可用可无的无用之人,这对一个军师是个绝妙的讽刺。
打芒砀山,由于史进的冒失,本想借芒砀山之战扬威,没想到反而把自家嫡系部队都填了进去,还要梁山本部宋江亲率人马前来收拾残局。
芒砀山吃了败仗,让朱武这个少华山的主心骨,神机军师黯然失色,给梁山泊头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是朱武被安排进地煞行列的原因,尽管排在了七十二地煞之首,但终归和三十六天罡失之交臂。
梁山泊貌似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人常委负责,但实际上却是宋吴领导体制,如同宋江要打压一下像林冲这般具有老大气质的好汉,吴学究也会打压有着军师气质的朱武。
朱武绰号,神机军师,本身就犯了吴用的大忌,让自视能神机妙算的吴用非常不爽,如同武松是打虎将,却被和老虎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的李忠冠以“打虎将”的头衔,让真正的打虎将武松情何以堪。
知识分子历来喜欢玩阴的,吴用也并非道德高尚之人,为赚取朱仝上山,就连年幼的小衙内都不放过,命李逵用板斧直接咔嚓,授衔授职务时,朱武自然就打落到地煞中去了。
在梁山泊,朱武职务是同参赞军务头领,说白了是副军师,其地位远低于吴用,表现的机会廖廖,几乎无计可施,所以混得很窝囊。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山上被打压的朱武下了梁山,却突然大放异彩,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作为阵前军师,多次协助副先锋卢俊义破敌,朱武得以光芒四射,其风头彻底碾压了智多星吴用。
大战幽州,虽说吴用同在军中,但在与兀颜延寿小将军对峙时,敌方一个小小阵势就让吴用束手无策,其表现却是:“急切不知他阵内虚实,如何便去打得?”
最终,破解太乙混像阵、河洛四象阵、循环八卦阵阵势的就是朱武,连兀颜小将军心中都大为吃惊,心中忖道:宋兵之中,必有人物!这是朱武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吴用在使用小的阴谋诡计的时候不错,但在大局上特别是在军事对峙,需要运用阵法时,就远远不如朱武了,朱武的军事才华,是吴用所远远不及的。
朱武在少华山当黑社会老大时,吴用还是乡间私塾的一个小学教书匠而已,这一点不可同日而语。
朱武文武双全,尽管武艺并不精熟,但通晓阵法,很有谋略,书中说其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
为了拉拢自己的支持者吴用,打压曾经是少华山头领的朱武,宋江把吴用排在了第三高位,却将能力更强的朱武直接变成了地煞,英雄排行榜上仅位居第三十七条好汉。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看看少华山的人物结构——朱武,安徽定远人。这个定远和凤阳同属一郡,都归滁州,两地相距不到百里。神机军师朱武的名字就是在影射明太祖。朱为明太祖的姓氏,武字就是暗指明太祖的年号“洪武”。朱武其实就是“朱洪武”的缩写。朱武的武器是“双刀”。而在元明之际,刀剑的制式基本还都是遵从宋朝的制度。根据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丁度等代表官方编纂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对格斗兵器――刀的记载,分为八种名目,即所谓“刀八色”,分别是手刀、掉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而“手刀”的特点就是“前锐后斜阔”。根据出土的实物,宋朝手刀的刀尖上斜幅度较小,接近于平头,刀身窄长,形成了民间所谓的“瓦槽刀”,也就是图中的样式:
宋朝手刀和西周玉璋。
再说明太祖御讳“元璋”,“璋”是上古的礼器。《说文解字》:“半圭为璋 ”。也就是说把圭从中破开就是璋。如果说“圭”的形状像一柄剑,那“璋”的形状就像一把刀。而“元”字则可以拆成“二”和一个“人”字。那手持双刀的一代豪杰朱武,其实就是洪武帝朱元璋。
而朱武身边的两位好兄弟“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则是不言而喻,在影射明太祖的两位生死兄弟中山王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陈达、徐达同名;而杨春与常遇春名中都有个春字——尤其是蛇精被称之为“常仙”,这与“白花蛇”的诨名相同。
而且,在给梁山好汉排座次时,朱武的位置也很特殊——神机军师朱武为七十二地煞之首,号地魁星——也就是人间豪杰的魁首——这也符合明太祖的身份。
《忠义水浒传》一书虽然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宋朝,但却是反应元末明初的乱世。而身份仍旧成谜的作者施耐庵,却有可能做过伪吴王张士诚的幕僚。张士诚起家于漕运,为人仗义疏财,起兵反元后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这与两代梁山之主晁盖、宋江的经历类似。而由于张士诚的幕宾多是阿谀奉承之辈,所以就以“吴用”谐音“无用”来讽刺这些人不能辅佐张士诚成就帝王之业。
而书中的故事大多影射元末明初南方的战乱。比如卢俊义杀史文恭影射徐义诬叛史文炳,致其冤死;
而菜园子张青开人肉包子铺,房梁上挂着人腿则是影射张士诚据吴时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这三个人恣意妄为。有人作三句半对其进行嘲讽:“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叶(音谐“黄菜叶”); 一夜西风起——干瘪。” 后来,大将军徐达破苏州,这三个人都被俘获,继而被处死。有人将他们的肠子从腹中挖出悬挂于城头,日久成为人腊。
而潘金莲则影射张士诚婿潘元绍,潘元绍为人狠毒放荡,在明太祖大兵围住姑苏城后,他逼死妻妾自己出城降明,但旋即伏诛,正如潘金莲杀害武大,苟合奸夫,但还是身首异处。而最后潘金莲的首级被抛于狮子楼上,则与潘元绍居于狮子林又遥遥相对。
入云龙公孙胜影射张氏丞相李伯昇,二人都是江湖术士出身,而且是核心团队的一份子。
除此之外,《忠义水浒传》中的影射不计其数,而其精彩之处与其说是作者的想象和文采,不如说是拜其阅历丰富所赐。
宋克执笔的《七姬墓志》。启王孙云:“七姬志里血模糊,片石应充抵雀珠。孤本流传馀罪证,徒留遗恨仲温书。”自注曰:“潘元绍为张士诚婿,士诚势戚,元绍出兵败绩,归家逼其七妾同死。焚其尸而共一冢,作此志铭。其文首称“七姬皆良家子”,以下称七姬之美姿容,识礼仪,感主恩,愿同死等等,悉冠以“皆”字,一似田横义士,重见于巾帼;秦穆三良,犹逊其慷慨。张宋诸贤,当时之巨子,元绍杀妾后,尚有瑕为此,而三贤执笔,莫敢或违。其视七姬之就溢,相去仅一息之有无耳。文人生丁乱世,不得不就人,及其栈厩易主,终不能自获令终。若张宋诸人,复见胁于皇寺僧以死,其尤可哀者矣。”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朱武能排地煞第一,逻辑文史姨推测完全是因为施公迫于朱八的压力故意而为之的,幸好,朱武后期的表现虽然达不到军师的要求,但也足够神机了~
少华山四人组的名字很有意思:史进、朱武、陈达,杨春。施公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也有人说他曾伺候过张士诚,但张士诚优柔寡断还是被朱元璋吞了,所以施公也没有理由去伺候朱元璋了。由元到明是朝代的开始,也是历史的前进,所以让史进成为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并且让他加入了少华山,或许也有此意吧。而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那么朱武就有朱洪武之意了,像旱地忽律朱贵和笑面虎朱富这兄弟俩则是明褒暗贬之意了,朱富贵算得上是对洪武大帝的夸赞,老虎和响雷则是对朱八的讽刺了(朱仝谐音“诛童”,说的是误失小衙内的事情,和朱八关系不大),毕竟朱八这个笑面虎曾从张士诚身边挖走了元老李伯升,而朱富“陷害”李云上山正是应了此景。朱八的两个好基友徐达和常遇春就变成了陈达和杨春待在了朱武身边,虎头蛇尾的绰号安排又间接黑了朱八一把。
所以,既然《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为蓝本,就算施公要学俞万春那样吹捧统治者,他也万万不能把宋江的位置动摇了,所以我们就能发现在上山前压根就没什么表现的朱武居然能排在地煞首位,还是梁山的副军师,简直不可思议。
当然,从神话的角度来讲,朱武是地魁星下凡,所以理应排在地煞首位,这没毛病。
接着我们来说说朱武的能力。朱武在刚出场时施公就为其设定了一个武功不高但却精通阵法的标签,可直到大战芒砀山时朱武才有机会施展他的布阵及指挥能力。理论上来讲两方对垒法师水平高的那边一定是胜者,但施公并不想将他打造成纯粹的神话小说,所以有时总让公孙胜掉线,让樊瑞提着流星锤去冲阵,而对朱武而言,想要让他刷存在感的方法就是让他做一个破阵布阵的大师了。所以在征辽时,耶律家和兀颜家的所有阵法皆被朱武看破并且做好了应对方案,可怜兀颜延寿初出茅庐自信满满,仅仅一战颜面尽失从此心里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客气的说,若朱武不在,公孙胜、樊瑞法力值不够,那梁山想破辽军的阵法估计只能依靠凌振的意大利炮了,先不说这炮打的准不准了,就算移动或者是弹药的储备也是个问题。
所以,朱武的作用性就很明显了。
同样的,在征西时,奚胜部下世人闻所未闻的变种六花阵,也只能朱武能布下八卦阵将其击破了。
征南时朱武依然作为卢俊义方的军师一起行事,但很诡异的是在攻打昱岭关时朱武居然没有组织卢俊义派3000兵马探路的昏招,导致六员头领阵亡,无数士兵惨死,从这个事例来看的话,朱武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军师。
最终朱武选择了去罗真人处修道,和樊瑞、乔道清、马灵等人互为师兄弟,最终几人可能飞升成仙了,所以就算金兵打进家门,几人也再没出现过。
文/逻辑文史游
昱岭关几人的牺牲,还有其他深意,我就不重复说了。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为何能排在地煞首位?
朱武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之首,他这个位置其实很微妙,比三十六天罡少一位,但是又是七十二地煞第一位。往前进一个就能进天罡,但是却没有在天罡,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梁山人物那么多,偏偏朱武在地煞之首?
看了很多人都是按照书中的内容来评析,那我今天换一种思路,将眼光放到成书前。
- 施耐庵梁山好汉的名单主要取决于《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两本著作中。这两本著作加在一起的好汉一共四十个。除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已有三十六天罡以外,地煞再加上病尉迟孙立,一丈青扈三娘和摸着天杜迁,最后再加上已经去世的晁盖,总共四十个。都没有朱武,而以施耐庵的写作快来看,三十六天罡的名单就用这四十个现成的人,多出来的放到地煞。七十二地煞除了孙立,扈三娘,和杜迁外还有六十九个人,那这六十九个人只能原创,那么原创角色就只能在地煞。而朱武属于原创角色,也只能遵守这个规则。
- 自古以文压武。武将太多,就需要一个文官排在他们前头约束他们,朱武放在这里也是正常,朱武有映射朱元璋的意思,“地”是地上,是人间之魁,而朱元璋当时是明朝皇帝,自然人间第一把交椅要朱元璋坐,自然地煞第一交椅也是朱武坐。
- 是座次的原因。作者在没写成《水浒传》之前估计已经把梁山的座次排出来了。当然是先排三十六天罡,后排地煞。那么地煞的排位多少要参照天罡排位。由于天罡的地位高于地煞的地位,那么天罡是四个领导阶层,地煞次于它,那就减一个名额变成三个。而宋江和卢俊义是统帅,是整个梁山的领导,天罡可以有这样的两个人,那地煞就没必要有也一定不能有。那么这样一看其实地煞的第一其实是相当于天罡第三这样的比对参照的。天罡第三是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吴用是个军师,那么按照这样的原则,地煞第一也应该是个军师。那么地煞有这样的人物吗?有,神机军师朱武。那么这样座次对应原则朱武顺理成章的成为地煞之首。
-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平衡。是个团 队就要搞平衡。梁山虽然有天罡和地煞之分,但这两个队伍都是团体,一个大团体一 个小团体。地煞按照人数来说应该属于大团体。那么但凡一个出色的领导都不可能把好的人才全塞在天罡里,让地煞成为虚设,让地煞无人可用。那么这样不利于团队平衡。所以梁山采取“唯一”原则。什么叫“唯一”原则?就是天罡地煞都有。这样统筹兼顾,安抚众人的心。我们看天罡有军师吴用,地煞也有军师朱武;天罡有法师公孙胜,地煞也有法师樊瑞;天罡有一流猛将关胜,林冲等,地煞也有一流猛将孙立;天罡有水军李俊张顺等,地煞也有水军童威,童猛;天罡有猎户解珍解宝,地煞也有猎户孔明孔亮;天罡有都头武松,朱仝,雷横,地煞也有都头李云;天罡有提辖鲁智深,杨志,地煞也有提辖孙立……从这些例子看出,天罡有的,地煞都有,但地煞有的天罡不一定有。谁叫天罡高于地煞呢?
最后再解释一种可能性。假设有一天三十六天罡都出去了,不在梁山,有外敌攻打梁山,在梁山的七十二地煞可以御敌吗?军师有朱武,可以信赖吗?可以!法术有樊瑞,可以抵抗吗?可以!武将有孙立,可以独挡一面吗?可以!再不行用凌振的火炮,可以让时迁刺探军情,受伤的要安道全医治,马病的用皇甫嵩来看,这么多好汉都可以用上,而且完全够用,七十二地煞单独拿出去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不需要天罡帮忙。这也看出朱武在地煞三个领导当中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能力。
朱武进地煞并不是因为领导贬低他,而是要让他去另一个团队发挥他应有的价值,是领导委以他重任的。所以朱武地煞之首,没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