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小旋风柴进是《水浒传》中有名的几大“仗义疏财”的好汉,其江湖名声恐怕仅次于宋江。梁山好汉中,先后有杜迁、王伦、林冲、武松、宋江投奔过柴大官人。就凭这一点,宋江的江湖影响力似乎还不如柴进。

柴大官人不仅“仗义疏财”声名远播,而且是手握丹书铁券的皇室后裔,有财有势,又有江湖好汉与梁山撑腰,谁敢招惹他?

但是,柴进却在高唐州被一个叫殷天锡的小人物制服得大气都不敢出。李逵打死了殷天锡,柴进立即被殷天锡的姐夫高廉捉去了高唐州,关押在枯井之中。如此牛气的柴家皇室后裔,大宋皇帝恐怕都得敬他三分,为何斗不过区区高唐州知府呢?

柴进“仗义疏财”涉嫌谋反

书中说,林冲发配沧州,上了大路便去一家酒店吃饭喝酒。这家店主对林冲说,客官不要吃饱喝足了,否则柴大官人见了就不会给你盘缠银子。林冲不明白店家说的意思,店家便告诉他,这里的柴大官人是后周柴世宗的后人,家中有太祖武德皇帝赏赐的丹书铁券,因而,专门接济过往的配军。

林冲见了柴进后,果如店主人所言,大官人十分敬重配军林教头。而且,柴进还先后对林冲、宋江说,凡是犯了弥天大罪之人,只要躲进沧州柴家庄便无人敢问。

原来,柴进“门招天下客”是有特定对象的,这也难怪武松不受待见了。武松只是打晕了清河县的本处机密,所以,并没有海捕文书到达沧州,不符合柴进的厚待条件。

柴进这么干,岂不是专与官府甚至是赵宋官家作对吗?但是,柴进并非有谋反的贼胆。按照陆游《避暑漫抄》的说法,赵匡胤确实在做了皇帝后,于皇宫密室立了一块誓碑,其中就刻有对柴家后人的宽待条文。赵匡胤嘱托子孙,只要柴家不谋反,就不犯死罪。即便是谋逆造反,也不能当街行刑,而是秘密处死。

这条记载,大概就是《水浒传》中誓书铁券的蓝本来历吧。柴家有此待遇,柴进当然知道,所以,虽有贼心却无贼胆,毕竟贵族身份,犯不着去领死。但是,柴大官人又不甘只做个土财主,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皇室身份。因而,存心与赵家作对,小打小闹大概也只是出出心中的怨愤而已。施耐庵把他叫做“小旋风”,当是这样的寓意。

柴进在沧州道刮他的小旋风,为何又招惹了远在五六百里之外的高唐州知府高廉呢?

高唐州实则柴进的“高唐梦”

北宋时期没有高唐州,只有高唐县,大概在现今的聊城境内,也就是《水浒传》中的东昌府。到了元代时,才设置高唐州。那么,是不是施耐庵借用了元朝时的地名,实写了高唐州的故事呢?不是。

却说李逵因为劈杀了沧州知府的小衙内,惹怒了朱仝而不能上梁山,便暂时躲在了柴进庄上。小旋风遇黑旋风,肯定就会有故事了。果然,一个月后,高唐州那边报来消息,柴进的叔叔被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毒打,快要咽气了。于是,柴进带着李逵赶到了高唐州。

书中交代,柴进的叔叔名叫“柴皇城”,柴进的婶婶不是柴皇城的正室夫人,施耐庵特别把她写成了柴皇城的“继室”。这一笔特别有意思,施耐庵的妙笔又一次将故事真相瞒了读者五百余年。

李逵一见柴进的叔叔被欺负到这般地步,大怒,便要闹事。柴进立即制止,说道:“这里是禁城之内,如何比得你小寨里横行?”这就奇怪了,高唐州怎么就成了“禁城之内”了呢?

此处,我们便从“禁城之地”这个奇怪的写法往上回看。柴进的叔叔叫做“柴皇城”,明显就是柴家“皇城”的意思。这倒不假,柴家确实曾经是住在禁城之内,不就是“皇城”么?

柴进的婶婶是“继室”,这一笔太写实了。柴家原本就不是“正室”,而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而,施耐庵说,你柴家也非嫡派皇位继承人,干嘛还怨恨赵家夺了柴家的天下呢?柴大官人,咱就别做“高唐梦”了。

柴进做高唐梦,是他自己的事,又与高廉有何相干呢?因为,这其中夹着一个殷天锡。

殷天锡实则“因天袭”

高俅家曾经出了一个花花太岁高衙内,而一些影视剧等《水浒传》衍生文艺作品,也把高廉的小舅子弄成了高衙内一般的人物。其实,这也是一处误读误解。

却说柴进到了“皇城”,继室告诉他说,高唐州新任知府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上任时:带将一个妻舅殷天锡来,人尽称他做殷直阁

直阁,是一个官名,在龙图阁这类馆阁机构中供职的官员,职位仅次于编修。《大宋宣和遗事》中说:检籍同修撰,校经同直阁。所以,“殷直阁”还是一个编撰史籍的文人墨客。施耐庵为何把这样一个恶棍写成一个文人,而且是出自皇家馆阁的直阁官呢?

这个疑问,要从容与堂本《水浒传》的“引首”中找答案。这段故事,讲的是赵匡胤出世,结束乱世,建立“人乐太平无事日”的北宋王朝。但是,这个王朝得国不正,而且,涉嫌伪造历史。所以,书中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

这句话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是柴荣并没有让位,而是柴荣死后,“赵点检”陈桥兵变,夺了柴宗训的皇位。

第二处错误就难以被轻易发现了,施耐庵同样悄悄的瞒了读者五百年。这处细微的差错,就是故意颠倒了赵匡胤的官职,把“赵点检”写成了“赵检点”。

其实,这句话出自《宋史·太祖本纪》中的一则荒诞不经的记载。这则记载说,柴荣曾经发现一枚木简,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于是,柴荣就撤掉了张检点,任用了“赵检点”。这样一来,就成了柴荣早就打算把皇位传给赵匡胤,赵检点做天子那就是柴世宗的“让位”了。

既然是天子传位,那肯定就是“因天袭”了。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写到高唐州时,施耐庵便以一个名叫殷天锡的直阁,揭露了这段造假的历史。

高俅的发迹,便与“因天袭”有关,没有“因天袭”就没有宋徽宗,也就没有高太尉。没有高俅,高廉恐怕也做不到高唐州知府。柴家还想做“高唐梦”,回到柴家“皇城”,高廉岂能容他?

施耐庵劝讽“小旋风”

虽然赵匡胤得国不正,编造历史,说自己“因天袭”。但是,施耐庵对“霹雳大仙”是持赞同态度的。《水浒传》所抨击的“因天袭”实际上还有另一层隐喻,那就是宋太宗涉嫌“烛影斧声”篡夺皇位,以“金匮之盟”说自己是“因天袭”。书中的这个隐喻比较复杂,本回答容不下这么多内容,便略去不讲了。

在“高唐州”的故事中,施耐庵隐藏了非常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思想内涵,柴荣是“继室”,赵匡胤是“继室”,赵光义及以下北宋皇帝都是“继室”。并且,这其中还影射了朱允炆、朱棣同样是“继室”。

北宋没有“高唐州”,施耐庵实际上是引用了“高唐梦”这个典故,暗喻皇位传承的“天道循环”伦理。这些来来往往的帝王们,何尝不是做着“高唐梦”呢?

柴进在沧州刮“小旋风”,依然是为了“高唐梦”,幻想着重回“禁城”,回到柴家的“皇城”。

对于柴进的“高唐梦”,施耐庵是站在了历史高度进行了讽喻,甚至是惊醒。因而,柴进被高廉捉去后,被投进了枯井之中。

高唐州的枯井,遥对九天玄女殿的“二龙戏水”,隐喻的是北宋的两位“继室”在五国城坐井观天的悲惨历史。假如当年没有“赵检点”,柴家继续做皇帝,那么,“坐井观天”的人恐怕就是你柴大官人了。

《水浒传》就是一部“评议前王并后帝”的史诗级巨著,施耐庵并不认为皇帝们就是“天道循环”的当然“天子”。所有的皇帝都是“继室”,都是为了自己的“高唐梦”。在施耐庵的笔下,只有给天下带来太平的人,才是“替天行道”,否则,便都是妖魔。

柴进盘踞沧州,做着“高唐梦”,因而被下了枯井。上了梁山,才跟随宋江“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而柴进与高廉之间的恩怨,则是“妖魔”之间的争斗,所以,高廉的法术就是妖术。

宋徽宗、高俅这等大妖魔以妖术对付柴进这样的小妖魔,柴大官人哪能斗得过高廉呢?

然而,小妖魔不过是落到了高唐州的枯井之中,大妖魔则没能逃过“坐井观天”的悲剧命运。柴进“还道”,断绝了“高唐梦”,梁山大聚义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梁山好汉“保境安民”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者,“皇城继室”不过都是做着“高唐梦”的妖魔——这就是《水浒传》的境界,谁说《水浒传》不反皇帝?

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地方的小官和军人,都很尊敬柴进?

除了柴进仗义疏财以外,他毕竟是龙子龙孙,家里有丹书铁券,根据法律不能随便审讯,审讯也不得用刑,除了谋反以外其他罪行都不能判死刑。

普通小官和军人当然人不齐柴进,不过高廉就是另外一回事。

高廉表面上只是一个知府,没什么了不起,地方官而已。虽然在高唐州只手遮天,一言九鼎,毕竟只是地方的知府,并不是大官。

然而,高廉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高俅的叔伯兄弟。

这下大家明白了,原来高廉是高俅派系的骨干人物。

高俅上台以后,开始结党营私,扶持自己的政治势力。相比蔡京、童贯之流,高俅才真正是宋徽宗的亲信。当年宋徽宗还是皇子的时候,高俅就是他的亲随,两人寸步不离。

所以,高俅在朝中权势是极大的,因为皇帝都会罩着他。

高廉是高俅的亲戚,又有这个派系强大力量撑腰,自然不怕柴进的丹书铁券。

其实,我们从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的所作所为,就看出他们没有把柴家放在眼里。

殷天锡不是傻蛋,抢夺柴家别墅时肯定调查了他们的背景。

就是觉得柴家没什么了不起,殷天锡才敢如此欺人。

那么,就算柴进当场拿出丹书铁券,高廉会怎么样?

他可能直接将丹书铁券毁掉,说是伪造的。

试问,高廉背后是高俅,柴进背后有什么人?只有梁山一群土匪。

柴进找谁去伸冤,就算告御状到宋徽宗那里,皇帝肯定也是帮着高俅,没用的。

这里,看得出柴进颇为糊涂。这个贵族公子哥同社会接触有限,对很多东西看不透。

柴进道:“李大哥,你且息怒……我家放着有护持圣旨,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李逵道:“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

这次是李逵说对了。李逵虽粗鲁无知,毕竟也是在北宋体制内混过,做过监狱警察的,知道官场那一套。所谓法律、条例都是北宋官员用来欺压老百姓的,官员们自己哪里受到约束。

其实柴进认为丹书铁券能让他有特权这一条,就决定了他迟早会出事。

就算没有殷天锡这事,柴进仗着有丹书铁券收留这么多歹徒,迟早也是案发入狱的下场。

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小旋风柴进确实名气很大,他是周世宗柴荣的后裔身份高贵,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江山之后大概是江山初定,为了笼络人心对老柴家的人非常优待,赐给老柴家免死金牌也即所谓的丹书铁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已经历经八代帝王,丹书铁券渐渐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到了小旋风柴进这一辈终于沦落成柴氏家族象征性的荣誉了。柴进本人也只是变成了一个有钱但无权的富豪了,仅此而已!

柴进跟宋江差不多都喜欢四处撒钱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所以柴进的名气完全就是用钱砸出来的。英雄好汉们都恭敬的称他一声柴大官人。

柴进斗不过高廉太正常了,柴进充其量只是个有钱的财主,高廉则是高唐州的知府大权在握,在朝中又有叔伯哥哥高俅这种位高权重的人物做靠山,因此他可以在高唐州作威作福横行霸道,说他是高唐州的土皇帝也并不为过。

在北宋腐朽没落的封建年代权力才是王道。别说是高廉这种直接掌握权力的人即便是他的小舅子殷天锡都敢对拥有丹书铁券的柴进家族不放在眼里。殷天锡看中了柴进叔叔柴皇城家的后花园,逼着柴皇城搬出去,柴皇城与其说理被痛打,回家后气急攻心死于非命。

李逵不信邪,三拳两脚把前来强占花园的殷天锡打死。柴进自恃有祖传丹书铁券在手,前往高唐州与高廉辩理。但是高廉根本就不认,在他眼里丹书铁券就是废纸一张,于是有恃无恐痛打柴进押在死囚牢。

高廉大怒,喝道:“这厮正是抗拒官府!左右!腕头加力,好生痛打!”众人下手,把柴进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只得招做“使令庄客李大打死殷天锡。”取那二十五斤死囚枷钉了,发下牢里监收。

用自己祖上江山换来的免死金牌终成无用之物,想必柴进内心对朝廷也是极度不满。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资助流配囚徒也是寄希望他们能够有朝一日推翻夺走自己祖上江山的北宋朝廷吧!

总而言之,权力用在坏蛋手里只会祸害老百姓,权力用在好人手里则可以造福于民,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也!

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他斗不过高廉

殷天锡是水浒里的人物,按理说他并不出名,他只是高唐州知州高廉的小舅子。要地位没地位,年纪虽然很小,可是在高唐州却说一不二,竟然打起了退休干部柴皇城的主意。

那柴皇城本是前朝的皇亲国戚,是后周皇帝的嫡系子孙,据说家里曾有丹书铁券。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曾从柴荣的儿子柴宗训手里夺下政权,建立大宋。不过相比历朝历代的皇帝,赵匡胤又显得格外仁慈,他对于后周皇族格外有待,据说水浒里的人物比如柴荣、柴皇城等都握有丹书铁券,若犯有死罪,可以免去一死。

柴皇城很牛,应该说在朝廷上他有认识的人,而且凭着祖先的功劳,就是当今天子对他表面上也尊敬三分。可是柴皇城又很虚弱,尽管表面上很强大,但是当时人并不怕他,比如高唐州知州高廉的小舅子。

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为何不怕柴皇城:

其一,高廉是一镇诸侯,掌管着当地的政治军事财政等诸多权利,而柴皇城不过是名誉上的老革命,在当时已经没有实权。对于高廉这些人来说那已经是腐朽至极。

其二,高廉的哥哥是高太尉,高太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而柴皇城尽管与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有着某种联系,其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任何一个继位的新天子对老柴家都不会产生真感情,不过是做做表面样子,安抚而已。

其三,殷天锡年轻气盛,经过的事情也少,又加上特别霸道,做事情不经过大脑,看准的东西说一不二,当然不买柴皇城的帐。而柴皇城年纪老迈,身边又没有一个至近的人。妻子还是小老婆,受人欺辱自然是难免的事情。

其四,高廉自己行为不检点,自己影响身边的人,殷天锡之所以如此霸道,还不是受了高廉的影响,以致草菅人命,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其五,柴皇城家所谓丹书铁券纯粹是唬人的玩意,真到用的时候,全拿不出来。看来当年宋太祖给他制定丹书铁券的时候,也是许的是空头支票。不然如何柴家到处说自己如何如何,关键的时候却什么也不济事。

其六,柴家有恃无恐,这让大宋统治者心里很不好受,因此表面上优待柴家,其实一直防范着,怕柴家死灰复燃。因此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柴皇城遇害,柴进被抓,朝廷并没有派来一个人。对于宋天子来说,这样的人是死一个就少一个人的麻烦。

因此不是殷天锡有多厉害,而是当时的朝廷视柴家如草芥。不然像殷天锡之流,既没有出众的才华,也不会什么十八般武艺,如何敢当街欺负龙子凤孙的柴皇城。

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小旋风柴进是柴家后人,有着铁卷丹书,而且相当有钱。在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有钱人都会仗义疏财就是落难的豪杰义士,增大自己的江湖知名度,并且豢养门客,这样又能有好名声,又能保护家族的安全。及时是高俅,年轻被充军服刑的时候,也在一个大户家中当过门客,而且他能回到京城,也是多亏了那个大户人家。

本身好武功,有有钱,还能脱离一些法度之外,因此柴进也是相当的乐此不疲,几乎与宋江齐名,相互间也是互有耳闻相互敬重。林冲得到过柴进的庇护,武松和石勇,已经王伦都曾吃过柴进的饭食。在仗义疏财上能够和宋江齐名,可见是名气相当大的。那么为啥斗不过高廉呢?

高廉是高唐州的知府,柴进的势力范围是在沧州,而且高廉是高俅的弟弟,因此根本不把铁卷丹书看在眼里,毕竟高俅是可以只手遮天的。高廉手里有重兵,并且自身战斗力也很强,所以在高唐州柴进是根本不可能斗的过高廉的。铁卷丹书,其实当朝认为管用就是一种身份,不认为管用那就是废纸。就好比是护身符,面对不怕这个护身符的妖魔鬼怪,这个护身符就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实,要不是有这个事情,小旋风柴进也不会上梁山的,在沧州人家可是土皇帝啊,生活科比上梁山滋润多了。

小旋风仗义疏财,在水浒传中名气很大吗?为何斗不过高廉?

柴进名气大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他仗义疏财,经常帮助江湖人士,第二就是他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子孙。

大宋怎么来的?无非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抢了柴家孤儿寡母的皇位,所以赵家在明面上要堵住悠悠众口,是自然也是必须要对柴家好的,这也是柴进有丹书铁券的原因。

但反观历史,或者一些演义小说,手里拿过丹书铁券的人,下场一般都不咋地。

柴家本身以前就是皇族,而纵观南北二宋,赵家坐上皇位的这些皇帝,除了太祖赵匡胤,其实心胸都没有特别大的,你说你柴家的皇位被我们赵家抢了,搁谁谁都会想,他们是不是整天在研究着怎么抢回来啊?背地里有没有背着我干什么招兵买马的事儿啊?

本来柴家的身份就够让皇帝猜忌的了,柴进还好死不死的仗义疏财,花钱买名声,这不就是在刺激皇帝的神经吗?所以高廉去搞柴进,背后未必没有宋徽宗的影子,只是他不好明面上去弄柴家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