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潘金莲自幼亲生父母不知是谁?寄养在大户人家长大,没有亲人的内心,就像一颗飘零在天空的孤星,从来没有落地过。她生命中出现的三个男人,那种道不清的爱恨情仇,以身相许的武大郎,缠绵悱恻的西门大官人,一见钟情的武松!三个男人在她年轻的生命里出现是如此的短暂,解剖她们美好的遇见,都是生命中最该出现的人,也是人她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面对如此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她最爱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觉得,潘金莲打心底爱的,应当是西门庆。如此说来,潘金莲对武松的倾情撩拨,难道就不是真爱了吗?武松堂堂打虎英雄,阳谷县都头,“自古美女爱英雄”这句话就不算数了吗?

我想,这句话在潘金莲这里不算数,为什么呢?

潘金莲因何背叛武大郎

《水浒传》中写正反两面人物,有一个比较的笔法,那就是倒着写。比如,梁山一百单八将最终要“还道”,成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英雄。但是,施耐庵却给了他们“妖魔”出身。而潘金莲呢?

书中交代,潘金莲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也就是个丫鬟女仆吧。这家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却是个好色之徒,见这个使女颇有些颜色,便要占她的便宜。潘金莲何等贞烈,不但拒绝了大户的纠缠,还把他一状告到主家婆那里。

大户偷鸡不成蚀把米,恼羞成怒报复潘金莲,便一文不要,倒赔嫁奁,把她嫁给了清河县最丑陋的男人武大郎。潘金莲不畏强暴,忍受了羞辱,出嫁之后,便打算好好做人,为自己争口气。

没想到,潘金莲成了当地的“网红”,招来了清河县里的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来他家里薅恼。

施耐庵写得很仔细,说这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起先并不一定得手。但是,“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潘金莲才堕落为清河县“为头的爱偷汉子”的女人。虽然是爱偷汉子,但施耐庵还是表扬了潘金莲,说:“这婆娘倒诸般好”。

为躲避奸诈浮浪子弟的纠缠,武大郎与潘金莲搬到了阳谷县。

从这些情节看,潘金莲出轨,且为头爱偷汉子的主要原因,便是武大郎“不会风流”。这句话,曾经在宋江的故事中说过,隐含的意思就是夫妻生活不和谐。

假如潘金莲本质上就是个淫荡的妇人,那又何必拒绝大户呢?假如潘金莲十分留恋偷汉子的生活,又怎么能答应武大郎的迁居要求呢?或许,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还是潘金莲的主意呢。

如此说道,并非为潘金莲辩护洗白甚至翻案,而是要回答题主的问题,讨论一番潘金莲的“爱情观”。以潘金莲的爱情观,她到底会爱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中的哪一个。

潘金莲心中的真爱是什么

书中交代,武松逃亡时,武大郎尚未娶潘金莲,究竟何时搬到阳谷县的,也没有具体时间。从王婆、郓哥,以及四邻对武大郎家的了解来分析,潘金莲到阳谷县恐怕得有小半年了。这段时间里,潘金莲“倒诸般好”,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但是,一见到武松后,潘金莲的心底又涌起了春潮。于是,便勾引武松,施耐庵十分详细的描写了潘金莲两次撩拨武松。潘金莲为何要勾引自己的小叔子呢?施耐庵摆了很多细节,描绘了潘金莲诸多心里活动,归结一点,就是潘金莲初见武松时心里想的:

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

这一点,在潘金莲心中与武大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解读了武大郎“不会风流”是什么含义了。说白了,潘金莲渴望的是两性愉悦。

潘金莲这番心思,实际上也暗点了她为何做了清河县为头爱偷汉子的坏女人,潘金莲曾经亲口对武松说:“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

难道不是吗?

在撩拨武松的过程中,潘金莲显出了“倒诸般好”。假如能嫁给一个力敌般配的丈夫,那么,就没有现在的“潘金莲”了。

然而,武松却是个好汉,不愿做这猪狗的事,潘金莲于是恼羞成怒,当着武大郎的面,无情的抢白武松。假如潘金莲是真爱武松,怎么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所以,潘金莲是在追求“性爱”。换句话说,潘金莲此时的爱情是以性爱为最基本出发点的。

西门庆的出现,满足了潘金莲对于爱情的渴望。虽然西门大官人不似武松那般雄壮,也没曾打过老虎。但是,此人也是一条汉子,很有些武艺。而且,应当比武松更会“风流”。当潘金莲遇到了“真爱”之后,早就把武二叔抛到脑后去了。

潘金莲绝对是最爱西门庆的,因为西门庆最能满足她心中所向往的爱情生活。

假如潘金莲真爱武松,会是怎样的结局

俗话说,野狗不钻扎得紧的篱笆。潘金莲原本自身是扎得紧的,出问题的是武大郎。如果武大郎很会“风流”,正是当年的潘金莲恐怕就不会被清河县奸诈浮浪子弟带坏了。因而,也就不会来到阳谷县,为《水浒传》“增色”,为后世添话把了。

潘金莲因为情爱而撩拨武松,假如她从心底里就爱武松,即便是武松没有接受她的情爱,大概也很难闹出后面无法收拾的局面。

不知爱情让人变傻这句话是不是真理,但情爱让人不顾一切,千真万确的导致了很多悲剧。潘金莲对武松的爱是一种本能的无法控制的冲动,犹如决堤之水,肆掠之火,而这股激流邪火被武松按压下去之后,潘金莲便不再拿武松当回事。

然而,西门庆及时的掘开了潘金莲心中那堵脆弱的堤坝,复燃了她按捺已久的欲火,潘金莲便更加不顾一切的断绝了武松之间亲情维系,在王婆的唆使下,毒杀了武松的哥哥。

所以,潘金莲绝对不是真爱武松,她不会压抑自己憋屈已久的情爱欲火,默默的以亲情爱着武松,更不可能爱无法给予自己哪怕一点点“风流“的武大郎。

潘金莲的故事在《水浒传》中不断重演,在她之前的阎婆惜,在她之后的潘巧云、贾氏,都与比丈夫身份低得多的人偷情,而且,死而无怨。

施耐庵对于人性的剖析直如此深刻,也是《水浒传》充满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

而且,从潘金莲等《水浒传》坏女人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另一层含义,这些女性不爱财,不爱官,也不贪恋富贵,她们所追求的是人性的本能——虽然爱得有点原始,也很丑陋,但却值得思考。

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古人云,英雄爱美女,美女爱英雄。其实从《水浒传》这部书中就可以看出潘金莲爱的是武松,可以说潘金莲对武松的爱是一见钟情的爱。潘金莲曾几次在武松面前示爱都被武松宛然拒绝,其实明眼人一看这是碍于潘金莲是武松的亲嫂子。再怎么英雄难过美人关,也不能和自己的亲嫂子苟且干这种龌龊之事。如果说潘金莲没有和任何人婚配过,谁也不能保证武松不会娶潘金莲了为妻。可以说武松的内心对潘还是情有爱的,打一个不好听的比喻如果武松随了潘金莲的愿。潘金莲不一定会和西门庆通奸,她和西门庆的通奸或多或少有点报复武松的成份在里边。也是潘金莲命中注定才有此一劫,成了所谓人间情爱的牺牲品。

这就是我的回答,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评论。

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阅读。

谢谢水浒哥的邀请。

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在水浒里潘金莲的生活中出现过四个男人,我们没有列出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就是她原来做侍女的大户主人,可以毫无疑问的排除她没有爱上,因为如果潘金莲爱上了主人,她做个妾是完全可以的,在主人家长大有长期生活的感情基础,但她完全拒绝了,导致被主人倒贴送给了武大郎,完全排除了。

这样第一男人我们就排除了,我们再用排除法进行分析:

第二位男人武大郎

潘金莲与武大郎首先应该还是有感情的,他们两个生活了有几年时间,还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一直足不出户,帮武大郎料理家务,也打理的井井有条,买了一栋楼,小日子过得安逸平淡,但一直没有生孩子,这个问题也是个谜,一直没有答案,不知道是谁的问题,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武大可能有性方面的缺陷,因为从潘金莲与武松的感情加上西门庆的偷情,可以判断潘金莲没有障碍,而且有很强烈的需求。这样一来可以判定潘金莲与武大有感情,但一直没有上升到爱情的高度,是完全的定向婚姻形式,演变成亲情,谈不上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亲情没有爱情!

第二位男人武松

潘金莲与武松的情感生活,是水浒里精彩的故事,从他们第一次见面沟通,他们属于一见钟情的那种,加上两人的弟嫂关系,在一起也生活了几个月时间,两个人的感情正逐步上升,可以肯定潘金莲是爱上了武松,并且是第一次初恋,也投入了她很多的情感,她也准备好了发展这段感情生活。从武松的角度看,他也是看见潘金莲的那一刻,就有一见倾心的感觉,从暗恋到拒绝进一步发展,感情还是比较稳定的,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她们两的感情是真挚的纯朴的,发自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潘金莲爱武松,爱得纯粹无华,真实热烈。一见钟情真实的爱!

第三个男人西门庆

西门庆的出现,完全是戏剧性的安排,打破了武大一家的平静,一个美好的家庭就从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相遇,跌入了痛苦的深渊。她们两个的偶遇是后面情感发展的奇遇,千古绝唱,甚至可以说是男女偷情历史上的经典与名片。从他们的相遇即是缘,但西门庆的追求,王婆的撮合,可以看出,潘金莲是被动的,诱惑的,甚至是被设的圈套。王婆为了利益,西门庆为了情欲。她们的感情是热烈短暂的冲动,没有长远目标的偷情,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一个月,谈不上爱情,如果武大不死,武松回家后这段感情就会结束。完全是引诱式的偷情!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潘金莲面对三个男人,他是无奈的,被动的,悲剧式的。按时间安排与情感发展空间,潘金莲与武大郎的爱情是封建社会的被动婚姻,无爱情可言,但有亲情。与西门大官人的爱情谈不上,只能说有好感,不讨厌,她们是情欲冲动式的短暂偷情。真正的爱只有武松是发自内心的,天真无邪的,情窦初开的,真真切切的。

面对潘金莲的三段情感,大家怎么看?欢迎发表意见,对于潘金莲到底爱谁?除了她自己,我们都是旁观者。只是从中看出点蹊跷,对于她到底发自内心的爱过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与观点,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者赵昔桂代表作《水浒一百零八将》

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潘金莲的性格本来就是正派之人,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从小就到别人家做丫头使女,成人后出落处处动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引起了老板的斜念,一心要把她纳为小三她不愿意。如果换作别的女人,能攀上这样的老板肯定是扒不得已。而由于她的性格正派才坚决不从,使老板一气之下把她嫁给了一个废人。

再看武松。

武松的性格超正派,而且人才一表,能力超强。当嬏金莲遇到武松后,无法制约内心的激情,才想尽办法讨好武松。由于武松也是正派性格,况且她还是自家嫂子,反而对她警告亮了黄牌。这样才使返块久汗未得春雨的田地兹生了野茵。

当野茵浸入后才使这块肥沃的土地杂草丛生。

当初如果那个想纳她为小三的人是武松,如果后来又把她嫁给了武松,那样的话她的命运就是又一个样了。所以对她心目中最爱恋的是武松。而西门庆在她心里她是很清楚的,只不过是玩玩而已。而西门庆的性格又是浪荡之人,对女人又能花言巧语,当潘金莲遇到后,她就象流浪狗遇到了饭店老板,他有剩饭无处扔,她是肚饿无食吃一拍即合!

总合分惜武松才是她心里最爱的人。

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答,潘金莲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侍女。应该是见过世面的!不然,当大财主对她有不良举动,就不会拼命抵抗。直接告诉财主家的大娘子,避免了受欺凌、做小妾的命运。

大财主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动声色,搞一个暗箱操作,赔了一大部分嫁装,被糊里糊涂嫁给了武大郎。

命运多舛,真不如畅快答应财主,混一个吃穿不愁,油头粉面的小妾身份。假如,不是老财主,而是财主的大公子纳妾。潘金莲为什么不做少夫人呢?

潘金莲是有主见的。嫁过去还是愿意和武大郎过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小日子,没有花里胡哨的想法!

直到梦中情人武松的出现,才改变了以前的初忠。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就在眼前,怎么不令美少妇心神不宁,望眼欲穿!肥水不外流。

大家知道,万岁爷的相好,名妓李师师一样可以从操旧业。宋公明为了能够被朝庭招安,通过燕青的牵线搭桥,走的就是裙带关系!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么巧,阳谷县生药铺子的掌柜的,家财万贯,吃穿不愁的西门大官人登场了。人长的年轻帅气,还有一身的好武艺,又能说会道,一点不比武松差!虚名不能当饭吃,承认现实才是最重要的。能低就西门庆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要委屈了武大郎。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要是高攀嫁给其兄弟,我估计,武大郎会同意。

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潘金莲打心底里最爱的人是谁?

潘金莲是大户人家的使女,也就是女仆,天生丽质,相貌妖娆,因不顺从大户人家,被索性赔本嫁给了身材矮小的武大郎,意思是羞辱她。潘金自从嫁给武大后很少抛头露面,起早摸黑帮忙磨面做大饼给武大郎挑出去售卖,日子也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她是身不由己,委曲求全,也是从心底看不上武大郎;武松的到来打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她是又喜欢又激动,武松人高马大,年轻气盛,帅气有礼,且武功高强,在景阳冈很有名气,跟武大比起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女人心中的英雄,怎么能不心动?她心里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对武松很是殷勤,百般妩媚,说白了就是想让武松满足她。武松是个忠义之人,看出了她的心思,为了不生出事端,干脆搬出去住了。可以说,潘金莲刚开始对武松是有仰慕之心的,但她这种水性杨花的女子,她的欲望感是很强烈的,一旦你满足不了她或是遇到了更出色的男人,随时都有出格的可能,所以她对武松的感情是短暂的;接着西门庆出场了,淫夫荡妇,他们才是现实中的绝配。西门庆家庭富有,游手好闲,且有一身好武义,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地痞流氓,浪荡公子一个。他们两个都是属于喜新厌旧的典型代表,别看他们卿卿我我,看似一见钟情,真情流露,但都是一时兴起,干柴烈火,各取所需罢了,经不起时间的任何考验的。

总结:潘金莲妖娆妩媚,风流淫荡,阴险狠毒,搬弄是非,是几百年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女性代表,在现实生活中,跟她一样的女子不在少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