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什么特别歧视妇女和厌恶两性生活?
《水浒传》中对女性及两性生活确实疑似不太持赞同的态度,但也没到特别歧视与厌恶的程度。施耐庵写女性,以及两性关系还是比较慎重的。
书中虽然有很多坏女性,但也不乏好女人。有很多坏女人,同样有很多坏男人。有很多打熬筋骨的好汉,也有夫妻和谐的梁山头领。写过不贞妇女,也写过正当的婚姻。
除了文本上的需要外,施耐庵还以女性的形象隐写文本背后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谴责的态度居多。这就是书中的奇怪处了,难道写男性就不能表达不满的情绪吗?
施耐庵是不是歧视妇女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先说说梁山女将吧。
梁山三员女将,行为一个比一个离谱,最先出场的孙二娘,竟然是个强盗的女儿,十字坡卖人肉馒头的黑店老板娘。而且,孙二娘的形象也十分古怪,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个女性的:
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 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孙二娘绰号母夜叉,长相应当十分的丑陋。偏偏这个丑陋的妇人,却又是这副色相毕露的打扮,可谓奇丑无比了。然而,就是有过往配军与僧道被她给迷住了。吃了人肉馒头,喝下“洗脚水(蒙汗药)”,枉送了性命。
施耐庵写这样一个形象,赖不掉丑化女性的嫌疑。同时,也以如此丑陋的妇人,对两性关系似乎也有变态的描写。施耐庵究竟想说什么呢?
第二个出场的是扈三娘,这可是梁山上头号美女,就是在《水浒传》中也堪称绝色。扈三娘出身大户人家,比孙二娘要高贵得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够上阵捉将的大家闺秀,竟然泯灭了家仇,嫁给了梁山的头号好色之徒。同样,施耐庵也丑化了一丈青扈三娘。
顾大嫂似乎要略好一点,仗义救兄弟,颇有江湖女侠的风采。然而,她又是一个母大虫,可想而知,顾大嫂又是个什么形象了。
梁山女将都是如此这般模样,就别提潘金莲、潘巧云、贾氏、阎婆惜这些偷情的女子了。至于《水浒传》中最毒的阳谷王婆,更是为施耐庵所不齿,成为书中唯一一个被官府千刀万剐之人。
无须多举例,就以梁山女将而言,施耐庵确实有歧视妇女的重大嫌疑。但是,如果细读文本,恐怕又不是这么回事了。
施耐庵为何妖魔化梁山女将梁山三员女将之所以名叫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其实并不是她们闺阁名字,而是按照梁山单独的排序,把她们列入了一百单八将中。那么,一百单八将又是什么来头呢?
相必看过《水浒传》原著的朋友一定十分清楚,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一百单八个星君,是从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逃出来的妖魔。既然是妖魔,那么,施耐庵当然得写他们的妖魔行为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妖魔化”梁山好汉。
如此,梁山女头领也就一同被“妖魔”了。
但是,《水浒传》又是一部写梁山英雄的小说,这些妖魔肯定是要去“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从前七十回书的伏线来解读,在施耐庵被腰斩的七十回之后的故事中,必定要写到梁山好汉抗击金兵,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
因而,施耐庵特别安排了一回书,写的是“妖魔”还道。这回书就是“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以这回书为界,凡是上了梁山的好汉,都不再做违背江湖道义的坏事了。
孙二娘“还道”比较早,因为张青早就立下规矩,不害过往云游僧道。鲁智深、武松先后在十字坡上了二龙山,二龙山上有一座宝珠寺,便是梁山两大佛教徒的修行之所。武松从此再也不随性杀人,也不再大碗喝酒,再也没犯喝酒之后就搞事情这样的“前病”。
原本是道家妖魔,却与佛有缘,这是孙二娘的造化。于是,这个女魔头便“还道”于正道,也将成为梁山上的女英雄。
在七十回书中,梁山女将多次单独组团,出战大名府、东平府,为山寨屡立战功。在梁山大聚义时,好汉们歃血盟誓,泯灭个人恩怨,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所以,扈三娘也斩断了“魔心”,成为梁山女英雄的领军人物。
另外,如果说孙二娘卖人肉馒头是妖魔化了女性,那写李立是不是也涉嫌歧视男性呢?
由此观之,还能说施耐庵歧视女性吗?
潘金莲故事中有大玄机以比较传统的解读,说潘金莲、潘巧云是隐写了张士诚手下的两员叛将,即潘元明、潘元绍兄弟。施耐庵借用女性的不贞,来抨击潘氏兄弟的不忠。
我认为,这样解读不太靠谱,施耐庵与张士诚毫无瓜葛。甚至,张士诚兵败身亡时,施耐庵恐怕都还没有出生。因而,说《水浒传》中的两潘讥讽的是张士诚手下的两潘,恐怕没有道理。
其实,施耐庵此处写的是大明王朝的“削藩”。
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解读了王婆说潘金莲:“生于戊寅年,新年恰好九十三岁”这句被所有人忽视的话,断言这句话隐伏的就是建文帝登基。究竟是怎么回事,敬请列位看官去我账号文章中教正。
尽管如此,施耐庵又为何不以男性来隐喻这段秘史呢?毕竟,施耐庵是反对靖难之役的,认为这场内战破坏了“天下太平”,是与赵匡胤平息五代战乱的“替天行道”相违背的。
以女性暗喻违背道义的秘史,施耐庵还是在歧视妇女呢。
在潘金莲的故事中,西门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那么,施耐庵为何要把这样一个好色之辈取名为“西门庆”呢?
原来,洪武三十五年时(1042年),镇守南京西北门(金川门)的朱惠、李景隆为朱棣打开了城门,朱棣赢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对于燕军来讲,是不是值得庆贺呢?
所以,从这个隐喻来讲,施耐庵并不仅仅只是歧视了潘金莲,也歧视了西门庆。
至于潘巧云是怎么个隐喻,本人有新的读书心得,此处不便剧透。
本回答导语中说到了《水浒传》中的几个坏女人,同样,《水浒传》中还有更多的坏男人。比如说,施耐庵笔下头号坏主,便是宋徽宗。书中,属狗的宋徽宗被鲁智深吃过一次,又在孔家庄狂吠武松,十分的令人讨厌。这个亡国之君,施耐庵没有跟他客气。
余下的坏男人就不多讲了,《水浒传》中的男性坏蛋一定是坏女人的数倍。这样,还能说施耐庵歧视女性吗?
《水浒传》是一部人文主义小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谜题,恐怕是很难揭开了。不过,本人通过细读文本,感觉到施耐庵就藏在《水浒传》中。
我觉得,施耐庵就是一个佛教信徒,耐庵的“庵”,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水浒传》隐藏着深刻的宗教思想,通过鲁智深的故事,阐明了宗教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各教之间的相互平衡,才是维护宗教正常发展、“天下太平”的重要因素。
书中有非常多的佛道信息,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解读了这些符码,对于破解《水浒传》,甚至寻找施耐庵十分的重要。我有一个十分不解的困惑,历经五百年了,为何就没有人关注《水浒传》的宗教符码呢?
既然施耐庵是一个佛教信徒,那么,不到无奈之处便不会描写两性关系了。但是,施耐庵又不是极力反对两性关系的禁欲主义者,他反对不当的违背人伦道德的两性关系,却赞同夫妻之间的男欢女爱。
梁山的三员女将全部有丈夫,很多头领还带着“老小”,有的还有孩子。林冲与老婆林娘子十分的恩爱,书中还很写了几对好夫妻,比如沧州城的李小二,等等。就是扈三娘嫁给了王矮虎,他们夫妻之间从无矛盾,也应当是鱼水相得吧。
施耐庵根本就没有厌恶正常的两性关系。
《水浒传》中,确实有晁盖、宋江、卢俊义这等只顾打熬筋骨的好汉,也有鲁智深、武松、刘唐这等大龄好汉没娶妻室的。他们都谈不上厌恶两性关系。比如晁盖,他被写成了佛教的托塔天王,鲁智深、武松则有佛缘,在蓝本故事中,他们就是僧人出身。
总而言之,《水浒传》中充满了佛道信息,有重要的宗教内容,必定不能写成一部言情小说。施耐庵是以梁山好汉的故事为线索,隐伏着历史,深藏这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因而,施耐庵既不歧视女性,也不厌恶两性关系。
水浒传为什么特别歧视妇女和厌恶两性生活?
倒不是作者歧视妇女,这跟那时候的文风有关。
施耐庵与罗贯中都是元末明初之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动荡大混乱时代,任何柔情似水的人生态度都会导致你被秒杀,强势生存是唯一活下去的方式。
整个社会养成了弱肉强食、勇者为王的风气,这是一个充满雄性荷尔蒙时代的中国。女子的娇弱反而是一种过于矫情的多余情绪,男人的坚强才是民族性格习气的主流。
所以你看明朝初期古董粗朴务实。
反映在文学作品里就是基本剔除了柔情蜜意、男欢女爱的卿卿我我,而一味追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大时代风华。
如此一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就绝无言情戏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