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时期最欣赏关羽的人,非刘备莫属。但是,翻开正史却似乎又不是这么回事,刘备并非三国时期最欣赏关羽之人。若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三国时期最欣赏关羽者,非曹操莫属。

刘备与关羽兄弟情深

《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记载,关羽还有可能比刘备大一岁。刘备的出生时间史书上有比较明确的记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陈寿写道:“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三年,即蜀汉彰武三年,公元223年。由此倒推六十三年,就是公元161年。关羽被孙权斩首于建安二十四年末,以公元纪年便是220年。陈寿没有说这一年关羽有多大,据学界考证,关羽应当出生于公元160年。

因而,《三国演义》中说“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在刘备、关羽的年龄方面存在疑问。罗贯中说,关羽遇害时五十八岁,显然也是为了让“关羽次之”而让关羽小刘备一点点。所以,历史上的刘关张并没有“结义”,而是“恩若兄弟”。

刘备与关羽在乱世相识,起兵于涿郡,经历将近二十年的奋斗才借得荆州,继而开创了益州基业。刘关张三人起于乱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保持着兄弟情谊,这一点实在难得。虽然桃园三结义是演义虚构,但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也足以令人相信,罗贯中写得合情合理,一点都不夸张。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关羽被孙权擒杀后,“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彰武二年刘备终于起兵伐吴,与孙权彻底撕破面皮,究其原因,关羽遇害是其中之一,为一员大将而欲起兵讨伐敌国,在三国历史中尚不多见。由此可见,刘备对关羽的情感超越了事业本身,兄弟情深,乃至于斯。

但是,与曹操相比,刘备对关羽的欣赏程度似乎要差很多,体现在刘备、关羽之间的更多是个人情感,以及患难之间的相互依存。而且,这种类似于江湖义气的道德捆绑,在某种程度上祸及蜀汉事业。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讲刘备集团兴于“桃园三结义”,也衰于刘关张。

刘备真的很欣赏关羽吗

为实现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刘备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荆州,将部卒数万人入益州,试图一举占据刘璋基业。但是,刘备低估了川蜀实力,庞统战死,刘璋阻击荆州兵于涪陵。

战事不利,刘备只得调取荆州兵马入川助战。在对形势进行评估之后,荆州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仅留下关羽镇守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三国志》中没有评价刘备如此部署是否恰当,《三国演义》却对此有说法。罗贯中认为,关羽并非镇守荆州的正确人选,诸葛亮并不愿意做如此安排。但是,刘备在调兵书信中已经暗示,必须由关羽镇守荆州。在移交荆州印信时,诸葛亮也很是犹豫,但将令既出,不好再做调整,荆州重任就这样落在了关羽肩上。

我觉得罗贯中在此处写得也很入情理,关羽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从正史看,并非将与帅之间的调遣与服从,诸葛亮对关羽调遣,用抬举要多于用将令。

刘备做如此安排,并非欣赏关羽的才干,而是对关羽的信任。关羽骄矜,刚愎自用,与之如同手足的刘备一定深知其致命弱点。但是,因为刘关张的特殊关系,刘备只能用关羽守住这个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基业。

后人对这段历史也多有颇多假定与猜想,为刘备“谋划”了好几个镇守荆州的方案。其中一条就是假若让赵云取代关羽,恐怕不会导致后来的结果。虽然有观点认为,赵云不过一高级保镖而已,恐不足以独当一面担任荆州防务重任。但是,若从正史中看赵云,此人的能力绝不弱于关羽。但是,赵云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究其原因,恐怕是刘备太爱惜与关张的个人情感,他们的兄弟情义是水泼不进的。

还有一种方案,说的是留庞统守荆州,诸葛亮辅佐刘备入川取益州。这条方案恐怕比赵云守荆州更靠谱。但是,刘备能信任刚刚加盟的庞士元吗?

荆州失守,关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虽然刘备没说,但他的儿子刘禅有意见。阿斗做了皇帝,便追谥关羽为“壮缪侯”。谬即错误,壮谬即大错误。刘禅的看法多少也代表了刘备的态度。

当年,关羽闻知马超入伙,便立即写信问诸葛亮,这个人是谁,谁能与他类比。可见,刘关张这个圈子十分排外,容不得他人轻易进入。

因而,刘备对关羽并不是欣赏,而是一种江湖义气的相互信赖。这一点,严重影响了蜀汉对人才的选拔任用,导致蜀汉因将才不断凋零而最早衰亡。

曹操十分欣赏关羽

三国时期英才辈出,真正欣赏人才者,应当发挥其特长,在宏伟的事业中供其驱驰,建立功勋。无论从正史还是演义的角度看,曹操是三国时期(准确的讲是前三国时期)最能欣赏人才的杰出人物。

以曹操手下的将领与关羽相比,恐怕没有谁能达到这个级别。但是,曹营将领在三国时期的表现,似乎有一层人比关羽优秀,不弱于关羽的战绩。

程昱曾说,关羽是万人敌,英年早逝的郭嘉也持相同的观点,刘晔认为关羽“勇冠三军”。这样的评价都出自曹操部下之口,可见关羽在曹营中的影响有多大。关羽不仅在曹操阵营中有此声价,东吴方面也都认为关羽是“虎熊之将”。

以上的这些评价,都是在关云长威震华夏之前得到的。而让关羽名震宇内的人不是刘备,而是曹操。

在刘备的手下,关羽当年尚无令人震撼的战功,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不过是演义小说的虚构,并不见于正史。关羽一战成名,应当是白马坡斩颜良一役。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便让关羽与张辽为先锋,前往白马坡迎战颜良。关羽到了阵前,瞭望颜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壮羽为人”,奏请汉献帝,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由此可见曹操不仅对关羽十分信任,也十分欣赏。

为留住这员大将,曹操“礼甚厚之”。但是,经过观察,曹操感觉留不住关羽,便派张辽去试探。张辽了解到关羽确实时刻想去找刘备,便向曹操报告了这个情况。曹操得知后,不仅没有怨恨关羽,还认为关羽很讲义气,对他更加欣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说:“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后来,关羽果然不辞而别,前往袁绍处寻找刘备。曹操手下建议把关羽追回来,曹公则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假如曹操下令追击,关羽不一定能够脱身。这样,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从这一点看,曹操是真心的欣赏关羽。曹操纵关羽而去,是欣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哪怕这个人将成为自己最强大的敌人。后来,关羽镇守荆州时,不断攻击曹操城池。曹操为避其锋芒,动起了迁都的念头,但是,却没有后悔当初放走了关羽。

欣赏一个人,就得为他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欣赏他的优点,同时包容对自己不利的缺陷。这一点,曹操做得绝对比刘备强。从正史上看,关羽在刘备手下并没有如此风光过。荆州失守,是关羽力不能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刘备毁了关羽一世英名。

最后,绿野老道也来一回“看三国落泪”。假如是曹兵擒获了关羽,恐怕曹操不会将他斩杀。如此,关羽大有生还的可能,继续为刘备效力——可惜,擒获关羽的是孙权。

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曹操,封官许愿皆不能留,过五关斩六将,其实是曹爱关羽之才,故意放行。若曹不放,关羽千是单骑不要说过五关了,一关也过不去。

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曹操是最欣赏关羽的人,以下的事情就能看出来:

刘备兵败丢了小沛和徐州,只身投奔翼州的袁绍。关羽保护刘备的妻小家眷是死守下邳。曹操爱惜关羽的武艺和人品,想派人说服关羽投降。郭嘉说:*关云长讲义气重感情,肯定不会投降,如果派人前去说服,怕被关羽给杀了?*这时帐下走出一人说:*我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我愿意去说服!*大家一看是张辽。这是谋士程昱说:*文远虽然和关云长有旧交,我看此人不是用语言能说服的,我有一计使他进退两难,然后你再去说服,他肯定能投降丞相的。*

程昱献计说:*关云长有万人敌的本领,不能强攻必须智取。今天我派刘备手下的降兵进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来的,然后在城内做内应。我们把关公引诱出来交战,然后炸败逃走,关公追来,再派大军截断他的退路,再派文远前去说服,就可以了。*曹操按照程昱的计谋去办了。第二天,派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到下邳城下骂战。关公率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战,夏侯惇和关羽战了十多个回合,是拨马就跑,关羽是紧追不舍,夏侯惇是边战边撤,关羽追出二十多里。他怕下邳有失,便拨马回下邳,只听一声炮响之后,左有徐晃右有许褚率领两军截断关羽的退路。关羽奋力杀退两个人,夏侯惇又率领大军截断撕杀。一直杀到晚上,关羽无路可走,只得退到一座山上休整。曹兵把小山是团团围住,关羽看见下邳城火光冲天,那是诈降的士兵偷开城门,曹操大军杀入城中。关公见下邳起火,在夜里几番冲下来,都被乱箭射了回来。

等挨到天亮,关羽刚要领兵杀到山下。这时曹军中跑出一个人,关羽一看是张辽。张辽是下马弃刀,与关羽施礼相见。张辽对关羽说:*下邳城已丢,现在小山被曹军团团围住,丞相爱惜你的人品,知道咱俩有交情,派我来相请?*关羽说:*我当誓死不降,你快走吧!*张辽说:*当初你与刘使君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使君刚败,你战死。两位嫂夫人谁来照顾,刘伯君再复出,再找你相助,匡扶汉室,你却不在了,兄长不如崭时降服曹公,等刘使君服出,兄长再去相聚!*关羽考虑再三对张辽说:如果曹丞相依我三件事,我就崭时相投!*张辽问那三件,关羽说:*第一,我只降汉不降曹;第二,我要保护两位皇嫂,不许外人讨扰,一切花销都由丞相负担;第三,一旦有我大哥的消息,我得前去寻找哥哥去。*

张辽把关羽的三个苛刻的条件对曹操说了,没想到曹操都答应了。而且赠关羽很多金银财宝、绸缎玉帛、还有很多的美女。关羽把美女都退了回去。后来关羽听说刘备在河北袁绍处时,便不辞而别,把金银财宝都留了下来。曹操听说关羽不辞而别后,并没有派兵追杀。但是曹操守城的将领不允许关羽过关,才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大哥刘备。

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曹操。欣赏其武艺超群,爱慕其仪表堂堂美须公,羡慕其结义情深忠心不二。想方设法投其所好,以打动其心,刻意为其定做护胡须罩。

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题主的问题是两个问题。这不是很好写啊!文字较多!那么久长话短说吧!

第一问问题就直接回答算了,受《三国演义》影响,我和其他答友一样,同样觉得,三国里面,曹丞相和关羽是最惺惺相惜的一对!接下来就说依据了!

先说说外国网友如何看待关羽这个人物形象吧,看图:

(一)曹丞相性格劣势将和理想

我曾经和网友这么讨论曹丞相的,曹丞相可能是汉末最后的一个真正的“士族”了。

《三国志》里这么说曹操的少年时光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三国志武帝纪》

这段记载里面说了几件事,最重要的是三件:路遇看得起自己的人;当官,棒打权贵,整治社会秩序;上书不用,对仕途失望,最终沉默回乡。

这说明了曹操年少时候,是一个理想青年,知恩,热忱、自负。后来再次入职的时候已然不是当初的少年了,“治世能臣”的梦想破灭,乱是来了只好选择“乱世枭雄”,他就变得开始多疑,善变,不过无论如何,当初的初心依旧不改,还是秉承前愿忠于汉室。不然又怎么去解释曹丞相北征乌丸的事情,北征乌丸时候,他手底下的一群丘八都持反对意见,只有郭嘉支持他。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同上

当时曹丞相羽翼薄弱,乌丸里面几十万汉民的生死,袁绍不去管,辽西公孙瓒势单力薄,这本来就没有他曹操什么事情,他为何要去多管闲事?更何况与汉室紧密相连的刘表、刘璋都不去管,不是秉承初心,他吃撑了,不好好修养生息,以备风起,还要徒劳的去打击外族,还要受袁绍的鸟气?唉,不说了,说多了三国,是一肚子的气。还是说说关羽吧!

(二)关羽的性格和理想

关羽为人性格是怎么样,其实早有定论,知恩、自负、忠诚。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武夫是一个喜欢读《春秋》的武夫。《春秋》经过孔子编撰之后早已成为儒门经典,是汉末“士族”的必读之作。勿怪陈寿点评关羽“有国士之风”。

回过头来看,三国时期那个武夫喜欢读书,即便读书,读进去的能有几个,能真实践行礼义仁智信的能有几的人?都是一群阿谀奉承之辈,同情弱小的人没有几个。关羽就是这种性格,欺上不辱下,傲视权贵而怜悯低贱。

再来看看关羽的事迹:

  • 忠诚,知礼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嫂归汉。

  • 知恩,华容道义释曹操。

  • 自负,大意失荆州。

和曹操差不多,关羽出身比较低,年轻时候杀人,躲避追缉才遇到刘备,刘备恩遇他,他就百倍还过去,即便刘备身边只剩下张飞寥寥数人的时候,也不抛弃不放弃,更不会凭借本事去其他军阀中混日子。我曾经和朋友一起喝茶的时候,就分析到过,说关羽和三国的荀彧有一样的信念——忠于汉。

当时的的各地军阀,一个个心怀不轨,心中有汉,怜悯黎民的不过是曹操和刘备,这也导致一开始刘备失势,关羽愿意投向曹操而不转投别人的原因。再看看后面荆州之败,关羽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

(三)答案

总体来说,两个人性格有共同之处,最初的理念都相同,不同的是曹操作为政治家,更懂人心,更懂时势,而关羽只是个武夫,性格刚正。关羽走的就是年轻的曹操路线,不过是一个昔日的投影。

按照曹操的另一个身份,文学家来说,曹操为人也有容易冲动的时候,只不过极少表露。文人么,总对求不得的事情耿耿于怀,曹操这一生求不得的是“治世能臣”这条路,忠义便是这条路的首选。那么他从关羽的身上看到这点,再加上投影光环,这些都是他欣赏关羽的依据。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是“士族”的原始理念: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以忠义为媒介教化黎民!曹操和关羽都想成为“士族”,最终都是求而不得!

三国时期谁最欣赏关羽?

在三国里面最欣赏关羽的其实是曹孟德。初次让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机会是他,力排众议,力挺关羽,送酒壮行,成全了一介平民崭露头角,一战成名。

刘备对关羽,是相交于落难之中,一个小贩与浪迹天涯的游子,同病相怜,结下了兄弟情义。

曹操对关羽,是欣赏关羽忠义之人,一个主帅对一个降将的慧眼识人。几乎满足关羽所提条件(降汉不降曹,不是投降是收容),送赤兔宝马,答应大哥刘皇叔活着就要尽义,除了要照顾秦宜禄之妻杜美娘(曹操可是有名的收藏人妻的大家啊,当夜就替关羽照顾了,还生儿育女了)。

可历史就是如此曲折,关羽如归曹操,功绩不一定比在刘备处小。但刘关相识在前,一个浪迹天涯的人无限珍惜知遇之恩,这也是曹操最欣赏丶最想要的。尽管关羽斩将夺关而去,曹操也网开一面。最后孙权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还给了厚葬。爱惜之心不亚于刘备,令人叹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