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杨志与索超在大名府曾经有过一次单挑,双方五十回合后战成了平手。大刀闻达爱惜这两员猛将,只恐两个内伤了一个,便叫旗牌官将他两人分开了。
“青面兽北京斗武”应当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的单挑,没有之一,施耐庵极尽细节描述,把杨志与周瑾的弓马武艺的比试,与索超的马上兵器大较量渲染得淋漓尽致。杨志大胜索超的徒弟,但却与急先锋杀了个平手。
施耐庵讲得很明白,这就是一场平局。但是,题主大概并不这样认为:这仅是一场“演武”,而非真正的沙场生死战,结果不算数。可惜的是,施耐庵此后并没有写杨志、索超再度交手,疆场厮杀到底谁更厉害,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绿野老道认为,倘若是攻打大名府时,宋江遣杨志出马单挑急先锋,其结果还是平局,谁也赢不了谁。为什么呢?
东郭争功,两人都放出了平生本事梁中书有意抬举杨志,让他做个军中副牌,为了服众,便安排了一场比武。到了演武场,梁中书亲自点将,让在任的军中副牌周瑾与杨志比试武艺。从比试结果看,梁中书似乎有意给杨志挑了个软柿子,一番较量下来,周瑾大败亏输,根本就不是杨志的对手。
杨志得胜,梁中书大喜,叫军政司便呈文案来,教杨志截替了周谨职役。杨志下了马,正要拜谢梁中书。忽然,急先锋索超站了出来,大声叫道:“休要谢职!我和你两个比试!”索超对梁中书说,周瑾是他的徒弟,前些天得病刚刚痊愈,精神上还没恢复,所以失误输给了杨志。因而,“小将不才,愿与杨志比试武艺。如若小将折半点便直与杨志,休教截替周谨,便教杨志替了小将职役,虽死而不怨。”
索超是军中正牌,官职要比周瑾大,倘若杨志赢了索超,岂不是更好?梁中书心中盘算着,干脆让杨志一发赢了索超。于是,答应索超单挑杨志。
梁中书指望杨志赢得比赛,便将自己的战马牵与杨志,还一再叮嘱:“小心在意,休觑得等闲。”梁中书此举,除了格外关照杨志,也是对索超武艺的一种肯定,急先锋绝非等闲之辈。
留守大人如此看觑一个配军,大名府的将官们便不爱看了。先是大刀闻达替索超说话,再是天王李成见梁中书把自己的战马借给了杨志,便叫过索超,吩咐道:
你却难比别人。周谨是你徒弟,先自输了,你若有些疏失,吃他把大名府军官都看得轻了。我有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并一副披挂,都借与你。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锐气!
李成不仅把战马借给了索超,还把自己的盔甲也借给了索超。天王李成有万夫不当之勇,他的装备绝对称得上“天王”级别。
至此,杨志、索超的胜负已经不但是两人之间的武艺水平测试,而是关系到梁中书、大名府将官的脸面了。而且,索超说出了“虽死而不怨”,等于是立下了生死状。所以,这场较量的性质便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赛的级别也陡然上升了好几个层级。
却说索超抡起金醮斧,杨志捻手中神枪,双方便交起手来。施耐庵在此处写道: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支马蹄撩乱。两个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这二人各展所长,斗得难分难解,只把月台上的梁中书看得呆了。大刀闻达从中斡旋,把两个杀得兴起的猛将分开。这场战斗便以平局告终。
那么,这场比赛有没有水分呢?双方是不是有所保留,而不能作为衡量他们之间武艺水平的依据呢?
战场真打,索超绝对不会输给杨志杨志要给梁中书争气,索超则要维护军官的颜面,不负天王李成所托。因而,施耐庵说,这两人是放出了生平本事,毫无保留的打了一场不亚于实战的硬仗。
若以求胜心理而言,杨志恐怕更为迫切。刚刚发配到大名府不久,杨志急于想籍此重回体制,再做将官,以实现自己“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的生平抱负。所以,杨志绝对不会放水,失掉这次机会。
急先锋索超使用的是金醮斧,施耐庵虽然没说这柄斧子的重量,但却是《水浒传》中一件十分独特的兵器了。而且,可列为次重兵器,需要一些膂力才能使得精妙。索超斧法高超,箭术也一定也很不错。书中写道,索超出场时:“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倘若比射术,也不一定输给杨志。
索超无愧大名府猛将,这一战不仅把梁中书看得呆了,两壁厢观战的军官们也都竖起了大拇哥,纷纷赞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
替军官抱不平,一心希望索超赢得比赛的李成、闻达,也一齐下了将台,禀复梁中书:“相公,据这两个武艺一般,皆可重用。”梁中书大喜,便将杨志、索超一并提拔为提辖官。
李成、闻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当然也做了许多年军官,也曾出了几遭征,见多识广,他们的意见应当是最具权威的。因而,杨志、索超这场打斗既没有水分,也丝毫没有相让的余地,完全是两人真实武功的展示。
索超放出了狠话,要与杨志死战,必定不会手软。索超搏命,杨志岂敢怠慢。这就是一场恶斗,根本就没有顾忌到对手性命。因而:“闻达心上只恐两个内伤了一个,慌忙招呼旗牌官飞来与他分了。”闻都监这等武功高手看破了其中凶险,这两人看来是真的搏命了。
当然,也不否认闻达更担心索超失手,万一打得久了,索超受到伤害。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态,并不能作为双方武艺高低的说辞。以命相搏,即便是旗鼓相当的对手,恐怕也难保电光火石间的闪失。况且,伤了杨志也不好交代,将台上的闻都监也不好交差。
杨志、索超都升了官,披红挂彩,并肩策马出了东郭。两边街道,扶老携幼,都看了欢喜。梁中书问,百姓们如何欢喜?众老者答道:老汉等生在北京,长在大名,从不曾见今日这等两个好汉将军比试!今日教场中看了这般敌手,如何不欢喜!
各方面反馈的信息都说明,杨志、索超战力相当,这是一场不亚于沙场厮杀的实战较量。而且,交战双方也是心服口服,相互钦敬,所以“上下肩都骑著马”,并辔而行。
梁山先锋官名不虚传杨志接受了押运生辰纲任务,在黄泥冈被晁盖一伙劫走,便上了二龙山,与索超再无交手记录。但是,双方都是武功高强的猛将,在各自的疆场上都留下了对阵水浒名将的记录。
杨志在大名府比武之前,曾经在梁山脚下与林冲大战朴刀,四十余回合不分胜败。上二龙山前,又与花和尚鲁智深一场恶斗,五十回合没见输赢。三山聚义打青州,杨志单挑双鞭呼延灼,四五十回合平分秋色,只杀得呼延灼暗暗喝彩。
这几员战将都堪称梁山五虎将级别的超一流实力,虽然鲁智深是步军头领,但却是军官出身,战力丝毫不弱于林冲等人。杨志分别与他们战平,武功实在是太强劲了。
索超的战斗经历稍微少了点,没有像杨志那样与如此之多的超一流名将的交战。这似乎也是急先锋索超被质疑的一大理由。不仅战绩少了点,索超还疑似有过一次败阵的记录。
这是宋江二次攻打大名府时的一场战斗。刚刚归顺梁山的关胜,随军兵临城下,出阵搦战。索超不认得此将,便挥动金醮斧迎战。索超与关胜大战了十个回合,大刀闻达见索超战关胜不下,便挺双刀出阵相助。
想必水浒迷们一定十分期待大名府兵马都监闻达的战力,即便是助阵,也不妨看看这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大将到底有多厉害。叵耐施耐庵却不满足看官们的好奇心,立即让宣赞、郝思文出马混战。而且,没打多久,宋江鞭梢一指,大军卷杀过去。一场好戏就这样被搅黄了。
这场打斗,索超十回合之内其实并没有输。不仅没有输,还证明了急先锋的实力非同小可。
关胜没入伙之前,曾经双战梁山林冲、秦明,三员虎将直杀得如走马灯般,扬起了征尘。虽然关胜看看输与他两个,但力敌二员虎将且能厮杀多时才呈败象,关胜的战力是相当惊人的。
索超此前也曾与秦明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败,实力也能力敌梁山虎将。此番与关胜打了十个回合,恰能证明其同样有能力进入五虎将行列,丝毫不输于青面兽杨志。何况,在与秦明打斗时,韩韜暗中相助,射了索超一箭。迎战关胜之前,施耐庵特别提到,梁中书正在城内与索超起病饮酒,左臂箭伤刚刚痊愈,力量尚未恢复。即便如此,也与关胜打了十个回合。闻达若不搅阵,说不定还能继续打下去。即便是输给关胜,也不能就此低估索超的水平,得出不如杨志的结论。
施耐庵在写到索超再度出场时,说他“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好一员战将!
梁山大排名时,上山不久的索超总排名第十九,比第十七名的杨志低了两位。八骠骑兼先锋使中,索超也是紧随杨志,排在第四位。倘若以武功因素来看此排名,八骠骑中,索超与杨志都显得低了点,至少应当排在第二、第三的位置上。
杨志后来在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选锋首”,也就是先锋敢死队队长,是梁山名副其实的先锋官。而索超绰号就是急先锋,可谓梁山先锋官标志性的人物,战力绝不会输与杨志。
《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你没有看过《水浒传》吗?你没看釗在大名府二将比武吗?
《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杨志与索超单挑的场面书中有过描述,那就是《水浒传》第一十二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是索超名号,青面兽乃杨志别称。
那时杨志丢失了花石冈,殿司府制官这一职务也跟着丢失了。他筹集了一担金银财物想去疏通关系恢复职务,结果钱财使尽,到头来却被太尉高俅痛骂赶了出来。他身无半文,腹中饥饿,只好去集上卖掉祖传的宝刀想换得银两来度日,却偏又遇到一个叫牛二的泼皮纠缠。杨志一怒之下却将牛二给杀死了,惹下命案被发配到大名府留守司充军。可怜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却弄得如此凄惨,真是官家饭吃到头了成了囚犯。幸好大名府留守司的老板相中了他。此人叫梁中书,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极有权势。见杨志是一条好汉,便有意抬举,想让他做一个军中副牌军职务。这让杨志高兴得如遇再生爹娘。但杨志毫无寸功,其本领又无人知道,怎样才能使众人服气呢,如是梁中书安排了一场精彩的比武。
他的本意是找一个副牌军职务的人与杨志比武,如杨志胜即可免掉那人职务,杨志名正言顺接替。谁知恰好有一个叫周谨的副牌军看不起杨志,出言不逊,主动挑战。这正中梁中书下怀。于是就在东郭校场来了几场比武,先比枪法后比箭。杨志把那周瑾打得狼狈不堪,输得一塌糊涂。
如果没有意外,杨志任副牌军实至名归了。偏偏又惹出了一条好汉,那就是正牌军急先锋索超。因那周瑾是他徒弟,被免职由别人取代他怎可咽下这口气?这个面子他要去挽回。他大叫要与杨志比试,这倒出乎梁中书意料之外,但事到如今也只能顺其意了,于是有了杨志和索超两人的一场恶斗。
他们两马相交,兵器并举,一个用开山大斧,一个使长枪,一来一往使尽平生手段,让看台上的官兵大饱眼福,直说多年未见如此精彩比武了。两人大战五十合未分胜负,梁中书唯恐伤及一人急忙叫停,才制止了这场拼杀。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继续让两人拼杀下去谁会获胜呢?我想应该是杨志。其理由有三:其一杨志是带罪之身,被动应战气度自减三分,而索超则是正牌军官,主动挑战气势要强得多;其二杨志初来乍到,仅梁中书想让他出头,而且并不是针对索超。除此杨志不识一人,且在客场的位置,环境对自己不利。而索超则粉丝多多,占据主场,信心满满;其三是杨志已经与周瑾比试了一场,而且是要打满五十合再算中枪点数,另还比了骑射,消耗了一定的体力。而索超则是接替比武,体力充沛,且又熟看了杨志的枪法。杨志在这三种不利条件下与索超相斗丝毫不落下风,可见杨志本领在索超之上。
后来都上了梁山,两人同列马军八骠骑之位并且都兼任先锋使,但杨志梁山排座次排名在第十七位,索超排名第十九位,可见杨志略胜一筹。
《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其实青面兽杨志应该占上风,在发配北京大名府时,杨志曾经和急先锋索超比试,当时杨志正在服刑,因为路途劳顿,身体没有复原,又加上已经和索超的徒弟周瑾比试了一番,体力应该下降而没有得到休息,作为囚徒的杨志能和以逸待劳的北京大名府军官索超打成不分胜负,已经是很不错了。杨志曾经和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斗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又曾经和花和尚鲁智深大战几十个回合,还和双鞭将呼延灼比试数十合,可见他的武功非同一般,他不愧是杨老令公的后人,是梁山好汉中应过武举的两个中的一个。
《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杨志与索超在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安排下曾经有过一场精彩的马战,当时杨志轻松战胜军中副牌周瑾。然后正牌军索超又披挂上阵与杨志进行一番较量,索超胯下征雪白马,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威风凛凛。杨志坐骑火块赤千里嘶风马,手中浑铁点钢枪,杀气腾腾。原著如此表现两人精彩对决:
二人得令,纵马出阵,都到教场中心。两马相交,二般兵器并举。索超忿怒,轮手中大斧,拍马来战杨志;杨志逞威,捻手中神枪来迎索超。两个在教场中间,将台前面。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手臂纵横,八支马蹄撩乱。两个斗到五十馀合,不分胜败,月台上梁中书看得呆了。两边众军官看了,喝采不迭。
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俩人你来我往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上面说的是马战杨志可以跟索超战个平手。但要论步战,索超就肯定怂了。因为索超只是一名马上将官,而杨志则是马上马下全能选手,实际上杨志步下的功夫那才是其强项,在不使用祖传宝刀就仅仅使用一把普通朴刀的情况下能跟林冲、鲁智深这样的顶尖高手战平,起码在五十回合内不落下风。倘若他用上杨家将的祖传宝刀,林冲与鲁智深还真是未必能赢得了杨志。
杨志是马上马下都跟一流高手较量过的,其实力有目共睹,含金量非常高。索超号称急先锋,这种类型的人上来就是急茬子,但弱点是耐力不足,不能打持久战。如果当时索超跟杨志马战再打五十回合的话,索超必败无疑。
索超没有步战的交锋记录,显然是没有步战能力,因此在步战方面杨志远甩他无数条街。
结论:若单挑的话论综合实力杨志胜出!
《水浒传》的杨志与索超单挑,谁会赢?为何?
杨志与索超在大名府有过一场打斗,看似平局,实则杨志胜出。
杨志在与索超交手前已与周谨有过一场比试,周谨身上的近五十个白点让索超怒不可竭,当然,此战并不能表明杨志有多厉害,而是周谨太水。当索超请求出战杨志时,天王李成倒是有点虚,就让杨志骑上自己的宝马,请注意,二人是马战,马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杨志也得到了梁中书的宝马,但他的马不是战马,舒适度足够,勇猛度却不佳。
所以,索超战杨志时不仅体力优势巨大,连马匹都是精良的,即使是这样,二人也只能打平,所有索超的实力上限就是杨志了。
从后续的戏份来看,索超的表现场面明显比杨志多的多。按道理像杨志这种将门之后,理应不辱家风,行陷阵杀敌之事,但明显著书者更喜欢风风火火的索超,为索超设定了许多精彩的突围大戏以及斩将大戏。
同样的,索超也是个急性子,并且他的性格也让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梁山打杭州时,索超与石宝交战,几回合后石宝就退,索超不知是计前去追赶,被石宝回马一流星锤砸死。
所以再回到题目所说的,索超的整体实力不如杨志,但要比冲阵,索超从来不怂,你不信好好去河北看看~。
文/逻辑文史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