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圣叹要腰斩《水浒》?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历来都有争议,是否腰斩,斩得对不对,都没有一致的说法。不过,我认为,金圣叹没有腰斩施耐庵的原著,即便是斩断了《水浒传》,也是斩得对,斩得好!
先简要说说《水浒传》的版本现在通行的《水浒传》版本,大致有两种:七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再不然就是依据所谓“天都外臣”百回本,也就是1975版的这个本子。据本人多年研习《水浒传》的心得,认为,其他本子都不对,而唯独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是比较接近施耐庵原笔原意的。
上述所列各种《水浒传》版本,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繁本”之列。繁本又分为“容与堂”、“贯华堂”两大系列,百回本《水浒传》据说(只能说是“据说”)是明嘉靖年间的刻本。而七十回金圣叹批点本,则是依据的不知何年何月刊印,且有伪造嫌疑的贯华堂本。
虽然贯华堂本不知所宗,大有被金圣叹依仗才情肆意砍杀的嫌疑,但是,毕竟经过了金大师之手,自此之后的篡改便不敢胆大妄为了。如果说,一定是金圣叹篡改并腰斩了《水浒传》,那也是明人不做暗事,金圣叹改就改了,斩就斩了,明摆着的事,现在以此底本出版的《水浒传》还算比较老实的遵从了金圣叹的贯华堂本。
容与堂本则不然,据说这部刊印于明万历年间的版本,最早是没有征辽故事的,更没有剿田虎、灭王庆的情节。后来,还有多种版本出世,有的没有征辽,有的没有征田虎,有的则没有征王庆,非常的凌乱。
很显然,七十回后的故事,都是为了《水浒传》的刊印、流行而歪曲了施耐庵原著精神,杜撰出诸多续书。现在的一百二十回本,后五十回已被证实是明代中晚期陆续编加进去的,清代干脆把这些狗尾统一命名为《征四寇》。
以此言之,所有的荣誉堂本《水浒传》都涉嫌造假。那么,贯华堂本是不是很纯正,就是施耐庵的原作呢?
说说“楔子”与“引首”所谓“楔子”,是贯华堂本《水浒传》,从“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这首开篇词开篇,完整的讲述了“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然后,“楔”出七十个回目,开始梁山好汉的故事,结构非常合理。
荣誉堂本则大不相同,开篇虽然也是与贯华堂本一样的诗词,也讲述了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但却有一篇“引首”。这篇“引首”还没讲完洪太尉误走妖魔,便进入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史大郎大闹史家村“,这一回的开篇还在讲洪太尉的事情,显然文本逻辑不对。
以此判断,我认为,贯华堂本比较接近祖本。为什么呢?
《水浒传》是以梁山故事为主线的,108个好汉从龙虎山附魔大殿地窖里放出的妖魔,六十多年后才现身江湖。放出妖魔,妖魔幻化人身,这是两个时空的故事。因为洪太尉误走妖魔,才引发了梁山聚义的事情。也就是说,妖魔被放出,才有后面七十回的故事。贯华堂本说”且住!若真个太平无事,今日开书演义又说著些甚么?看官不要心慌,下文便有一部七十回正书,一百四十句题目“。然后,列出回目,开始正文“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容与堂本却不管这个,前后六十年的事情编在一个回目中弄,洪太尉放走妖魔的事情没完,就进入下一回了,结构非常不合理。
仅从”楔子“和”引首“判断,我认为贯华堂本的结构更为合理,更符合宋元话本的结构大系。这样讲,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是否就有道理了呢?
金圣叹腰斩了《水浒传》狗尾我认为是腰斩了,但是,他所腰斩的不是《水浒传》,而是乌七八糟的狗尾。
举两个文本例子说明容与堂本的诸多狗尾。
第一,第七十回梁山好汉排座次,大家一齐跟着宋江发誓,要”替天行道“走招安之路。但就在这一回,武松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招安。先且别说这些文字是谁写的,就看武松的表现,就知道《水浒传》从这里开始,就涉嫌伪造了。
武松是梁山好汉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比宋江还早。而且,也一起参与了梁山替天行道的盟誓。顶天立地,一口脱模一个钉的武二爷却被容与堂者流写成了出尔反尔的小人。这是非常明显的文本逻辑错误,决然不是施耐庵所为。读一读《水浒传》,施耐庵是何等赞赏武二哥,怎么会有这样的文字?
施耐庵写《水浒传》绝对是依据和参照了历史史料,书中很多人物与无数处细节都与历史真实高度契合,或者进行历史真实的挪借、加工。即便是进行艺术改造,但也遵循了基本历史史实,没有偏离历史大线索。
续书《征四寇》有个非常明显的历史性错误,就是征剿方腊与攻打辽国的历史顺序大颠倒。这一点,诸多解读《水浒传》的专家教授为什么就视而不见呢?施耐庵是绝对不会这样写的,明显是后来所续的狗尾巴。
攻打辽国,缘自宋金”海上之盟“,是北宋王朝自取灭亡的重大战略失误,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续书作者不懂历史,胡编乱造了这么一段比狗尾巴还不如的故事。
书说简短,不再列举续书的荒唐。既然是荒唐,便不是施耐庵的文笔,与金圣叹腰斩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容与堂本在金圣叹之前,谬种流传,金圣叹将容与堂《水浒传》腰斩,好得很!
梁山泊好汉惊恶梦是谁的手笔容与堂本七十回(这个版本应当是七十一回)之后的故事,绝非施耐庵所写,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依贯华堂七十回本,《水浒传》似乎还没有写完啊。后来的故事,施耐庵写没写呢?这个疑问现在已经无法解答了。
假定施耐庵写了,恐怕也早早的被删掉了。据说,施耐庵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也有说施耐庵活到了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直到明嘉靖年间,《水浒传》才刊行于世,是在施耐庵死后的若干年。这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删改才得以面世啊。如今,这部著作还在被不停的删改,不同的出版社,面对不同的层次,细节就不一样。我手头十几个版本的《水浒传》就能说明问题。
狗尾巴续书令恃才自傲的金圣叹非常不满,一刀斩之而后快,确实大快人心。斩却之后又如何结局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写一段了。于是,梁山泊好汉惊恶梦就出笼了。
不过,还是有一个疑问。这个恶梦的的确确就是正史上记载的梁山好汉的结局,《宋史·张叔夜传》就说,宋江等三十六人闯荡到海州(今连云港)遭到张叔夜的伏击,先擒获了宋江的副将,无奈之下,宋江率全伙投降。
卢俊义的恶梦所梦到的拿着长弓的、自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的就是张叔夜。张叔夜,字嵇仲,一个“嵇”字就隐含了张叔夜,正是《宋史》的真实写照。
《水浒传》的恶梦,真的与历史真实很契合。那么,如果施耐庵就此煞尾也没什么不对,恶梦这一段故事,也极有可能就是施耐庵写的。
如果施耐庵写完了全书,因为受限制而早就斩掉了后面的故事,弄了些狗尾巴来接续。这样,金圣叹斩掉后面的内容,就必须把书搞完整了。于是,沿着施耐庵思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编写了这样一段结束情节,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施耐庵就以惊恶梦结束,那么,金圣叹就没有腰斩《水浒传》。
金圣叹不斩我也要斩总而言之,金圣叹不满续书,斩掉七十回后的故事绝对有可能。如果真的是金圣叹腰斩了续书,这位大才子就值得大大的赞赏了。
在我十几个版本的《水浒传》中,每读到武松反对招安,便愤怒得比读了《荡寇志》还愤怒。在写分析这部巨著文章时,基本上不参考续书——无论是何种样的续书。在我心目中,实际上也斩掉了七十回后的故事。后面几时回的故事不是《水浒传》,金圣叹斩之有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