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玉兰是张督监心爱的养娘,什么时候变成了武松的妹妹了?有观点认为,武松杀玉兰属于滥杀无辜。所以,几版电视剧都改编了施耐庵的原著,把武松杀玉兰的戏演绎得很凄婉。“武松杀玉兰妹妹”,大概是从央视版电视剧上看来的。

电视剧中所呈现的这个情节,不妨叫做“武松杀妹”。试想,杀妹是个什么样的感想?大概比杀嫂还难受吧。但是,这是电视剧,不是施耐庵的原著。下面,就以电视剧和原著两个层面,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山东版电视剧“妹妹”玉兰跳楼而亡

山东版《水浒传·武松·身陷都监府》中写道,张都监为给蒋门神报仇,设计将武松请进了都监府。这一天是中秋节,张都监夫妇设家宴款待武松。席间,把养女玉兰叫出来唱曲。玉兰手挥琵琶,唱了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张都监为进一步迷惑武松,让他的老婆给武松和玉兰做媒,让二人先定亲,三年之后成婚。武松没有答应,玉兰也因为心中有事没有应允。不过,玉兰听了张都监夫人所介绍的武松,心中便产生了同情。

当天夜里,玉兰偶然听到张都监与蒋门神讲话,说的内容是要设计陷害武松。玉兰听了大吃一惊,赶紧到武松那里报信。武松误以为玉兰是来私奔的,便将她拒之门外。这样,就把玉兰彻底摘干净,张都监栽赃武松和玉兰没有关系。

武松从飞云浦杀回都监府,头一个遇到的就是玉兰。此时,玉兰向武松诉说身世。说她的父亲与张都监是结拜兄弟,父亲死后,张都监把她们母女接进了都监府。张都监心怀叵测,试图霸占结义兄弟的妻子,逼得玉兰娘上吊而死。

武松听了,非常气愤,对玉兰说:请姑娘稍等,这就去为你娘报仇,说罢,冲进鸳鸯楼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

武松在墙上写完“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几个血字,便要带玉兰出城。玉兰没有答应,她几番催促武松赶紧逃命。武松下了鸳鸯楼,正要离开都监府时,却见玉兰从鸳鸯楼跳下,追随她娘而去。武松飞步上前,要接住玉兰,可惜差了一点,玉兰香消玉殒。玉兰跳楼而亡,武松非常痛苦和愤恨,带着一腔仇恨离开了都监府,踏上了漂泊之路。

这部电视剧公映于1983年,玉兰和武松都是受官府欺压陷害之人,属于“阶级兄妹”的情感。武松没有杀玉兰,而是愤恨反动官府逼死了玉兰。

央视版玉兰“妹妹”被武松捅死

央视版《水浒传》则把玉兰写得很质朴,一幅乡下丫头的单纯。不过,这部剧并不是在玉兰唱曲时,张都监把她许配给武松的。而是在一次闲聊中,张都监当着两人的面,给他们说媒。

武松没有答应,但却愿意认玉兰为妹妹。张都监说,这样也好,玉兰今后就去武松那里,早晚伺候。于是,这二人以兄妹相称,玉兰为武松缝补浆洗,俨然一个使唤丫头。

张都监栽赃武松,玉兰原本知道,来到武松房间,但她没有说出实情。这一夜,武松被张都监设计栽赃,押下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折回身来,先到快活林杀掉了蒋门神的老婆。然后,再去都监府杀人。

武松先杀了几个下人,玉兰见到尸体,知道是“哥”来了。武松杀完所有人后,碰到了玉兰。玉兰向武松解释道:她也是被逼无奈,不敢说出张都监栽赃之事。武松说,你骗得了我,偏不了我手中的刀。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妹。于是,背对着玉兰,一刀将她捅死。

这版电视剧似乎更接近原著,为武松杀玉兰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武松杀玉兰,与杀张都监一样,出于愤怒,也出于报复。但是,玉兰却是也是出于无奈,她并没有如原著所写的那样,伙同张都监出卖武松。

原著中,武松杀的就是张都监同伙

《水浒传》“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这回书,是这样写武松和玉兰的关系的。

张都监设家宴款待武松,叫来心爱的养娘玉兰唱曲,席间,将玉兰许配给武松。从原著看,武松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张都监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与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负约。”

张都监都听出了武松的弦外之音,武松还是愿意接受玉兰的。但是,原著中并没有玉兰和武松有一段相处的日子,而是当天夜里就出事了。

当时,武松以喝多酒恐怕失了礼数为由,先回到房间休息。为解酒消食,武松在院子里打了几回哨棒。正在这时,武松听到后堂大叫“有贼”。武松心想,张都监待自己不薄,府中有事便不能袖手旁观。于是:

武松献勤,提了一条哨棒,径抢入后堂里来。只见那个唱的玉兰,慌慌张张走出来指道:“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武松听得这话,提着哨棒,大踏步直赶入花园里去寻时,一周遭不见。

等武松返回来时,早被一条板凳绊倒,七八个埋伏在黑夜里的军汉将武松放翻,捆绑了起来。

从飞云浦杀回都监府,武松一口气杀了九个人。武松杀心未泯,到后门换了一把朴刀,翻身又杀了回来。这时,正碰见玉兰打着灯笼,带着两个小的往鸳鸯楼来。玉兰把灯笼照见了被武松杀死的都监夫人,叫声“苦也”。

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此后,武松再杀五人。原著中的武松确实涉嫌滥杀无辜,电视剧为维护武松形象,纷纷改编。

原著就这么简单,没有电视剧设置的情感纠葛。从情节看,玉兰就是张都监的同伙。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一定是与玉兰合谋好的。

书中交代,八月中秋这天,张都监设宴款待武松,“张都监叫唤一个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出来唱曲。”

养娘就是丫鬟、婢女的意思,也有乳母的含义。既然是张都监心爱的,便很清楚的交代了张都监和玉兰的关系。玉兰与张都监合谋陷害武松,其实施耐庵早就点明了。

原著中,武松杀玉兰杀得在理,根本就不是滥杀无辜。所以,武松此时的想法就是复仇出气,动作非常的迅捷,毫不犹豫的杀了玉兰。

电视剧为什么改编

电视剧将武松杀玉兰写得很凄婉,还添加了很多感情戏份。尤其是山东版的电视剧,设计了玉兰跳楼而死,根本就不是武松所杀。

央视版的玉兰纯粹一个乡下丫头,弹琵琶唱曲根本就不会。演员一身粗布衣服弹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非常的木呐,手不动、口不张。明显是要突出玉兰的贫寒身份,写武松与她的兄妹情感。

这样的设计很拙劣,反倒是很多观众同情玉兰,谴责武松滥杀无辜。

相对而言,山东版的《水浒传》改编得更有道理。虽然离原著远了点,但玉兰的演员显得很专业,自弹自唱,与苏东坡词的情调很搭配。最终跳楼身亡,当时也博得了观众的同情,武松的形象更为高大。没读过原著的读者,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武松没有给人留下滥杀无辜的坏印象。

央视版电视剧的改编,赋予了武松杀玉兰很复杂的情感。既是“妹妹”,何不放她一马?武松不容“妹妹”分辨,也不原谅“妹妹”的无奈,将她一并杀掉。虽然,武松此时心情也很复杂,但杀红了眼,眼中喷着怒火,背对着玉兰,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这个镜头虽然能够反映出武松杀玉兰时的复杂心情,但毕竟这样的玉兰不至于被杀死。就杀玉兰这个情节来看,这版电视剧改编得不成功。

(83版电视剧是本人收藏的资源拍照,有点模糊)

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思想支配行动,人在激愤的情况下杀人,思想还都是有一定想法的,一个人之所以杀人,在他的内心必有他杀人的相当理由,这个理由也许是早就有的多方面原因,也许是刚产生出的一点激愤原因,没有一点儿思想支配的杀人,恐怕还是没有的。在《水浒传》原著中,武松之所以将张都监许配给自己的玉兰姝姝也杀死,就在于玉兰完全站在张都监那边,与张都监共同欺骗栽脏自己,致使自己被张都监陷害。

武松打过蒋门神,在施恩的快活林酒店很是快活,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武松就被张都监召到了都监府,当然武松还不知道这是蒋门神暗中报复,与张都监设下的陷井。武松进了都监府,张都监待他很好,在都监府给他找了份看家护院的差使,还在中秋之夜,让武松参加自己家眷赏月的家宴,还当众将自己最喜爱的丫鬟玉兰许配给武松。当时武松真的非常感激涕零,要知道,武松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由哥哥扶养长大,缺父爱缺母爱,哥哥又死了,无依无靠,真的没有尝过父爱母爱的滋味,这时的张都监却如父亲般的关心自己,又为自己定下终身大事,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才好。但他又哪里知道,这是张都监在一步步为自己设的局呢?看着张都监如待亲子般的对待自己,武松无以为报,自然要尽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张都监看好家护好院。当听到张都监家里喊有贼时,他就第一时间跑出来捉拿贼人,但很不好,他的出现,正中张都监下怀,于是不由分说,就让家人把武松当贼给拿了。武松冤枉啊,本来自己是出来捉贼的,却被当贼给捉了,他怎能不分辩?但分辩是无用的,当家里仆人从武松的住房内拿出脏物时,武松真是有口也说不清了。同时武松这才恍然大悟,张都监只所以待自己那么好,又把玉兰许配给自己,原来这就是一个局,脏物是怎么到自己房间来的?还不是玉兰以照顾为名,偷偷放进去的?玉兰根本就没有嫁自己的意思,张都监也根本没有许亲的意思,这完全是设好的圈套,好让自己往里跳。张都监是罪魁,玉兰就是帮凶。如果玉兰真的爱自己,提前就该有所提醒,让自己有所警觉,但玉兰没有。那么玉兰心里究竟有没有同情武松,想为他摆脱陷井的念头呢?也许有,也许没有。玉兰只是张都监家中的一个奴婢,生杀权全在张都监手里篡着,自己根本没有一点儿人身自由,张都监让她死,她就得死,让她活,她就能活,她不听张都监的摆布行吗?她受使栽脏武松,也是身不由己。武松在大闹飞云浦后,再到张都监家血溅鸳鸯楼,在杀玉兰时,心里也许有些些复杂不情愿。但这时的武松早已被仇恨充斥了头脑,他怨恨张都监,也怨恨他全家上下的人。他觉得杀他们,也是他们罪有应得。至于玉兰,当张都监当面提出许配的话时,武松也是很高兴的,可见他对这门亲事也是满意的。当得知这都是一个骗局时,他已知玉兰也是在欺骗自己,也许他心里还有些怜惜,但一想到她对自己没有丝毫的感情时,手中的刀也就不再那么留情面了。反正大家都是死,你听张都监的,那你就到地下也听从张都监的吧。

在九八年的《水浒传》电影里,也许是将这一情节人性化了,当玉兰听到张都监要将自己许配给武松时,心里也是很高兴的,并且处处表现出了对武松的好,武松虽然没有答应玉兰这门亲事,只答应作她的哥哥,但武松心里还是非常喜爱这个姝子的。在杀玉兰这一场景时,也显得很有人性化,武松下不得手,玉兰却是将身体主动送进了武松的刀子,两只默默含情的眼,真的让武松不知所措。其实影视里如此布置,完全有“六个手指挠痒,多一道”之嫌,我还是非常倾向施耐庵老先生的篇章情节布局,更适合当下的人情事故。

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在充满血腥的鸳鸯楼上,武松踫到玉兰时,心里可能是这样想的: 你也不是个好东西!表面是人,暗地是鬼,表面叫哥哥,暗地却使手段,半夜喊我捉贼,然后把长凳放在黑暗处把我绊倒,好让张都监的家丁把我捉住,世上有你这样的妹妹吗?人家真心待你,你却狼心狗肺!你不配活在世上!于是给了玉兰一刀。

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是老三,我的观点向来与众不同。

孟州城里、张都监家中、鸳鸯楼下,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肯定是这样想的:

老天有眼,小/贱/人,终于送上门来了,受死吧!!!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是自保,血溅鸳鸯楼是复仇。

在飞云浦的桥下,武松杀死了两个衙役和两个蒋门神的徒弟,觉得极其不解恨,一怒之下返回孟州城里,准备报仇雪恨。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立在桥上看了一回,思量道:“虽然杀了这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

来到张都监家中,武松凶性大发、步步见血。在遇见小玉兰之前,武松就已经把张都监家里杀得血流成河了。带着DOTA的节奏,走您!

杀后槽(配音: First blood,一血)。

杀死甲、乙两个丫鬟(配音: Double kill,双杀)。

杀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配音:Triple kill,三杀)。

杀张都监两个亲随(配音: M-m-m-m...onster kill,妖怪了)。

杀张都监老婆(配音: God like, 同神一般)。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武松终于遇见了小玉兰。

书中又是这样描述的:

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

此时的配音,正好就是:Holy shit(超越神了)!武松随即又杀死丙、丁两个丫鬟和“三两个妇女”,终于觉得“我方才心满意足”,收手离开。

北宋时期,小玉兰这种养娘,类似当时臭名昭著的“扬州瘦马”。武松好意捉贼、反倒当成贼被捉的过程中,小玉兰与张都监等人沆瀣一气,给武松指了一条死路,可谓“功不可没”。武松报仇的对象就是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一干人,小玉兰作为他们的帮凶,是绝对逃不过武松“终极审判”的。

所以,当武松杀小玉兰时,心中就是一个想法: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我是老三,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想法就是个泄恨。

武松算得上是个堂堂奇男子,行走江湖十多年,虽无富贵,但毫无羁绊,也算过得洒脱自如。

自从景阳冈打虎,名声大噪,被阳谷县令聘为都头,按理他从此收心于江湖,入正道,吃官家饭,然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过上安定的日子。然而天不遂人愿,其嫂潘金莲被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死其兄,并蒙蔽视听逍遥法外。武松狂怒,先杀潘金莲祭于其兄的灵堂之上,后杀西门庆于酒楼之下。投案后被官府发配孟州道,武松跌入到了人生低谷。虽然这对武松是一大恨事,但兄仇已报一切都值了。

但在张都监家的遭遇对武松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张都监为从蒋门神那儿分取到一笔优厚利益,帮他从施恩手上夺回快活林酒店,设计陷害并除掉武松。这使武松承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从身体到性命以致到感情上的重大伤害。这对武松这铮铮汉子来说无论如何不可容忍,要泄此恨必将是一场惊天血案,而与此事件有关的人员无一能幸免。

那张都监为除掉武松做了个局,聘武松为门客,给了优厚待遇,当时就让武松心怀感激,一门心思都在报达张都监知遇之恩上。在一个中秋之夜,与张都监一家饮酒赏月,让孤身一人的武松有了家的感觉。这时张都监的漂亮丫鬟玉兰出来献歌,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得是婉转动听,这种娴静淡雅的生活武松难有体验,也最能让人失去心智丧失警惕,此时张都监再施恩惠,提出将玉兰许与武松为妻。漂泊一生的武松除了感激想必再无其它可说了。

此时问题来了。武松回房休息不久,突然外面一片喊"抓贼"之声,身负保安职责的武松立刻冲出去抓贼,正遇玉兰姑娘惊慌走来,对他说:贼跑到后花园去了。等武松追去,却被人暗中绊翻,几个军汉一齐上去把他当贼给抓了起来。接着从武松房里搜出大量金银等"赃物"。武松这才明白了这一系列的组合圈套,全在编排自己。在棍棒重刑之下,武松只得暂时认了。不可想象,此时武松心里的那个恨有多深。

此案最终结果是将武松再吃二十脊杖,带重枷发配恩州牢房。案子完了而此事并未见完,他们还要在发配途中结果掉武松性命。

对武松而言,栽赃陷害为第一恨,利用玉兰姑娘骗取感情为第二恨,途中结果其性命为第三恨。

此三恨常人都难以忍受,何况武松那铁血汉子。于是有了飞云浦的绝地反击,掰开枷锁,先杀掉公人和刺客团队,然后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再杀张都监全家上下,当然也包括玉兰姑娘。

武松杀玉兰时没想过那是什么玉兰妹妹,电视剧纯属瞎掰。如果说武松开始对她有几分好感的话,在她骗他去后花园捉贼时,别说好感荡然无存,剩下的早就只有满满的恨意了,何况参与欺骗感情的行为对武松完全是一种羞辱。当然玉兰作为下人,对主子只能服从,但武松不是这样想的,她就是一帮凶,不杀此恨难消。

武松真汉子,一股恨意宣泄尽,还留下一句话:"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血溅鸳鸯楼,武松杀玉兰妹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任何人都憎恨欺骗,更何况是铁骨铮铮嫉恶如仇的武松,对于玉兰妹妹之杀,他毫无足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