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四大名著没有写得好或不好之分,应当是各具特色,各成风格。绿野老道此前曾说过,四大名著的排位,以成书时序最为恰当。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应当排第一位。稍后是《三国演义》,大约也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但主要创作时期应当是在明代,紧随《水浒传》居第二。《西游记》大约成书于明中后期,排在第三位。《红楼梦》成书时间最有争议,有清初期康熙年间之说,也有的讲是乾隆年间才正式定稿。无论怎样,《红楼梦》是四大名著成书时间最晚的,排在最后一名。

《水浒传》讲的是“妖魔”故事,书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江湖豪侠之类的好汉,施耐庵的笔墨主要着重于人物的江湖气质,以及通过诸多人物活动,来描述江湖的故事。因而,其文字就粗放一点,豪迈一点。但是,这种豪迈粗犷的文墨并非粗糙俗鄙,而是提炼了民间语言,升华为文学语言,文字却是非常 的精致而不落俗套。

施耐庵所写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社会较低层次,乃至于最底层的草莽。比如李逵,出身贫苦,在江州牢城充当了一名牢子。牢子的社会地位是衙门中的衙皂低,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最后四位是“娼尤皂隶”,李逵就是“隶”。而来自朝廷的武将或小吏,绝大多数都是低级官员,很多人连品级都够不着。比如林冲,虽然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头很大。但是,书中介绍,在林冲的上头还有教头、都教头。也就是说,在禁军教官中,林冲的级别是最低的。

还有鲁智深,出家之前是老种经略相公府的提辖。在不了解宋代职官制的时候,以为这个“提辖”是很大的官。实际上,鲁达就是经略府的一个管后勤的头儿,一天到晚在茶楼酒肆或者市场上转悠。大概鲁达还兼任经略府的保安队长,因他有一身好武艺,最适合这个岗位。宋代的提辖原本就不是官名,而是一项工作职责。这项职责是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主要是“提调兵家,统辖兵马”,也就是说,地方上的部队和武器都归知府、留守这类的长官兼任。南宋时期,提辖首先出现在市场中,大约相当于市场管理员。而且,还不是总管,好比现在的肉食行有一个管理员那样,南宋市场有“四提辖”,分别管理盐、茶等买卖行的管理。而官府内部也聘请提辖,管理仓库、采办日常用品,负责保安巡逻等,称为“内提辖”。鲁智深大概就是一个“内提辖”。

施耐庵写这些下层人物,自然就得按照与他们身份相符的语言文字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了。这样,很接地气,人物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现在也是一样,身份不同的人,讲话做事都有区别,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风格,施耐庵写得非常准确。正因为如此,武松、林冲之类的角色非常的深入人心。

四大名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有的可谓家喻户晓。比如打虎英雄武二郎、忠义化身关云长、齐天大圣孙悟空、绛珠仙草林黛玉,等等,都是这四部著作成为四大名著的一大因素。而这些人物各具特点,无论性格行为,还是长相状貌,一点都没有雷同之处。而且,四大文学大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字,赋人物以血肉灵魂。文字各有千秋,谁又能分出高低来呢?

就文字而言,《红楼梦》的文字更雅气更富丽堂皇一点。而《三国演义》是经过了毛宗岗父子润色的,罗贯中原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没有批注前,文字略显粗糙。实际上,《红楼梦》与《三国演义》一样是经过批阅增删的。《红楼梦》最原始的初稿并没有保存下来,究竟当初的文字色彩怎样,不得而知。

这方面,《水浒传》、《西游记》就更为原生态了。尽管金圣叹腰斩,也增删了《水浒传》,《西游记》也疑似删掉了唐僧出世的章回,横插进来陈光蕊招亲和被谋杀的情节,但总体来说,这两部书还是基本上保持了文字的原貌。

所以,从文字上而言,尽管各所不同,但其文学艺术价值是基本相当的。

再说到故事,四大名著的故事都不一样,取材也各有来源。《水浒传》取材于《大宋宣和遗事》、《宋史》等正史野史,再从民间话本、戏剧、传说中吸取营养,是一部再创作的著作。《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世说新语》,同样也有民间话本、戏剧的零星素材。《西游记》最主要的素材来源是《大唐西域记》,但这不过是人物与故事的主线,作者大量的素材还来自于佛教本身的传说,以及中国神话传说。吴承恩(假如就是吴承恩写了《西游记》)把很多素材剪辑成片段,再进行重新组合,主观创作的成分要大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红楼梦》则比较独特,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原创小说。这也是《红楼梦》课题非常令人头疼的谜团。《红楼梦》到底是写什么时候的事情,是隐写曹家,还是言明珠家事,抑或是吴梅村、冒辟疆根据自己的经历演绎而成。等等,素材来源说法不一。更有观点直接认为,《红楼梦》就是写满清皇宫的事情。

绿野老道比较倾向于以曹家事为主线索,隐写大清宫廷秘事。故事中的“太虚幻境”实际上就是皇宫,而贾家则是现实生活中作者所寄生之所。作者(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得到提示,自己具有皇家血统。于是,就在“大观园”做太虚幻境之梦,与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等享受疑似皇家的 生活。而江南的甄家才是现实中的曹家,甄宝玉才是真正的曹家人,贾宝玉不是。所以,红楼梦实际上就是贾宝玉在大观园做得皇家梦。

《水浒传》、《西游记》同样是以一个很流传的故事来隐写作者的想要讲的真故事。《水浒传》是绿野老道当下的阅读重点,也撰写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西游记》其实也很深奥,电视剧只是把故事的表皮演了一回,根本没有穿透这部名著的表皮层,更遑论揭穿本质了。这个话题留待以后再讨论。

《三国演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很明确,就是演义《三国志》,讲述那个时代的英雄故事。经毛宗岗父子批阅增删,《三国演义》被赋予尊刘贬曹的内涵,也是有思想深度的。没有思想深度,就不可能成为四大名著。所以,分析解读四大名著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毛宗岗父子的正统思想是否仅局限于尊刘贬曹呢?也不一定。刘氏王朝讲透了就是汉人王朝,汉人、汉字,等等民族符号或者民族烙印,就是汉朝的文化产物。所以,尊刘贬曹,实际上是强调汉人正统。毛宗岗父子是明末清初人,批阅增删《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倾向不言而喻。

四大名著如四座巍峨的巅峰,耸立在世界闻名之林。它们以相同的高度,傲视世界文学群伦,原本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判。同样,也不是绿野老道这篇短文所能言及万一的。在这四座巅峰之下,唯有仰视才能沐浴到它们一丝光辉,岂敢有所偏爱,有所偏废!

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最喜欢《水浒传》。侠肝义胆,豪气冲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打富济贫,痛快!

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它成功地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奸,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称为义绝。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众多人物都被作者描写得活灵活现……

其中经典的故事很多,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舌战群儒……等等,精彩纷呈,让人百看不厌。

看《三国演义》让我有很大的收获,学习到了很多经典的名言佳句,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等,其中很多章节编入语文教材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小时候就经常听常伯伯说“看得三国通,一世不做工。”果然如此,经典的才是永恒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永远是百看不厌,永远是我的最爱……

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谢谢题主和平台!

四大名著我更喜欢《西游记》。

书中描写的八十一难,充分把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分说的淋漓尽致。唐僧的挚着、善良、纯朴;

悟空的正义、嫉恶如仇;

八戒的天真、贪婪、脱变;

沙僧的真诚、老实、可靠。

这部巨著我也记忆深刻,受益匪浅;虽然我的文化水平理解不够完善,但我明白了善良也要有度,善有善报绝非玩笑;也明白了人的一生虽说平凡,但也包含着很多坎坎坷坷,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只要你持之以恒,总会有希望之路,总会有欣慰展现在你的面前。

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四大名著各领风骚。以我看《三国演义》写的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厚重深沉。战争场面宏大壮观,人物塑造,独具个性,语言凝练。不愧为名著之首。

《红楼梦》也不分伯仲,故事情生动曲折,引人入胜。辞语华丽,诗文精美。人物刻划,别具一格,各有情志。

这两部书我最喜爱!

四大名著你觉得哪部写的最好?为什么?

谢谢你的邀请,我觉得中国的四大名没有最好好之分,每一部都是经典,无论从史学上,文学上,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各有不同的特点。之所以成为名著都是反应了人类历史上的真实现象,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还有真善美,丑与恶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的体现。它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风俗和丰富文学理论,历史知识,反应出当时社会的很真实的感受,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几部精华之作,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的思想熏陶。每部作品都是富有哲理性的和很好的罗辑思维。“四大名著"也是任何人无法来评定它的褒贬之处,“四大名著”在任何形势的理由下都无法超越永久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书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