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谢谢邀请。

生辰纲被劫,实际上是梁中书捣的鬼,无论杨志如何押运,都不可能安全抵达。如果要让杨志把生辰纲顺利送到蔡京手上,就要从源头做起,使梁世杰心甘情愿的给老丈人进献这笔巨额寿礼。

宋徽宗宣和年间,大宋岁贡收益超过5000万贯白银。这样的国库收入,只到雍正时期才稍微超越。虽然有熙宁变法的功劳,但朝廷对地方和百姓的搜刮越来越厉害。而且,朝廷变本加厉,把“羡余”作为搜刮地方财富的手段,逼迫地方官员搜刮民脂民膏。

梁中书是大名府留守,身居北宋“四京”显赫地位,是坐望朝廷中枢的后备官员。这样的官职,一方面是蔡京的提携,梁中书如果得罪老丈人,必定没有好果子吃。另一方面,到了这个位置还希望再进一步,还得靠蔡太师拔擢。所以,进献寿礼就成了岁例而不容破坏了。加之蔡夫人从中督导,梁中书有苦难言。

因“羡余”变本加厉,地方官府征缴赋税也随意突破律法,把负担层层转嫁,导致社会矛盾激发。从《水浒传》中看,梁中书并不是个坏官。在幽燕之地当留守,属于镇边大员。但是,书中没有写到大名府受到辽国的袭扰,说明梁中书守土还是尽责的。而且,蔡京虽然在徽宗朝利用熙宁新政巧立名目,腐败朝纲。但曾追随司马光建立全国救济制度,救济因灾荒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水浒传》中江洲和大名府被梁山血洗之后,官府立即组织烧埋蒙难者尸体,采取措施安抚民众。而这两个州府都是蔡京的子婿当政。

梁中书既然不坏,就不愿意干横征暴敛的勾当。被逼无奈,只得想办法造假。头一年,生辰纲被劫,案子没破。这一年如果再被劫一次,梁中书就有理由申请把这一项负担豁免。当然,这也不是说梁中书如何如何的爱民,而是出于自保所做的无奈之举。边关险境,而朝廷的国防军费也是层层摊派,要守住大名府,除了要负担厢军的驻防开销外,还要雇佣乡兵和番兵。如果因为兵力不足导致辽国南下,梁中书不仅官位难保,项上人头也要被朝廷拿走。所以,梁中书来了个瞒天过海,在生辰纲的数量和质量上造假。

既是造假,就不能运抵汴京,不能让蔡京见到。所以,启用有监守自盗前科的杨志来押运。

杨志押运花石纲时声称在黄河遇风浪打翻了船只,花石纲都沉到黄河中去了。而与杨志一并押运的其他十个制使都安全的到达了目的地。杨志被朝廷追捕,无奈流落关西。没想到,一年之后朝廷赦免于他,此时的杨志却雇人挑了一担钱物。一个逃犯怎么就发了这笔横财?估计是盗卖花石纲,然后制造帆船事故,神不知鬼不觉的私吞了朝廷贡物。

大概是杨志的犯罪启发了梁中书,便在十八担财宝中参假。从后来晁盖分赃和运往梁山的财富中,可以证实梁中书的造假。何涛在白胜家起赃时,只搜出一包金银,估计也就三五百两(贯)。三阮也得了财,估计比白胜要多一点,撑死了也就是人均一千贯。总之,七个人大约分赃不会超过一万贯。宋江报信后,吴用先打点了五六担(施耐庵狡猾,故意说虚数)。晁盖庄上也“并叠财物”,但没说数量,大概都是些私人财富。这样,一旦晁盖被拿住,不会人赃俱获。所以,十八担生辰纲实打实的不过八担(已分掉两担)。

数量不到一半,严重的造假。所以,杨志被蒙在鼓里,无论他如何押运,生辰纲都得被劫。杨志逃走后,老都管撺掇众人一齐把责任推给杨志,说他结联强人抢走了生辰纲。但是,梁中书好像没听见,只责成破案,没有下令追捕杨志。杨志则逢人便诉说自己时运乖蹙,被人在黄泥岗麻翻,丢失了生辰纲。这正合梁中书之意,就是要这乌鸦嘴四处聒噪,制造舆论,弄假成真。

所以,杨志无法将生辰纲押运到目的地。

《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非常遗憾,青面兽杨志押送的不是"生辰纲",而是"花石纲"。

真实的史籍巜宣和遗事》是梁山泊起义几十年后的记载,上面清楚的记录了这件事。

历史上的梁山好汉并没有《水浒传》那么多,只有三十六位,大体与一百单八将的三十六个天罡星相当,这36人逼上梁山的经历,恰是一百单八将群雄聚义归水浒的袖珍版。

花石纲是道君皇帝徽宗赵佶一天到黑画工笔花鸟和写瘦金书,却突然对江南的奇石异草产生极大兴趣,于是,一个好听的名词产生一一花石纲。

它是专门运送奇花异石满足徽宗喜好的大型船只,一般是十艘船为一"纲",运送单位设在杭州,称"造作局"。

局部的官员借此敛财、洗钱,船队所到之处当地百姓必须供应钱谷和劳动力,还要拆毁(徽宗的工笔花鸟画)

桥梁,凿坏城郭,这一劳什子爱好使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据《宋史》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

花石纲终于激起方腊起义。同时,由于"两纲"被劫,终于使梁山英雄聚义造反的起因。

造作局局长是一个叫朱勔的官员,本来就是一个二流子,巴结上蔡京、童贯,成了臭味相投的"猪朋狗友"。

这天,又一批花石纲筹备完了,朱局差遣杨志、卢进义(卢俊义原型),林冲、穆横(穆弘)王雄(杨雄)花荣、柴进、张青(清)徐宁、李应、关胜、孙立,十二个人押送。(宋徽宗工笔花鸟画)

十二人惺惺相惜,对天盟誓结为异性兄弟。当他们的船只到了颖州(今安徽阜阳),意外出现,孙立不知何故落下不见了,作为大哥,杨志叫卢进义率船只继续北上,自己留下等孙立。

杨志中计了,所谓的兄弟们设局,孙立目前根本看不见,流落街头的杨志英雄气短,只有把宝刀插上草标在街头寻找买主,却招来街头无赖牛二,强买宝刀,纠纷处寒光一闪,人头落地,杨志一索子捆进局子,颖州知州从重从快,大笔一挥:杨志脸上刺字,发配卫州(今河南辉县),刚押走,孙立出现,直奔京城汴梁,与卢进义商量解救之法,当押解到时黄河边上时,十一个好汉从天而降,几刀砍翻差役,救了杨志,十二位好汉直奔一一太行山落草。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杨志无法避开这件事,此乃时势造英雄!

《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杨志是过于小心谨慎了。自认为很懂得江湖风险,反被人将计就计,落入圈套。其实他按照通常套路出牌,也不会出事。从大名府到东京路程并不远,让梁中书传令所过州城府县分别接应,他自己悉心照应,自然会功德圆满!

《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只带一部手机上路,到达后,用支付宝转账。

《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首先,不能以历史上的梁山流寇为研究依据,就《水浒传》说事。

其次,关于生辰纲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刘唐报信,吴用策划,晁盖执行。暗线是,梁中书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强盗劫了,至今没有破案。今年早早挑选护送人员,提拔一个罪犯杨志做“心腹”,提前两个月就准备好了礼品(非常张扬,不注意保密),运送路线也是胡乱安排,明明可以走大路(从大名府到汴梁是有官道的,没有必要绕远路走什么黄泥岗),有意安排几个得宠是总管和虞侯跟随脾气不好的杨志(就是要让他们在路上闹矛盾),礼品箱子里面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让杨志验看(装的是金珠宝贝吗),一切责任都由杨志承担,丢了生辰纲以后,梁中书只听老总管的一面之词,就认定杨志“勾结”强盗取了生辰纲(勾结是关键,怎么轻易相信)。

第三,杨志押运的生辰纲没有十万贯,最多也就是夫人给的一小段担(六七千贯),其他的箱子里就不是什么金珠宝贝!梁中书就是要让江湖上人人知道,就是让强盗抢了去!他当官捞几个钱也不容易,一年十万贯实在不是个小数字(现在大约两千万以上),年年给老丈人,实在是心不甘。所以,造假,让强盗抢了去,就可以遮过老丈人和夫人的眼睛,心安理得的糊弄过去。至于牺牲像杨志这样的“心腹”一点也不心疼,明年再找一个就是了。有人不相信,请注意晁盖上梁山后的表现:分给白胜几十两银子(按理说怎么也应该分几千贯啊),在山上打点众位小弟兄还需要用他在庄上积攒的钱,也就是说晁盖没钱!晁盖恨死了传假情报的刘唐,所以,派郓城衙役都认识的刘唐去郓城给宋江送信和黄金,就是要政府抓了刘唐,出了他的这口恶气。

《水浒传》中,你觉得杨志怎样才能将生辰纲安全送达呢?

如果不照顾情节需要,简单啊,找武松林冲鲁智深,四个人带队,路上喝水小心,喝酒先一个队员提前试喝,妥妥的送到了,别说晁盖几个了,再来一打也白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