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智取生辰纲这几回书写得很诡异,从施耐庵的文字中能够读到故事背后的故事。原来,这起为梁山泊新开大业的弥天大案,有可能是一起被害人和强盗之间共同导演的一起乌龙事件。
因为上一年的生辰纲被抢,无法破案,梁中书与蔡氏夫人显得格外的谨慎,躲在密室商议如何安全的把这批财宝送达。如此机密事情,后来竟然泄了密。而且,极像有人故意在江湖上散布了生辰纲的消息。因为,给晁盖报信的,就是一个江湖浪子(姑且先这么叫着)赤发鬼刘唐。
但梁中书不可能如此愚笨,让人一眼就看破其中奥秘。所以,江湖驰名的晁盖、宋江等,都没有听说过这回事。
刘唐不过是个跑腿的,也只能获得初级情报。当然,江湖惯盗必然在蔡京生日之前,就开始惦记生辰纲了,四处打探情报也有可能得到诸如刘唐这个等级情报的。问题是,刘唐竟然知道生辰纲大致的押运路线,以及这笔财富的数量。
更为诡异的是,公孙胜不仅知道生辰纲的押运路线,甚至是何时起运,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点都一清二楚。仿佛,公孙胜就是这批货的货主,梁中书反倒成了接单的镖局了。
公孙胜此时讲白了,就是一个游方道士,他怎么就能够得到如此绝密的情报呢?当然,你可以认为是公孙胜的师傅能掐会算,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就派公孙胜打劫去了。这个想法没错,但身为雷部道家高人的罗真人,为何要参与抢劫呢?这其实就是生辰纲乌龙大案的一部分,这笔经费是用来”替天行道”的。
吴用紧接着策划了一起乌龙闹剧,让朝廷不费吹灰之力的破了案。吴用先把晁盖、白胜暴露了,又把白胜置于最危险的境地,成了破案的突破口。破绽还有很多,看官们不妨再细读原著。
因为生辰纲本来就有蹊跷,吴用也没有必要计较个万全之策,像上一年那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取了这笔财富。吴用在江洲劫法场救宋江之后,计无不中,打劫生辰纲如此拙劣的用计,天机星智多星,”双星”吴学别有用心。绿野老道在其他文章中曾揭秘过吴用,讲过了吴用借生辰纲事件逼晁盖上梁山这回事。
吴用有意制造乌龙劫案,梁中书则疑似故意让东溪村村长晁盖作案。梁中书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宣和年间,北宋年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贯银子。当时,北宋共有400个州府。按平均水平算账,每个州府每年要上缴朝廷12.5万贯白银。加上朝廷把兵役、徭役层层摊派,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梁中书每年要给丈人蔡太师上供10万贯,确实是一笔相当巨额的负担。所以,梁中书有可能造假,生辰纲不一定足数。故意让人劫去,属于刑事案件,不会被追究不孝敬老丈人之责。屡次被劫,说不定蔡京会废掉这个礼数。
所以,生辰纲被劫后,尽管老都管伙同众人嫁祸杨志。但梁中书心知肚明,并没有发海捕文书捉拿于他,只是责令下属破案而已。
当然,生辰纲被劫的主要原因,还不是梁中书要蒙骗蔡京,其中还另有图谋。这个图谋蔡京也可能参与进来了,就是朝廷党争造成的蓄养私家武装,暗中提供经费的历史隐喻。这个话头暂且按下不表。
杨志作为直接当事人,原本也不是神马好鸟。押运花石纲谎称遭风雨弄沉了船,暗中私卖了,然后负案外逃。一年后遇赦,却雇人挑了一担财帛打从梁山经过。这一年东躲西藏的,杨志从哪里发的财?《水浒传》中有几个人巨额财富来历不明,除了杨志外,还有宋江、卢俊义。这其中也有隐秘,如有机会,且待绿野老道慢慢道来。
但是,杨志绝对不会伙同晁盖劫取生辰纲,梁中书并没有追究他的失职。因为,他是被蒙在鼓里的背锅侠。
这等机密案件,只能由”替天行道”之人来掌握,来实施这次惊天乌龙计划。王伦不是替天行道之人,当然没有资格做这等大事。即便梁中书只是想蒙骗蔡京,没有别的目的,也不敢让王伦来做。如果有王伦抢了生辰纲,朝廷派兵秒杀于他,生辰纲的真假就露馅了。
晁盖是当地最大的私人武装庄园的头领,且很有江湖号召力,能够帮助梁中书等人隐瞒事情真相。
而且,王伦心胸狭小,目光短浅,做不了大事,除了柴进,谁也不会相信他能办大事。所以,王伦连消息都得不到,根本就没有机会干这一票。而不是因为杨志是熟人,下不了手。
《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谢谢邀请。
白衣秀士王伦之所以落草是因为仕途无望,干脆在柴进明里暗里资助下啸聚梁山泊。
胸无大志,更是小鸡肚肠,满腹的酸味。
王伦希望杨志落草,无非就是想给林冲难看,更是希望借助杨志来平衡林冲的威胁。
一个是无立锥之地上山,早无退路,唯一能安身地方就是梁山,唯一能晋级的途径便是通过火拼当老大,这是强盗窝里不成文的规则;
一个是路过,仅仅是路过,对其施好,拉拢,哪怕买卖不成仁义在,显摆自已的势力,希望能稍微震慑一下林冲之流的眼中不稳定分子。
这就是王伦和杨志的一面之缘。
后来杨志得梁中书看重,押运生辰纲,王伦不单说所居地点和杨志押运路线有较长距离,杨志更经历上次,上上次被劫深知必须得避开前车之覆。
加上王伦压根不希望惹麻烦,招惹梁中书,故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干脆卖个人情给杨志,不去理会,仍可自诩和杨志这类英雄是朋友,势力蛮大的嘛,呵呵。
这就是很通常的虚张声势的伎俩。
一面之缘无非就是强拉朋友圈,不去劫财,除了不想惹麻烦,还有便是希望维持朋友圈的表象罢了。
一家之见,仅供交流。
《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一部近千年的小说,把你们折腾的蒙天晕地的,人家总么写你就总么看吧,猜虚构人物的心,你说你得多大的瞎心啊!这些个事儿还带折磨旁人滴!糟老头子是真没这种瞎张心,也没心练这种功夫,你们练吧啊!恕不奉陪了。也不谢相邀了!
《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谢邀,王伦就从没有想做大茶饭的想法,打打脚骨,抢抢过往商人是他的人生愿望,其实宋江也没有。。。
《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王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得罪官府。
此前的文章里说过,王伦时代的梁山最主要的工作,是帮柴进打理后花园。虽然柴进仗义疏财,但如果把江湖上这些犯罪分子都扔自己家里,其实是很危险的事,官府一查,马上凉凉。所以柴进赞助王伦成立的水泊梁山。
这么体现呢?
我们知道,水浒传里有个桃花山,头领是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这俩人的银子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劫回来的,面对鲁智深的时候就特别小气。
相反,王伦很大方,往来好汉不论如何,王伦都会招待,给钱。感觉就像钱不是他的一样。
同时,也因为柴进的关系,王伦垄断了八百里水泊的打鱼权。甚至三阮也怕坏了义气,不去找王伦麻烦。
就好像楚留香的财务来源是地租一样,王伦的财务来源是拨款和做生意。
于是,在生辰纲事发之后,最开始,晁盖说:我打劫了生辰纲。对王伦来说,就算穷,他也未必看得上生辰纲的那点小钱。
但是当晁盖说:我杀了一堆官兵。
王伦的想法就变成了:滚滚滚,赶紧滚,再留着晁盖过年吗?
至于杨志的一面之缘,场面话罢了。
《水浒传》中王伦为什么不派人去劫持生辰纲?仅仅是因为和杨志有一面之缘吗?
四大名著都被过度解读,原著作者都没想到的都被后人琢磨出来了。本人是一个普通读者,再牛B的小说对于我来说也不过是消遣而已。费神琢磨的事儿,干不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