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高俅真的是以踢球上位的吗?

谢谢猴哥的邀请。

《水浒传》中的高俅确实是以踢球上位的,施耐庵在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庄”写得非常清楚了。

这一回一开头就交代,高俅原名“高毬”,是东京汴梁的一个破落户子弟,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得好脚气球。施耐庵还介绍,高俅不仅仅踢球水平高,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都很在行,还“胡乱学诗书词赋”。看来这高俅并非一般的破落户子弟,算得上一名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的可用之才。不幸的是,此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高俅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所以,高俅就不做正事,一身才艺用在了歪道上。

高俅不务正业,帮助一个生铁员外的儿子使钱(贿赂或者赌博,钱没花在正道上),被生铁员外告到了衙门,高俅被脊杖二十,逐出京师。于是,高俅流落到淮西,三年后遇大赦返回京城。回京后,高俅投靠到开生药铺的董将仕家,董将仕不敢收留,又把他推荐给小苏学士。这样,高俅就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

苏轼对高俅有所了解,也不便收留,一纸书信把他推介给了驸马小王都太尉。这小王都太尉收留了高俅,而且,还当做了亲信使唤,出入竟如家人一般。这天,宋神宗第十一子端王来做客,看中了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小王都太尉心领神会,又加工了一个玉龙笔架,然后,差高俅送往端王府。

高俅到得端王府,正看见端王和三五个小逼们踢球。书中写道“也是高俅合当发迹,时运到来;那个气球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 那高俅见气球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正是这一脚“鸳鸯拐”,让高俅发了大迹。端王非常喜欢高俅,连人带物一并收留了。

后来,哲宗驾崩,端王继位,就是宋徽宗。徽宗上位后,立即提拔高俅,只有半年时间,高俅便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如果不细读文本并加以理解,书中的高俅确实就是靠踢得一脚好球当上大官的。其实,高俅除了靠踢球上位而外,还有其他方面,似乎也能博取徽宗的欢心。

高俅是“有才无德”之人,吹拉弹唱、诗书词赋也来得几下。小苏学士之前没人敢收留,是因为其操行不好,并非厌弃他的才艺。小王都太尉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大人物能镇得住高俅,正好发挥了高俅的才艺长处。端王就更不一样了,这个后来成为宋徽宗的人物,身上大有与高俅一般的才艺品行。搞艺术比做皇帝更在行的宋徽宗,除了踢球外,其他方面也与高俅有着共同爱好。从《水浒传》中看,高俅与宋徽宗意气非常相投,踢球只是高俅走近宋徽宗的第一步。

《水浒传》并不是一部完全虚构的小说,而是取材于正史和野史的再创作文学作品。这一回所写的高俅发迹过程,总体上与史料能够应证。但为了写书的需要,施耐庵有意贬低了高俅的人格,也把高俅的升迁大大的戏剧化了。

高俅原本就是苏轼的小吏,小苏学士后来把他推荐给小王都太尉王诜(王晋卿)。试想,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位高权重,高俅若真的是德行如此不堪的破落户子弟,苏轼敢推荐吗?王诜同样是当时的书画高手,与宋徽宗很是投机。

《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端王看上了这个篦子刀,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此后的情节就与《水浒传》差不多了。

但是,高俅当上殿帅府太尉却并不是书中所说的那样,半年时间就搞定了。还是《挥麈后录》说“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这段话证明了高俅当年是作为天子使者,持节符边关督军,经历了二十年才做到了殿帅府太尉这个职位的。

高俅后来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十几年,若是仅靠踢球上位,恐怕是小看了高俅的才干和品行。史家评说,高俅大节不亏,还立有边功。《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锜传》中说:“先是诜、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 这足以证明,高俅能够进入宋徽宗的视野,的确靠的是踢球,而不断上位,却是靠的自身能力以及所立下的功劳。

刘锜是刘仲武的儿子,作为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得益于高俅的推荐。可见,刘仲武对高俅也很看重,高俅才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推荐了他的儿子,也为国家选拔了一名优秀的将领。因而,高俅不是书中所写的那样,是一个很不堪的破落户子弟。

北宋党争很厉害,高俅却是赞成变法的新党。但他不因党争而忘恩负义,作为旧党的苏东坡在遭难时,高俅很关照他的家人。《水浒传》很讲义气,高俅的义气堪比梁山好汉。

总之,书中的高俅并不是完全靠踢球上位的,他与小王都太尉有共同的爱好,更与宋徽宗意气相投。俗话说,方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俅能够有机会进入宋徽宗的圈子,仅靠踢球是不行的,必须在情趣上与其十分相投,而且,在才能上也能让皇帝赏识。施耐庵说高俅才艺颇多,爱好广泛,这实际上在为自己过份贬低高俅而找补。

史实中的高俅却与《水浒传》相差很大,明确记载了高俅是靠“边功”进身的。而且,高俅能得到苏轼、刘仲武的赏识,说明他文武兼备、为人也不差。古代的人才选拔到了宋朝,也存在荐贤任能的机制,高俅是靠当时名望很高的人推荐而得到机会的,又靠边关大将的提携得以上位的。宋徽宗身边那么多踢球的小逼,哪个又能达到高俅这样的地位呢?

 

《水浒传》中高俅真的是以踢球上位的吗?

据说水浒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只是传说经做者加工而成,做者收集了民间传说,整理出水浒确切的说法不依,史记上也没什么确定的记载,至余什么高俅能玩球子,那都是狗带爵子胡靳,别说没就是有谁见过,那个史记写它玩球子,就说武大限郎吧,网络上说在山东挖出他尸体一点八米左右,还是个县令可书中却写他叫,亖寸丁八树皮,这不是驴㫳不对马嘴吗,看看其他人怎么平论,我只是自己的见解0k

《水浒传》中高俅真的是以踢球上位的吗?

应该不是。高俅曾经是苏轼的书童,其字写得很好,抄写文章速度快,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而且高俅还会使枪弄棒,可以说高俅文武全才;德智体全面发展。

《水浒传》中高俅真的是以踢球上位的吗?

谢邀

高俅踢球上位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在于北宋的皇帝天生是文化院院长,偏偏做了皇帝,所以他任用的人都是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北宋虽然军事实力比大金 西夏强,但是重文轻武,童贯一个宦官挂帅能不老打败仗吗?

但是真实的历史中,高俅不是北宋六贼,他名气远没有那么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