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忠臣颜真卿为何直到宋代才受推崇?

北宋淳化年间编纂的《淳化阁帖》并没有收录颜真卿的书法,原因是赵颜两家结有很深的世仇。

北宋赵家起于范阳(涿州),正是安禄山起兵所在,赵家之后赵眺为安禄山手下大将,自然也参与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之中。颜真卿举义旗平叛,镇守太原,大败叛军,赵氏家族损失惨重。安禄山深知颜氏威名,杀害颜氏一门三十余口。其中包括从兄颜杲卿和从侄颜季明,《祭侄文稿》因此而诞生。颜真卿把这笔血债记在了赵氏名下,并在七十二岁时,手书《颜氏家庙碑》以志之。

宋初,赵氏兵乱,把颜氏家庙及祖莹毁坏,被颜氏认为挖了祖坟,颜赵世仇愈深。宋太宗赵光义于淳化年间刻印私藏历代法帖,当然就不会收录颜真卿的书法了。很多帝王喜爱书法,也大力推崇前朝书法大家,比如唐太宗崇王羲之,康熙尚董其昌等等。而天下文人趋之若鹜,竞相临摹。反之,赵光义排挤打压颜氏书法,也就谈不上颜真卿书法在宋代被推崇了。

关于赵宋因颜赵世仇打压鲁公书法,学界争议很大,乃至还否定了两家世仇之说。颜鲁公书法没有收录进《淳化阁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颜鲁公书法并没有得到公认,后世更多的是敬仰颜真卿的人品。这一点似可成立,宋代习学颜氏书法的专家并不多,学颜学得最好的,大概以蔡君谟为仅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颜真卿书法至少在北宋时期并未得到后世那般崇高的地位。

实际上,颜真卿的书法在北宋还是很有影响的,四家当中均有鲁公书法的笔法与神韵。这已经很难得了。有人把北宋书法也归于”尚义“之类,笔者以为,这有点牵强以附会宋代理学的“微言大义”。北宋书法应是”尚意“,“宋四家”绝不以任何一家书体为崇,独具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米芾甚至认为二王书法很恶俗,自称”集古字”。这也反映了宋代书法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独到精神。因而,除了蔡襄酷似颜鲁公而外,其他大家很难判定他们习学的哪家法帖。他们基本上是会其意而弃其形,不拘泥于古法而自成面貌风格,这也是宋代书法最为可贵之处。

综上所述,宋代,至少是北宋,颜真卿书法并没有被推崇到后世那样的高度。

一代忠臣颜真卿为何直到宋代才受推崇?

现代人给颜真卿打标签,肯定是“大书法家”,然而在唐朝,那时的人并不这样定义颜真卿。颜真卿在生前和身后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以书法出名,在颜真卿之前,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属于生前死后书法都很出名。到了颜真卿同时代,书法最有名的是徐浩,他是皇帝的御用书法家。再之后,书法界是柳公权的天下。而颜真卿,在书法界真正看的起他的人,恐怕就他自己。作为书法家受到追捧,是北宋以后的事了,此时距颜真卿去世,已经过了300年左右!

为什么颜真卿到了宋代才受到推崇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颜真卿在唐代时地位,颜真卿在世时是以忠臣闻名天下,并非是书法家。正史中关于颜真卿忠义耿介之事颇多,他身历玄、肃、代、德四朝,德高望重而仕途坎坷。

安禄山起兵后,河北诸郡纷纷陷落,地方官跑的跑,降的降。时任平原郡太守的颜真卿首举义旗,与时代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互为犄角之势,抗击叛军,附近十七郡受感召而响应,以颜真卿为盟主,合兵20万,有效的牵制叛军西进的进程。史书载,唐玄宗初听安禄山为乱,慌张而问:“河北二十四郡,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赶到朝廷,唐玄宗大喜,对左右亲信说,这个颜真卿是谁,为何替朕如此卖命?可见当时颜真卿官职并不是很高,又不是溜须拍马之辈,所以连皇帝都不认识他。

在这场战争中,颜家有三十余人死于国难,直到叛乱平定后,颜真卿才派侄子颜泉明去收殓亲人遗骸,结果仅寻得堂兄颜杲卿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满腔悲愤的颜真卿写下了现代倍受推崇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截选

因为抗击安禄山叛军,颜真卿一夜成名,但是他的下半生仕途并不顺,因为他的清廉耿直与世格格不入,所以很不受皇帝与权相待见。当战乱平息时,颜真卿就会被贬的远远的,当战乱再起时,忠臣才会被起用。公元783年,唐德宗即位第四年,淮南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想置颜真卿于死地的宰相卢杞,建议皇帝派已75岁高龄的颜真卿去李希烈军中宣抚,明眼人都知道卢杞的小算盘,可是皇帝居然同意了,如果换作别人,明知此行凶多吉少,必定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可是一生忠义节烈的颜真卿慷慨前行,到李希烈军中后,李希烈威逼利诱颜真卿,许以宰相之位,被颜真卿破口大骂。一年后,颜真卿被李希烈命人缢杀!

公元786年,李希烈死了,颜真卿的遗体被运回长安,唐德宗对于死去的颜真卿不吝一切溢美之辞,废朝五日,并给了颜真卿“文忠”的谥号!唐德宗这些表演,只是想给活着的人看:你们来当忠臣吧,朝廷不会亏待你们!

“忠君”才是宋代推崇颜真卿的目的,宋代以前,士人忠君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很薄弱,安史之乱中,为国尽忠的人并不多,而相当多的官员临敌变节,为叛军所用。到了宋代以后,在宋士大夫眼里,忠君是大节,大节不亏,其他方面才能做好,大节没做好,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足称道!因为颜真卿是忠臣,大节无亏,所以他的字也是极好的。书品和人品,宋代以后在颜真卿以大书法家的形象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成全的作用。很多人因为宋人的推崇而看到了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却看不到这背后是皇权对士大夫思想的规训与渗透。△多宝塔碑

北宋的欧阳修说颜真卿的书法就象忠臣烈士,道德君子,“不袭前迹,挺然奇伟”。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甫),文至于韩退之(愈),书至于颜鲁公(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有了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加持与点赞,颜真卿在宋朝想不火也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