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猜测一下,《红楼梦》中贾母的陪房、陪嫁丫鬟应该有谁?
贾母是同是位列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的小姐,她在史家鼎盛时期,嫁入鼎盛时期的荣国府。
贾母丈夫的地位十分高贵,贾母嫁的是第二代荣国公!在《红楼梦》的时代,婚姻的意义就是两个家族利益的相互交换,婚姻要门当户对。
这意味着,史家必然要为贾母准备同荣国府相匹配的陪嫁!
贾母必然有与她身份匹配的,房陪和陪嫁丫头。
这些人都哪里去了?
在小说《红楼梦》开始的时间点,贾母已经70岁左右了。请不要把现代的眼光带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医疗和营养都跟得上,70岁才是老年的开始。
而《红楼梦》的那个时代,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人过七十古来稀,别说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比贾母差很多的仆人,就是贾母同一辈的妯娌,也只剩下几个还活着了。
贾母的陪房,要比贾母的年纪还大很多;丫鬟,也会跟贾母的年纪相仿。
这就意味着,贾母的陪房和丫鬟,在《红楼梦》开始的时间点,要么因年纪大了已经无法当差;要么已经过世很多年。
可一个人走过必然会留下痕迹,贾母的陪房和丫鬟,必然可以通过抠细节将他们找出来。
只是贾母的陪房和丫鬟,应该怎么找呢?
寻找贾母的陪房和丫鬟的线索太少,只能先从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陪房找起。
一.古代贵妇陪房,从事的工作会相似
在《红楼梦》的时代,世家大族有一套通行的标准和规则。
这些规则会被每一代主人继承和遵守,没有人会轻易改变。
豪门贵妇的陪房和丫鬟会做什么,贵族中自然有一套通行的规则。小说中对贾母那一代人的描写不明确,可对于王夫人和王夫人的晚辈王熙凤,描写得却非常清楚。
此时可以先从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陪房来入手,看看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仔细抠《红楼梦》中的细节,可以看清楚,王夫人的陪房,从事的工作有两种,一种在荣国府内工作,一种在荣国府外工作:
一时,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进来,余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
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明显看出,王夫人本人大概有4家陪房。
其中周瑞、吴兴、郑华,某一个在南方工作的人,是王夫人的陪房。
来旺、来喜,是王熙凤的陪房,在陪房的规格上,王熙凤不大可能低于王夫人。
这意味着王熙凤的陪房,也会有两家在南方工作。
从这里能看出什么?
这个细节中含义颇深,这意味着贾母的陪房,也会同王夫人和王熙凤差不多,大概是四家陪房。
而且至少有一家人,会在小说中所谓的南方有执事。
小说的行文中,南方大概指的是金陵,那是小说中四大家族的根基地。
在金陵,四大家族都有房产和土地,这些财产都需要人去看管。
王夫人和王熙凤,会安排陪房看管这些资产。贾母呢?自然也会安排自家的陪房,去看管这些资产。
②贾母留在金陵的那一家陪房会是谁?
如果细读文本,最有可能是鸳鸯的爷爷。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首席大丫鬟,这意味着,对于贾母来说鸳鸯一定绝对可靠。
什么样的丫鬟会让贾母认为绝对可靠,贾母可以放心地,让她去帮助自己管理私产呢?
这个丫鬟,在贾母的眼里一定知根知底。而没有谁,会比自己的陪房更知根知底。从这个角度来说,鸳鸯整个一家人,已经有是贾母陪房的可能性。
再细看鸳鸯家人的差事,更不得了!
凤姐因回说:“他爹的名字叫金彩,两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从不大上京。他哥哥金文翔,现在是老太太那边的买办。他嫂子也是老太太那边浆洗的头儿。”
鸳鸯一家人都靠着贾母吃饭,鸳鸯的哥哥是贾母身边的买办,那可是个有实权的肥差;鸳鸯的嫂子是贾母身边浆洗的头,若是没有背景之人,也捞不到这个差事。
再看看鸳鸯父母的差事,在南京看房子,这是典型的陪房的差事。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后文中贾赦一定要娶鸳鸯为妾,鸳鸯则上演了下人反封建的大戏,抗婚!
可细想,贾赦什么女人没见过,为什么一定要打鸳鸯的主意?
自然是鸳鸯一家人,掌握着贾母全部的陪嫁,和几十年来积攒的私产的底细。
贾赦觊觎的,是财产,绝不是一个丫头。
算年纪鸳鸯也就二十出头,她的父母至多也就60多岁,比贾母还要小很多。
贾母的母亲在为女儿选陪房时,一定会选择比贾母大10多岁,有年纪、能当家立事的人,这样的一房人,才有资格为贾母做陪房。
鸳鸯的父母太年轻,所以贾母的一家陪房,会是鸳鸯的爷爷一家。
贾母不可能只有一家陪房,其他的陪房呢?
贾母的陪房,其中一家人,会在贾敏成亲时,随着贾敏嫁到林家。
贾敏是贾母的爱女,贾敏嫁给林如海,一定是贾母千挑万选选择出来的亲事。
林如海出身列侯,本人才华横溢,后来更是成了探花郎;
林家虽然人丁不旺,但胜在人口简单,贾敏嫁过去就是当家少奶奶不说,还不必应酬妯娌那些烦心事。
这在古代必然意味着,贾敏的婚事,颇为舒心。至于后来林黛玉的悲剧,真的是意外,不是长辈所能预见到的。
因为林家人丁不旺,贾母自然要选择能干的人为贾敏陪嫁。贾母会千挑万选,从自己的陪房中,选择她认为最忠诚、最能干的一家人,为贾敏陪嫁。
这家人在林黛玉进荣国府后,会继续为林黛玉守着贾敏的陪嫁,守着林黛玉的财产。
而这一家人会是谁呢?
他们,会是雪雁祖父母。
林如海身为探花郎,他一定具有顶级智商。林黛玉进荣国府时代的人选,然是林如海精心挑选的结果。
很明显林黛玉的乳母王嬷嬷,贾母根本不认识,这位王嬷嬷不是贾母的人,而是林家的人。
那雪雁呢?
陪着林黛玉进荣国府的雪雁才10岁,这么小的小丫鬟,凭什么能辅助林黛玉在荣国府立足?
自然是因为,雪雁的家人是贾母的陪房。不仅四大家族联络有亲,陪房之间也会联络有亲。
雪雁回到了荣国府,凭着她的家人是贾母的陪房,她本人就有着天然的人脉。
这才是雪雁,有资格陪林黛玉进荣国府的原因。
在荣国府之内,也一定有贾母的陪房。只是作者的笔墨有限,没有描写这些人罢了。那小说要围绕的中心、是男主角贾宝玉,而不是男主角贾宝玉的祖母。
说完了贾母的陪房,再来看贾母的丫鬟。贾母的丫鬟,同贾母的距离,要比陪进得多。
丫鬟的人生选择,比陪房也要少得多。
二.丫鬟的人生选择,比陪房要少得多
陪房和丫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陪房是一家人,一家子陪房,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放在哪里都行。
可丫鬟不一样!丫鬟是小女孩,古代对女子的操守要求的很苛刻,丫鬟只会留在女主人的身边。
贾母会有几个陪嫁丫鬟?
王熙凤身边的丫鬟平儿,说过这样的话:
平儿笑道:“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
贾迎春出嫁时,贾宝玉也听到了这样的话:
又听说有四个丫环陪着嫁过去……
这意味着贾母的陪嫁丫鬟,大概也是4个人。
贾母陪嫁丫鬟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贾母命丫鬟嫁给谁,丫鬟没有反驳的理由。
而豪门贵族中的陪嫁丫鬟,多半有两条路。一条是给男主人做妾,比如平儿、宝蟾,都是陪嫁丫鬟给男主人做妾;
另一条路,是被自家的姑娘,指给一个男仆为妻。
贾母的陪嫁丫鬟,也不过就是这两条出路。
按照荣国府一贯的风格,爷们儿没娶妻之前,屋里都放两个通房丫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嫁进荣国府的少奶奶,刚一进门,就要同丈夫的小老婆的宅斗。
刚进门的少奶奶,同丈夫的小老婆宅斗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提拔自己身边的陪嫁丫鬟,让真正的自己人,也给自己的丈夫做小老婆。
这种事情王熙凤做了,夏金桂做了,当年的贾母,同样会做。
贾母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同样会给贾代善做妾。
至于这位丫鬟是否像贾母一样高寿,是否会成为贾母房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中的一员,小说中完全没有线索。
就意味着,对这位丫鬟的身份推测,只能到此为止。
贾母身边的其他丫鬟,会被贾母安排嫁给其他仆人。
其中有一个丫鬟,会嫁给姓周的仆人,他们会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会成为贾政身边的周姨娘。
豪门中的宅斗,无处不在。贾政其人,绝不是他在人前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是个腐儒,古板端正。
骨子里的贾政,就是一个老宝玉。小说中的贾宝玉有多风流,多讨丫鬟喜欢,贾政当年也同样如此。
只是王夫人太厉害了,厉害得把贾政身边的莺莺燕燕全部剪除。那时的贾政也很无奈。
贾政的身边只有两个姨娘,一个是有儿有女,有宠爱、有背景、有靠山的赵姨娘。
另一个呢?活得如隐形人一般的周姨娘。
周姨娘同赵姨娘正好相反,无儿、无女、更不得宠。可这么多年,这个女人在贾政房里的地位不减,王夫人也拿她毫无办法。
这意味着什么?恐怕这足以意味着,周姨娘是贾母给贾政的。
只有周姨娘是贾母真正心腹的这种背景,才能解释得通,在拜高踩低的荣国府,周姨娘这种一无所有的小老婆,还能够把姨娘的地位保住的原因。
古代的医疗条件很差,女人的死亡率更是极高。贾母的丫鬟,有可能在贾母嫁进荣国府不久后就死掉了。
也有可能出嫁后,死于难产。
这些女人活到《红楼梦》开始的时间点,极难。
而贾母的陪房呢,也会随着贾母远离荣国府家务的核心位置,开始颐养天年,而远离荣国府的核心。
新老交替,虽然贾母贵为国公夫人,可同样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大家猜测一下,《红楼梦》中贾母的陪房、陪嫁丫鬟应该有谁?
陪房多半是死了。
陪房应该年纪比较大。像王熙凤的陪房来旺夫妻,儿子已经到结婚的年纪了,王熙凤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妇。邢夫人最大的孙辈是巧姐,还在怀抱,她的陪房王善保家的的外孙女司棋已经谈恋爱了。
贾母七八十岁,在那个环境里已经是少有的高寿。她的陪房多半比她还年长,活着的几率应该不大了吧?
陪嫁丫鬟呢,据平儿所说,“先时赔了我们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如今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无非是死了、嫁了、做通房了。
死了、嫁了的无从追究,做通房的,熬到多年以后,就是探春提到的“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活到了“那几年”。陪嫁丫鬟不可能比小姐年幼太多。也就是说,贾母的陪嫁丫鬟,有可能也活到了六七十岁。
但是,“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现在显然是都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