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贾母给众人亲自分配小戏子有什么暗示?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主旨,就是一个大悲剧。
如果这个悲剧,只是十二钗的或是荣国府的,这种悲剧根本不够厚重。
《红楼梦》作者描写的那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般的悲剧,必然会选择各个角度,各个阶层的人物,来描写他们的悲剧命运。
大观园中的小戏子,就都是作者描写悲剧命运的底层人物;
大观园中的小戏子,完全就是另一个维度的十二钗。
她们的个性和发展方向都完全不同,可无论用尽任何方法,她们都摆脱不了悲剧的宿命。
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这部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一.小戏子对于自己的人生,早已丧失自主权
小戏子的人生悲剧,从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已经被定格。
什么叫戏子?
古代人对戏子的定义,可不是现代的演员。现代的演员是一份正当的工作,靠劳动挣钱,凭本事吃饭。
可古代的戏子,属于下九流,身份卑贱!
一个正常的家庭,无论如何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做戏子。
就算是真的生活不下去需要卖儿卖女,正常的家人也会托人牙子把女孩儿卖到靠谱的家庭去做丫鬟。
就凭她们的家人可以把女孩卖去做戏子,就足以证明,她们都出生在极不靠谱的家庭。
荣国府在买这些女孩子的时候,她们的家人必然知道,就是让她们去做戏子。
荣国府不存在,去匡骗小戏子家人的可能性。
荣国府挑选小戏子,必然要找那些模样出众、嗓子好的小女孩。
如果正常选丫鬟,则只要模样端正就行了,重点考察的是脾气、秉性,至于嗓子好坏,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把一个小女孩卖成戏子,身价可比卖成丫鬟要高多了!
一个小女孩如果被卖做丫鬟,还有机会过正常的生活。
可一旦做了小戏子,正常的生活就远离了她们。
小戏子的不靠谱家人可不会管她们,小戏子的家人要的就是钱。
然后呢?
小戏子的命运,甚至她们的死活,那些不靠谱的家人全不在意!
小戏子被卖掉时,她们的人生就已经丧失了自主权。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甚至在荣国府仆人的眼中,戏子的身份,都无限接近于风流行业。
这种行业一旦入行,就永远给这些小女孩打下了耻辱的烙印。
她们洗不清、抹不掉。
在荣国府的贵妇眼中,在贾母这种统治者的眼中,小戏子们就是一群小玩意儿。
贾母可以自由支配这些小玩意儿,完全没有想过要考虑她们的意志。
如果更深刻地揭露统治阶级的黑暗,那么完全可以说,贾母就没有把这些小戏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
小戏子在贾母眼里是什么?
小戏子就是一群,贾母可以随意派遣、随意送人、随意做人情的工具罢了。
当贾母把小戏子分送给众人之后,小戏子就如浮萍般散开。
之后呢?
她们的命运,会尽情地展现人生的无奈与残酷……
二.人生的残酷
贾母对小戏子的分配,很随意。就凭讲贾的一句话,就决定了小戏子未来的命运: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①贾母分配小戏子时,缺了一个戏份十足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模样颇似林黛玉,痴心画蔷的龄官。
龄官这姑娘去哪儿了?
她是被家人领回家了; 还是被贾蔷带走了。
作者没写,可无论哪一条路,最后对她来说可能都是悲剧。
如果龄官被家人带回了家,这个青春年少又美貌的姑娘,难免被他的家人第二次卖出去;
如果龄官被贾蔷带走了,贾蔷会娶了这个姑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贾蔷虽然不比贾宝玉出身高贵,可也同样是个纨绔公子哥。
就像贾宝玉永远不会明媒正娶袭人一样,贾蔷也不可能让龄官做他的妻子。
作者没有给龄官这个姑娘结局,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因为这样会给读者留下一份期待,也许这位如黛的女子,会过上的幸福生活……
之后,再来说说贾母分配的这些人。
②贾母把文官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一定程度上,是文官自己积极争取的结果。
可以这样比喻,文官是第二个小红。
文官的这样一句话,会给贾母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地都笑道:“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
荣国府内等级森严,根本没有几个人敢跨越阶级,同贾母说笑。
可文官就敢!
文官这小丫头不仅敢说,言语之间,还有着与她十岁出头年龄,极不相称的周到与圆融。
而贾母正好喜欢,这种活泼聪明、言语爽利的小女孩。
文官一次积极表现,就给自己换来了一份好工作。
贾母身边的丫鬟,荣国府所有的人都得高看一眼;
贾母身边的丫鬟,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豪门贵妇,从而开拓自己的眼界。
抄检大观园后,大观园中的小戏子们都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而文官呢?
因为她在贾母的房里,王夫人根本不敢动。
此时的文官,显得比一般的小戏子幸运得多。
可这又能怎么样?
当荣国府被抄家的那一天,文官这种女孩子依旧算是荣国府的财产,会被无情地发卖掉。
文官再努力、个人能力再强,也扛不过整个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
什么是悲剧,这就是悲剧。
按照顺序,下一个来说贾母分配给宝玉的芳官。
③芳官不像龄官一样貌美,龄官因为有着与黛玉酷似的相貌,在小戏子中显得十分突出。
芳官也不像文官一样头脑活络,文官敢于抓住机会,在贾母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能力,芳官根本没有。
但芳官的本职工作干得好,芳官是正旦,可是小戏子中的主角呢!
这样的主角,贾母当然会留给她的凤凰孙子贾宝玉。
芳官这姑娘聪明伶俐,却又过分的张扬外露。她这样的个性,根本不适合在豪门公府中讨生活。
贾宝玉这个花王会惯着她,可宝玉身边因为妒忌而生恨的其他丫头不会惯着她;
真正残酷的生活更不会惯着她。
其实芳官最像谁?
芳官最像的,就是荣国府那位娇生惯养的贾宝玉。
在抄检大观园后,芳官很容易就被其他丫鬟抓住错汇报给王夫人,这丫头直接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被撵出去的芳官,选择了出家。
可《红楼梦》世界中的尼庵,绝不是一方净土。尼庵中,有着比世俗中更无耻、更龌龊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是未来的贾宝玉需要经历的。
芳管,有着与宝玉极为相似的人生。
而芳官的好友,藕官和蕊官呢?
④蕊官被贾母给了宝钗,一定程度上就会折射出宝钗的人生。
而藕官和蕊官共同所折射的,自然是宝玉和宝钗的人生。
藕官和蕊官,这两个小姑娘互生情愫,过着假凤泣虚凰般的日子。
而后来的宝玉和宝钗呢?
他们本来可以是一对真正的夫妻,却挂着夫妻之名在一起生活。
贾宝玉心有所属,他和宝钗之间的夫妻关系也是虚假的,宝钗过的就是守活寡的生活。
这两个小戏子本身呢,同芳官一样出家了。她们也会在尼庵中,受尽委屈、看尽人情冷暖。
然后其他的人呢?
④湘云得到了大花面葵官,宝琴得到了小花面荳官。
葵官和荳官这两位小戏子,在大观园中有主人的时间会很短。
抄检大观园后,她们就会被王夫人撵出去。
这两个小戏子也缺少情节。
但一个大花面一个小花面,这说明了这两个小戏子的主人,有着类似的结局。
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姑娘,这姑娘有着完整的判词曲子。
从史湘云的曲子,中明显的能看出来这个姑娘的婚姻就是悲剧: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那么薛宝琴呢?
得到大花面的是湘云婚姻不幸,得到小花面的宝琴,也绝没有幸福的婚姻。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翰林的儿子,会与宝琴有相聚的那一天吗?
还是梅家会想尽各种法子让宝琴等,等了一年又一年……
最后一个小戏子茄官,算得上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⑤茄官不是被贾母分配出去的,而是主动被尤氏讨走的。
茄官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幸运,因为尤氏带了她去了宁国府,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茄官就躲过了一次被撵出去的命运。
尤氏想干什么?
这位宁国府的女主人,不会缺少丫鬟服侍。
尤氏必然下着一步大棋。
后文中,红楼二尤的故事发生后,凤姐儿曾经这样说过尤氏:
凤姐儿听说,哭着两手搬 尤氏的脸紧对相问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
这样的侮辱,尤氏岂能不理会;
尤二姐终于被凤姐弄死,这样的尤氏事岂能不报。
凤姐暗里算计的尤二姐,尤氏无可奈何。
可贾琏的身边不能没人,尤是完全可以挑唆着邢夫人,把茄官再送到贾琏的身边。
茄官的生死,她的命运,尤氏不会在乎。
可尤氏就是要把茄官送到凤姐的身边,不图别的,就图每天恶心着凤姐就行。
荣国府终有落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那一天,每一个小戏子都逃不开悲剧。
小戏子的悲剧,从爱情、亲情、友情、人心有各个角度展开,把人生整个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作者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什么才是悲剧。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贾母给众人亲自分配小戏子有什么暗示?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因为老太妃薨逝,需要守国孝,所以“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
贾母的对这些小戏子的安排十分上心,她亲自先挑走了文官,还对剩下的七个小戏子做了详细的安排,把他们分派给了宝玉、黛玉等众姊妹。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贾母的对这些小戏子的安排非常有意思,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人物命运和贾母心理活动的一些暗示,下面一一分析。
首先看贾母自己留下的文官,她是十二个小戏子中领头的,十分伶俐懂事贾府的小戏子唱的是清朝的昆曲,康熙到乾隆年间,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爱听昆曲,十分流行。
昆曲中主要分为旦、生、净丑等,那么贾府的小戏子们各自的行当分别是:正旦芳官、花旦龄官、小生文官、小生藕官、小旦菂官、小旦蕊官、正旦玉官、小生宝官、老外艾官、大花面葵官、小花面豆官、老旦茄官。
元春省亲之后,这些小戏子就成了贾府的家戏班子,经常出来打酱油。当老太妃薨逝之后,王夫人大发善心,要按老祖宗的旧例,让十二个小戏子各自回家去,可没想到这十二个小戏子大部分都不愿走:
“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
从后面出现的人数来看,走的只有四个人:龄官、玉官、宝官,还有个菂官已经死了。留下来在贾家做丫鬟的八个小戏子:文官、芳官、蕊官、藕官、葵官、豆官、艾官、茄官。
贾母就直接开始了她的安排。她自己先挑中了文官随身伺候。
从文官在元宵夜宴上的表现来看,因为她口齿伶俐,深得贾母欢心,薛姨妈等人也赞她“好个灵透孩子”。她被贾母挑走之后,应该是成了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此后虽然再也没有出场过。
贾母一向看人老辣,她喜欢聪明伶俐的漂亮孩子,这十二个小戏子都是聪明伶俐的,也都很漂亮,但是贾母只选中了有眼色会说话,又十分懂事的文官。事实证明贾母没有看错人,文官和芳官、藕官等都不是一路人,她很安分,也没有惹是生非,痴心妄想。她应该就是作者所说的“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
王夫人后来驱逐大观园里学习的女孩子,文官因为跟着贾母,也幸免于难,既没有被发还干娘糟蹋,也没有和芳官等去出家为尼。就算将来贾母归西,贾府抄家,文官这种聪明美丽的姑娘,也不愁找不少下家生活。
贾母把正旦芳官给宝玉,小生藕官给黛玉,暗指贾母支持“木石前盟”上面介绍过了贾府的小戏子们各自的行当分别是:正旦芳官、小旦龄官、小生文官、小生藕官、小旦菂官、小旦蕊官、正旦玉官、小生宝官、老外艾官、大花面葵官、小花面豆官、老旦茄官。
《红楼梦》的作者不会随便取名字,贾府的小戏子都叫“某官”也是清朝伶人取艺名的习惯。
贾母把正旦芳官指给宝玉,把小生藕官指给黛玉,暗含的正是她宝黛“木石前盟”的支持,宝玉就是《红楼梦》中的小生,林黛玉就是《红楼梦》的正旦。
小生容易理解,就是戏曲中的男主角,这十二人中也不止一个小生,但是正旦只有一个,昆曲也好,其他戏曲也罢,只有“大家闺秀、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才能称之为正旦。
在贾母心里,宝玉当然是贾府头等重要的男主角,而真正能算得上出身高贵、才貌双全,堪称“正旦”的大家闺秀则只有她的外孙女林黛玉。
贾母把小生赐给黛玉,把正旦赐给宝玉,是在暗戳戳地给宝黛指婚,表明自己支持宝黛的“木石前盟”。
好巧不巧,这十二个人中,还有一对小生和正旦,小生叫宝官(宝玉),正旦叫玉官(黛玉),正好暗合了宝玉和黛玉的名字。当然也可以说是合了宝玉自己的名字。这两位都离开了贾府,可能也暗喻宝玉将来会出家,黛玉也会离开贾府(早逝)。
贾母对其它五人的安排,暗含着对她们各自主人的看法贾母除了将芳官和藕官指给宝玉和黛玉之外,还把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
贾母不是随便分配的,作者也不是随便写的,这里暗含着贾母对这几个姑娘的评价,也表现了她们在贾母心中的地位。
小旦蕊官——薛宝钗:明朝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狱委谈下》:“ 元杂剧旦有数色:所谓装旦,即今正旦也;小旦,即今副旦也。” 戏曲中的小旦,多扮演闺阁少女,性格内向、腼腆。薛宝钗是儿媳王夫人的外甥女,富豪薛家的女儿,大家闺秀算不上,但比小家碧玉强不少,她就像《红楼梦》这部戏中的一个小旦一样,地位比不上正旦那么高,但是戏份还很多。每天在贾府活跃,人人面前应酬,讨巧卖乖,还想要争取贾宝玉这个男主角。但是在贾母心中的小剧场,永远都不算是正旦,有再多的心计,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个副旦。
大花面葵官——史湘云: “大花脸”属于生旦净丑中的净,一般在戏曲种地位较高,是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亲侄孙女,从小抚养长大,贾母对她非常疼爱和信任。加上史湘云性格疏朗豪爽,喜欢扮男装,倒是与戏曲中的“大花脸”十分相似。
贾母赐给史湘云大花面葵官,暗含着对史湘云这个开心果的喜爱。
小花面豆官——薛宝琴:小花面在戏曲中是滑稽小丑的行当,一个小花面豆官就揭示出在贾母心里,薛宝琴只不过是逗趣的小丑而已。很多读者看书,看到贾母喜爱薛宝琴,又是让王夫人认干女儿,又是养在身边,又是送凫靥蟗,又是要提亲,就连薛姨妈都恬不知耻的在黛玉面前自说自话,声称贾母要把宝琴说给宝玉。
贾母才没说过,也不可能有这个意思,她对宝琴的好,是为了利用宝琴,戏耍薛家而已。堂堂国公府的嫡亲公子贾宝玉,再不济也要娶一个身家清白的官宦千金为妻,和金陵一霸、欺男霸女的商贾薛家联姻那岂不是要称为全京城的笑柄?
贾母从来没把无官无职、倚财仗势的没落商贾薛家放在眼里,一个“小花脸”送给宝琴,说明她不过是在贾母面前的一个逗趣的丑角而已,整个薛家在贾母面前都是“跳梁小丑”一般滑稽可笑。
老外艾官——探春:老外在戏曲中是老年男子的角色。贾母一共有四个孙女,除元春入宫外,还有迎春、探春和惜春。贾母唯独赏了探春一个小戏子“老外”艾官,直接越过了二孙女迎春,这里表现的是贾母对探春的欣赏和偏爱。
末了,还有尤氏找贾母要走了老旦茄官。老旦在戏曲中是老年妇女的角色,尤氏也算是有身份有年纪的贵夫人了,她和“茄”也很有缘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时候骂她“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就是说她平时口才不好,对贾珍过于顺从的意思。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贾母给众人亲自分配小戏子有什么暗示?
封建社会,帝王皇族有人去世,天下皆要守孝,官员、百姓筵宴音乐、婚娶皆要受限。《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一位老太妃薨逝,皇帝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因而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荣国府也不例外,因元春省亲豢养的十二个小戏子“红楼十二官”也被遣散。
荣国府本来打算给她们盘缠,让父母来领她们回家。但这些小戏子一多半不愿意回家,只有四五人愿意回去。荣国府便安排不愿回家的八个小戏子到各房中使唤。
贾母亲自安排了小戏子们的去处: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除了茄官是尤氏主动讨走的,其他的几人都是贾母分派的。贾母此举有什么深意吗?
《红楼梦》中无赘言,作者花费笔墨写贾母安排小戏子们的去处,是为了凸显人物性格,也为了埋下伏笔,暗示人物命运变化。
贾母留下文官自使,既凸显贾母的喜好,也表现文官的性格特点。文官被贾母看中留在身边,是因为她聪明伶俐、口齿利落。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贾母说客气话,说薛姨太太、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亲戚家的姑娘们也都比自己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贾母让小戏子们别落了褒贬,好好唱。
这时文官接下了贾母的话:
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文官顺着贾母的意思表示了谦逊,但也表示贾家的戏班也不差,发脱口齿、喉咙都好。
文官的机灵深得贾母欢心,贾母笑着赞同:“正是这话了。”李婶和薛姨妈夸她“好个灵透孩子”。
文官的言语颇有王熙凤之风。贾母一向喜欢王熙凤这样言语爽利、会来事的人,文官便入了贾母的眼。
贾母房里的丫头比别人自高一等,文官跟着贾母便有了保障。贾家只要不落败,文官的生活便会安稳无忧。
文官聪明、有忧患意识。她在贾母房里安分守己,在小戏子们和赵姨娘胡闹撕扯时,她便没有参与。文中写“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文官应该就是这个“知事”的人之一。
王夫人后来驱逐留下的戏子们,文官因为跟着贾母才幸免于难,没有像芳官她们去出家为尼。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们虽然最后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但文官的聪明伶俐、识大体给自己争取了稍好的结局
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也暗含了贾母的喜好,表达贾母对宝玉的宠溺。贾母喜欢聪明、漂亮、伶俐的女孩,例如晴雯。贾母认为只有晴雯这样模样俊俏、言谈爽利的丫头才配给宝贝孙子使唤。
芳官无论模样和言谈都酷似晴雯。因而溺爱孙子的贾母把芳官指给了宝玉。
确实芳官和宝玉玩得很好。宝玉极其宠芳官,惯着她,给她取了好几个昵称。
但是也正因为宝玉的宠溺,芳官被惯得无法无天,做事出格,最后被撵出了大观园。
宝钗的蕊官和黛玉的藕官。小旦蕊官和小生藕官在戏台上是一对,但她们是假凤虚凰,影射着无论是二宝的“金玉良缘”还是宝黛的“木石姻缘”都是虚无缥缈的,最后“心事终虚化”。
藕官先前和小旦菂官是一对,但菂官病死了。菂官死的时候,藕官哭的死去活来,一直不忘,清明节还给她烧纸钱。但后来补了蕊官,藕官对蕊官一般的温柔体贴。
其他小戏子说她得新弃旧的。藕官解释说,男子丧了妻,应该续弦,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
藕官的理论非常合宝玉的呆性,这也暗示林黛玉死后,宝玉娶宝钗为妻,并不代表宝玉对黛玉的情意浅。娶妻是人伦之大道,是必行之道。
其他几个戏子的归处。史湘云的大花面葵官。
“大花脸”属于生旦净丑中的净,多演绎忠臣良将。史湘云性格豪爽、大气,正合“大花脸”的气质。
薛宝琴小花面豆官。
小花面是戏曲行当中的丑角。俗话说:无丑不成戏。古今梨园大戏无一不包括丑角,各个不同的丑角人物以插科打诨、幽默、诙谐、灵活而受到了广大戏迷的喜欢。
薛宝琴出身商贾之家,在贾家国公府中地位低人一等,她却凭着自己的美丽、聪明达到大家的喜爱。薛宝琴甫到贾家,贾家上上下下都喜欢她,连清高的黛玉都赶着她叫妹妹。
探春老外艾官。
老外在戏曲中是老年男子的角色。老外艾官给了探春,暗示探春做事颇有男子气概。
探春虽然养在深闺,但却目光如炬,看透荣国府日趋衰败的未来。她总是遗憾自己不是男子,无法出去打拼一番事业。
在戏台上假扮男子的艾官在探春身边服侍,也暗含了探春的抱负吧!
尤氏的老旦茄官。
茄官是尤氏自己要去的。老旦在戏曲中是老年妇女的角色,表示了尤氏是年龄较长的人了。
贾母曾打趣尤氏和贾珍是“小夫妻家”,尤氏说:“我们虽然年轻,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
以上是我对贾母分派小戏子的一点理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