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提醒读者一件事情,林黛玉走进荣国府的时候,可不是后来的小孤女。
那个时候林妹妹的父亲林如海,是官品虽小,权力极大的巡盐御史;
是四大家族人脉圈中,为数不多的手握实权的人物。
林妹妹进荣国府的时候,整个荣国府的贵妇们,都给了高规格的接待。
那时的林妹妹,是整个荣国府的贵客,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慢。
介绍完了林妹妹的情况,再来说说王熙凤。那个时候的王熙凤,刚刚成为荣国府这个豪门公府的当家少奶奶。
那个时候,荣国府内部的斗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家庭成员之间,还保持着面子上的周到。
那个时候,王熙凤被称为水晶心肝玻璃人;
那个时候,王熙凤还有能力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之间,行走得有游刃有余。
王熙凤心里明镜似的,关于小姑子们的任何事情,最好是少管多奉承。
一.凤姐和小姑子们的关系
王熙凤是个活泼热情的人,到她到的地方,就充满了笑声。
可仔细的思考,读者就会发现,王熙凤和任何一个小姑子之间的关系都是疏离的。
王熙凤对亲小姑子贾迎春冷冷淡淡,连她婆婆邢夫人都说过这样的话:
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地,办事周到,统共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
贾迎春不是邢夫人的亲生女儿,在凤姐不怎么在意迎春这件事情上,邢夫人没有诬陷凤姐的理由。
贾迎春这姑娘能力平平,又是庶出,在荣国府被边缘化。
她的亲嫂子王熙凤,对于这个小姑子也就不怎么上心。
对于探春这个小姑子,王熙凤相处的会更为谨慎。
探春的身份十分特殊!这姑娘是王夫人的庶女。
王夫人是王熙凤的亲姑姑,是王熙凤能够在荣国府赫赫扬扬生活的主要依靠。
王熙凤不能得罪了这个姑姑,所以她必须谨慎的拿捏,同探春相处的分寸。
王熙凤同探春过于亲密,会让王夫人怀疑凤姐的企图;
王熙凤同探春过于疏远,会让王夫人觉得凤姐不给自己面子。
在对探春这位小姑子远和近之间,特别考验王熙凤的应对能力。
相较于迎春和探春,惜春和凤姐的相处会更为简单。
二人之间谈得来就多相处一些;谈不来就敬而远之,这是一个让双方都舒服的距离。
荣国府内复杂的环境,让王熙凤很快就学会了,这小姑子们的任何事情,都少管多奉承,免得惹她们身后站着的女主人不开心。
除了贾母吩咐过的,王熙凤很少操心小姑子们的事儿。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可以看到大观园建成后,每个姑娘的居住地点,都是她们自己选的。
姑娘们性情不一,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为她们选择住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王熙凤才不会干呢!
此时把话收回到林黛玉身上,如果给林黛玉安排住处,能让凤姐儿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身上都讨好,凤姐早就想出八百个地方去安顿林黛玉了。
凤姐在这件事情上不插嘴,就说明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她插嘴的余地。
二.荣国府内斗的开始
林黛玉进荣国府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荣国府中豪门贵妇开始内斗的原因之一。
荣国府为贾政,娶了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姑娘王夫人;
到了下一辈,荣国府又为贾琏,娶了同是四大家族王家的姑娘王熙凤。
林黛玉进荣国府的那个时间段,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姑侄,已经在荣国府开始当家了。
此时贾母为了整个家族利益的平衡,已经不可能再接受,荣国府娶进一个有王家血统的媳妇儿了。
当时贾母非常着急的接林黛玉进荣国府,就是想同林家,第二次结盟。
荣国府同林家第一次结盟,凭的就是林如海同贾敏的婚姻。
那么荣国府同林家第二次结盟,凭什么?
贾母一开始的打算,就是让贾宝玉同林黛玉结婚。
贾琏娶王熙凤;
贾宝玉娶林黛玉,这样的组合,对贾母来说是完美的平衡。
而对于凤姐来说呢,这样的组合也不错。
当时贾珠已死,李纨是寡妇。李纨的寡妇身份,极大限制了她的生活圈。
李纨只能成为凤姐的助手,完全没有同凤姐争大管事奶奶的资格。
以凤姐的头脑,她完全能想明白,如果荣国府娶进林黛玉,林黛玉也没有同她争大管事奶奶的资格。
凤姐是荣国府继承人贾琏的妻子,这种身份,让她有了成为大管事奶奶的资格。
如果宝玉娶了林黛玉,凤姐同王夫人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也能让王夫人永远支持凤姐。
从任何一个角度,林黛玉进荣国府,对王熙凤都没有任何伤害。
林黛玉这位小表妹,又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凤姐真的关心这个小姑娘,是讨好贾母的最佳手段。
王熙凤有足够的理由,真地对这位小表妹表现出几分热情。
可是王熙凤,还必须要观察邢夫人和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
对于邢夫人来说,林黛玉就是贾赦的外甥女。邢夫人同林黛玉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牵扯,新夫人喜欢黛玉也好,不喜欢黛玉也罢,总之,不会发自心底排斥这个小姑娘。
而王夫人不一样!
王夫人是一个愚蠢且权力欲极大的人,她要的是自己当家作主。
而一旦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贾母的私房和人脉,都会越过王夫人直接传到林黛玉的手上。
这一切,王夫人根本无法容忍。
王夫人,根本不想见到林黛玉!
此时贾母和王夫人,两个凤姐绝对不能惹的长辈,对林黛玉出现了两极的态度。
这时的王熙凤如果稍有瑕疵,只会让贾母和王夫人都对她不满。
那么,此时的王熙凤该怎么办?
王熙凤每天都在贾母身边奉承,贾母是怎么对林黛玉的,她又如何能不知。
林黛玉,是贾母派船去接来的。
在古代那种交通不便,通信不便的情况下,把一个小姑娘从扬州接到京都,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花费巨大。
这一切贾母都舍得!
林黛玉还没进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就能看得出来,林黛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
贾母对于这样的心肝宝贝,用得着王熙凤去操心吗?
一切当然是贾母自己做主!
其实林黛玉住在哪里,贾母早就想好了,只是没有公开而已。
当贾母这位最高统治者自己都不说,凤姐这位晚辈要是主动去问的话,那就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了。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异常简单,王熙凤只要给林黛玉备好了床帐、被褥,等着这位小姑娘来就可以了。
果然,一切都正如王熙凤的所料: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①黛玉居住的地方贾母早就打算好了,贾母安排待黛玉住在宝玉住的地方,让宝玉同贾母一处住。
这样的安排意味着,黛玉住的地方一切生活用品都是齐全的,而且一直都有人气,根本不需要重新装修。
②此时的贾母,就是想培养林黛玉同贾宝玉青梅竹马的情感。
但是也无需误会,碧纱橱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相当于林黛玉拥有一个独立的卧室。
就算林黛玉六七岁,刚进荣国府的时候,这姑娘同宝玉,也不是真地住在一个屋子里。
看贾母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安排得周到。
可王夫人呢?
王夫人对林黛玉没有任何表示关怀的地方,连面子情都不做。
这种做法连王熙凤都看不下去,直接提醒王夫人,她替王夫人去找缎子了。王熙凤的目的是什么?
凤姐就是要引出王夫人说出,为林黛玉做衣服这句话。那时候王熙凤心里的想法大概是:姑姑啊,她就不能装着对这个小姑娘好一点吗?
王熙凤面对这样的亲姑姑,哪里敢为林黛玉安排住处啊。
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贾母爱乌及屋,对黛玉更是打心眼里疼爱。贾母是贾府硕果仅存的老封君,众人奉承巴结的对象。王熙凤八面玲珑,对贾母更是讨好逢迎,对贾母看重的黛玉也是百般照顾,却为何独独不给黛玉安排住处?是她疏忽了,还是想给黛玉个下马威,还是另有原因?
凤姐掌管荣国府中馈,她能越过刑王二人上位,自是聪明伶俐,又思虑慎密的。当然考虑问题周全,处理问题恰当。疏忽自是不可能。
下马威?也不可能。老太太地位超然,是府中真正的掌权者,别说王熙凤,就是王夫人与刑夫人也越不了她去。对老太太的心尖子使手段,王熙凤是不想在荣国府混了,或者脑子进水了才会那么干。
不是疏忽,不是下马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凤姐不给黛玉安排地方呢?细读前后,便会发现凤姐不是不安排黛玉的住处,而是不用安排。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道: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 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由此可见,关于黛玉的住处,贾母早就想好了:就在贾母卧房里的碧纱橱里,那原是宝玉的住处。
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王熙凤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对于贾母唯一的外孙女儿,心肝宝贝肉疙瘩,根本不需要安排,贾母早有主张。
关于黛玉进贾府,住宿的问题作者只用了一小段来描述,是这样写的: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奶娘来问,只是个过渡,贾母直接回答了她的安置方法,说明贾母早就想好了让黛玉住哪儿,或许私下里贾母早已关照过凤姐无数回也未可知。她这宝贝儿上门,一定是要挨着她的,以尽她作为外祖母的一片疼爱之心,而聪明的凤姐当然懂得成全老祖母的这份疼爱之心。
最后一句:“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也说明作为这府里的实际当家人,凤姐早就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等着老祖母一发话,她随时都可以行动。
反过来想,作者如果在这里专门写上凤姐来请示黛玉住哪儿,则显得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那凤姐你这个当家人是干嘛的,到这时候才来问?二来也显示不了贾母疼爱外孙女的人心了,毕竟黛玉要进贾府这事儿不是今天才知道的,自然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妥帖了。
作者在这里,就是一方面要显示凤姐的智慧,另一方面要突显贾母的慈爱,以这样的笔法,让读者亲切感受之。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是荣国府的一件大事。林黛玉何时能到,荣国府都有预判,因此提前在码头等待黛玉。
黛玉一下船,就坐上了贾府的轿子,黛玉的行李也搬到了贾府的马车上。
客人要来长住,贾府理应为客人准备住处。可是,直到黛玉的奶娘王嬷嬷问黛玉住在哪里,贾母才说让黛玉住进碧纱橱。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八面玲珑,她为什么没给黛玉准备住处呢?
第一、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她自然会为黛玉准备好住处,不用王熙凤操心。王熙凤知道,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孙女儿,心肝宝贝。贾母盼着黛玉早日到来。对于黛玉进贾府后的一切,贾母自有安排,不用自己出头。
果然,王嬷嬷问黛玉住哪里,贾母就回答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
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于是黛玉住在碧纱橱里,宝玉住在碧纱橱外。
在黛玉进贾府之前,贾母应该在和王熙凤多次说起黛玉,多次嘱咐,提前去码头接黛玉,唯独没有提黛玉的住处。王熙凤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她岂能不懂老太太的心思?
如果王熙凤早早地说出已经安排妥了林黛玉的住处,那么贾母就不能安排黛玉住在自己的屋子里了,也不能和宝玉一个屋子睡觉,一个桌子吃饭,两小无猜地一起生活了。
如果王熙凤安排黛玉的住处,那么黛玉是客人;如果贾母安排黛玉住处,那么黛玉就是家人。世家大族里,这里面的说道多着呢,王熙凤也精明着呢!她可不会贸然说话。
王熙凤只是问下人,黛玉“带几个人来?”然后吩咐下人:“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王熙凤只是安排黛玉的下人房间,闭口不提黛玉的住处。
第二、以防万一,王熙凤应该给林黛玉准备了住处。提前做好预判,这是当媳妇的必备技能。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时候,李纨指挥下人往下搬高几。搬完之后,李纨命人锁门。
刚要离开,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又复开了,色色地搬了下来,命小厮们传驾娘们到舡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李纨不当家,都想到了这些。王熙凤作为管家,自然想得更周到,做事更妥帖。无论什么事情,王熙凤都想到了前头。例如,姊妹们住进大观园后,每天到贾母房里吃饭。冬天到了,她就建议在大观园设立小厨房,为姊妹们做饭,免得他们冰天雪地地来回跑着吃饭。
王熙凤应该为林黛玉准备好了住的房间、伺候的丫头、床上用品、房间摆设、衣服等物。只不过这是默默准备的,一旦贾母发话,马上派上用场。
当王夫人说该随手拿出两匹缎子,给黛玉裁衣裳的时候,王熙凤马上接口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熙凤早已提前预备好了一切,单等领导发话,就安排实施。
综上所述,不是王熙凤不给林黛玉预备住的地方,而是她早已做好预案,她在等待大领导发话。她明白自己的地位,不能越俎代庖。一旦需要自己出头安排,早就准备好的房间,立刻就会派上用场。
贾母亲自给黛玉安排住处,给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定了基调,她是老太太的心肝肉,谁都不能忽视!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给黛玉安排住处的!
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你好,我是国风
古代又不是现代,家里有什么事儿随时可以打电话有所交流和预约。想林如海的妻子贾敏重病亡故之期,派出的信使千里迢迢往娘家送了信。贾母悲伤之余,心念外孙女孤苦伶仃,无人教养,便有意接来。因此着意派过人来,一为奔丧,二为同姑爷商量此事,但到底林黛玉能不能接来,也还是要看他父亲的态度。林如海同意的话可行之,不同意的话也不可能勉强。完全是有一打无一打的事儿,没有定性。
但好在林姑爷多方考虑,为了林黛玉着想同意了这一方案,并赶着贾雨村要上京某事,拜托他照料一路同行。自然林黛玉一行舟车劳顿,根本归期未定,〈即是行舟,可知林黛玉走的是水路,直达通州上岸〉但同行的下人应是走了驿程旱路,飞马报信到了都中。所以贾府早就派出了车轿,与此处等候!〈至于等了多少天就难说了,反正是顺利等到〉。因为家宅即在眼前〈应该也不止一两天的路程,即便是车轿入了城,至贾府所在还走了半天。〉,应该没有必要再回去送信。一行人车马如游进了都中,即便是林黛玉入了荣国府,也没有专人通报入内,另着人迎接。直到内府老太太门前丫头们方掀帘迎进去。
由此可知,林黛玉的到来便是前不久尚然不确定。贾府收到消息〈旱路比水路快上几天〉可能仅仅才是几天的事儿,而且什么时候到还不确准。直到突然到了,可能作为内务经理的王熙凤很多的接待事宜尚未办齐。这其中就包括了专门为黛玉准备的屋子。何况,林黛玉到荣国府之时许己入冬多久,难以动工兴料。所以贾母才会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面,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更何况,这很可能仅仅是贾府人演出来的场面上的活儿。林黛玉仅仅六七岁的孩子,想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是根本没必要单独安排屋子与她居住的。只和宝玉一样安排在贾母左近,方便随时照料。也才是最好的!不过场面上的活还是要做足的,至少要跟黛玉来的人那面脸上觉得光彩!很可能这事根本不能怪王熙凤,而是在贾母王夫人早就决定如此安排了!
凤姐为何不给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
要周全嘛,欲速则不达。
黛玉是贾母派了“男妇”千里迢迢接来的。黛玉未来之前,贾母还“刚老太太还念诵呢”。可见在贾母心中,黛玉的分量一定很重。王熙凤这样势利的人,当然也会重视黛玉。
重视黛玉,何不把黛玉安排到离贾母很近、又华贵阔绰的房间去住?
唉,贾母重视没见面的外孙女,但这并不表示,见了面就一定喜欢吧?
如果黛玉的性格像夏金桂,“盗跖的性气”、“内秉风雷之性”,贾母还会喜欢她吗?
就算黛玉性格好,但却偏是岫烟那样,“浓淡由他冰雪中”,恬淡内敛,喜怒不露,贾母会那样喜欢她吗?
就算黛玉性格活泼,也确实讨贾母喜欢,但是像湘云那样是个“话口袋子”,白天晚上说个不停,贾母老年人了,受得了吗?
安排黛玉的住宿,不是安排一个房间那么简单,还要考虑与贾母距离远近、与其他姊妹距离远近等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要根据黛玉的性格、与贾母见面的情况来决定。
不等黛玉见面,哪能随便安排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