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作者最珍爱的人物。

作者赋予了林黛玉非常多的美好品格,比如正直、有风骨,比如善良、重情重义。

就算是对下人,林黛玉也是个很好相处的姑娘。

林黛玉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小老师,教香菱学诗时尽心尽力;

林黛玉是一个大方的主人,对仆人的打赏总是很丰厚。

这一切都可以证明,作为主人林黛玉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这就有了,林黛玉对紫鹃很好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荣国府这种世家大族,每一个小主人,都是自己房里中的管理者。

像林黛玉和紫鹃一样的主仆关系,这种关系极有可能持续一生。

那么这就意味着,林黛玉对紫鹃和对其他仆人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

林黛玉对紫鹃好,就要为她的一生铺路;为她的一生负责。

那么林黛玉做到了吗?

一.林黛玉对紫鹃约束到位,这是对她好的先决条件

其实作为一个主人,对仆人好绝不意味着给他一流的生活条件。

有的时候卑贱的身份,和奢华的物质享受,这种身份上的错位,会造成一个丫鬟一生的悲剧。

其实对丫鬟最不好的是谁,就是所谓的护花使者贾宝玉。

袭人、晴雯、紫鹃这三个丫鬟都是从贾母房里出来的,所以她们三个有可比性。

袭人和晴雯,有了宝玉这样的主人后,已经注定了她们一生的悲剧。

当年的袭人,在贾母房里的时候只会夹着尾巴做人。

如果她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状态,未来就有机会嫁一个普通人,那就意味着,她有机会会过平静但温暖的一生。

可是有机会到了宝玉的房中,让袭人那颗争荣夸耀之心,马上膨胀起来。

她想要成为宝玉的通房,然后成为宝玉的姨娘,在荣国府这豪门功夫中享受着泼天富贵。

可是豪门宅斗的残酷性,哪是他一个丫鬟能预料得到的。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袭人的未来必然惨不忍睹。

而晴雯呢,正好站在了袭人的对立面。

晴雯在宝玉的身边,从来没有经营过自己未来的地位。

她要的是什么?

宝玉对女性的珍爱,同样让晴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她要的恐怕更珍贵,却也更能让她急速地走向悲剧的宿命。

晴雯想要的,是贾宝玉实实在在的感情。

这样的丫鬟在宝玉生母的眼里,就是祸害她儿子的妖精;

这样的丫鬟在宝玉的房里,会影响宝玉未来夫妻和睦。

所以在宝玉订婚之前,宝玉的生母王夫人,无论如何都会将晴雯打发走。

被撵出大观园的晴雯,带着对宝玉的一片痴情,香消玉殒。

而在黛玉房里的紫鹃,则从来没有生出过这样的心思。

其实很多丫鬟,都做过非常张扬的事情。

比如晴雯撕扇子;

比如芳官打赵姨娘;

比如司棋大闹小厨房;

比如莺儿同贾环拌嘴……

这些事情从未在紫鹃,甚至从未在潇湘馆中的任何一个丫鬟身上发生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林黛玉平时对丫鬟,约束得当管理严格。

绝大部分时间,紫鹃或是守护着林黛玉;或是为林黛玉守护着潇湘馆。

这样低调的一对主仆,才有可能相伴一生;

像紫鹃这样知进退守规矩的丫鬟,才有同黛玉相伴一生的可能性。

而一个优秀的丫鬟,都是主人调教出来的。

黛玉肯去调教紫鹃,就说明了黛玉为紫鹃计划的未来,是带着她陪嫁。

而紫鹃呢?对于这一切也心知肚明。

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

这样笃定的言语,恐怕袭人和晴雯都不敢说出口。

其实袭人和晴雯心里也明白,贾宝玉是个绣花枕头,到了关键时刻根本不敢为自己说一句话!

可黛玉不一样。

紫鹃未来的生活,就在黛玉的规划里。

把一个人规划到自己的生活里,这是家人才有的待遇。

那时的林黛玉已经跨越了阶级,在实际意义上把紫鹃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这足以意味着,黛玉已经对紫鹃好到了极致。

而且这种好,渗透在整个生活中……

二.紫鹃敢批评林黛玉,这意味着二者在心灵上的平等

《红楼梦》所处的时代尊卑分明,敢主动去劝诫主人,已经意味着这位主人的性格极好。

而敢去批评,甚至是驳回主子呢?

这是主仆关系良好的顶级待遇。

鸳鸯是贾母的首席大丫鬟,而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

贾母的话谁也不敢驳回,而鸳鸯敢。

这是贾母极为看重鸳鸯,对她好的最佳证明。

这一点放到林黛玉同紫鹃的关系上,同样成立。

紫鹃说:“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①在《红楼梦》中丫鬟敢于批评主人,一般只发生在对宝玉这位花王上。

根本没有姑娘们的丫鬟,敢批评姑娘们的描写。

就算是《红楼梦》中存在感非常低的贾迎春,她的丫鬟司棋和绣橘也不敢批评她半句。

紫鹃去直接批评林黛玉,这是独一份!

②紫鹃批评黛玉,并不是简单的指出黛玉的错误。

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敢于对发生过的事情复盘。

这时在紫鹃的心中,黛玉不是她的主人,而是一个需要她关心照顾的小妹妹。

紫鹃甚至敢指出黛玉错误的比例,敢批评主人批评到这样大的尺度,紫鹃已经做到了丫鬟中的顶级。

③此时的紫鹃还说黛玉小性,如果黛玉真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姑娘,那么紫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恐怕早就会被边缘化。

在大观园里,最不缺的,就是一心想要求上位的丫鬟。

紫鹃批评指出了黛玉的这些错误,有什么后果吗?

答案是根本没有任何后果,反而让此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紫鹃是一个聪明的丫鬟,只有黛玉对她好,才会换来她对黛玉的全心全意。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相处的过程,紫鹃会慢慢地发现黛玉的纯净和善良,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主人。

所以对黛玉心尽力。

而黛玉呢?

黛玉同紫鹃虽然名义上是主仆,黛玉对紫鹃信任依恋,二人在实际意义上是互相关照的家人关系。

就算在黛玉死后,她对紫鹃的关照依然存在。

紫鹃会一直守护着黛玉,黛玉的花落人亡两不知真的是多虑了!

紫鹃会为黛玉掬一抔净土;紫鹃会为黛玉掩尽风流。

这等于紫鹃可以摆脱荣国府被抄家后,群芳离散被发卖的命运;

这等于紫鹃的命运,还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比起她那些四处飘零的伙伴,紫鹃纵然是凄凉,却还可以得到一份安宁。

算是薄命司中的一个幸运之人。

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紫娟是我最喜欢的红楼丫头,第二个便是晴雯。紫娟是杜鹃鸟的化身,她与黛玉一样,黛玉是还泪而来,那紫娟就是为了追随黛玉而来,一个泪尽而亡,紫娟便是思念主人日夜啼哭泣血而亡。生如同湘妃的娥皇女瑛,死也要追随。我不信紫娟会陪伴惜春,因为惜春是个冷心之人,对待入画是相当绝情,以紫娟的聪慧绝对不会投这样的主子。

紫娟为什么会对黛玉忠心耿耿,关怀备至,首先紫娟是和袭人鸳鸯晴雯一样都是有头有脸的贾母房间的上等丫头,都是经过贾母调解培养的,但是袭人晴雯给了宝玉,将来是要做姨娘的,也算是谋了好出路,鸳鸯是一等丫头如同半个主子,贾母是她最大的依靠,若是不出意外将来贾母也会给她安排个好男人。但是紫娟呢只是二等丫头,唯独她还没有出路,说句难听点的迎春和探春是庶出小姐,跟着她们的话将来也只不过是做个陪嫁丫头。关键嫁的人家肯定不如贾家。正为自己前途担忧时黛玉来了,成了黛玉的大丫头也就是掌房总管,黛玉虽然是亲戚可是黛玉出身高贵,是正宗的侯门嫡女,以黛玉的身份出身探花府邸,古人最讲究书香门第,皇帝的女儿都是招状元,所以将来黛玉就算不嫁宝玉也是要嫁入高门的。紫娟将来跟着嫁过去就算不做姨娘也以后也能混的和赖大妈一样有头有脸。紫娟对黛玉的好就不用多说了,除了宝玉贾母就是她对黛玉是真心的好了。黛玉对紫娟又是如何呢?

以黛玉的性格她是不会行拍马奉承的事的,对于贾府的千金们也只是礼尚往来没有深交,倒是和湘云而尔斗斗嘴,和别人都是客气,她也和凤姐斗嘴皮子,一是因为凤姐因为贾母对她照顾有加,第二其实黛玉没把凤姐放在眼里,黛玉只和自己在乎的人斗嘴,就是宝玉,还有就是紫娟别人她都不放在心上。大观园里能劝黛玉并且敢劝黛玉的人只有紫娟,连宝玉都要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生怕惹妹妹生气。若是黛玉对紫娟不好紫娟敢劝她么?当初宝玉一听黛玉要回苏州,紫娟闯这么大的祸都从容淡定,要是别人吓都吓死了,因为有黛玉给她做后台呢,老祖宗爱宝玉一样爱黛玉,要是别的丫头打都打死了。黛玉没把她当丫头看当姐妹一样对待,才会换来紫娟的真心相随。一声杜宇春归尽,这只忠心的杜鹃鸟应该是料理完黛玉的后事后,日夜啼哭泣血而随,也算是她最好的归宿了,起码不用在贾府败后受尽磨难

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紫鹃是我读《红楼梦》多年以来,一直喜欢的丫鬟没有之一。平儿,鸳鸯次之。晴雯,袭人,金钏儿等在喜欢于否间不断的变化。

黛玉初进荣国府,只带了王奶娘和十岁的小丫头雪雁,据推算黛玉当时六七岁,说雪雁小只是相比于贾母身边的鸳鸯琥珀等,三春身边的大丫鬟司棋侍书等小个一二岁而已,如果贴身丫鬟太小了,怎么能伺候好主子小姐,所以紫鹃(鹦哥)到黛玉身边时是十一二岁。贾母很会调理人,并且知人善用,混世魔王宝玉的身边安排了袭人和晴雯,懦弱的迎春身边安排了泼辣的司棋,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安排了细致周到的紫鹃。

《红楼梦》中描写紫鹃的文字不多,很多时候只是黛玉的影子而已,正是这只言片语,才凸显曹公之神笔,宝黛闹别扭,紫鹃直言黛玉耍小性儿,敢直面黛玉的缺点。薛姨妈慰痴颦时,急忙让姨妈与王夫人说媒,定下宝黛婚事,却被圆滑的薛姨妈打岔转移了话题。对于宝玉和黛玉终身大事上,紫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才有了情急试莽玉的重头戏,才有了对林黛玉最贴心的忠言。封建社会是讲究父母之命,媒数之言的,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贾母虽然是一家子长,最终还是得贾政与王夫人决定,如果贾母下了令,孝字当先,贾政夫妇也只有顺从。贾政的态度是自己的儿子配不上才华横溢的外甥女,并且上有母亲,内有夫人,官场中一大堆杂乱之事,无暇顾及。王夫人的态度就是等,熬,一旦有机会了,就会定下自己的外甥女薛宝钗。

紫鹃在八十回后的命运让人十分堪忧,王夫人是用极端的手段打击了晴雯,对于他恨之入骨的紫鹃也不会轻易放过,宝黛的真情无法撼动,要打击林黛玉,必先去紫鹃。这让我想起了《西厢记》当中的红娘,王夫人可没有崔老夫人的心肠,虽然宝黛间不可能发生不才之事,或许有传言从赵姨娘处传来,王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去紫鹃,其间有类似拷红情节,此时的贾母或许已经去世,正应了那句话老太太去了,只有平人去欺负了。

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紫鹃是一对特殊的主仆。从她们的对话和互动中,感觉非常亲切自然,并不给人主子和下人的感觉,反而更像一对姐妹,紫鹃就像一个大姐姐,照顾、体贴、包涵着一个任性、可爱的妹妹。

从紫鹃对黛玉的好,可以反推黛玉对紫鹃的好。因为“好”是相互的。而且这个“好”不是“威”,因为“威”只是令人服从,而不是“好”和“体贴”。

例如宝钗对莺儿就是“威”。贾环和莺儿掷骰子,贾环耍赖。明明是贾环错了,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

而黛玉对紫鹃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从“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看看紫鹃对黛玉的好,从侧面了解黛玉对紫鹃的好。

紫鹃对宝玉说过:

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

正因为黛玉和她“极好”,她才帮着黛玉“试忙玉”,冒着被主子惩罚的危险,试探出了宝玉的真心。她还和黛玉说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黛玉嘴上虽然说她“疯了”,要把她退回给老太太,但却被紫鹃说中了心事。紫鹃也非常了解黛玉,知道她只是嘴硬,对黛玉威胁她的话不置可否,转身睡着了。

紫鹃一心为黛玉的将来做打算,正是因为黛玉把她看作姐妹,她才如此尽心尽力。

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黛玉对紫鹃好不用质疑。在小说《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中写到:黛玉临终前对紫鹃说:“妹妹,你是我知心的......,我拿你就当我的亲妹妹。”然后,黛玉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了紫鹃。可见紫鹃在黛玉心目中的位置,这声亲妹妹是发自内心的,一点儿不虚伪,不是装的,而是真心实意的。这说明黛玉对紫鹃是万分信任,非常好的。

黛玉

紫鹃对黛玉也曾表白过对黛玉的真情实感。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忙试玉”中紫鹃说:“......我并不是林家的人......,偏生他(黛玉)又和我极好......,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俩人的姐妹之情不是一天了,黛玉拿着紫鹃的确很好,使紫鹃感恩戴德。

黛玉对紫鹃以诚相待,用情相处。她从来不以主子自居,不尊重紫鹃。使紫鹃感觉同黛玉在一起没有主仆之分,奴婢之感,她俩比亲姐妹还亲。因此,私下里紫鹃在黛玉面前,从来不战战兢兢地害怕,表现得尊卑分明,而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两人之间不隐瞒自己的性情。黛玉从来不与紫鹃较真、计较、批评、指责,反而还经常听紫鹃的话。

例如,有一次放风筝。黛玉本来不想放,探春劝黛玉说,放风筝是放晦气,黛玉不动心。紫鹃看了黛玉一眼,没理黛玉,而是直接让小丫头拿风筝来。放飞起风筝来了。黛玉见状,觉得这么好的风筝,又不舍得放走风筝。探春看黛玉这样,又说了一句这是放晦气,叫黛玉放手。紫鹃看到黛玉这个样子,朝着黛玉就说“姐姐也小气了!”接着把风筝从黛玉手里拿过来,扯着风筝线放飞了风筝。黛玉对紫鹃也无可奈何,当她看着风筝飞得老高,也跟着喊惊奇、赞叹了。那个封建社会,哪个丫鬟敢如此对待主子?可以说在大观园没有敢的。正因黛玉对紫鹃好,紫鹃才没那么多的顾忌,敢说敢做。

紫鹃在黛玉面前无顾虑。她学了一套哄黛玉的本事,比起宝玉哄黛玉来,似乎强多了。例如,有一次,黛玉在大观园游玩。紫鹃劝黛玉回去吃药。黛玉却不耐烦地:你就知道催,我吃不吃药,管你什么事?与妳有什么相干!紫鹃却笑着说:大清早地出来,就跑到这个潮湿的地方站了半天了,也该回去歇息歇息了!紫鹃这一番话提醒了黛玉,顿感腿还真是有点儿酸了,原来自己在这里已经呆了半天了。就这样黛玉由紫鹃搀扶着回了潇湘馆。可见黛玉对紫鹃是多么的信任,多么的亲近了。

从这事看出来,黛玉嘴上不听紫鹃的话,不回去吃药,嘴里还一个劲地说紫鹃真讨厌,但是,还没等紫鹃哄两下,黛玉就乖乖的去吃药了。从这两人的对话中,哪里能看出主仆关系呢?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与亲姐妹真没两样。

黛玉对紫鹃的好,小说《红楼梦》作者用紫鹃对黛玉的好,来反衬黛玉对紫鹃不是一般的好。例如,黛玉对宝玉使小性子。过后,紫鹃批评黛玉太浮躁。黛玉啐道:我怎么浮躁了?你倒替别人拍我的不是了?!紫鹃温怼:姐姐好好地,为什么要剪了那穗子?这次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姐姐倒是有七分不是了。我看人家宝玉平常素日对妳挺好的,就是姐姐见了他就知道使小性,贬排他才这么样的。为了黛玉,紫鹃还特意找宝玉试探,说黛玉要回老家,离开贾府了。紫鹃是想看看宝玉是否真心爱着黛玉。意外发生了,宝玉一听黛玉要离开贾府,痴呆病又犯了。这事惊动了贾府上下,差一点儿惹起大乱子。好处是验证了宝玉是爱着黛玉的。紫鹃高兴地快跑去对黛玉说了,并出主意,趁着贾母身体好,赶快把这事办了。她还撮弄着薛姨妈,去找贾母说这件事。通过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平时黛玉对紫鹃有多好了,否则,一个丫鬟怎么敢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撮合黛玉与宝玉两人的爱情婚姻之大事呢?后来,宝玉娶了宝钗,紫鹃知道后对宝玉极为不满,瞧不起,进而看破红尘,世界上男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她不听王夫人的话,当宝玉的丫鬟,而是跟着惜春出家了。

综上所述,黛玉对紫鹃的好,从紫鹃对黛玉的好反衬出了黛玉对紫鹃的好。黛玉还帮助紫鹃读书识字,提高文学修养。当黛玉指导香菱读书,叫紫鹃去拿“王右丞的五言律”给香菱,紫鹃很熟练地从书架里找出了《王摩诘诗集》递给了香菱。从这点更能看出紫鹃受黛玉很大的很好的影响,这也是她在黛玉面前表现得从来不那么惧怕,而且像亲姐妹一样相处的根本原因。

黛玉与紫鹃

总而言之,黛玉对紫娟特别好,使两人超越了主仆关系,结下了姐妹深情。黛玉临终前叫了一声亲妹妹,是发自肺腑的,这是展现至真至善至美的姐妹之情。紫鹃在各方面的品性形成,就是在与黛玉相处之中得到的升华,才有了全方位的展示。这份情,使人看到了在那封建社会污浊中的纯净,体味到了冰冷中的阵阵暖意,使读者感悟到了小说《红楼梦》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哪里看出黛玉对紫鹃好?

紫娟原是贾母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小丫头雪雁。贾母觉得雪雁太小一团孩气,不能照顾林黛玉,所以就把紫娟指派给了林黛玉。贾母是很会调理下人的,王熙凤就曾经说过,老祖宗把人调理的水葱似的,怨不得别人要。这也从侧面说明贾母选人用人能力是比较强的。自从紫娟到了林黛玉身边,可能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吧,没多长时间紫娟就成了林黛玉的闺蜜。林黛玉并没有把紫娟当成下人,紫娟也把林黛玉当成好姐妹。看《红楼梦》这部书,不要纠结作者说了什么话,而是要看书中人物她们做了什么事。那么紫娟为黛玉做了什么事呢?紫娟朝夕陪伴林黛玉身边,她知道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心思,但苦于封建礼教,又无亲生父母为其做主,终日忧虑,积思成疾。所以紫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紫娟先试探贾宝玉,慌称林黛玉要回姑苏,结果因为紫娟说的入情入理,贾宝玉信以为真,引得贾宝玉就犯了呆病,惊动了所有人。之后贾宝玉和紫娟有了一段对话。紫娟说“原是我心里急,故来试你。”宝玉听了,更又诧异,问道:“你又着什么急?”于是紫娟就说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她又和我极好,比她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发愁,她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她去的。”在这段描述中,紫娟说黛玉对她极好,这就是林黛玉对紫娟好的证据,不用多说别的。而紫娟也投桃报李,继续为林黛玉的事操心。就在薛姨妈虚情假意安慰林黛玉时说:“你宝兄弟老太太这样疼他,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是四角俱全。”紫娟听到薛姨妈这样说,忙的跑来笑道:“姨太太即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紫娟理解不到薛姨妈的真实意图,听到她这样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事,就象抓住了一颗救林黛玉的稻草一样,急急忙忙的催促薛姨妈。在这里我们看到,紫娟哪里是林黛玉的丫鬟,分明是林黛玉的一个姐姐,朝夕为林黛玉排忧解难,千方百计要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耐何林黛玉本身也是一颗小小的绛珠草,紫娟也不过就是绛珠草身边的一株小野花,她们都没有能力去对抗想要摧残她们的恶势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