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红楼梦》中的麝月,是宝玉中的丫头。
作为荣国府的凤凰,宝玉的房中有十几个丫头。这十几个丫头,每一个都想成为通房丫头。
可宝玉通房丫头的名额只有两个,竞争会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麝月可以走到最后,绝不是凭她的个人能力。因为在荣国府中,比她优秀的丫鬟太多;
麝月可以走到最后,要庆幸她有能力却不出挑,更因为她占了荣国府中豪门贵妇宅斗的便宜……
一.麝月是一个水晶球
麝月就是一个水晶球一般的人物,为人圆融,谁也不得罪。
其实麝月在宝玉身边的资格很老,她绛云轩中的老人。
秦可卿活着的时候,那个时候贾元春还没有才选凤藻宫;
那个时候也还没有建大观园,宝玉没有住进怡红院。
而那个时候,麝月已经是宝玉身边的丫头了。
……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①当时的宝玉同贾母住在一起,住在绛云轩。在那个时间段,就有资格宝玉身边服侍的丫头,会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这个丫头的个人能力,要入得了贾母的眼。
②贾母喜欢什么样的丫头?
贾母喜欢袭人那种勤勤恳恳的劳模,所以把袭人给了宝玉;
贾母也喜欢晴雯的灵巧和言语爽利,所以把晴雯也给了宝玉。
而麝月呢?
很明显,这麝月取的是袭人和晴雯的中间值。
她并不像袭人一般,好表现要当劳模;
她也不像晴雯一般,表现出一种牙尖嘴利,要众人强的状态。
所以表面上,麝月普普通通中规中矩。
因为麝月同样老资格,所以能入得王夫人的眼;
因为麝月中规中矩,所以在王夫人的眼中她笨笨的。
王夫人说一个丫鬟笨笨的,那绝不是指一个丫鬟很蠢;
王夫人说一个丫鬟笨笨的,是指一个丫鬟循规蹈矩、品行端正。
这是对一个丫鬟极高的赞美,所以千万不能误解王夫人的话。
麝月在宝玉房里,把国人的中庸之道发挥至极:
她从不揽权,宝玉房里所有的钱财支出,都是由“花大奶奶”袭人做主。
袭人,才是宝玉房里的办公室主任。
她也从不夺位置,她就眼睁睁地看着,晴雯成为了宝玉的知己。
晴雯,才是宝玉最珍视那个丫鬟。
此时的麝月,不争不抢主动靠后。
宅斗有宅斗的残酷,是袭人和晴雯的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在袭人与晴雯之间,麝月同样是一个水晶球:
她两边不得罪,两边不讨好,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
在同事的关系上,麝月与袭人厚密。
但她从来不跟着袭人去算计别人;
在同事的关系上,麝月与晴雯也互相帮衬,但这种帮衬只限于工作中生活上。
晴雯的感情线,麝月从来不参与。
始终中立的麝月,同样有看不惯袭人的时候,讽刺她是花大奶奶;
始终中立的麝月,同晴雯也没有什么友情,晴雯的死亡,对麝月并没有多大的震动。
她可以谈笑风生地,说出以下这些话:
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
在怡红院中,麝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她并没有被任何一个人裹挟,她始终在做自己。
麝月不像袭人一般揽权,所以她也没得罪过谁,因此不会有人在高层面前,给她上眼药;
麝月不像袭人一般好收买人心,所以她批评小丫鬟时更能服众;
麝月不像晴雯一般痴情,所以她能被荣国府的高层容下。
麝月不像睛雯一般伶牙俐齿,以强压倒众人,麝月说话时总是有理有据,不由得让人敬佩三分。
因此,荣国府的高层对麝月印象不错;
对主人贾宝玉,她始终忠心耿耿,从未出卖过自己的这位小主人;
对于底下的小丫鬟,麝月会有批评、有责罚,但全是出于公心。这一点可昭日月。
这一切使得麝月有留下来的可能,但也仅仅是可能……
她真的留下来,还是在荣国府贵妇的内斗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总不会殃及全部
少爷贾宝玉的房里,可以有两个通房丫鬟,这是荣国府的定例。
很明显贾母看中的是晴雯;
而王夫人看中的是袭人。
这里通通没有麝月什么事儿……
可是一旦扯上宅斗,扯上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由于利益相关,贾母和王夫人绝不惜撕破脸!
而城门失火,自然会殃及池鱼。
由于晴雯是贾母看中的人,无论她是好是坏,王夫人都会容不下。
抄检大观园时,晴雯被王夫人撵了出去;当然撵出去还不够,王夫人还要把她挫骨扬灰。
王夫人对晴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恨意,她看不上的,是贾母身后站着的林黛玉。
而贾母会束手待毙吗?
当然不会。
贾母一定会有所反击,反击的对象一定是袭人。
虽然王夫人给了袭人,宝玉房里准姨娘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贾母从来不认可。
在贾母的眼里,袭人就只是一个丫鬟。
时间还会继续向前推进,林黛玉会香消玉殒,贾宝玉会娶薛宝钗。
那个时候宝玉房里的人,会重新布局。
曾经的袭人为了巴结王夫人,为金玉良缘造势真的是尽心尽力。
可当贾宝玉娶薛宝钗之前,王夫人最容不下的,自然就是袭人。
因为她知道的秘密太多。
仅王夫人容不下袭人,贾政也容不下这个丫头。
因为在贾政的眼中,袭人就是一个普通的丫头,而丫头到了年纪被放出去嫁人,是件正常的事情。
宝玉成婚之前,不仅袭人会被放出去,他身边轻薄、不稳重的丫头,都会被放出去。
总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那时候荣国府已经衰败,也不至于衰败到,要把宝玉房里所有的丫头都放出去。
那那么谁会留下来?
自然又会是荣国府贵妇们,经过一番宅斗后的妥协。
麝月这个丫头,在绛云轩时就服侍宝玉,所以她算得上是贾母的人。
贾母不会反对麝月留下来;
麝月这个丫头,在王夫人眼中是笨笨的,她不会争宠。
王夫人不会反对麝月留下来;
宝玉呢?
这位荣国府的凤凰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麝月这丫头已经服侍他很多年,算得上忠心耿耿。
如果长辈不反对,宝玉一定会把麝月留下来。
宝钗呢?
麝月同宝玉之间很清白,她在宝玉心中的位置,比袭人和晴雯要低很多。
这样的丫头,没有破坏宝玉房中格局,争宠的可能性。
同时宝钗也要维持自己端正的人设,为了一个贤妻的好口碑,宝钗也不可能把宝玉房里所有人都撵走。
宝钗不会反对麝月留下来。
就这样,麝月在荣国府贵妇们的宅斗中,在一个夹缝里,获得了生存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十分偶然,并不是由于她本人多么优秀造成的。甚至是由于她的不岀挑,她才有了留下来的机会。
可那又怎么样?
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开,美好的青春易逝。
留下来的麝月,终将还要面对,荣国府落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那一天。
那个时候,麝月做为丫头,只是荣国府的财产。她的结局,也只能是作为财产被发卖掉。
那个时候,什么宝玉、宝钗都将与她无关。
当宝玉远离红尘的时候,可曾会想到,他的身边还曾有一个这样的姑娘。
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王夫人说麝月"笨笨的”,许多人便以为麝月“笨笨的"了,殊不知王夫人看人只看表面的,就如同一见晴雯一副病西施样便认为晴雯是勾引她的宝玉的狐狸精一样,做不得准的。
真实的麝月不但不似袭人"笨笨的”,而且在刚口方面远胜还远胜得理不饶人的晴雯一筹,只是她比较低调,不争不抢,不喜张扬罢了。第五十回,晴雯赶坠儿出大观园,坠儿娘攀咬晴雯叫了宝玉名字,晴雯怼人不得法,麝月助阵:
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了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理的……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理有据有节,怼得坠儿娘无言以对,只好带着坠儿含恨而去。
麝月能陪宝玉走到最后,不是因为她在宝玉眼里"公然第二个袭人”,也不因为她伶牙俐齿,善于与人讲理,而是她既有袭人与晴雯的影子,又超脱于她们之上,淡泊宁静,从容自持。
宝玉曾说麝月是袭人调教出来的,做事周到,体量他人,有袭人温和宽厚的一面,但更得可贵的是她不似袭人有城府,有心机,扬钗抑黛,在宝玉面前也敢非议黛玉,而是谨守本分,不在主子面前谈他人是非。第二十回,宝玉为麝月篦头,被晴雯看见,讽刺麝月还没开脸呢,便上头了,然后跑了出去,宝玉对麝月说晴雯磨牙,她忙摆手止住宝玉
麝月善长说理,怼起人来有理有据,伶牙俐齿,不输晴雯,但她并不以此为能,若不是袭人有命,她不会怼婆子,不为帮晴雯,她不会怼坠儿妈,并且,她对积极上进的小红也不似晴雯那样冷嘲热讽。麝月,才是真正大家丫头的风范。
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红楼梦》里的麝月真的不笨,她能留到最后是能力超强的结果。
第一、有一种笨,叫王夫人说你笨。王夫人这个人才干有限,但是非常执拗,固执,自以为是。她看袭人和麝月不多言多语,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袭人和麝月老实巴交的,笨笨的。
王夫人就喜欢笨笨的下属,这样才能显出她的精明强干。
如果一个本科生领导挑选下属,他一定选择本科生,或者大专生,绝不会选择研究生和博士生。因为比他学历高的下属有可能瞧不起他。
王夫人也一定,她不喜欢伶俐的晴雯,喜欢笨笨的袭人和麝月。
至于袭人和麝月是不是真的笨笨的,另当别论,王夫人说你笨,你就笨,不笨也笨;王夫人说你是狐媚子勾引宝玉,没勾引,也勾引了;王夫人说你没勾引宝玉,勾引了,也没勾引。
王夫人选人的眼光弱爆了。
单纯,洁身自好,心直口快的晴雯在她眼里成了狐媚子。处心积虑勾引宝玉,和宝玉发生关系的袭人,却成了王夫人的红人。袭人变成了规劝宝玉走正路的好人。
麝月为人低调,就成了笨笨的。
第二、麝月口才好,精明干练。麝月这个姑娘有主见,有思想,有口才,精明干练。
第五十回,晴雯赶坠儿出大观园,坠儿娘攀咬晴雯叫了宝玉名字,晴雯败下阵来。麝月赶来助阵:
她先说我们有资格叫宝玉,这是老太太同意的。
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哪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话,且带了她去,你回了林大娘,叫她来找二爷说话。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
一段话说得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即摆明了自己的身份,也指出了坠儿娘的身份:你没资格站在这里!有疑问找管家媳妇,我们不受理,我们只和管家媳妇对话。坠儿娘无言以对,只好带着坠儿离去。
坠儿娘还没走呢,麝月就命令小丫头擦地。意思是,你站脏了我的地!
晴雯只会咋咋呼呼的,麝月慢条斯理地说话像刀子,刀刀致命。麝月比晴雯更厉害。
袭人回家给母亲送葬,晴雯病了,怡红院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麝月张罗。她有管理才能。
第三、晴雯使力不使心,袭人使心不使力,麝月使心使力。晴雯说话做事不动脑子,凭着一腔热情做事,总是得罪人。
袭人处处算计,做老好人。
麝月最理智。她知道枪打出头鸟,她认清自己怡红院第三把交椅的位置,从来不主动出头。
春燕妈大闹怡红院,晴雯压不住茬儿,袭人不想管,说自己不会吵架,让麝月出面。
麝月出面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
第四、麝月有责任心,有心机。麝月不像晴雯那么没心眼。她和宝玉应该也有肌肤之亲。因为袭人也说过知道麝月和宝玉偷偷摸摸的事。
大家都出去玩了,只有麝月留下来。这说明三件事。
- 麝月有责任心。
麝月说:“都玩去了,这屋子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下头是火。那些老婆子们都‘老天拔地’,服侍了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们也服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玩玩去?所以我在这里看着。”
麝月没想过玩,只想着家里别出乱子,她的责任心很强。
- 麝月与人为善。
麝月的话里透出了她的善良。她宁可自己辛苦,也为老婆子,小丫头们着想。让她们歇一歇,放松一下。
- 麝月有心机。
大家都玩去了,宝玉回来,就能和自己独处了,就能不被别人打扰了。
果然宝玉回来看到麝月独自看家,很感动。心想麝月公然又是一个袭人。于是宝玉给麝月篦头发。
结语:宝玉结婚后,宝钗打发走了袭人,却留下了麝月。这是麝月一贯低调做人的结果。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麝月在宝玉身边静静守候,静静开放,直到开众芳纷落。
她不是最好的一个,但是最安静,最有心胸,最能等待的一个。袭人当姨娘的心太迫切了,结果为宝钗所不容。麝月默默守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留在宝玉身边。
以恒愚法师所写的《半点禅》来结束这篇问答吧!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
“半”字入人生,生活就不会“山穷水尽”,反而处处是“柳暗花明”。
人生不必求全,因为人生从不圆满,也不全是遗憾。
花朵不必最先开放,花开荼靡花事了,未尝不是好事。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谢谢邀请!
关于麝月“笨笨的”说法,是从王夫人口里说出来的。但是,我们知道,王夫人看人经常会看走眼,或者说她看人的眼光跟人差别很大。比如说耿直爽利的晴雯在她眼里成了狐狸精,而袭人和麝月因为不太说话,或者给人看上去好像不太爱说话的样子,就成了笨笨的。
那么,麝月究竟是不是笨笨的呢?
芳官的干娘何婆欺负芳官,袭人说晴雯是暴炭,让晴雯去劝只会越劝越糟糕,所以让麝月去劝。我时常在想,作为怡红院一号大丫头的袭人自己为什么不去劝?却偏偏让麝月去劝,恐怕是袭人觉得麝月的口才比自己好,若论说理的话,麝月更能说服对方。
果真麝月给我们露了一手,她上去对何婆说:“你且别嚷。我且问你,别说我们这一处,你看满园子里,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便是你的亲女儿,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骂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得骂得,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你们放心,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老太太又不得闲心,所以我没回。等两日消闲了,咱们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不敢大声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叫的。”
这一通话说得有理有节,既说得何婆无言以对,让读者看了也甚为佩服。忍不住感慨,平时不声不响的麝月居然还有这一手,真正是太厉害了!
从这段话我们来看,麝月并不是笨笨的,她挺聪明,有的时候比袭人还能干,但是,她又袭人懂得藏愚守拙。袭人虽然前面在王夫人面前卖过好,但是,下面的小丫头子们婆子们大概也没有少得罪,这是她作为怡红院一号当家丫头必然遇到的事。而麝月的身份就不用去得罪人,很讨巧,偶尔露一手也让人刮目相看,再加上麝月本人又特别尽职尽守,大过节的大家都去玩去了,只有她在院子里守着,这本身就是一份负责任的心。
所以,麝月留到了最后,看起来似乎是奇怪,实则是必然。她拥有了能留到最后的各种资本:能干、尽责、忠心……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麝月不仅才貌双全,妥善处理各种关系。而且谨守与宝玉的主仆关系,恪守本分,从不做僭越之事,正好弥补了袭人与晴雯等人的不足。坚持到最后对于宝玉来说是上上之选,但对于并不眷恋宝玉的麝月来说,则可能是一个悲剧。
怡红院里在宝玉身边恪尽职责的一等丫头除了袭人、晴雯就是麝月,由平时服侍饮食起居的亲密程度来看,麝月之位似更在晴雯之上。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借鸳鸯与平儿的对话点明了她与各屋大丫头的关系:“只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麝月、翠墨、跟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不做?”由此可见,麝月是贾府的资深丫头,极有可能来自贾母、王夫人屋里。贾府中丫鬟如云,几百人也不止,能始终服侍在得势的主子身边的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受到王夫人口头赞扬的丫头除了袭人,就是他眼中如袭人一样“笨笨”的麝月;
应该说袭人和麝月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放置于宝玉身边的贯穿全书的人物,而且麝月是自始至终地追随在宝玉的身边。更难得麝月不似袭人奴性过重,驯训多伪;也有别于晴雯锋芒太露,咄咄逼人,这让她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大观园里显得进退得宜。她谨守与宝玉的主仆关系,恪守本分,从不做僭越之事,置身怡红院一众竭力攀龙附凤的女人中,麝月显得与众不同。她本是才貌双全的佳人,属于平、袭、鸳、紫之流,正对宝玉怜香惜玉的秉性,又占了贴身服侍的便利,近水楼台,不难博得宝玉的关爱和欢心。然而全书情节中没有一处表现麝月与宝玉的瓜葛,既无两人暧昧的对话行动,也没有麝月的内心独白。
当然,麝月有无意向攀附宝玉没有直接证据可考。但四十六回中,鸳鸯埋怨平儿和袭人取笑她时说道:“你们自以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作姨娘的!据我看来,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么遂心如意的。你们且收着些吧,别忒乐过了头儿!”。鸳鸯的嫂子劝她做小,鸳鸯斥骂道:“难怪成日家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从鸳鸯的话中,可见得妾室的身份并不尊贵,且往往可能以悲剧收场,一班有志气的丫环是以此为祸的。鸳鸯的话何尝不是道出了麝月的心声呢!麝月对宝玉既无精神之恋,也没有身体的瓜葛,服侍主子又极尽心尽职,能辅佐袭人,料理怡红院事务,是其有力的臂膀。两人是友非敌的关系在两小无猜的基础上日益发展得亲密起来。
麝月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她能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出众的才辩使她脱群而出,亮人眼目。麝月忠心服侍的“痴”不及袭人,容貌俊美的“俏”不及晴雯,然而其才辩能力却胜于二人之上。
在怡红院受到老妈子的无理取闹时,都是麝月当仁不让,冲锋在前。其言语中的,屡中要害,不仅教训了对方,让其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怡红院的地位和尊严。此时“暴碳”的晴雯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袭人却只能让位于麝月,在旁观战。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毛裘”中,怡红院的小丫头坠儿偷了二奶奶的虾须镯,宋妈窥见拿了镯子来告王熙凤。平儿顾及宝玉、袭人等的感受,暗中告知麝月。晴雯、麝月打发坠儿出园,召唤其母来领人,那婆子不服,话里言外,只疑心晴雯、麝月等挑唆,更揪住晴雯直叫宝玉名字的事不放。
且看麝月的说辞:第一层,明白的告诉她这个地方你这种身份的人没有说话的余地。我们虽是丫环,也是有身份的,根本不用听你撒野,和你争辩,更抬出了赖大奶奶、林大娘这两位在仆役里最有权威的人物加以震吓。接着,驳斥她对晴雯叫宝玉名字的侮辱,理由有二:第一,叫宝玉名字是打从老太太吩咐的,为了好养活,谁都叫得,不叫老太太还责怪。第二,我们丫环天天回话,不能在老太太、太太面前称爷。最后,指出坠儿娘的身份“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道我们里头的规矩”,杀杀她的气焰,“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儿,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使那媳妇不敢久站,急急地去了,才平息这场风波。麝月层层铺开,对坠儿娘所诘之事清楚说理,有力回击了她的侮辱,维护了她们的尊严和处置偷盗的权利。
在第五十九回作者又续上一笔,麝月对春燕的娘又另施妙计。这些不知礼的老妈子们屡教不改,又要故伎重演,在园中打骂亲生女儿春燕。麝月马上使眼色给春燕,示意她先跑到宝玉身边寻保护,接着,假意命小丫头去请平儿和林大娘,让小丫环假托平儿口令镇吓老婆子。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让那些不懂规矩的老妈子亲口尝到事情严重性的后果。当那婆子听说要打四十板子然后撵出去,吓得泪流满面,连声求饶,再也不敢滋事生非。这一招使春燕的妈从此“百依百随”、“不敢倔强。
三次面对愚昧婆子无理取闹,麝月采取的打法绵里藏针,柔和而有力又恰好能击中对手的内心的虚点。一方面,麝月非常了解人的心理,善于找出弱点加以利用,打了几场出色的心理战;另一方面,她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出色。措辞既不似袭人软弱乏力,难以服众,也不过度尖锐,冲动行事。不愠不火的语言在缜密的思维支配下徐徐展开,却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麝月之才在于处理外事场面,正好可补袭人管事的不足。可知袭人对其极为倚重,视为左膀右臂,不足为怪。似麝月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孩,实在是珍贵难求,然而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中,这样明媚的生命都过多的承受了社会的重压,不得展示自我。聪明的麝月只能做一朵荼縻花,荼縻绽放之日已是万花枯萎之时,只剩满目的萧条与荒凉。
虽然麝月留在了宝玉的身边,但她最终也走不出薄命司,摆脱不了万艳同悲的下场,“开到荼縻花事了”,她这个花朵面对的只是刺骨的寒风,很快便枯萎了,与众枯花落叶一起飞入空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里笨笨的麝月为何留到了最后?
麝月在红楼梦第五回就出了场,然而有袭人、晴雯等一干有色彩浓重的人,麝月一直掩藏在后再加上出场又不多,形象并不鲜明,直到大家都去玩,只有她一人守着屋子,宝玉为其篦头,她才正式粉墨登场。
麝月虽不及袭人之周到,也没有晴雯之性急,但是有一个别样的特点——会吵架,说出来头头是道,又震得住人家,亦然是个吵架高手。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因宝玉屋里的小丫鬟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被晴雯所不容,又假借“宝玉”的意思欲要撵走坠儿,坠儿母亲来吵架,责备晴雯背里叫唤“宝玉”这个名字,晴雯当即就急红了脸,直接吵将起来:“我叫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
正应了那句“使力不使心”,为吵架而吵架,以吵架对吵架,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麝月先用话压住坠儿娘,讲的不是道理,而是身份:“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了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理的?你见过谁和我们讲过理?别说是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这话一出便把坠儿娘的势气压了一半。
说出因道由来,正面回应晴雯叫“宝玉”一事,又让坠儿娘吃了瘪,说的还是身份:“偏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
最后还不忘羞辱控苦一番:“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矩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麝月更叫小丫鬟来,“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弄得坠儿娘无言以对,连连唉声叹气,又不敢顶嘴,只好带着坠儿含恨而去。
麝月原是个安分守己、忠厚老实的,袭人不在,晴雯熏笼上围坐取暖,麝月叠被铺床,服侍宝睡觉;麝月体谅袭人病了,让老妈子们歇歇,小丫鬟出去玩玩;晴雯抱怨林之孝的太唠叨,麝月却说:“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提防着怕走了大摺儿的意思”。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麝月掣到了一支荼蘼花的签,题着“韶华胜极”四字,荼蘼乃送春之花,荼蘼一开,也就意味“三春过后诸芳尽”,良辰美景就要结束了。宝玉因觉得此签不吉利,还藏了起来。
王夫人常把袭人麝月两人视为一体,与袭人并举,谈到宝玉的丫鬟时说:“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袭人出嫁,嘱咐“好歹留着麝月”,好比萧何荐曹,元直走马,为的是“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矣微嫌小敝等患”。麝月是宝玉身边最后一位奴婢,是送走春光最晚开的花朵,真应了诗签上一句“开到荼蘼花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