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千万别小瞧收拾屋子这件事情,会收拾屋子是古代世家女子的基本教养。
收拾屋子,能体现一个女子的格局、修养和审美、品味;
收拾屋子,能体现一个家族的财力、和几代人传下来的家风;
收拾屋子,更能体现一个女子是否懂规矩。懂规矩,在豪门望族中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倘或屋子收拾得过于小家子气,不合主人身份,会被心术不正之人小瞧了去,更会伤了主人的体面;
倘若屋子收拾得过分豪华,不合主人的身份,会被心术不正之人抓住把柄,一不小心被人告了僭越,那就是会牵连整个家族……
所以会收拾屋子,是一个豪门教养女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女子,是否能承担豪门贵族主母的责任,她是否会收拾屋子,也是一个重要考察部分。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女子最后能达到的修养和水平,则完全看那个女子本人的能力和悟性。
收拾屋子的水平,是个人能力的绝佳体现。
就看每个家族的实际需要……
在《红楼梦》中,作者认为最优秀的女子,才会有她收拾屋子的描写。
若论《红楼梦》中谁最会收拾屋子,这真的是各花入各眼的事情;
谁的屋子特别美,也会由于读者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答案。
一.贾母收拾屋子的包容性最强
贾母这个女人,出生在鼎盛时期的史家。出嫁后,更是加入了鼎盛时期的荣国府。
史家是一个注重女子文化修养的家族;史家也具备丰富的资源和财力。
这一切都使得贾母,在收拾房屋子方面,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当家族需要她做荣国公的夫人,体现不凡的气度时,贾母就可以把自己屋子收拾得,体现这种富贵与大气。
几代传承下来的贵族,绝对不等于暴发户!
这是从黛玉眼中看到的贾母的院子:
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黛玉是真正的大小姐,能入她眼的东西,一定不一般。
紫檀木的架子,沉淀着就是低调的奢华;
而各种鸟雀,既透露着主人生活的气息,也在同时展示着主人低调的奢华。
在黛玉这种大小姐的眼中,贾母的屋子是低调而奢华的。
作者既写了林黛玉眼中贾母院子的样子,也写了刘姥姥看见贾母屋子的状态。
那么在刘姥姥这个村妇的眼中,贾母的屋子会是什么样子呢?
刘老老笑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在刘姥姥的眼中,贾母屋子的特点就是大。
屋子大,陈设也大。
这一切都象征着,荣国府国公府的地位;
同时也象征着,贾母是荣国府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但此时的贾母只有威严感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贾母不仅有威严感,同时还有着非常强烈的生活情趣。
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她们姐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俗。”
①贾母会教自己的孙辈收拾屋子,收拾屋子本来就是一个家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②养母有着极佳的生活品位,在她的眼中,最怕的就是俗气。
这是贾母为林黛玉布置的屋子:
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和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
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做被做帐子试试,也竟好。明日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糊窗户。”
林黛玉住的潇湘馆整体布局是绿色的,绿色的竹子、绿色的小屋子。
在贾母的眼中,潇湘馆如果再配上绿色糊窗屉,倒显得颜色不翠了。
按照贾母的布置,当夕阳洒在翠绿的竹子上,在映衬到红色的霞影纱上,温润的竹子映衬着一抹红色的温柔,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需要朴素时,贾母也可以这样:
说着,叫过鸳鸯来,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照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拿来: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
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①薛宝钗布置屋子无论如何不能叫极简风,在老辈的眼里,一个小姑娘用青纱床帐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
在别人家里做出不吉利的事情,同样属于没有教养的行为。
②如果喜欢素静和极简风,那么收拾屋子应该像贾母这样,在桌案上放极少的东西,却也透着书香门第的气度和雅致。
日子可以朴素简单,但是要清丽淡雅、透着向上的活力,无论如何不能透着丧气!
这就是可大气、可朴素的贾母。
她收拾屋子包容性特别强。
贾母收拾屋子总是透着贵族的气度,贾府书香门第的气息,这体现在另外两个姑娘身上……
二.林黛玉和贾探春,收拾屋子最具书香门第的气息
林黛玉和贾探春,是大观园中最出类拔萃的女子。这两位姑娘个性不同,但收拾屋子时却最具书香门第的气息。
先来看林黛玉的潇湘馆:
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
当刘姥姥看到林黛玉的屋子时,认为这是一位哥儿的书房。
书架上满满的书,是书香门第最好的体现。
若是打开窗子,看到的就是碧绿的翠竹和羊肠小道,别具幽情;
若是打开窗子,迎来的就是满院的清香;
若是打开窗子,斑驳的月色透了进来,更为这屋子添了几分诗的神韵……
而潇湘馆中并不只有这些:
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黛玉的屋子里还有鹦鹉和大燕子。
黛玉在窗下,教着鹦鹉吟诗,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
黛玉在窗下,等着大燕子回来后,在屋子里熏香,香的清甜,裹着的就是人生的诗意。
这就是黛玉的诗意人生,而探春则有另一种状态……
探春的屋子是这样的: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
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
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①看春这位充满壮志豪情的姑娘,自然喜欢阔朗。
阔朗的屋子摆放着笔和字帖,这同黛玉屋子中的书一样,都是一个家族有文化底蕴的最佳体现。
②数十方宝砚和如树林般的笔,同样映衬着一个家族低调的奢华。
这些东西,即是靠文化底蕴也是靠钱堆起来的。
与黛玉相同,探春也不是一个书呆子。她也把自己屋子,收拾得十分有情趣。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黛玉屋子中的情趣,体现在了鹦鹉和大燕子上,探春房中的情趣,体现在了花草上。
黛玉的房中带着诗意,探春的房中带着泼墨的快意: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
左右挂着一副对
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闲散如烟霞一般,平淡与泉石为伴,
这样无拘无束的日子,探春这种带着金枷锁出生的姑娘,是过不上的。这个姑娘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谁让她是个庶女呢。
这样无拘无束的日子,只会是她心中永远的期盼……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傍边挂着小槌。
①这才是一个少女应该有的状态,屋子里充满了可爱的小玩意儿。
娇黄玲珑的大佛手,会让整个秋爽斋充满了独特的香味。
喜欢这种香味儿,会是一个少女独特的记忆……
②这白玉比目磬,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少女应该有的生机与活力。
豪门公府中不应该只有宅斗,在这些少女的心里,还会保留着最纯真的一面。
每个读者对美的理解都不同,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自己喜欢的那一种美。
人们对美的选择,从来都是独特的;可是那对美的定义,又是共通的。
美可以是华丽也可以是简约,最重要的是这份美,给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
读者认为谁的屋子最触动自己的心肠,那谁的屋子就特别美。
《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红楼梦》里,贾母说自己最会收拾屋子。她对黛玉、探春、迎春、惜春收拾屋子的水平都给予了肯定。贾母说:“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贾母唯独对薛宝钗极简的装饰风格提出质疑。
那么贾母是说宝钗不会收拾屋子吗?
那倒不是,贾母说宝钗一个年轻姑娘住在雪洞般的房间里,有点晦气。简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犹不及。姑娘家的绣房还是要收拾得温馨一些为好。
作者着重描述了探春房里的布置情况,赞扬探春的大气与豁达。
那么《红楼梦》里最会收拾屋子的女子是谁呢?
无疑是贾母。
老太太一出手,就扭转了宝钗房里清冷的氛围。老太君有较高的审美观,她给宝钗三件宝贝,石头盆景儿、那架纱桌屏和墨烟冻石鼎,这三件宝贝摆到案上,不失去原来简约的风格,但是提升了屋子里的温度和厚度。贾母还让鸳鸯拿来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把宝钗原来的青纱帐子换掉。水墨字画的白绫纱帐,的确比原来的青纱帐有品位。贾母这么一收拾,一举扭转宝钗房里清冷、孤寂的气氛。显然贾母是收拾房间的高手中的高手。
老太太一件霞影纱的窗纱,就给潇湘馆多了一抹红色。贾宝玉给怡红院题写的匾额是“红香绿玉”。暗喻宝玉和黛玉。宝玉爱红,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属于绿色。宝黛正好一红一绿。
唐朝、宋朝男女结婚穿衣的颜色是红郎,绿娘。男子大婚时,穿大红色的礼服,女子大婚时穿绿色的礼服。电视剧《知否》里盛家姐妹结婚都穿着绿色的嫁衣。
“红香绿玉”就是宝玉和黛玉,可是元春将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端午节赐礼,元春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显然有支持金玉良缘之意。贾母清虚观打醮,表达了自己对于宝玉婚事的态度,反对金玉良缘。金玉良缘就这样搁置下来。
贾母请刘姥姥逛大观园时,来到了黛玉房里。她看见黛玉房里的窗纱旧了。贾母便发表了一番配色理论,显示了她在收拾房间方面的艺术修养。
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黛玉的院子里只有绿色的竹子,后院有白色的梨花,没有红色的植物和红色物件。她让王夫人给黛玉换窗纱。凤姐说库房里有些不认识的纱。贾母告诉她那叫软烟罗。
贾母说:“……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贾母命王夫人给林黛玉换上银红色的软烟罗,即霞影纱。
黛玉的潇湘馆糊上了霞影纱,远远看去,就像朝霞一般如梦如幻,如烟如雾。这样,宝玉就能陪伴黛玉了,她的两个玉儿就能在一起了。
绿色的潇湘馆糊上银红色软烟罗,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红香绿玉”。
贾母为了两个玉儿可是费尽了心机。连一个窗纱,都暗示着自己对宝玉婚事的态度。
《红楼梦》里贾母,是侯爵的女儿,她性格开朗、活泼。年轻时,一定是一位漂亮聪明的女子。从林黛玉的长相和史湘云的性格可以窥见贾母当年的风采。贾母的见识和修养,有优越的家世支撑,也有艺术天赋,她的婉转心思、精致、艺术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她是书里最会收拾屋子的女子。
《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红楼梦》中最会收拾屋子的当数贾母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游逛,走到哪里,就对各个屋子的布置做一番点评,就可知贾母的品位不俗。
她并不自谦,说自己最会收拾屋子的,只是如今年龄大了,没有这些闲心收拾了。并夸三春姐妹和黛玉学着收拾的好,也不俗气。
潇湘馆的窗纱林黛玉喜欢读书写诗,潇湘馆就像书房一样,因此“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贾母见窗纱是绿色的,并且旧了,就命把窗纱换成银红的“霞影纱”。
贾母对色彩的搭配非常讲究,她说绿纱新糊上好看,时间久了就不翠了。潇湘馆里头又没有花树,满园的竹子已是绿的,再拿绿纱糊窗户不配。用银红的“霞影纱”糊窗子色彩对比明丽,是最合适的。
秋爽斋的梧桐探春素喜阔朗,她住的秋爽斋三间屋子没有隔断。屋子中间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放着各种名人法帖,数十方砚台,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着满满的笔。另外摆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是颜鲁公墨迹,写着: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卉草虫的纱帐。
探春的摆设既可以方便她写字的爱好,又富有生活情趣,确实不俗。
秋爽斋里种着梧桐树。梧桐是吉祥之树,因为凤择梧桐而栖,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另外秋剪梧桐,梧桐也是秋天的代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斋名“秋爽”,所以会种有梧桐树。
贾母认为院子里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
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到了宝钗的蘅芜苑,只见“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见了不满意了。她觉得这样素净不好。她说:“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
她吩咐把石头盆景儿和纱桌屏,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案上,再挂上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果然令人感觉简约大方,格调高雅。
结语贾母非常注重生活情趣,她平时和小辈们在一起玩笑,不是个呆板腐朽的老太太。她对小姐们的房间有要求。文中写: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
这段话表明了她的态度,一,过于简素,亲戚会笑话小家子气。二,年轻的姑娘们的房间,就应该精致,不能故做俭省。
所以说,贾母虽然是《红楼梦》中年龄最大的人,品位却不俗。
《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论《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是个主观的话题,个人审美意识极其强烈。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黛玉最会收拾屋子。
第十七回,大观园建成,贾政领着宝玉及众清客入园游览。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然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这里便是日后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了。
潇湘馆里除了后院有一株梨树兼着芭蕉,便尽是翠绿的修竹。苏轼诗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子清脆挺拔,宁折不弯,被人视为高洁脱俗的象征。院子里是清丽雅洁的竹子,屋子里则不可过于俗艳。
贾政见了这一处,笑道:
“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宋代黄庭坚曰: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不仅可以增长学问见识,亦能助人检视自身的言行,提高修养。
能与高洁的翠竹相匹的莫过于书香,因此贾政才会说:“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
第四十回,贾母领着刘姥姥观览大观园,与贾政一行人一样,第一站探瞻的便是潇湘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黛玉的屋子里最惹人注目的便是满满的一架书籍。
黛玉以出尘的书香搭配高洁的翠竹,内外联动,相得益彰。她的屋子充满了品格美和知性美,是最会收拾屋子的红楼女子。
《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古代的大家闺秀,不仅仅要学习读书识字,针黹女红,同时还要学会打理家事,当然也包括布置屋子。
屋子是一个人长期居住的地方,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品味的,所以居室的清雅与否,就像一个人的脸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因为习惯问题,所以也会形成屋子的基本模样,比如宝钗在大家眼里就是不热爱花儿朵儿的人,所以她的房间就显得清冷,跟雪洞一般。
又比如黛玉,她本身是一位具有诗情画意的女子,所以她的屋子带着着竹幽篁静。
黛玉的闺房诗意盎然潇湘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黛玉的闺房了,她在人间为了完成还泪的夙愿,所以她也以爱流泪被誉为了“潇湘妃子”。
在元春省亲后,她下旨让让诸位姐妹都搬进大观园去住,让黛玉挑选屋子时,黛玉一眼就看中了潇湘馆,黛玉就说:“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到觉得比别处更幽静”。
竹子是历代文人都喜欢的东西,在他们眼里,竹子就是隐士的代表,这也正契合了黛玉隐逸的性格。
黛玉的闺房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书,屋子里垒着满满的书籍,连刘姥姥都忍不住说这莫不是哪位哥儿的书房吧。
黛玉的屋子里有碧纱窗、古琴、鹦鹉、以及书籍,这样的屋子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诗意。
黛玉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父母疼爱,待她如男孩一般,也让她读书识字,所以她写出的诗词每每都获得大家的称赞。
黛玉的闺房没有具体的描绘,但是从一些细节上可以透露出来,黛玉是一个从内而外透露着优雅柔美的女子。
探春的闺房大气宽阔探春的性格是开朗大气的,所以探春的闺房也如她的性格一般。
探春的房间描写最为细致,书中这样写道: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十数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罄,旁边悬着小锤。
从探春的房间中,可以看到一个富贵人家小姐的闺房应该有的样子,不会过于素净,也不会过于奢华。
有花梨大理石案桌、还有汝窑的花囊、各色的名人字帖等等。
探春的屋子也蕴含着她的性格,富有生活情趣,又有小姑娘的活泼,特别是“紫檀架上放着的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罄,旁边悬着小锤”,这点滴之间透露出一个信息,探春还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孩。
而秋爽斋的梧桐树,不但暗示探春将来远嫁的命运,更使得整个屋子显得诗意盎然。
三、贾母出身于侯府的贾母见识过很多年轻人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所以她收拾屋子的经验就比年轻人更加丰富。
贾母曾这样说过:“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她们姐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俗。”
贾母对黛玉、探春、惜春等的屋子还是很满意的,至少认为她们还不是市井俗气的模样。
当她看到“潇湘馆”是翠竹掩映,后院又是梨花纷飞,窗纱也是翠色时,她觉得年轻女孩的生活不能过于素净,加点色彩,可以使得屋子里多一些活力,于是她把黛玉屋子里窗纱换成了“霞影纱”。
当贾母看到宝钗如雪洞般的闺房时,心情是复杂的,虽然宝钗一直强调她不喜欢那些花儿朵儿,但是在贾府住着,那就要给贾府体面,特别是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
于是贾母吩咐鸳鸯说: “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在贾母的摆弄之下,宝钗的屋子就显得既典雅又大方了。
在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千金,不仅仅要学会理家管家,屋子的布置也是必修之课,因为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味来。
《红楼梦》中,哪个女子最会收拾屋子,特别的美?
没有美丑之分,只有个性之别。
黛玉的房间,“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是清幽中透着书香气。
探春的房间,“花梨大理石大案”、“各种名人清帖并十数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米襄阳《烟雨图》”、“颜鲁公墨迹”,是阔朗中蕴藏着书墨气。
宝钗的房间,“一色玩器全无”、“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两部书、茶奁茶杯”、“青纱帐幔”。贾母看了认为太“素净”,其实也挺好,暗合了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
宝玉的房间,则是一番女儿气。
房间的陈设,符合主人的性格。就是受到贾母批评的宝钗房间,也不能说不好。只不过贾母的“好热闹”和宝钗的“不爱花儿粉儿”,性格上不相投契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