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灭绝师太说,郭祖师和郭大侠武功路子不合,是以没有得传郭大侠武功。那么问题来了,郭襄武功和郭靖的刚猛路子不合,那和黄蓉黄药师也不合吗?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是一个极为聪明,带着仙气儿的姑娘。而《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则走入凡尘,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母亲。

我觉得《神雕侠侣》中的黄蓉,更贴近真实的人性。作为一个母亲,黄蓉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家、国、天下,而是女儿的安危。

黄蓉把倚天剑传给郭襄,就是人为的制造了一个烟幕弹,好让她的女儿好好地活下去……

一.屠龙刀与倚天剑,真的没那么重要

在襄阳城破之前,郭大侠夫妇,将杨过的玄铁重剑融化,加入精金石,打造了一对神兵利器,屠龙刀与倚天剑。

然后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放到了屠龙刀与倚天剑中,而这个秘密只有郭襄一个人知道。

我想太多的读者都被黄蓉给骗了,因为屠龙刀与倚天剑中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武穆遗书》是什么?

是岳飞留下来的兵书。

兵书这种东西,不可能是不传之秘。

当岳飞都被皇帝下令处死后,他的兵书在真正的军队中根本无人敢用。

曾经的岳飞手下杨再兴、岳云、张宪、牛皋等人,都有可能是这武穆遗书的见证者。他们和他们的属下及后人,完全有机会将武穆遗书传承下去。

只是不再用岳飞的名号!

而且,一场战争的输赢,怎么可能靠一部兵书就取胜?

一场战争,打的就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当南宋整个国家都腐烂不堪之时,靠一本传奇的《武穆遗书》,根本起不到任何用处。

《武穆遗书》这东西,也就骗骗那些没有见识的所谓武林人士尚可。

《武穆遗书》算不得什么神秘之物,而九阴真经同样不算。

在《射雕英雄传》的时代,王重阳、周伯通,黄药师、冯蘅、洪七公、一灯大师和他的师弟都接触过《九阴真经》。

把时间往下移,之后的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也都学过九阴真经。

这么多人都看过的武功秘籍,真的算不得什么不传之秘。

《九阴真经》根本不会缺少传人。《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衣少女就会使《九阴真经》武功,足以证明她的师长和她的后辈也会使。

而且,冯蘅靠她的天资,可以将《九阴真经》背下来;郭靖这个傻小子,可以靠毅力将《九阴真经》背下来。

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一个普通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都能将九阴真经背下来,《九阴真经》根本不长!

郭靖都可以背诵九阴真经,那么他的妻子黄蓉也绝对能做到将九阴真经背下来。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证明,无论是《武穆遗书》还是《九阴真经》,根本不需要靠倚天剑和屠龙刀去传承。

二.倚天剑存在的真实意义

郭靖和黄蓉,教过子女《九阴真经》武功的吗?

一定会教的。

《九阴真经》的武功博大精深,需要慢慢地逐渐练习,才能使自己的功夫精进。

当时处于乱世,郭靖和黄蓉需要守襄阳,不会每日盯着自己的子女去练功。

可《九阴真经》这部武学秘籍,黄蓉完全可以先让子女背下来,然后随着他们的成长加深理解。

倚天剑中的秘籍是否存在,对郭襄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可倚天剑本身,对郭襄来说有重大意义。

从郭靖黄蓉夫妇守襄阳城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决定了与襄阳城共存亡。

这对夫妇应该早就能预见到,襄阳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个朝代的更迭,绝对不是几个江湖儿女的豪情壮志就能改变!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早已决定以身殉国。而黄蓉的夫唱妇随,会一直相伴在郭靖左右。

郭靖夫妇的长女郭芙和女婿耶律齐,也一直随他们夫妇守襄阳城。

子承父业,郭破虏作为郭靖和黄蓉的长子,也必须要随着他的父母去守襄阳城,这一点他责无旁贷。

而郭襄呢?

郭襄是郭靖、黄蓉夫妇的二女儿,她的身上不需要扛那么重的责任。

而黄蓉作为一个母亲的私心,也愿意这个女儿平安健康地成长。

在黄蓉的眼中,郭襄不需要有雄心,也不需要有壮志。就当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自由地长大。

一切的责任,由她的父母与哥哥姐姐去承担就可。

郭襄这姑娘把自己的痴情都给了杨过,在与杨过分别后,她也不停地试图去寻找杨过。

而这些黄蓉从未干预。

在襄阳城破之前,在郭家一家殉国之前,郭靖夫妇把倚天剑传给了郭襄。

此时的黄蓉也有私心,她给了郭襄一个足够的理由,一个不需要陪他们殉国,还高大上的理由。

让郭襄,把倚天剑的秘密传下去。

这个理由,可以让郭襄没有心理负担地活下去。

黄蓉这种人岂能不明白,一旦她有私心,既然骗人,就要将所有的人都骗了。

包括她的丈夫郭靖。

黄蓉必须要让她的丈夫郭靖也相信,屠龙刀与倚天剑中藏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张三丰曾经说过,他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听过这句话。

可见这句话,是在郭襄得到倚天剑后,才被逐步的散播开的。

这种文邹邹的话,绝对不会出自郭靖之口。最有可能说出这段话的,就是聪明的黄蓉。

黄蓉的才学可以写出这段话,黄蓉曾经是丐帮帮主。也只有她能利用丐帮的广阔人脉,将这句话传到武林人尽皆知。

其实黄蓉从未想过,倚天剑和屠龙刀互斩,《武穆遗书》与《九阴真经》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因为这两件东西,实在于国于家没有什么大用处。而且两件东西也不乏传承之人。

黄蓉想希望的,只是她的女儿郭襄,守着倚天剑,好好地生活。

只要郭襄身边有倚天剑,她就会时时地想起自己的责任,她一定会保护好自己。责任在身,至情至性的郭襄,才会在襄阳城破之时选择保护好自己,而不是与父母共存亡。

只要一天不找到屠龙刀,郭襄身上的担子就卸不下去。这样她就没有机会整天想着杨过,她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郭女侠。

而当屠龙刀有了武林至尊的名头后,就凭郭襄一个小女孩,绝没那么容易找到。

以郭襄所学到的武功,如果他懂得适时地隐藏自己,没有任何人有机会欺负她。

她的身边还有神兵利器倚天剑,更增加了郭襄的安全性。

作为母亲,黄蓉能为郭襄安排的一切已经做到极致。

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黄蓉望着地下躺着已经自尽的郭靖,心头悲痛不已。眼看着兵烟四起,郭破虏战死,耶律齐与郭芙奋战之中,眼看不支,心头刹那间涌现了郭襄的身影,不知此时她在何处,将倚天剑的秘密是否牢记,也庆幸自己早早就让她借着保守倚天屠龙的信息,出城去寻杨过,郭家最后还留有一线血脉......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将地图告知儿子、女儿,却要兜这个大圈子呢?只因郭大侠夫妇料知兵书和武功秘笈如出世早了,未到逐走蒙古人的时机,落入了奸恶之人手中,不免贻祸无穷,将来未必能留作正用。”---倚天新修版三十八回

原来郭靖和黄蓉在襄阳城将破之时,将地图放进屠龙刀和倚天剑之中,留下九阴真经和黄药师的一些绝学,同时还有郭靖的武穆遗书在桃花岛上。为什么没直接传给郭襄,书中给出的理由是:兵书与武功秘籍如果太早出现,没到蒙古人兵败的时机被心术不正的人得到,会祸患无穷。

这个理由也是对的,一方面蒙古人在郭靖黄蓉当时,正是勇猛势不可挡的时候。想要破了蒙古大军,要等蒙古内部生变才能有所行动,也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秘籍让居心不良的人得到,抑或让蒙古人得到,岂不是助纣为虐?

可是,怎么想似乎也有些勉强,郭襄即使当时不成气候,但是为人还是可靠的。我认为没有传给郭襄应该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黄蓉为什么没有直接把兵书武功秘籍传给郭襄?

除了书中的表态,我认为还有四种可能性,让黄蓉没有直接传秘籍给郭襄:寻不到,没时间,扛不起,留后路。

一,其时郭襄在西川寻找杨过,郭靖和黄蓉想找到郭襄也是不容易的:郭襄爱慕杨过,所以她的一生是思慕杨过的一生,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理想。明知道即使找到也没什么用处,可是就是这么任性而为。襄阳城破,郭襄却已经游历江湖寻找杨过几年时间了,早就不在襄阳城,她当时在西川。可以看下两者的距离,何止千里之外,即使黄蓉有心想传郭襄,一是郭襄不一定愿意。二是恐怕找不到。三是即使找到,郭襄也来不及回来。所以,郭二小姐当时是没时间学的。

二,黄蓉与郭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教导郭襄:郭靖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出襄阳。这里有个细节,黄蓉怀着郭襄和郭破虏,有人来偷袭,郭靖为了大节,连最爱的黄蓉也不照顾了。而黄蓉除了一些生死的大事,基本也只在襄阳城内主持事务。又要处理江湖事情,还要照顾丐帮,同时还得提防蒙古军队,郭靖还要安排守夜,操练士兵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已经让他俩没有教导学生的时间了。大小武的武功水平一直没长进,我相信与他俩的公务繁忙是有关系的。同样的道理,郭襄的武功如果没有金轮法王的传承,也一直不行的不要不要地。这也是郭靖当世无敌,门下弟子却水了吧唧的原因。所以,只好铸进刀剑,以期大用。

三,郭襄心中只有杨过,家国侠义甚至不如郭芙:郭襄虽然聪明,可是毕竟不似郭芙从青年一直到中年,一直为国尽忠。她心目中只有杨过,其实这很好理解,既然她是小东邪,那性子就跟黄药师,或者小一号的杨过差不多。事情如果找上门,她一定会为国尽力。如果放在平时,就至情至性,潇洒自由去了。

而黄蓉铸造刀剑,隐藏秘籍的目的却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赶走胡虏,还我汉人江山。这个责任,深知二女儿性子的黄蓉,十分明确她抗不起来。心中只有爱情,哪里还有精力去做其他事呢?最后郭襄实在受不住,出家跳出尘世也是佐证。

黄蓉要找的是一代雄主,能号令江湖,还汉人江山的英雄。武功与武穆遗书都是辅助工具而已,重要的是人。这也说明黄蓉的心目中,郭襄并不是适合的人。这也难怪,毕竟郭襄当时年轻,武功不高,阅历不深,关键是根本抗不起来这项事业。

客观说,这一点上确实是不如郭芙的,郭芙与丈夫耶律齐的结局,很可能也是与襄阳城一起跌进历史尘埃了。但殉节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可歌可泣。

四,郭靖黄蓉一家已经为国捐躯,并不想郭靖无后,借流传秘籍留一线血脉:襄阳城破,郭靖黄蓉殉城,郭破虏也死了,郭芙耶律齐没交代,但大致可推出遭遇不测。不然江湖一定有所声闻。所以,郭家一脉只剩郭襄一支。其实黄蓉心里也知道,大概也只有郭襄能逃过生天,就因为郭襄一直在外游历。

我相信并不是偶然,这是黄蓉默许的。因为黄蓉早就知道,守卫襄阳最后不过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就意味着黄蓉早就预料到了后果。郭芙夫妇二人,郭破虏一直都陪在身边,如果不测,这些孩子是幸免不了的。唯一有希望生还的就是郭襄。一个17.8岁的孩子,武功不咋样,阅历也不行(这是灭绝说的),还容易被人骗(参考她的出场以及金轮法王),黄蓉能放心她自己出外随便游玩,闯荡江湖?特别还是一个乱世,并不是太平盛世。哪个父母能允许,特别还是黄蓉这么聪明的人。

另外,郭芙夫妇掌管丐帮出不去,郭破虏年幼不经事,不准许。郭家的儿女也只有郭襄适合。所以,这很大可能是黄蓉刻意安排的。黄蓉毕竟是母亲,借着女儿思念杨过,让她出了襄阳城,至少能有人能把倚天屠龙的秘密也传播出去,同时也为郭家留下一线血脉,可谓一举两得。

黄蓉想为郭家留一线血脉,郭襄达成了吗?

郭襄将倚天屠龙的秘密是传了下去。但是,郭襄出家了。这也就导致郭家并无血脉传承,到她这里戛然而止。

不过,郭襄毕竟开宗立派,成为了一代江湖豪侠,峨眉门下弟子灭绝与周芷若也是一流好手,人丁也兴旺。特别周芷若,竟然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其实这也是对郭靖黄蓉一种另类的传承和光大门楣。

小狠总结:这四种可能性让黄蓉没有直接传给郭襄,因为郭襄并不是适合的人,黄蓉想的是有人能够适当时机取出秘籍兵书来重振河山,也想自己的小女儿能好好活下去。用心可谓良苦,始终是心存大义的。

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郭襄对弟子说,自己的父亲郭靖武功路子不合,因此没有得传郭靖、黄蓉的武功,这句话不能说是错的,但却并不是事实的全部。

天才少女

郭襄六岁的时候,郭靖、黄蓉开始教女儿武功。郭襄最先学的是“碧波掌法”,这是桃花岛的入门功夫,掌势如波,招式浅近,却包含着桃花岛一脉的武学要旨。

黄蓉带着小郭襄将这套“碧波掌法”练了三遍,然后惊奇的发现女儿已经记住了全部三十六招,从起式“波澜不惊”到收式“余波未平”,全部打得像模像样。特别是第十七招“波涛如怒”,只见她的小手上下翻飞,竟真打出了几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

郭襄试演“碧波掌法”时,父亲郭靖也在场,他看到郭襄武学天分如此之高,不禁望向妻子,却见黄蓉一双秀目之中,隐隐有泪花泛出。郭靖虽然愚钝,却也知道这是欣喜的眼泪。

原来,大女儿郭芙出生时,郭靖已经是直追天下四绝的绝顶高手,黄蓉也臻至超一流高手之境。奈何郭芙长到七八岁,郭靖和黄蓉才发现,这个女儿完全没有继承到父母的武学天分,又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想要严格管教,又被柯镇恶护着,没法下手。等到了十一二岁,郭芙已经成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郭靖和黄蓉也放弃了培养她成为一代高手的梦想。

到了今日,他们两个终于熬到郭襄也能练武了,一教之下,竟发现小女儿是一个不世出的武学天才,怎么能不让黄蓉喜极而泣?

像人世间大多数父母一样,郭靖和黄蓉也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子女,郭襄资质又这么好,他们当然考虑过,要把《九阴真经》传给郭襄。只是真经上面的武功,特别是内功心法太过精奥,并不适合作为入门武功。而若只练外功的话,很容易像陈玄风和梅超风一般修炼不得法,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因此,郭靖和黄蓉商议,要到了郭襄十六岁以后,才传授她《九阴真经》上面的武功,在此之前,就让她增长见闻,博览百家,到时候也能和真经上的武功互相印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郭襄出生在郭家,天下四绝中,东邪黄药师是她的外公;北丐洪七公是父亲郭靖的师父;和姐姐郭芙一起长大的大、小武兄弟,是南帝段智兴的隔代弟子;还有武功更超四绝一筹的老顽童……在这样的环境中,郭襄接触到的,全部都是“一阳指”、“兰花拂穴手”、“空明拳”这样的绝顶武学,虽然她只学了个皮毛,却也为她成为一代宗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阳机缘

第三次华山论剑后不久,郭襄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于是一人一驴行走江湖,四处寻找杨过的踪迹。她找了三年,虽然最终也没有找到杨过,却在少林寺遇到了莫大的机缘,得以在一个深夜夜,与张君宝、无色禅师共同聆听觉远大师诵读《九阳真经》。

这本《九阳真经》,是当年一位游戏江湖的异僧,听说《九阴真经》是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笈,便找到保管真经的王重阳,斗酒胜之,借来《九阴真经》一观。斗酒僧的武学境界早已超凡脱俗,他认为《九阴真经》的作者,已经知道“九阴极胜反为灾害”,却不指出解决的方法,于是结合自己平生所学,融合儒道释三家精义,创制出一本更胜《九阴真经》的武学秘笈,就是《九阳真经》。

郭襄当夜所得的《九阳真经》,虽只占全本的十之二三,却已经非同小可。郭襄看到张君宝小小年纪,内功却已经超过了“昆仑三圣”何足道,不禁在路上反复琢磨自己所得的部分真经。郭襄武学资质本就上佳,十几年所学武功,又到了厚积薄发的边缘,所以在数十日之后,竟让她领悟到几分《九阳真经》中的武学至理。

当郭襄放弃寻找杨过,回到家中,郭靖和黄蓉觉得到了传她《九阴真经》的时候。谁知当郭靖刚开始念真经的总纲部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郭襄就大呼不对,说一个人真正神完气足,才能不惧任何伤害。否则就算用技巧胜了,也只是一时一地,并不能改变大局和根本。

郭靖奇道,你这道理却是从何而来?郭襄反问,父亲可还记得我们在华山上遇到的张君宝么,他才十四五岁年纪,得杨大哥传授了三招武功,便击败了一流高手尹克西。杨大哥传授的武功固然巧妙,但若非张君宝内功深厚,也不可能说尹克西的对手。

郭靖道,你说的很对,张君宝的师父觉远大师,武林中不曾闻名,但一身内功并不亚于你外公和一灯大师等绝顶高手。然而,张君宝小小年纪,内功竟也如此深厚,就令人难以想象了。

郭襄说,我刚才所说的武学道理,便是觉远大师圆寂之前所念,据说是来自一本奇书《九阳真经》。张君宝的内功,就是自修炼《九阳真经》得来。这本秘笈的绝妙之处,在于打通全身经脉,使真气贯通全身,循环不绝,无不继之虞。当日女儿只记得了一小部分,在回来路上竟有所得,渐渐有将以前所学武功融合之势。

自成一家

黄蓉痴痴地看着父女二人探讨武学,觉得小郭襄已经长大成人,非常欣慰。听到这里,她插嘴说,如此看来,襄儿大可以所得的部分《九阳真经》为基,自成一家,未必就不如这《九阴真经》了。郭靖点头称是,也鼓励郭襄继续朝着《九阳真经》的路子走下去。

三年后,郭襄在郭靖、黄药师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创制出一门独一无二的内功心法,名为“九阳功”。创立峨眉之后,又改名为“峨眉九阳功”。

又两年,郭襄“九阳功”小成,夜观繁星,想起外公黄药师曾以“二十八星宿大阵”大败元军。觉得那阵法变化,似乎也可用于掌法之中,于是创制出九十六招掌法。后又将二十八星宿合为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象,掌法也删繁就简,去芜存菁,最终得出二十八招“四象掌”。

又一年,郭襄从平生所学的落英神剑、玉女剑法、玉箫剑法等数十种绝学之中,创制出一套三十六式剑法,名为襄剑,就是后来是“峨眉剑法”。

“九阳功”、“四象掌”和“襄剑”一成,为郭襄成为一代宗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三门绝学,也使后来的峨眉派后来居上,超越崆峒、华山和昆仑,成为仅次于少林、武当的第三大派。

这一切,郭靖和黄蓉都看在眼里,并为自己当初没让郭襄修炼《九阴真经》的决定,大加赞叹。

后来,郭襄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告诉弟子风陵师太时,后者问郭襄当初为何不学《九阴真经》的高深武功,郭襄解释说,它和自己武功的路子不合。

其实,并不是郭襄的武功路子与《九阴真经》不合,而是因为她先一步得到了部分《九阳真经》,认为其中的道路更适合自己。

如此而已。

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感谢头条君邀请。下面是一家之言,看看就好。

其实,如果仅仅从小说和历史背景来看,黄蓉不传给郭襄是有一些特定的原因的。

第一,在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即使是像郭靖,黄蓉这样的大侠,也是存在这种思想。虽然郭襄是他们疼爱的女儿,但是毕竟是女子。在古代,女子之后是要嫁人的,就不是郭家的人了。从郭靖对待杨过和郭芙就知道了,每次郭芙欺负杨过的时候,郭靖肯定是怒斥郭芙。这不仅是对故人杨康的内疚,更是重视男子。对于像九阴真经这样的高深的武功,郭靖和黄蓉怎么可能会轻易示人,即使是家人也不会给看。记得在小说中,郭靖招了个女婿耶律齐,徒弟还是好几个。但是包括自己女儿,郭靖和黄蓉是一个人都没有传授九阴真经,只教丐帮的武功,如打狗棒。后来,郭靖有儿子,更加不会传儿女。

第二,郭襄不同于郭芙和郭破虏,虽然没有姐姐聪明,但却比姐姐大气爽朗。因此结交了江湖很多朋友,可谓是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有人说,郭襄遗传了黄老邪的邪气,这到是不假,玩世不恭,喜欢独行。后来,无意中蒙古的国师教她龙象般若功,郭襄倒也没拒绝。那龙象般若功乃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武功,金轮法王能传她,可见她的天资。但就是因为这个,黄蓉才会更加不会直接传授九阴真经给她。因为金轮法王是蒙古国师,而当时蒙古正在攻打襄阳城,自己女儿竟然去学蒙古国师武功,这脸丢不起。

第三,后来,襄阳危机郭家全家守城,唯独郭襄不在城中,后来诚破了,都死了。黄蓉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既然决定和老公一起死,那么死之前肯定把很多机密的东西不会放在身边。用杨过的玄铁大剑铸造了两把武器,也就是倚天剑和屠龙刀。将当时最厉害的武功秘籍九阴真经藏在倚天剑中,又把从金国人那里得到的武穆遗书藏在了屠龙刀中。派人送给出家的郭襄,此时的郭襄早已不想在理会红尘之事,就把武器收下却未取秘籍。所以,从这点来看,黄蓉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把九阴真经交给郭襄的,只是后来郭襄习得龙象般若功和张三丰一样学了点觉远大师临死前的九阳神功,武功造诣已经非常厉害了,后来张三丰创立武当,而郭襄创立了峨眉。只是将倚天剑作为门派的武器而已,一直没有取出来。

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新一届武林大会结束尾声...

郭靖:自襄阳大战之后,蒙古大汗蒙哥薨毙,王子忽必烈夺取蒙古政权,以蒙哥身亡为借口,派大军日夜攻打襄阳城,各武林人士在历次大战中损失殆尽,奈何我天资愚钝,幸得蓉儿为我出谋划策,眼见大战将至,我嘱咐小女襄儿去寻过儿夫妻与我共御大敌,我知过儿若知我襄阳有难必然前来助我一臂,然自从小女出世以来,襄阳历年战火荼毒,我夫妇实在无有精力教小女及破掳武功,但破掳身为大宋男儿,纵然武艺不精亦愿与我襄阳共存亡,上月命小女携倚天剑去寻过儿但杳无音讯。

黄蓉:靖哥哥,襄儿定然还未寻到过儿,现在蒙古大军压境,让大伙休息吧,不知忽必烈什么时候会下令攻城。

郭靖:只得如此了

...

半年后襄阳城下<蒙宋已交战数月>...

忽必烈:郭叔父,你与我父结为安达,如今大宋强弩之末,您何苦为昏君卖命.

郭靖:哼!我大宋子民岂惧蒙古鞑子,我纵然战死,亦不会降你蒙古。你尽管攻城便是。

忽必烈:哎!既如此,郭叔父,得罪了...

郭靖:大汗不必如此,你我皆为国而战,并无私怨,何来得罪。尽管来战便是。

三天后襄阳城破在即...

襄阳城楼上,郭靖夫妇放眼望去,但见蒙宋两军交着混战,士兵尸体满城皆是,眼见蒙古大军就要攻入城内,刹地,郭靖猛提真气,清啸一声:郭靖请见蒙古大汗,连呼三遍,声如洪钟,当真是十里之内皆闻声,胆小之辈皆胆寒。两军将士皆忘记拼杀,望着站在城楼上那这王者一般的男子,蒙古大帐之内一群武士护着忽必烈大汗出现再襄阳城下,郭靖哈哈一声狂笑,笑声中满是苍凉无奈,看见忽必烈说到:蒙古大汗,我输了,但我输不再我,不再民,实在是输在朝堂皆落无能之辈之手,我今开城放你蒙古大军入城,但愿你念苍生为重,勿伤我襄阳城一人。

忽必烈悠然大喜,深知就算襄阳城破只怕郭靖不降就是大军入城也要死伤无数军士便喜道:郭叔父,只要您大开城门放我大军入城,我保襄阳城内军民无恙,

便大声下令,进入襄阳扰民犯忌者杀无赦

郭靖苍凉一撇城中军民,大声道,那便谢谢大汗了,我夫妇二人感激不尽,转身对郭芙说到:芙儿,城破之后你便回桃花岛等你妹妹吧,如果见到外公他老人家,你便替父尽孝。郭芙此刻泪流满面,深知襄阳已破,只怕父母回自尽殉城大声道:爹,不要啊,郭靖答道:我平生之愿与襄阳共存亡言罢,携黄蓉之手纵身跃下城楼,忽必烈大呼,叔父何必如此。郭靖身体下坠应道:大汗勿忘城下之盟。霎时城中军民哭声一片,宋军兵士纷纷放下武器,蒙古大军望着城台发呆,看着这守卫襄阳将近二十多年的男子从城楼上坠落。眼中尽是钦佩之神。忽必烈下令道:以万夫长之礼收敛郭靖夫妇二人,城中居民尽可惦念郭靖三日,三日后将其夫妻二人葬在襄阳城边的山顶上,愿其英灵永守襄阳。

郭芙见父母已亡,心中伤痛已极,忽地眼前一黑,眼见晕倒之前有一人一直手臂将他托起,迷糊中听着那人说道:我终是来迟一步,郭伯伯方为世之大侠,为国为民,我与他的差距实在是差得太远....此后郭芙便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郭芙微微睁眼,看到自己斜靠再一亭子坐着,眼前一男子的背影印入眼内,蓦地娇躯微颤,心中激动想说话还未开口,一个熟悉至极的声音问到:郭世妹,你醒了。郭芙刹时两眼模糊,不知是伤心父母双亡还是在还念这个声音主人而激动到难以自制。哽声问到:杨大哥,真的是你么。只见那人缓缓转身,从脸上拿下一块青色面具,可不正是心底牵肠挂肚的那张脸,只是少了那一抹坏坏的笑容,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郭芙终于难以自制,忽地抱着那人放声大哭起来。杨过用手轻拍郭芙后背,喃喃道:芙妹,过去了。过了良久杨过道:芙妹,今天蒙古大汗会将郭伯伯,过伯母葬在襄阳城外最高的山上,我们去拜祭一下他们吧。郭芙轻轻点头答到:嗯

杨郭二人来到葬郭靖夫妇之地,只见有四人再墓前祭拜,走进一看是,周伯通,一灯大师,黄药师和英姑四人,大家打过照面问好,黄药师说道:大宋气数将近,终是无力回天了,靖儿蓉儿舍身为国,或许这才是靖儿之愿吧!

周伯通:是啊,我那个傻兄弟呀,后便无话了

一灯大师问到:杨施主,你怎么和郭姑娘在一起,你妻子呢

杨过:我妻子六年前情花毒再发,我寻遍天涯终是找不到治疗她的法子,她在五年前就离我去了。众人听完都道可惜了小龙女,世道无情

而后又将和郭芙遭遇说完

周伯通忽然道:大侄女,你相公我那个呆徒弟呢

郭芙还未开口。黄药师接道:哼!这个贼子四天前被我一掌击毙。众人惊诧。郭芙道:耶律齐这个混蛋,混进襄阳如此多年,终于再最后被我娘发现,我爹本想将其缉拿,可怜大武小武为了拿他两人都被他设计杀害,接着又抽泣起来。

黄药师道:不错。我那天那天我偶然碰到一队蒙古兵拥簇一人,我一看是耶律齐这厮,便上前问话,他开始骗我,后被我识破,便一掌击毙了

杨过:真是想不到,他混入襄阳这么久,连过伯母都被骗了这么多年,真是深藏不漏啊,只可惜两位武兄弟了。跟随郭伯伯这么多年,终成大义。

既然靖儿心愿已了,我们也放开些吧,众人站在山巅远远看了看襄阳城,良久无人出声。落日余晖撒将下来,忽地周伯通道:哎呀杨过啊,告诉你啊,我跟一灯大师还有英姑一起坐船去到一个岛上真好玩呐,那个地方人好矮呀,我们去到那的时候啊,有个二郎庙,看见有人在打架就去看,啊!你不知道啊,原来是庙祝和一伙四个兄弟打起来了,一个人那个还打死了四兄弟中的老三,我问他们是谁叫什么,他说他们叫阿大,阿二,阿三,阿四一个人那个叫一郎,我问他们姓什么,他居然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姓,啊我就给他们取了个姓,一个人那个庙祝呢没有兄弟我给他叫孝犬蠢一郎,那些死了阿三的兄弟,我叫他们给孝犬蠢一郎赔礼也给他们取了姓姓安赔一郎,二郎,老三死了,老四叫晋三。

众人听后,皆莞尔一笑。慢慢向山下走去。快到山下各人道别,黄药师对杨过说道,杨兄弟,我年纪大了,靖儿蓉儿还有破掳已经战死,我年岁已高芙儿托付给你了,话还未了,便已飘然而去。杨过回头看看郭芙,还是那张脸,。少了那些年的骄横,多了几分羞涩,貌似比以往更是好看,道:我们走吧。

去哪?

我是大宋之人,如今大宋国破在即,我实不愿眼见宋朝败亡,回古墓吧。

可是,还有襄儿怎么办?

襄儿聪明过人,世人皆敬重郭伯伯,不会难为襄儿的,让他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吧

最后一丝夕阳印在两人身上,一前一后往前走去,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十年后

峨眉山下,一个泉水边,一个女子在洗漱,蓦然看到水中倒影,心中千百回味,父母战死,姐弟下落不知,十年寻找大哥哥终是无果,想想大宋已亡国多年,要寻那个人是为了什么。低头看看自己少年到中年,乌黑的头发上悄然有了数根白发。豁然开明了。想着离别父母时父亲交代过倚天剑里的秘密不能就此埋没在尘埃里,往上走到快至山巅,拿起倚天剑内里运起。但见乱石纷飞一块一亩来大的地面一被削平。

半月后,三间草舍立起,中间那做大的草舍门前有一块大石碑上书三字

.....

<完>

黄蓉把高深武功藏在倚天剑里,为什么不传给郭襄?

先说说郭靖黄蓉哪年死的,神雕说了:13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襄阳,13年后为南宋度宗咸淳九年就是公元1273年。郭襄29岁(16+13)父母已经双亡。而之前藿香在满天涯找杨过,所以没时间学习。

第二,郭襄是小东邪,倚天屠龙记开始郭襄打无色禅师,10招都是不同的,表明这个人学的太杂,所以无法踏踏实实练真经。而且她才16岁,父母惯的,不可能真吃苦功夫练真经。所以不是黄蓉不教,第一孩子小,第二等长大了郭黄就死了。

第三,屠龙刀怎么丢的?肯定郭黄死前准备好秘籍,但最终出不去了,或者郭襄回来后父母快死了,刀也丢了,剩下宝剑郭襄一直带着,把秘密传给一代又一代,到了灭绝周芷若时代才知道刀的下落。

第四,郭襄之前半生都肯定无心练功,就是爱杨过,找杨过,之后父母死了,她心也死了,才想起练功,练了一部分九阳真经。

所以,不要乱黑,说什么黄蓉,杨过什么感情的纯属扯淡。杨过就是16年前爱小龙女,16年后可能喜欢郭襄,但他重情义,所以不可能抛弃小龙女。作者金庸在书里就是要写一个16年不变心的男人。什么爱郭芙都是扯,至少不是金庸本意。金庸自己也不止一次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