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贾母从未向薛家提过亲,而薛姨妈这位人精,也不会婉拒,薛姨妈从来都是商人脾性,以利益为先,两头占便宜。

此事话长,且慢慢分析。

一.豪门贵族的提亲方式

在白雪红梅这一时间段,薛家已经在荣国府住得非常久了。

薛姨妈亲眼目睹过,豪门贵族之间,亲事如何谈的。

1.前文有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亲

因为张道士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他是荣国公的替身。

张道士曾经在贾府的女眷们都去清虚观打醮时,来说过亲。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

张道士说亲的方式,就是明显的一手托两家。

①这样的说亲方式给两家都留着脸面,沒有明说这位小姐是谁家的姑娘,只把她的大概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②张道士在说亲的过程中,为女家留下了更多的体面和主动的选择权。

张道士的用词是,想着哥儿也该寻一门亲事了。就是说亲这种事情,最后一定要男方主动。

③张道士把说亲的意愿和姑娘的大概情况都说给了贾母听。

若贾母也有这个意愿,就会主动去询问姑娘的情况。

若贾母并没有这个意愿,张道士也留有余地的并未将女方的家世说出。

此时双方都可进可退,不伤脸面!

2.后文也有薛姨妈求娶邢岫烟

在后文中,薛姨妈为薛蝌和说亲想要求取邢岫烟。

看看此时的薛姨妈是怎么做的:

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曾娶亲,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而谋之于凤姐儿。

说亲之前首先要打听清楚,对方有没有定亲。

薛蝌是薛姨妈的亲侄子,他是否定亲,薛姨妈自然非常清楚。

邢岫烟的父母带着邢岫烟来荣国府投奔邢夫人,她在荣国府也已居住了一段时间。她是否定亲,薛姨妈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非常容易就能打听清楚。

提亲不可莽撞冒失

薛姨妈看中了邢岫烟,这时的她并没有失了礼数体统,冒冒失失的自己去提亲。

而是妥当的选了一个中间人。

这位中间人就是薛姨妈的侄女,同时也是邢夫人的儿媳妇,王熙凤。

由王熙凤开口到贾母面前去说亲。

薛姨妈向邢岫烟提亲完整过程是:

薛姨妈托凤姐向贾母开口,请求贾母作媒。

贾母作保,向邢夫人正式提亲。

程序繁琐而复杂,但这才是真正的有心提亲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贾母根本无意向薛家提亲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

1.贾母根本无意向薛家提亲,如贾母有意首先要打听薛宝琴是否定亲。

宝琴定亲这件事情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他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人亲戚。

薛宝琴初进荣国府时,贾母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2.荣国府这样的世家大族,如果真的求亲,一定会做足礼数。

给足女方家面子,会托人专程向薛家提亲。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聊天儿中便提起这件事情。

古时婚俗:

纳采之后才是问名

纳采:

男方提亲,女方接受提亲。

问名:

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

这件事情需要由媒人来做,而不是男方的家长去做。

3.贾母从未提起过要为宝玉求亲

问宝琴年庚八字情况是为宝玉求亲,这话是薛姨妈自己猜的。

薛姨妈能在荣国府一住那么多年,最大的特点就是:一适时装糊涂;二往自己脸上贴金。

梅翰林这样的普通书香门第都已经看不上薛家,以至于薛家要主动发嫁宝琴,而不是等待梅家主动娶亲。

薛家主动发嫁,梅家都不娶,此时薛家相当被动!

此时薛姨妈还能琢磨出贾母想为宝玉娶宝琴,脸皮之厚度真是无人能及。

三.贾母和薛姨妈的博弈

此时的贾母和薛姨妈在为金玉良缘而博弈。

可怜的薛宝琴正好成为棋子!

贾母的心思

贾母表面上对薛宝琴表示出了疼爱,给了她极高的待遇:

先是逼着王夫人认干女儿,然后跟着自己住。后来还给了宝琴极为名贵的凫靥裘。

这是为什么?

贾母做的这一切都是在给薛姨妈看,让姨妈看清楚,她如果疼爱一个孩子会是什么样子。贾母对宝琴所表现出的疼爱,是宝钗从未得到过的。

贾母要让薛姨妈明白,不要费尽心思弄什么金玉良缘了,薛宝钗贾母根本没看上。

薛姨妈的应对

薛家此时只剩皇商的身份,薛家的两个姑娘,薛宝钗和薛宝琴必须高嫁,才能能保证薛家混贵族圈的地位。

宝琴的婚事有被退婚的危险,这时的薛姨妈必须求助荣国府的帮助。

荣国府是世袭贵族,家里还有贾元春这位贵妃娘娘。如果真的出力,一定能促成宝琴的婚事。

和豪门之间哪有什么亲戚情谊,有的只有利益交换。

薛姨妈之所以不慌不忙,因为她手里有一颗王牌。

那就是黛玉的婚事。

贾母主动问宝琴年庚八字的情况,那么自然,薛姨妈就要向贾母说清宝琴已经订婚的事情。

宝琴的婚事需要荣国府来促成,此时薛姨妈已占下风。

这故事看似被凤姐打个岔就打了过去。其实远没有结束。

因为不久之后,薛姨妈就当着黛玉和众多老婆子的面儿说:

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此时的薛姨妈在做着商人的豪赌与交换。

用荣国府成全宝琴的婚事,来换取她为宝玉和黛玉提亲。

至于薛宝钗,京都皇亲国戚那么多,没有必要在贾宝玉一棵树上吊死。

薛家可不如黛玉一般痴情,宝钗要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青云是选秀成功嫁入皇室;是金玉良缘成功嫁与贾宝玉;还是嫁与其他豪门贵族都没有关系。

四.薛姨妈两头下注,要占尽便宜

薛姨妈真的会去为宝黛说起亲吗?

答案是会的。

薛姨妈当然不会发自内心的疼爱黛玉,为宝黛说亲目的,是换取荣国府尽心尽力的帮助促成宝琴的婚事。

宝琴已经订婚,促成这门婚事相对容易。

此时薛家已经败落,攀高枝这种事情是能促成一件就先促成一件。

而金玉良缘呢?

金玉良缘不过是王夫人同薛姨妈做的一个局。

更重要的是,宝玉的婚事绝不是这两个妇人能做主的!

真正能做主的人是贾政。

贾政看不上孙家:

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

他也极有可能看不上薛家。

此时的薛家也投靠在荣国府,此时的薛家是皇商,并非诗礼之家。

贾政不一定看上薛家,可也不一定能看上黛玉。

如果贾政看不上黛玉,那么金玉良缘就还有机会。

一旦荣国府出面,宝琴的婚事一定能促成。

薛姨妈岀面为宝黛说亲:

结果一

这时宝琴的婚事已达成,宝钗的婚事也未必不能成功。

对薛家有利。

结果二

宝琴的婚事由荣国府促成,宝黛也由于薛姨妈的保媒而正式开始议亲。

那么薛姨妈就成了宝黛的大媒人!

贾母欠了薛姨妈一个大人情,定然要为薛宝钗选择一个佳配。

对薛家有利。

贾母所谓的提亲,就是在同薛姨妈博弈。薛家投靠荣国府,以求照应,这本来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薛姨妈还能找到生存之路,并能两头占便宜,真是做人的高手。

贾母呢,看上去就是一个颐养天年的老太太,可她运筹帷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在不经意之间就能达到目的,真是宅斗的顶尖人物。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薛姨妈之所以拒绝贾母的提亲,一,因为贾母根本没有提亲,二,如果贾母真提亲,也是向薛宝琴提亲,而薛宝琴已经有了婚约。三,贾母此举,既透着虚假,又透着对金玉良缘的拒绝。薛姨妈婉转拒绝,实际上是对贾母的一种反击,也是一种维护自己自尊的办法。贾母和薛姨妈二人实际是在进行一场她们自己才懂的对手戏。贾母细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是装,薛姨妈拒绝贾母也是在装。因为她知道贾母不可能真的会向薛家求亲。

薛宝琴到京城来是为了完婚,关于这一点,第49回写的明明白白:

后有薛蟠之中的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的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

薛蝌与大家会合,自然要说明目的,到了贾府,自然也要说明,既然需要说明,断没有瞒着贾母这个大家长的道理。可是贾母在知道薛宝琴已有婚约的情况下,仍然细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其实是在向薛姨妈发送一个信息:我们贾府要娶就娶薛宝琴这样的。你的薛宝钗,我们看不上。

薛姨妈看起来随和柔顺,但内心却是透凉的很,她自然能看出来贾母是在利用这种方式拒绝金玉良缘,于是借助说明薛宝琴的情况对贾母进行了还击:你看上了薛宝琴又能怎样,薛宝琴已经订婚了。你以为你想娶就能娶呀?你看不上我的女儿,我的女儿也未必就想嫁给你们呢。

也确实,薛宝钗追求的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对贾宝玉这个人她并不上心,所以薛姨妈说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很有底气的。等到了第57回,薛姨妈利用在潇湘馆照顾林黛玉的机会,说出把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是四角俱全的事情。再次表明要退出把二奶奶职位的竞选。

高手过招,是不需要明枪执仗,唇枪舌剑的。贾母和薛姨妈就是这样,许多时候看起来不温不火,但是内涵却十分丰富。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谢谢楼主悟空问题!我非常喜欢《红楼梦》,可以说是一位红学迷[玫瑰][玫瑰][玫瑰][祈祷]

回答:贾母为宝玉冲喜向薛姨妈提亲,薛姨妈没有拒绝吧。当时虽然是调包计,但是有贾母亲自提亲,看宝玉又是病得这个样子,人事不知傻傻的,就同意了,只是委屈宝钗了。

薛姨妈婉拒过贾母为宝琴提亲的时候,说薛宝琴已经定亲了。是确实定亲了,还是婉拒的一个托辞?不清楚。不过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今天顺着思路一边思考了一下。我觉得薛姨妈是一个比较实诚的老实人,应该不会蒙蔽实情造假。

印象中只有一次,薛姨妈跟宝钗和黛玉、紫娟闲聊天时,说到几次想在老太太跟前做个媒,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主婚“媒妁之言”,说他们的品貌才情是天生一对。为黛玉操了这几年心的紫娟听说立刻催薛姨妈怎么不去和老太太说,薛姨妈回的紫娟话:你这么着急姑娘的婚姻,是不是等你家姑娘出阁,你好去找配个小子?这在过去单身青年“找个好人就嫁了”等于一下就堵住了紫娟提亲的“嘴”。薛姨妈后来也并没有跟贾母提出过宝黛两人的婚事,不过当时是在聊天的时候薛姨妈那么说到,并没有正式说,而且薛姨妈也跟紫娟当面实打实的说明了。

回答问题,今天早起我重温了一下《红楼梦》原著。是在第九十六回贾母亲自跟薛姨妈提的亲,因为当时,王子腾也刚刚出了意外病故,贾政正好要出外任,贾宝玉又在病中处于“失玉”呆呆傻傻的状态。贾母惦记着,趁贾政外任之前,商定下办了宝玉的婚事,也冲冲喜。知道之前就定了薛宝钗,薛姨妈也应过了,贾政说这事就交给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她们去办,她们商定了就行,但是原著写道其实贾政心里不自在,虽然贾政在第七十五回时,紧接着王夫人抄捡大观园的第七十四回,就已表态对宝黛婚姻大事弃权,真正事情来临的时候,他心里也不好受。

但是自古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呲牙][捂脸](现在对教育的研究,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包括贾母,她(他)们没想到宝玉重感情,反应会这么强烈,结果失去了本来宝玉的婚姻,是已在衰落的贾府家族一个转运的机会,因为那时候贾政还做着官,宝玉的婚姻要是顺心的话,是有机会重建家园的。婚姻悲剧的结果是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皆出闺成大礼”后面的结局、再没有起色,就不在这篇细探究。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贾母提亲,薛姨妈为何婉拒?因为贾母所提之亲并不是薛姨妈心中所愿啊!

1.薛姨妈的目的是让宝钗嫁给宝玉,而不仅仅是薛家和贾家联姻。而贾母疑似提亲的对象是宝琴,这并不符合薛姨妈的意愿。

众所周知,薛家长住贾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成“金玉良姻”。甚至可以怀疑,薛家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才上京的。要不然为什么在京城不住自己的房子,非要住到贾府,宝钗选秀没了下文之后,也不搬离,反而长长久久住下去?而且,住进贾府不久,金玉之说就流行开了,书里说得很明显,薛姨妈常在王夫人等跟前提“宝钗有金,和尚说了要等有玉的才能配”这茬。

可见薛家促成金玉良姻的心情是很急切的,毕竟宝钗搬进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十五岁生日,已经到了可以出阁的年纪了。本来事情进展也顺利,都成功谋求到元妃给宝玉和宝钗赐下相同的节礼了,可惜贾母在清虚观不动声色地用宝玉“年纪还小不着急”的理由婉拒了想给宝玉提亲的张道士,硬生生把薛家盼望的金玉良姻晾在了一边。

从此以后,薛家只能长期呆在贾府,打起持久战。坚持数年都不放弃,可见薛家意志之坚定。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宝琴,贾母喜欢得不得了,言语中问起生辰八字,隐约有联姻之意,这种情况下薛姨妈就会改弦更张赶紧附和或同意吗?

不会的。薛姨妈带着宝钗兄妹在贾府盘桓了那么久,为了就是让宝钗嫁进贾府,而不是别人。如果她的目的仅仅是让薛家和贾家联姻,不管是谁都行,那既然看着贾母对宝钗无意,为啥不早点把宝琴或者薛家的其他女孩儿叫过来,作为另外的人选去打动贾母呢?只要成功了,反正都是薛家和贾家联姻不是?

所以,薛姨妈从始至终没想推出薛家任何其他人。她想和贾府联姻,不仅仅是为了薛家,也是为了她的宝贝女儿宝钗。平心而论,在选秀失败后,视线范围内的青年才俊中,条件最好、最适合的也就是贾宝玉了。虽说不爱读书这点让人头疼,但是家底丰厚啊,而且宝钗也自信可以教导他的不是?

事实上很多细节表明,在日常相处中,宝钗也喜欢上了宝玉。作为母亲的薛姨妈,当然乐见其成。毕竟薛姨妈和宝钗的母女关系是不错的,在书中也算是少有的母慈子孝的一对正常的亲子关系了。

所以,一听贾母的口风,属意的是宝琴而不是宝钗,薛姨妈怎么会答应?如果答应了,那宝钗怎么办?宝钗等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嫁给宝玉么?所以,对贾母的探询,薛姨妈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虽说书中有“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这一句,但不过是不必当真的曲笔而已,《红楼梦》里有很多这种一本正经的看似客观的句子,其实只是说明人物自己希望营造的形象,什么王夫人是第一怜老恤贫的人,什么宝钗因为端午节赐礼和宝玉一样而觉得没意思,等等,看看就好,当不得真的。

2.人人都知道宝琴已许了梅翰林家,薛姨妈如果不提这一点,只顾附和贾母,反而会显得很没品,很趋炎附势。

宝琴是哥哥薛蝌带到京城的,进京理由就是当年宝琴已经许配给了梅翰林之子,正好“进京发嫁”。这个事情贾府里谁不知道?贾母当然也明白,所以所谓提亲一事,也是半真半假,多半还有以此表示拒绝宝钗的用意。而凤姐应该是了解贾母心意的,所以两个人一唱一和配合得很好。贾母一开口,薛姨妈委婉表示宝琴有了人家,凤姐马上就“也不等说完”,就夸张地跳着脚说可惜了可惜了,本来可以跟某人配一对,但现在既然已经许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凤姐这么一表演,明白她意思的贾母也就顺坡下驴,不再提了。

反正表示对宝钗无视的目的已经达到。

当时薛姨妈必须提出宝琴已经许人的事实吗?

必须的。一来这是最好的理由,可以理直气壮地推掉贾母让宝琴嫁给宝玉的企图;二来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如果薛姨妈只字不提,反而会让人觉得她心思不纯:宝琴已经许配别家,就不能再和贾家联姻了。一听贾母有意提亲就不说宝琴已经许人的事,莫非是觉得贾府是更好的选项,想要退掉原来的婚事,攀附贾家?

薛姨妈当然不能这么没品。就算真有这个意思,也得等人家贾府来想办法,总不能自己露出一副求之不得的寒酸样。

只是刚好贾母本来也就那么一说,并不很认真的,所以薛姨妈这边一“为难”,那边也就顺势“哦,那就算了”。

事实上,如果贾母很认真的话,这事未必不能成。毕竟那时宝琴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又有病,要不然也不会由哥哥带着上京完婚,也不会轮到薛姨妈来作主。从薛蝌的状态也可以得知,这一家的经济已经不行了,要不然也不会让清贫的邢岫烟嫁给薛蝌。宝琴是女孩,要出嫁的话,理论上应该是男方梅家发出邀约并且操办,而不是自己巴巴地跑上京来等着嫁人。尤其是上京后“发嫁”这事没了下文,之后也就呆在贾府了,这跟宝钗当年进京的情况何其相似!很可能梅家已经悔婚了。

这种情况下,贾府如果真的有意娶宝琴,应该不难操作。奈何贾母也就放个烟雾弹而已,看来她不但无意于宝钗,甚至都无意于薛家啊。

3.严格说来,薛姨妈的话说得很婉转,也不算是婉拒,而是带有回旋余地的。倘若贾母顺势说下去,保不定薛姨妈就会提出自己真正的设想了。

书中是这样写的: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如上所述,“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这一句可以忽略不计,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却有深意。听听薛姨妈说的话,那算婉拒和回绝吗?明明透着一股惋惜的味道。

惋惜啥?如果宝琴已经定了亲事,这就没啥好说的,贾府那样的簪缨诗礼之家,肯定不能去跟梅翰林家抢亲。所以只要说出宝琴已经许人这事,宝琴和贾家的联姻之路就彻底断绝了。薛姨妈“半吐半露”的惋惜语气里,应该还有别的含义。什么含义呢?虽然宝琴没戏了,但是薛家还有别的好姑娘啊!

如果贾母顺着和她聊下去,说可惜啊可惜,保不定话匣子就会转到“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姑娘”,然后就有可能聊到宝钗。客套话是这些大户人家必须会讲的,贾母不就当众称赞过宝钗比自己家的四个女孩儿都强吗?这时要顺着“薛家姑娘”的话题聊下去,贾母还能不称赞薛家,不称赞薛家姑娘?如果再有好事者在一旁推波助澜“金玉良姻”,贾母也不好意思当场回绝吧?

薛姨妈这一次的“婉拒”里,未尝没有借机好好探查一下贾母对宝玉婚事的看法的意思,可惜贾母和凤姐这一对人精没有顺着她的设想走,及时踩刹车结束了话题,“金玉良姻”又失去了一次被提及的机会。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薛姨妈想把宝钗嫁入贾家,而贾家唯一可嫁的,也就是宝玉了。所以事先炮制了一个“金玉良缘”之说,然后有意无意地牵扯着缘分。但是贾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显的比薛姨妈和王夫人更为沉得住气的,她不看好宝钗,所以并没有向宝钗提过亲,甚至明里暗里拒绝过宝钗当自己的孙媳妇。

所以薛姨妈的想联姻和贾母的提亲,对的不是同一个人,自然就有了婉拒之意了。

我们来看情节:

宝琴在哥哥的带领下进京,为的是与梅家的亲事,自小定下的亲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铁板订钉的事情,作为封建家庭里最高位置的贾母,不是不明白,她细问宝琴的生辰八字,表现出对宝琴热烈的喜欢,不过是给薛姨妈母女看的——我家宝玉宁愿娶宝琴这样的女子,也不会娶宝钗。

而薛姨妈陈说宝琴已许人家的事实,也只是事实而已,并不存在拒绝贾母的提亲。

我是青鸾惊鸿,喜欢读书和写文字,感恩不期而遇,夏安。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一心要和贾府联姻,为何贾母提亲,薛姨妈婉拒?

贾母没有提亲,她就是露了一个小小的苗头,薛姨妈也没有婉拒,贾母还没明说呢,她都觉得“心中固也遂意”,要不是因为宝琴已有婚约,她简直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按原文来看,贾母对薛宝琴的确非同一般的喜爱,并且还问了她生辰年庚,很像是有为宝琴说亲的意思,而贾母操心婚事的未婚子孙只有宝玉。

但是薛宝琴的家世比薛宝钗还不如,贾母连宝钗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真的看上薛宝琴呢?所以,我对贾母此举的理解是,她是以宝琴为由头敲打薛姨妈,顺便表明自己对“金玉良缘”的否定态度。

后来薛姨妈也回过味儿来了,觉得金玉良缘之路难走,于是采取曲线联姻,为薛蝌求娶邢夫人侄女邢岫烟,也算是实现了薛家和荣国府的联姻。

薛宝琴的家世远不如宝钗,贾母借机否定金玉良缘

贾母没有明说要把宝琴说给谁,荣国府未婚的小爷又不只有一个宝玉,虽然贾环人品猥琐,虽然贾环人品猥琐,薛宝琴美貌人品不在薛林之下,两者云泥之别。

可是不要忘了,薛宝琴再好也只是没落皇商之女,她定亲的对象梅翰林家是清贵之家,属于高嫁,基本上也不可能是嫡子。

所以,单凭家世而言,贾环的身份足以配得上薛宝琴的身份。

当然,说归说,贾母是不可能为贾环操心的,贾环自始至终都不在贾母眼里。贾母操心的对象只有她的宝贝孙子,命根子贾宝玉而已。

贾母怎么可能不清楚,薛宝琴的家世远不如薛宝钗。薛姨父才是继承薛家家业的嫡系,薛宝琴的父亲无论嫡庶,地位肯定次于薛姨父,所以才去做行商。

贾母连宝钗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真的接受宝琴做宝玉的妻子。

别看贾母在清虚观说的那一套给宝玉娶媳妇不论家世出身,只要模样性情的场面话。

事实上,荣国府的男人娶嫡妻,女儿嫁夫婿,对方家没有一个差的。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个个都是出身高门贵族,贾珠走科举之路,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家世非常清贵;

贾敏嫁的是探花郎,林家更是勋贵之家、清贵门庭,就连迎春这个被推出去抵债的庶女,嫁的也是世袭武官,兵部候缺题升。

就连宁国府的秦可卿,人家养父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工部营缮郎,大小应该是个五品官儿。

要说不论出身,那得是填房才行,比如邢夫人,尤氏。

就算贾府没落,不比从前,贾母的宝贝孙子——贾宝玉的妻子,没道理出身还不如贾琏、贾蓉的。

所以贾母只是借薛宝琴来敲打一下薛姨妈,表明她对于“金玉良缘”的否定态度。

毕竟薛家母女在贾府多年赖着不走,还四处散播金玉良缘的言论,王夫人又联合了宫里的元春一起试压表态,眼看宝黛感情日益深厚,年龄也一年大似一年,贾母必须要反击了。

贾母这是变相告诉薛姨妈和王夫人,她能看上宝琴,也看不上宝钗,“金玉良缘”在贾母这里没戏!

对于贾母的心思,薛姨妈可能当时没能完全明白。所以,她还挺开心的。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

薛姨妈脑子不太够应对贾母,但是聪明的王熙凤可是比谁都明白的。

所以在贾母询问宝琴年庚八字,薛姨妈絮絮叨叨回答的时候,王熙凤就打断了薛姨妈的话:

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凤姐就是凤姐,永远是八面玲珑的,她知道贾母是在敲打薛姨妈,但是她又不能不顾及薛姨妈和王夫人的脸面。

所以她就不等薛姨妈说玩,就上来把这件事给混了过去,免得薛姨妈和王夫人回过味儿来,大家面子上难堪。

对于贾母的心思,还有一个人早就明白,那就是薛家最聪明的薛宝钗,当贾母特意派人来叮嘱她不可管严了宝琴时: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啧啧啧,看着话里偷着一股酸酸的醋意,这也是宝钗极少的失态的时刻之一。

贾母要真想将宝琴定给宝玉,紫鹃绝不敢“情辞试莽玉”

古达长辈女性问年轻的适婚女子生辰年庚一般就是要说亲的意思,这一点属于基本常识。

薛宝琴来到贾府,因为长得十分美丽,性格活泼聪敏,又因自幼见多识广有眼力见儿,所以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她的,就连王夫人也认了她做干女儿。

贾母更是怜爱她,都不舍得让她去大观园里住,亲自带着她在一处安寝,还给了她一件非常名贵的凫靥裘。

贾母给宝琴的疼爱,也只有宝玉、黛玉和湘云可以比了,而这三个人都是贾母的血亲,只有宝琴跟贾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看上去宝琴的明艳活泼是真的合了贾母的眼缘了。

后来薛宝琴在雪下折梅,美艳耀眼,艳压群芳,贾母更是对她疼爱不尽,趁势向薛姨妈打听宝琴生辰年庚。

贾母没有明说,薛姨妈倒是很高兴,“固也遂意”四个字,可谓道尽了薛姨妈的心事。她是多么想和荣国府联姻呐,甚至不是自己的女儿都没关系,只要薛家的闺女能嫁给宝玉,攀附上贾府的势力,薛姨妈就“遂意”了。

只可惜宝琴已经定了亲事,她哥哥送她来京就是嫁人的,不过她的婆家很奇葩,合家去外地赴任去了,薛宝琴反而扑了个空。

薛宝琴已有婚约,虽然梅翰林家既不说娶,也不说不娶,这么晾着她实在是有些尴尬,但也不能另行婚配。

所以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提了。

至于贾母要为宝琴定亲的事情,其实是通过紫鹃的嘴里说出来的,紫鹃对宝玉说的原话是:

紫鹃笑道:“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不然那么疼他?”

这应该是贾母问薛姨妈宝琴生辰年庚的时候,其它丫头听到传出来的,紫鹃没有听到全部,然而就是这个话也不准,并没有说给宝琴订婚的对象就是宝玉。

要是贾母果真的说准了,要给宝玉定下宝琴,那么紫鹃是绝对不敢“情辞试莽玉”的,因为就算试出来宝玉对黛玉死心塌地,贾母却不支持宝黛的话,那也没用。

虽然紫鹃在试玉这件事上未必是真的“慧”,但是她作为一个在贾府多年的机灵丫头,绝对不敢违逆贾母的意思,若是在宝玉亲事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再将宝黛感情宣扬出来,这不但不会能帮助黛玉,反而会害死黛玉。

紫鹃不仅是个懂事的丫头,更是与黛玉情同姐妹的人,于情于理,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薛姨妈事后找补,为薛蝌求娶邢岫烟,初步实现与荣国府联姻

薛姨妈虽然不是贾母的对手,但是她也不是笨蛋,事后肯定也回过味来了。

薛姨妈感觉“金玉良缘”之路实在有些难走,贾母虽然一把年纪了,但身体硬朗,只要贾母一日活着,宝钗就很难嫁给宝玉。更要命的是在贾府拖了这几年,宝钗已经属于大龄待嫁女了。

既然贾母态度都这么明白了,所以薛姨妈心里一合计,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干脆来个曲线联姻,但是自己儿子薛蟠是个什么货色,贾府里的人又很清楚,没有合适的对象。幸亏还有个薛蝌,虽然不是亲儿子,但是亲侄子,若论承继家业,比薛蟠还靠谱不少。

当然了,薛蝌虽然人品模样都很好,但是家世还是不能匹配贾府女儿的,幸亏有个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在这里,个人条件还挺好的。

薛姨妈就托了王熙凤,求贾母说媒作保,替薛蝌求娶邢岫烟。

凤姐儿便和贾母说:“薛姑妈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启齿的。”贾母忙问何事,凤姐便将求亲一事说了。贾母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启齿?这是极好的事。”

薛姨妈之所以不好启齿,可能就是又之前贾母拿宝琴之事敲打她的原因。她知道贾母反对金玉良缘,如今退而求其次,其实还是想要薛贾联姻,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是贾母才不管这些,只要不打宝玉的主意,她乐的做个人情。

邢岫烟的家境可以说是很贫寒了,如果不是因为她姑妈邢夫人嫁给了一等将军贾赦做填房,得了个一品诰命的身份,就算邢岫烟是天下下凡,恐怕薛姨妈这一双势利眼也看不上她。

但无论如何,邢岫烟和薛蝌的联姻,让薛姨妈这些年在贾府总算没有白呆着,虽然金玉良缘还没找落,但至少让薛家和贾府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一步。

综上所述,贾母并没有真的向薛姨妈提亲,她只是装腔作势的试探敲打了一番,薛姨妈还是差一点就信了,事后也是领悟了贾母的意思,很快调整了策略,从侧面实现了与贾府联姻的目的。

南山橘暖 / 文

上文观点仅为笔者一家之言,红楼梦博大精深,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