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荣国府这样一个豪门公府就是一个小社会,王熙凤这样的年纪,当这样大的家实属不易。她有各种关系需要平衡,各种势力需要周旋。有的时候为了立威,更是需要拿出些手段来。
而周瑞家的儿子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犯了错误,被凤姐拿出来立规矩的。
一.王熙凤需要转移注意力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当家少奶奶,深得荣国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喜爱。
此时正是王熙凤最赫赫扬扬的时光!
贾母为了给王熙凤立威,特意让荣国府众人凑份子给他过生日。
这绝不是贾母贪图享乐,学小家子凑分子觉得有意思。
而是贾母用一种亲切,带有家庭情趣,却又不容置疑的方式来向众人展示王熙凤不可动摇的地位!
明写贾府中的某个人过生日,暗写贾府遭遇的各种危机,各种矛盾。是作者惯用的笔法。
王熙凤的生日也不会例外!
这边花团锦簇,贾母带领贾府众人为王熙凤热热闹闹办生日;那边暗通款曲,贾琏同鲍二家的偷偷摸摸做不可描述之事。
王熙凤过生日,丈夫贾琏却与其他女子偷情。这描写实在是够黑色幽默。
也实实在在的打脸王熙凤,让她大失颜面!
王熙凤这位当家少奶奶为了立威,自然要把面子找回来。
很不凑巧,周瑞家的儿子就在这个时候犯了巨大的错误。
这个错误必然被凤姐所利用!
凤姐发作必然会选择一个特殊的时间和地点,这是她心机与权谋的体现。
二.借机敲打赖嬷嬷
赖嬷嬷笑道方起身要走,因看见周瑞家的,便想起一事来,因说道:“可是还有一句话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
1.赖嬷嬷是荣国府的旧仆人,十分有脸面。
此时她们家也有一件烈火烹油的喜事。她的孙子赖尚荣成为了正式的在职官员,正准备上任。
而赖家,也正欢欢喜喜地请荣国府的上上下下众人吃饭。
2.一边是赖嬷嬷欢天喜地的准备请众人吃饭,另一边是王熙凤要惩罚人。
王熙凤就是掐准了这个时机,当着赖嬷嬷的面儿去惩罚周瑞家的儿子。
王熙凤在表明一种态度,主仆之分,尊卑之别,赖嬷嬷她必须明确。
主人们去赖家吃酒是对他们家的恩赐,是赏脸。
千万不要以为自家出了在职官员,就可以同主人平起平坐!
尊卑之别,就算是对荣国府的旧人赖嬷嬷,也必须敲打清楚!
3.因为尊卑有别,王熙凤是尊,是主人,就可以拿出主人的架子来。
此时的王熙凤,就是要在兴冲冲的赖嬷嬷面前,惩罚周瑞家的儿子。
她要在荣国府下人面前体现出一种公正,在主人面前犯了错就要惩罚。
不管这位仆人是得脸的还是不得脸的,也不管这位仆人身后站着谁。
周瑞家的儿子不例外。
那么以此类推,赖嬷嬷的家人犯了错,也绝不例外。
三.王熙凤对周瑞家的儿子只是小惩大诫
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周瑞家的忙跪下央求。 嬷嬷忙道:“什么事 说给我评评。”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
这是凤姐做的局!精于人际关系的赖嬷嬷怎会看不出来?
1.凤姐故意当着赖嬷嬷的面儿惩罚周瑞家的儿子,就是要赖嬷嬷去给周瑞家的儿子说情。
此时的赖嬷嬷,必然顺着主人王熙凤的心意往下说。说周瑞家的儿子是太太的陪房,撵了他太太没有脸。
凤姐也就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命人打着周瑞家的儿子四十板子,此事了结。
2.周瑞家的儿子做事实在是太猖狂,让凤姐十分为难。
必须当着众人严惩,以挽回尊严。
凤姐过生日,她的娘家人来送礼,此时当着外人的面儿,周瑞家的儿子却敢骂人,这样会显得在凤姐当家之下的荣国府,没有规矩。
惹人嘲笑!
3.周瑞家的儿子当班时间喝酒,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凤姐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反骂的彩明一顿。这等于严重藐视凤姐的尊严。
此时王熙凤作为当家奶奶,必然要对此事作出处理。
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王熙凤处理此事就十分棘手。
如不处理,凤姐就有失公正,以后荣国府其他的人犯错就更难以处理。
如严肃处理,又打了她姑妈王夫人的脸。
所以对于周瑞家的儿子的处理,凤姐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4.凤姐选在赖嬷嬷的面前演这一出戏,就是要给周瑞家的一些脸面把她的儿子留下来。
凤姐明知表面上作出对周瑞家儿子的处理,赖嬷嬷必然会说情。
凤姐做局演出这出戏之后,几方面都得好处:
①凤姐给了周瑞家的脸面,周瑞家的之后必然对她更忠心。
②凤姐当众给了赖嬷嬷脸面,以体现出荣国府尊重旧仆人优良传统。
③凤姐给了赖嬤嬷脸面,让赖嬤嬤在周瑞家的面前做了好大的一个人情。
④周瑞家的表面上替他儿子背了锅,失了的脸面。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损失,她的儿子之后会继续在荣国府工作。
这就是凤姐做人的精明之处。
表面上惩戒周瑞家的儿子,十分严肃。
实际上不过对他小惩大诫。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么做凤姐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周全了,可整个家族呢?
荣国府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然使得规定无法执行,然后是人员无法有效的管理。
上行下效!
作为管理者,凤姐自己都无法管理好自己,何谈对整个家族大局的管控。
主人都这样,那么荣国府内仆人之间的内耗也可见一斑。
荣国府这个百年公府看似轰轰烈烈,必然是从内里先烂透了,然后才能一败涂地。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第四十五回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小插曲,王熙凤生日后,秋后算账,将周瑞家的儿子抓到错处要撵出去永不录用。周瑞家的无奈竟然下跪求赖嬷嬷帮忙讲好话,最后赖嬷嬷摆老资格说出一番道理,擅自做主就替王熙凤决定了周瑞儿子的命运。且不说赖嬷嬷老资格摆的大不大,就说王熙凤和周瑞家的演的这出双簧,真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赖嬷嬷笑道方起身要走,因看见周瑞家的,便想起一事来,因说道:“可是还有一句话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周瑞家的忙跪下央求。 嬷嬷忙道:“什么事 说给我评评。”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王熙凤过生日那天因为贾琏厮混鲍二家的,大闹一场本就不痛快。结果老娘家派人送的寿礼,竟然让娘家人周瑞儿子失手打翻了,他做错事喝多酒还骂了王熙凤的贴身小厮彩明,就差学焦大跟王熙凤顶嘴辱骂了。
这里有个细节多说一句。送寿礼来的“老娘那边”有三个可能,第一是王熙凤父母。只是她父母都在金陵,不能那么远送寿礼,由王子腾代送才是道理,老娘家应该不是王熙凤父母。
第二是王熙凤母亲的娘家人派人送来寿礼,这个最可能。
第三是贾琏母族派人送来的寿礼,也非常有可能。
周瑞儿子事情办砸了,认错态度又不好,王熙凤本来窝火怎不被这小子火上浇油?按说事情一出,周瑞家的一定会求情,求情无效才走了赖嬷嬷后门。王熙凤雷嗔电怒,哪怕周瑞一家是王夫人的奴才也没饶他。
其实,王熙凤借打压周瑞儿子立威,和她协理宁国府打了那个迟到的人一样,是杀一儆百的招数。周瑞一家虽说不是贾家人,但在贾家很有地位。王夫人最得宠的陪房,王熙凤娘家人。这股外来势力坐大,对贾家的家生奴才形成强烈的冲击,双方不说势同水火,也绝不和睦。
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王家人,周瑞和来旺这样的奴才都是女主人的亲信,不免跋扈惯了。而贾家家生的管家奴才们又手握大权,双方矛盾激化对王熙凤管家很不利。她此次拿自己人下手惩戒,也是做给人看的。要管好贾家人,就一定先管好王家人,这样才能树立起威信!
周瑞家的儿子被王熙凤下令撵出去,按说她求王熙凤没用,也不过是王夫人一句话,她为什么不求?这背后最耐人寻味。周瑞家的不是傻子,自己是王夫人陪房,儿子做错事再去求王夫人,不啻打了王夫人脸还让王夫人饶恕。这事王夫人如何会做?一旦求情不成,就再没转圜机会了。所以,她转而求赖嬷嬷,等于“王家”向“贾家”的一次低头,赖嬷嬷说了情,周瑞家的“感激”,双方一来二去就走的亲密了。
王熙凤早知道周瑞家的儿子决不能被撵走,所以才一直拖着不处理,也知道周瑞家的一定能找到人求情,她笃定周瑞家的能找的人有限,赖嬷嬷是最恰当的人。到时候卖这个比主子还有地位的老奴才一个面子,几方面皆大欢喜,也是御下的高明手段。
借周瑞一个儿子,平衡各方面势力,才是王熙凤的最终目的。说句实话,王熙凤管家的能力确实有,就可惜贾家末世给她的机会太少了。当然,她本人的性格也是她失败的主要原因。
以上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王夫人是贾府的当家人,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管理者,对于贾府的人员安排、惩罚和内部的财务、人情往来等事宜都是她在处理。王熙凤对待下人一贯严苛,可是她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则,比如小红一类的机灵丫头她会给予重用,但是对了犯了错的下人她也会严惩不贷。周瑞家的儿子在王熙凤生日的时候不好好当差,还耍性子王熙凤自然要好好收拾他。
可是并没有说把人家往死里整,这就是对王熙凤的误解。法律之外尚有人情在,王熙凤做人做事都很很有分寸。不过周瑞家的儿子运气好,因得贾府的老仆人赖嬷嬷的在王熙凤跟前求情,他犯得错也就大事化小,小惩大诫也就完了。通过这一件小事也看出了贾府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王熙凤管家也着实不易。
第一,周瑞家的儿子仗着父母的权势无法无天,王熙凤必须要杀鸡儆猴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配房,虽然她只是管着奶奶和太太们出门的事宜,但是因为她善于游说和讨好卖乖之道,在王夫人那里很得器重,各方的人对她也很尊重。而且她男人管家贾府春秋两季的地租,所以他们一家在贾府的地位颇高。她女婿冷子兴在外犯了事儿她也不怕,只求求凤姐帮了忙就好了。这样一来她的儿子在贾府自然也是很嚣张的。
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王熙凤对周瑞家儿子的不满有三层。其一,王熙凤生日可以说是王熙凤很看重的日子,大家都来给她贺寿,可是他不仅没好好当差给王熙凤长脸,反而把馒头都撒在地上,这就是在不好好完成工作。王熙凤当日本来就因为贾琏的事情在生气,他这是撞到枪口上必然要罚得比往常更重。
其二,周瑞家的儿子他犯了错认了也就完了,可是竟然骂王熙凤的手下彩明,这就是对王熙凤的大不敬,打狗看主人,他这就是摆明了看不起王熙凤,这叫王熙凤如何不生气惩罚他。
其三,周瑞家的一家也风头太盛了,他的儿子也仗着他么家的威风作威作福,王熙凤是大管家自然看得透周瑞家的儿子的做法,所以自然也杀鸡儆猴,也是给周瑞家的一个提醒,不要忘记了身份,要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二,王熙凤并没有往死里整周瑞家的儿子,只是犯了错两府都不许用他王熙凤一贯杀伐果断,做事雷厉风行,所以她处理周瑞家儿子的方法简单明了,既然看不上贾府的工作,那么就让他自谋生路去,荣宁两府都断断容不下他。这只是王熙凤惩罚的手段,并没有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王熙凤当着周瑞家的特意说这话,想必也是想要给周瑞家的一个警告,同时也留了一个转圜的余地,只要求求情这件事就还有商量的余地。王熙凤做事八面玲珑,什么事情都能够处理得妥妥当当。如今周瑞家的儿子不好好工作,还藐视主上不严厉的惩罚是不能够树立王熙凤的威严的,所以给予重罚是王熙凤必行之事,只是最后是否执行就看当事人如何做了。
第三,因为赖嬷嬷相劝,王熙凤看着王夫人的面子,最后也只是小惩大诫贾府的人员关系错综复杂,下人很多都是各位夫人的配房或者底下的人,如果人员的关系不是很了解,处理事情不当就会惹来很多的麻烦。
王熙凤在后来也因为这样的事情吃过亏,当日是贾母生日,有了两个老婆子因为得罪了尤氏,后来周瑞家的知道了便告诉了王熙凤,王熙凤让人惩罚两个老婆子,可是周瑞家的擅作主张先把然捆了。可不巧那两个人是邢夫人那边的人,邢夫人当者众人的面对王熙凤兴师问罪,王熙凤就吃了哑巴亏,当着众人没脸,王熙凤第一次为管家的事情哭。所以贾府的人员关系可一点都不好好相处的。
这一次王熙凤严惩周瑞家的儿子,可巧贾府的老仆人赖嬷嬷就来相劝,让王熙凤看着王夫人的面子不要给予这么重的惩罚,王熙凤听了有理,也不好处理的过重,于是小惩大诫。
凤姐儿听说,便向赖大家的说道:“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周瑞家的也是运气很好,碰上一个很懂人情世故的赖嬷嬷,她的一番说词让王熙凤知道了其中牵扯的厉害关系,看着王夫人的脸面所以只说了打四十棍就完了,比起失业这已经是很小的惩罚了。
总之,贾府的人际关系和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稍有不注意就会得罪人。王熙凤身为贾府的大管家,看似权利很大,可是做事时依旧还有很多的掣肘,从她对周瑞家的儿子的惩罚来看,她管家也充满了艰难。她没有把人往死里整,最后所有的事情一权衡只能够小惩大诫,打四十板子完事,王熙凤管家的艰难可见一斑。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的精彩!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周端家的儿子,犯了什么错呢。凤姐是这样对赖嬷嬷说的:
“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主人没吃酒,奴才倒先喝,而且喝醉了!真是无法无天;办事失误,还张口骂人。岂不是气焰嚣张!所以凤姐的决定是:撵出!两府都不许收留!
凤姐为什么对周瑞家的儿子下如此狠手?!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周瑞的儿子太嚣张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从周瑞的所作所为上,我们可以看到贾家奴才的得意忘形:刘姥姥到贾府,本来不是自己职责所在,周瑞家的为显示自己的能耐,自作主张将刘姥姥带到凤姐处,凭借她对贾府内部管理程序的熟悉,为刘姥姥谋得福利;
女婿冷子兴在外与人打官司,女儿急匆匆找到她帮忙,周瑞家安慰女儿“小事一桩”,晚上抽了个空告诉了凤姐,轻轻松松就将事情解决。
一个奴才,倚仗着贾家的势力,竟然可以横行到如此地步,也足以证明她们私下里假借贾府之名,胡作非为。
周瑞家的所作所为,在言传身教上,肯定对自己的儿子产生了影响。儿子自然依仗父母之势,得意忘形。从而在凤姐的生日宴上纵酒失礼,甚至是闹事。这样嚣张的举动,破坏了凤姐生日宴的喜庆气氛,凤姐自然要严加惩处!
第二,凤姐心情不爽!通过严惩发泄心中的郁闷。
凤姐生日那天,热闹是自然的,可是也发生了一件让她大丢脸面的事:丈夫贾琏居然独自去偷欢,把下人鲍二的老婆带到家里乱搞。更让她气愤的是:两人欢愉之余,甚至还诅咒她死……
于是凤姐一场大闹,要拉贾琏去贾母那里评理,贾琏借酒装疯,还拿剑要杀她……好好的一个生日宴,闹得鸡飞狗跳!凤姐可以说是颜面尽失!
偏偏那天周瑞家的儿子也闹出了一场风波。凤姐一肚子的闷气自然找到出口,所以,她来了个秋后算账,借此发泄心中的怨气了!
最后的结局,是凤姐碍于赖嬷嬷的脸面:没撵走周瑞的儿子,但还是给了他一个重重的警告:打了四十根;以后不许吃酒!
我是《每天读名著》,原创首发。欢迎光临分享!敬请关注留言!谢谢您的转发!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荣国府是一个小社会,在荣国府做管家并不容易,为了平衡各个方面的势力,王熙凤有时候不得不用一些小手段,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还要受一些小委屈。王熙凤坚决要赶走周瑞家的儿的一事,就是其中一件。
王熙凤为什么要坚决赶出周瑞家的儿子呢?咱们听一听王熙凤怎么说。第四十五回,赖嬷嬷因为孙子被选为县官,于是到荣国府里请众主子到自己府上喝酒,临走时,看到周瑞家的,就问王熙凤为什么要赶了周瑞家的儿子不用,王熙凤一肚子气,告诉赖嬷嬷:
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儿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到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王八羔子不撵了做什么?
从王熙凤的话里,可以看出周瑞儿子几大错误:一,吃酒误事。王熙凤生日,周瑞家的儿子一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就应该负起责任来,张罗着把事情办好,给主子捧场。但是他却提前喝了酒,而且做事没有章程,失了礼节。并且在抬礼盆的时候,把馒头弄洒了一地。这是张扬出去,会损荣国府的体面,也会让人怀疑王熙凤的管理能力。
二,不认错,不知错。周瑞家的儿子犯了错也就算了,看在周瑞家的面上,王熙凤其实也没准备深究,只是让自己身边的人采明去传话责备了几句,但很明显,周瑞家的儿子并不认错,反而彩明骂了一顿。
三,以下犯上。如果彩明是自作主张指责周瑞家的儿子,周瑞家的儿子骂了彩明也无所谓了,因为那是奴才之间的纷争,王熙凤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但是彩明是王熙凤派去的,是王熙凤的代言人。周瑞家的儿子骂彩明,那就等于是在骂王熙凤,如果到了这一步,王熙凤还能够容忍周瑞家的儿子,那么王熙凤以后管家就不会那么顺利了。因此,她下令把周瑞家的儿子赶出去,永不再用。
不过,王熙凤也并不是真的要赶出周瑞家的儿子,毕竟周瑞,周瑞家的在那里站着,但是,姿态还是要端出来的。不然府里的人都认为她王熙凤是个低老虎,好欺负,有样学样,那她王熙凤以后还怎么管理这这么大的一个荣国府呢?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所谓陪房,周瑞家的在贾府服务几十年,在贾府是非常有体面的奴才,也是非常精明的奴才。这一次自己的儿子没眼色,不争气,给主子丢了脸,如何弥补主子,让主子消气也是一种策略。而这个策略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丢脸,让有体面的人为自家儿子求情,给足王熙凤面子。
周瑞家的儿子犯了错,周瑞家的并没有及时找人为自己的儿子求情,他们等自己的儿子吃了些苦,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趁着赖嬷嬷到府上请主子们喝酒的时机,请赖嬷嬷向王熙凤求情。
赖嬷嬷虽然是一个奴才,但是却是服侍过贾母的人,其地位比贾政都高,现在孙子又被提为县令,也算是个老封君了。周瑞家的请赖嬷嬷为自家儿子求情,也算是给足了王熙凤脸面,所以最后,在赖嬷嬷的劝说下,周瑞家的又当众向王熙凤磕头,
他有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他又比不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他现在是太太的陪房,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依我说,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着才是,不看他娘,也看太太。
王熙凤本身并没有真的要往外撵周瑞家的儿子,现在有赖嬷嬷为周瑞家的儿子求情,周瑞家的又跪在了自己的面前。王熙凤也就就坡下驴,于是,周瑞家的儿子这件事被王熙凤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
但到底心口恶气不出,心里难受。最后,王熙凤还是吩咐赖大家的打周瑞家的儿子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方才罢了。《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把周瑞家的儿子往死里整?
王熙凤确实严惩了周瑞家的儿子,但是距离往“死里整”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看凤姐以往的手段就知道,如果她想治人于死地,一般是不会失手的,比如尤二姐,对于尤二姐,那才叫往死里整。而对于周瑞家的儿子,凤姐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论理应该是最知道规矩了,但是儿子却偏偏得罪了凤姐,这是怎样一段故事呢?
凤姐生日那天,主人们的酒宴还没有开始,周瑞家的儿子便喝醉了,也不做事,倒坐着骂人,在抬礼品的时候还失手打了盒子,导致馒头散了一地,彩明去说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一番操作岂是一个懂规矩的下人所为,凤姐恼怒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吩咐了宁荣两府都不许收留他,由他自便。
在这件事中,周瑞家的儿子错处有三:
- 吃酒误事。凤姐的生日是老太太张罗着办的,上上下下一干人等都忙前忙后的,更有别家来送贺礼的,在这样热火朝天忙碌的时候,主人家还没开席,他却已经醉了。
- 失手打了盒子撒了馒头。这馒头虽不珍贵,但是是凤姐生日的贺礼,因酒误事也就罢了,还失手出错,这又进了一层。
- 犯错之后不知悔改。彩明是王熙凤身边器重的人,是替凤姐去教训他的,却反倒被骂了,凤姐心中难免窝火。
总结下来,周瑞家的儿子应该是平时跋扈惯了,因此事事不注意,以为没有谁能挟制他。这次却被凤姐抓住了实实在在的把柄,犯的错无可抵赖,才有了险些被撵了去的下场。
那么凤姐真的是要撵他出去吗?还是另有目的呢?
周瑞家的代表着有头脸的奴才,此举不止是警告周瑞家的,更是震慑那些得势张狂的下人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和周瑞两人各管一摊子事务,在贾府时是奴才,回到家也是有下人侍候的主子,因此,她算是一等的管家婆子。
因王夫人将家中事务交与凤姐管理,她才成了凤姐跟前的人,我认为算是王夫人放在凤姐这里的耳目,但实际的主人还是王夫人。
在刘姥姥一进贾府时,周瑞家的曾跟刘姥姥说过,凤姐事事都出挑,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这里的“下人”当然也包括周瑞一家,因此,在凤姐管理下人的问题上,周瑞家的是有怨言的。
但是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节中又写道,周瑞家的女儿急急忙忙的来找周瑞家的,因女婿冷子兴同人打官司,故教女人来讲情分。女儿急三火四的将事情讲与周瑞家的时,她却轻描淡写的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有什么,忙的如此。小人儿家的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只是到了晚上求求凤姐便将这事了了。
既倚仗主子的势力,又目无主子,心有怨怼。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奴的心理,自恃在府中资格老,比外面一般的小官吏还要得势,一面又对主子心生怨恨,不服管教。
凤姐对这些应该也是有所察觉的,但是无处下手整治,谨慎的奴才是不肯让凤姐抓到把柄的,而没有明显的错处,也不好从严处罚。
周瑞的儿子正好做了一回反面教材。一来确实有错在先,二来周瑞家的跟随凤姐已久,拿身边人开刀更有危摄力。
但是惩罚是惩罚,凤姐却并不想真的撵他出去,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其中原因:
-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这个身份要顾及,王熙凤还没有胆量和王夫人明目张胆的对抗。
- 如果真要撵出去,不必这么大费周章的通知这么多人,而且当日并没有发落,还等了几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震慑的意义是大于对当事人的惩罚的。
凤姐在等什么呢?在等一个人情。
凤姐发话要将周瑞的儿子撵出去,却迟迟没有行动。而是在赖嬷嬷进府邀请赴宴时,当着赖嬷嬷、赖大的家、周瑞家的、张材家的等管家婆子的面吩咐的这件事。
赖嬷嬷因孙子做了州官,要在家里摆酒庆祝,来请贾府的主子们,同凤姐聊了半日,起身要走时,因看见周瑞家的,便想起一事来,因说道:“可是还有一句话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
而后赖嬷嬷问了事情的原委,却不以为然,反而劝凤姐:
“我当什么事情,原来为这个。奶奶听我说:他有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他又经不得是咱们家生子儿,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依我说,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着才是。不看他娘,也看太太。”
凤姐儿听说,便向赖大家的说道:“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
凤姐的雷霆之怒,被赖嬷嬷几句话便平息了下来,似乎是早等着这个台阶下呢。
奴才向主子求情,答应得如此爽快,这似乎不太符合凤姐平时的性格,但是细想,也是有道理的
- 凤姐管家,此事可大可小,既然是想杀鸡儆猴,当着赖大家的,张材家的面,包括赖嬷嬷做为贾府资格最老的下人也都见识了凤姐的凌厉手段,也就达到了儆猴的目的。
- 赖嬷嬷的孙子要做州官了,这应该是下人最风光的结果了,同样是倚仗贾府的权势。凤姐善于同官府暗中勾结攫取银子,比如在处理张金哥一事时,就授意地方节度使云光办理此事,因此从中赚取了三千两银子的好处。此时卖赖嬷嬷一个人情,也有笼络人心之意。
此时又有一个疑问,周瑞家的为什么偏偏找上赖嬷嬷来求情呢?
其实这应该是周瑞家的高明之处,儿子犯了错,求求王夫人也不至于被撵出去,但是拿王夫人压制凤姐却会引起凤姐更大的不满,今后的差事恐怕更难当了。
周瑞家的深知凤姐的为人,此时的赖嬷嬷对于凤姐是个有利用价值的人物,因此定会卖这个人情。
王熙凤虽办事决绝,但是却不会蛮干,在处理周瑞儿子一事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维护了做主子的尊严,又震摄了下人,同时也卖了赖嬷嬷一个人情,笼络了人心。周瑞家的也是精明之人,选择赖嬷嬷当说客,而不是王夫人,给自己留了退路,也给了凤姐施展手段的机会。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