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哀莫大于心死。华妃死心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与皇帝对质。一则皇帝不会来,二则事实就摆在那里,甄嬛没有骗她。

华妃只是皇帝为江山社稷布局中一枚小小的棋子罢了。

一.布局

皇帝的心计之深,原不是愚蠢的华妃可以想到的。

华妃从入王府开始,就已经是个局。华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此山中罢了。

皇帝在未继位之前,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他需要强大的羽翼,他需要有人支持。

得到支持,最快的手段就是联姻!

皇子同武家官员的女儿联姻,根本就是一场布局。

武家官员在投机在豪赌,赌赢了他们就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可以光耀门楣!

而皇子娶的也是武家背后的兵权!手握兵权,也就有了争夺皇位的资本。

在这一场豪赌中,皇子与武家是双赢。

而受到伤害的只有那些个武家官员的女儿,当然她们的血与泪,无人在乎。

二.入府

入王府的武家官员女儿,华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皇帝的冷酷并不只对华妃一人,端妃,华妃,敬妃,她们的境遇是一样的。

纯元皇后是皇帝心中的白月光,端妃和敬妃端庄的气质,其实与纯元皇后类似。

纯元皇后的光芒照耀下,端妃与敬妃就显得无比黯淡,不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而华妃不一样。

如果纯元皇后是娴静的白月光,那么华妃就是浓烈的朱砂痣!

她的活力与野性带给了皇帝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华妃身上没有被规矩束缚的痕迹,只有她敢同皇帝并肩骑马。只有她敢同皇帝生气,耍小性子。

华妃能给皇帝带来放松与快乐,所以皇帝对她表面上非常宠爱。

这份宠爱是虚浮于表面的,一旦华妃的利益与皇权有冲突,受伤的只能是华妃。

三.算计

皇帝城府之深,心之狠毒,令人发指。

端妃、华妃、敬妃这三个武家之女,谁也逃不脱皇帝的算计。

皇帝不允许任何一个武家之女生育。

皇帝害怕,他怕武家之女生下皇子,皇子的外祖家就会拥立皇子继位。那皇帝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华妃有孕,皇帝当然不会允许她把孩子生下来。

于是太后和皇帝就弄来了一碗堕胎药,这碗药,他们命端妃送去送。

面对皇权的胁迫,端妃根本无力抗拒,她只能照做。

在把药送给华妃之后,端妃还要承担所有的罪名,而不敢言语。

一但端妃把这桩皇家丑闻说出去,受牵连的会是端妃的整个家族。

而华妃愚蠢,她把所有的气都撒在端妃的头上。

华妃也给端妃灌了一碗药,令她不能生育。

此时二人翻脸。

此时二人的母家也会翻脸。臣子间互有矛盾,皇帝才好掌控。

端妃与华妃在此事上身心俱疲,受尽伤害,而得利的只有皇帝本人。

皇帝怕华妃有孕,故赐给她欢宜香。皇帝也怕敬妃有孕,所以安排二人住在一起。

三个可怜的女人,被皇权、被命运牵扯在了一处,无力挣扎,只能忍受。

四.真相

端妃是被皇帝明着算计的,所以最开始看清真相的就是她。

她明白皇帝的无情与凉薄。

皇帝出于内疚,给了她高位与尊荣。

华妃失子的真相,端妃明着不敢说出去。

可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

谋害皇嗣是大罪,可端妃非但未受任何惩罚,还同华妃并列为妃。

内中缘由,华妃是真的不明白吗?

是不愿,或是不敢去想罢了。

华妃真心爱着皇帝。

她只能选择去恨端妃,这样她的爱才有意义。

华妃痴情一片。

她只能选择去恨端妃,用虚假来欺骗自己。

五.华妃

华妃真心地爱着皇帝。

但是爱永远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

华妃命人推沈眉庄落水,陷害她假孕,还故意让她染上传染病。

华妃对甄嬛刻薄,明知她有孕,还让她在地上跪着。她命人在温宜公主里的吃食中放木薯粉,然后陷害是甄嬛干的。

华妃卖官鬻爵,被淳儿看见,便命人把她推到水里淹死了。

福子就因为是皇后送来的宫女,华妃觉得她可能是皇后的卧底,便命人把她推到井里淹死。

桩桩件件,人命关天,华妃竟全不在意。

可她对皇帝的爱又是真的。从不恨皇帝,只怨甄嬛夺走了她的宠爱。

她被降位、禁足之后,还要还命人去火烧碎玉轩,她要把甄嬛烧死。

这些事情加起来,赐死她毫不为过。

华妃有这份傲骨,自己做过的事情从来都敢于承担。

但她高估了皇帝对她的感情,也高估了她在皇帝心中的重要程度。

华妃不相信皇帝,会不念及她们的情谊,华妃根本不相信皇帝会杀掉她!

华妃不相信皇帝会赐死她,觉得一定是有人从中捣鬼,皇后,敬妃或是甄嬛都有可能。

华妃没有提出过要求与皇帝对质,但是,她要求看皇帝的圣旨。

这时甄嬛出现了:

你知道为什么你小产之后再没怀上孩子?你知不知道那欢宜香里有大量的麝香,你用了那么多年当然不会再有孩子了!

铁证如山,此时的华妃再也无从逃避。

连甄嬛都知道的事情,她居然不知道。

华妃被骗了那么多年。

狡兔死,走狗烹,亲哥哥被杀掉了,族人被流放了。华妃的家没了。

她的爱,她的痴情全部错付。

与皇帝对质了又怎么样,不过是在心上再插一刀。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此时,的华妃选择用一头撞死的这种惨烈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甄嬛在华妃临死之前的冷宫出现,一步步拆解华妃的处境,告诉她所有真相,刺激她,让她最后对皇帝死心。

这一段来看,觉得甄嬛有点残忍了------华妃固然使她的孩子流产,但后来甄嬛也明白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华妃,她之所以来冷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实际是因为甄嬛嫉妒华妃-----她看到了皇上对华妃的眷念-------是华妃破灭了她从皇上那里寻找一心人的梦想。

华妃一开始还在激烈驳斥甄嬛,不相信皇上不再爱她。

华妃的这种执念都基于她和皇上那些曾经都美好的回忆上:华妃当年一进府,对于失去纯元的皇上来说,华妃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弥补,皇上是真心喜欢年世兰的那种活泼劲儿。

华妃不怕皇上,因为她不把皇上当做皇上,她也是把皇上当做夫君,可是寻常人的夫君身边只有一个妻子,所以华妃一句“从天黑等到天亮”特别催泪……可以看出她确实很爱皇上。

从她们的动作里,也能看出来,甄嬛确实没有华妃爱皇上——华妃从灵魂到肉体都没有背叛过皇上。

对于知道真相的甄嬛来说,这时候心里也不好受……还是皇后最后那句讲的好:一个女人怎么可能看着自己心爱之人和别的人恩爱生子……

甄嬛最后拿出了杀手锏,告诉华妃连她当年小产,都是皇上一手策划的——这一席话击倒了华妃,让华妃明白欢宜香的真相——明白皇帝对她的爱和宠夹杂了太多算计。

年家灭门还没让华妃彻底绝望,她对皇上还有一丝丝希冀,甄嬛的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己折腾了半生,原来所有倚仗都是虚幻,所做种种都成了笑柄。

这打击太残酷了。知道太多的人,终究是不幸福的。华妃一直什么都不知道,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而当知道全部的真相之后,她悲伤的哭喊着“皇上害的世兰好苦”,就撞墙了。

为什么华妃不去找皇上对质呢?

华妃最重视的就是皇帝的爱,就像宜修最重视正室身份,这是底线。她一直坚信皇帝是爱她的,华妃也真心地爱着皇上。因为太爱,连怨恨对方都做不到,爱的信念一旦崩塌,只能选择自我毁灭。

一个骄傲了一辈子的人,自杀是为自己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真爱的女人就应该是华妃这样的——再没有其他话,直接就撞壁而亡了。

华妃一生没说过皇帝一个不字,即使皇帝冷待她,即使皇帝灭她的族人,她临死也只是说皇帝害自己苦,也不肯多说一句皇帝的奸诈、薄情与狠毒。

所以对于华妃,皇上始终有愧,华妃死后,他默然许久,日后又不断加封哀荣。在第67集,皇上甚至亲口提出要追封她为皇贵妃——此举无关诡诈、无关权术、无关一切利害关系,真正表现出皇上对年世兰的感情。

如果说以前,皇上晋封华妃可能还有为了要安抚和笼络她哥哥的因素在里面,这次晋封一个已死的罪臣之亲,说明皇上从来没有在心里忘却华妃娘娘,这样一个美艳绝伦的可人儿,对自己一片痴心,只可惜她身为年羹饶的妹妹,不得不一损俱损了!

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华妃一辈子就三件事:皇上、孩子、哥哥。到头来却发现后两者的失去,皆是拜皇上所赐,最后见不见皇上又有何意义?华妃毕生所追求的不过是“南柯一梦”,空欢喜一场罢了。

我是@月半小二

华妃生前傲娇跋扈一生,临了了她也要有尊严地死去,梦碎了,她找皇上当面对质又有何意义呢?

华妃死前,皇帝不愿再见一面,但是华妃不肯就死,她认为皇帝对她是有情的

苏培盛拿来了白绫、匕首、毒酒,说是皇后娘娘的懿旨,让华妃自选一样,但是华妃并没有看在眼里,冷笑道:“皇后懿旨?皇上的圣旨呢,拿来”。华妃不相信皇上舍得杀她,她认为皇上对她是有情义的,“没有皇上的圣旨,我绝不就死”。

其实华妃的心思是对的,皇上舍不得杀她,所以全权交给了皇后处置。

华妃明白皇上舍不得杀她,甄嬛也明白,所以甄嬛“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华妃在宫里虽也有烦恼,但是之前的华妃也算是快乐的,因为她不知情,她的心里只有皇上。并且华妃坚信皇帝是爱她的。

甄嬛恨华妃入骨,看华妃等皇上旨意,不肯就死,甄嬛明白如若皇帝心软,华妃就死不成了,所以甄嬛决心捅破皇上和华妃之间的那层“窗户纸”。

华妃一生的三件事:皇帝、孩子、哥哥

1.皇帝和哥哥年羹尧

看起三件事,其实却是紧密相连的,年世兰的母家是年府,哥哥年羹尧对她十分宠爱,因为年羹尧战功卓著,或许是雍正为了讨好年羹尧,或许是年羹尧为了讨好雍正,年世兰进了雍亲王府,成为了雍正的侧福晋。

从此,年世兰成了哥哥和夫君之间的纽带。雍正与年羹尧的君臣关系,微妙地影响着华妃的生活点点滴滴。

雍正因为倚仗年羹尧,会宠爱华妃;雍正因为忌惮年羹尧,会刻意地宠爱华妃。

2.华妃作为“将门之女”:皇帝、哥哥、孩子之间息息相关

雍正要提防着年羹尧,因为华妃一旦生下有年氏血脉的孩子,年羹尧势必要扶持这个孩子成为太子,乃至下一个皇帝,届时如果雍正不允,保不准会有逼宫的那一日,雍正本就多疑,他的江山怎容许别人插手,所以为了江山社稷有了借端妃之手打掉了华妃第一个孩子,为了长期无虞,有了“欢宜香”的恩宠。

是的,正是那四个字:将门之女。也就注定了华妃喝再多的安胎药、请再多的平安脉,她也是不可能有孩子的。

华妃之所以那么快乐,因为她不明真相

凤仪万千的华妃娘娘,明艳动人,她也会为了皇帝、哥哥、孩子烦恼,但是因为不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虽有烦恼,却有盼头、希望。

每天为了皇帝忙忙碌碌,戴华丽的首饰,身着华贵的衣服,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她是快乐的。因为不知情、因为不知道背后的肮脏真相,她是快乐的。

华妃的一生正如南柯一梦,到头来什么都没了:哥哥年羹尧被皇上赐死、皇帝对她何曾有过真心、不能生孩子也是皇帝的算计。

哀莫大于心死,当华妃听到自己不孕是因为“欢宜香”的缘故,华妃所有的精神支柱轰然崩塌,她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和支柱。

甄嬛:“若不是你宫里的欢宜香,我又怎么会只跪了半个时辰就小产”。

华妃喃喃道:“欢宜香...欢宜香...”

甄嬛:“你知道你为什么小产之后就再也没有怀上过孩子吗?你知不知道那欢宜香里有大量的麝香。你用了这么多年,当然不会再有孩子了”。

华妃:“你信口雌黄,那香是皇上赐给我的!皇上...不可能...不可能”

皇上不愿说出的真相,甄嬛为了彻底绝了华妃的念头,说出了真相,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华妃哭着哭着,笑了,冷笑中,她悲嚎道:“皇上,你害的世兰好惨啊......”,说完撞墙身亡。

总结: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余韵•离亭宴带歇拍煞》中有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可不正是华妃的人生写照嘛。

我是@月半小二 ,关注我吧。

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首先,她出不去!即便能出去,她也根本见不到雍正!

事实上,在其哥哥年羹尧没有被逼自杀之前,年妃就曾经在皇帝的宫外跪求拜见,一是想让雍正怜悯一下她与其多年来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借机求情,想为哥哥求得一条活路。

然而,雍正闭门不见,就等同于宣告自己与年妃之间的决裂!

或许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自己上门求见却遭到皇帝的拒绝,亲哥哥和侄子更遭到雍正的无情杀戮,按理来说,年妃在此时或许就应该崩溃。毕竟按照之前的几个故事,沈眉庄因为假孕事件遭到陷害,进而受到禁足的处理,若不是甄嬛为她申冤并澄清了真相,沈眉庄险些在寝宫彻底来个自我崩溃,轻者疯癫,重者则直接进入极端。

即便是甄嬛也没好到哪去,因年妃导致自己小产,雍正却不为自己出头,当这种争执的产生而导致甄嬛第一次受到雍正的冷落后,其一度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若不是沈眉庄带她看到冷宫里的一幕,不久后的她,也许跟冷宫里的那些嫔妃一样。

可不管是沈眉庄还是甄嬛,她们顶多是个人遭到打压,家族并没有因此而受到牵连,可年妃则不一样,整个年氏家族被一扫而光,年羹尧和长子年富相继死亡,其余的子嗣全被充军,年妃更被冷落在后宫之中。在整个家族几乎已经家破人亡的背景下,年妃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走入极端?而是之后才选择撞墙自杀呢?

不可否认地说,年妃在后宫的生活曾经一路是顺风顺水,她只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嫔妃在各种阴谋诡计中相继落马,可自己却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个结局。但这并不等同于年妃不知道后宫的险恶,更不等同于她不知道现实的种种残酷。

或者简单一点地说,尽管此时的年家已经家破人亡,但此时的年妃仍然带着一丝幻想——皇上对自己的处理只是利益相争的暂时结果,说不定自己还有反转的一刻。毕竟在后宫当中,她曾经见过这样的奇迹。

例如沈眉庄,假孕事件曝光之后,雍正难道不知道这是别人的陷害吗?事实上他知道,但在真相没有查明之前,百口莫辩的沈眉庄只能接受最严厉的处理,因为这是后宫最冰冷的规矩。

雍正的确宠爱一些嫔妃,但他更需要维护后宫的秩序,更直白地说,这些嫔妃们也只是满足他床弟之欢和生儿育女的工具,他不会为了这些工具而破坏规矩。

即便是曾经最宠爱、也是最像纯元皇后的甄嬛也是如此,甄嬛因年妃罚跪而流产,在100%不占理的情况下,雍正却对年妃从轻处理,因为此时西北的战事还在进行,其兄年羹尧正是大获重用的时候,在更大的政治利益和军事利益之下,雍正也只能对年妃的胡闹表示隐忍。

而在这一刻,年妃连连被冷落,又何尝不是年羹尧遭到打压的反面结果?纵然这一时期,年妃遭遇了入宫以来的最大危机,但此时的她仍然还带着一丝幻想:年氏家族遭遇打压,无非是年羹尧的势力太大,可现如今,年家已经彻底衰退,年妃在后宫失去了宫外力量的支持,自然在宫内不会形成威胁力。既然失去了威胁,年妃自然不会成为后宫的不稳定因素,既然没有了利益纠葛,那年妃有没有可能会继续复宠呢?

甄嬛能够受宠,长相酷似纯元是其中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其家族在朝廷的影响力并不大,不会因为甄嬛在后宫的受宠而势力扩张。

沈眉庄能够受宠,长相吸引雍正的目光是一方面,而相同的因素,沈眉庄父亲济州协领的正四品官员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总而言之一句话:还是没有威胁力!

而曹琴默为何在后宫始终保留着一丝地位?生育一个女儿是一方面,其家族在政治领域没威胁更是一方面。

看到这么多真实的例子,此时的年妃难免不会抱着那么一丝乐观,等到雍正的这股怨气消了,说不定自己还会有一些机会,就算谈不上宠冠后宫,保住自己妃子的地位总该可以吧?

毕竟雍正也好,年妃也罢,双方谁也不能否认年妃在后宫中对雍正所保留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当年妃被勒令自尽的时候,她仍然认为这只是皇帝的气话,甚至是皇后假传雍正的意思,因为她绝不相信皇上会对她如此无情。

可直到甄嬛现场揭开欢宜香的秘密,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年妃才彻底崩溃,因为她惊讶地发现,纵然她对后宫的险恶保留了最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对雍正可能对她的冷落和打压做足了心理准备,可真实的结果却依旧让她想不到,因为雍正对她的阴谋,竟然从她入宫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这也是她始终察觉不到欢宜香的秘密的原因,以她的情商,她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无法怀上孩子是有人在施放阴招,只是年妃不曾想到,暗算她的人竟然是最意想不到的人。

年妃没有见到皇帝而选择自杀,是因为她真的崩溃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倘若沈眉庄出卖了甄嬛,或者甄嬛出卖了沈眉庄,二人的结局也不会比年妃能好到哪去。甄嬛和沈眉庄能够在后宫的激烈争斗中幸存下来,可不光是靠自己的睿智和情商,还有一个始终能够信任并且提供帮助的队友,也是二人笑到最后的根本原因。

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一辈子倾心相待,华妃临死前才知,已经所有的遗憾,都是皇上对她的计算。

华妃被赐死,自然不会甘心,所以一直嚷嚷着见皇上。

华妃说了,不见到皇上她是不会死的,她不是害怕死,而是华妃不相信皇上会如此对她。

可见华妃对皇上还是很信任的。

甄嬛来了,告诉华妃,让她滑胎的并不是端妃,而是太后和皇上。

为了稳固江山社稷,皇上和太后不得不防,所以根本不会让华妃生下有年氏血脉的孩子。

听到这里,华妃仍旧不信,直白点说她不敢相信。但她心里已经明白了功高震主!

再来说说让华妃骄傲的欢宜香,里面含有大量的麝香,这才是导致她不孕的根本原因。

华妃明白了,诚如甄嬛所说,君王枕畔,岂容他人鼾睡。

华妃曾经十分不解,为什么所有太医都说她没病,恩宠又多,怎么会就生不了孩子了。

如今都明白了!

华妃爱了皇上一辈子,总以为皇上对她也是爱的,不说专一,但是十分宠爱的。

想不到,这些宠爱都是算计。皇上为了安抚年羹尧,宠她!

皇上又为了除去哥哥年羹尧,册封她为贵妃,但这不过是为了让她们犯错。

到了这个时候,华妃也就没有什么期待了!也就没有什么可对质的。

即便甄嬛说得狠了些,但是滑胎药,欢宜香都是事实,华妃不傻,当然明白。

所以,华妃哭着一句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道尽了悔恨与悲哀。

事实上,皇上对她没有那么绝情,只是在华妃知道这些以后,皇上绝情与否,又有什么意义呢?

甄嬛传里华妃死的那集,华妃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华妃才不肯就死呢!她对皇上心存幻想,是甄嬛的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华妃生无可恋,触柱而亡。

年羹尧被杀,年家彻底完了。曹贵人的揭发,也让华妃娘娘变成了年答应。华妃把这一切都归结到甄嬛身上,她让肃喜火烧碎玉轩,想烧死甄嬛。小允子早就发现了鬼鬼祟祟的肃喜,单等他纵火时,甄嬛“火上浇油”,让火势更大,眉庄更是故意把胳膊烧伤。

年世兰这一下罪无可赦,皇上说赐死年答应,由皇后全权处理。皇后准备了白绫、毒酒、匕首三样,让年世兰任选一样。

苏培盛带着这三样东西来到冷宫,说奉皇后娘娘的懿旨让小主任选一样。

华妃:没有皇上的圣旨我绝不肯就死,皇上能亲口下令杀了我兄长,还怕再下一道旨意给我吗?

苏培盛:任何有关小主的事,皇上都不想听到!

华妃:皇上就厌恶我到如此地步吗?去请皇上的圣旨,我等着!

甄嬛让苏公公先缓一缓,她和年答应告别,苏培盛出门候着。

甄嬛:你知道皇上为什么厌恶你吗?

华妃:皇上从来都没厌恶过我,皇上从前很宠爱我,就算我犯了再大的过错,他再生气,也不舍得不理我太多久!

甄嬛:皇上为什么喜欢你,你知道吗?就因为你的美貌,可宫中从不缺美貌的女人。

华妃:你是说我是年羹尧的妹妹?可端妃也是将门之女。

甄嬛:其实你自己心里都清楚,何必要自欺欺人!

华妃:你胡说,皇上怎么会对我没有真心?

甄嬛:或许有吧!可即使有,你和年羹尧跋扈这么多年,这点真心早磨没了!

华妃自顾自说着她当初进王府,皇上如何宠她,带她骑马打猎,有孕后开始很高兴,后来突然不高兴,端妃给她端了一碗安胎药,她的孩子就没了!

甄嬛:你的孩子没了,就要拿我的孩子陪葬吗,他在我的肚子里才四个月大,你就要置他于死地!

华妃:我没有要杀你的孩子,是你自己不中用,才跪了半个时辰就小产,你保不住自己的孩子何苦要来怪我。我是恨皇上专宠于你,有你在皇上就不在意我了,我不想再从天黑等到天亮,我是让余氏下毒杀你,可我从没想过要杀你的孩子。

甄嬛:你没有,就算你不是有心的,可若不是你宫里的欢宜香,我怎么会只跪了半个时辰就小产?

华妃喃喃:欢宜香,欢宜香,不可能,绝不可能……

甄嬛:你知道为什么你小产之后再没怀上孩子?你知不知道那欢宜香里有大量的麝香,你用了那么多年当然不会再有孩子了!

华妃歇斯底里:你信口雌黄,那香是皇上赐给我的!

甄嬛:若不是皇上的旨意,怎么会没有太医告诉你,你体内有麝香,且不说你多年不孕,就连你当年小产也是皇上的旨意,端妃那碗安胎药只不过是替皇上担了虚名而已,你灌端妃再多的红花也换不回你的孩子!

华妃几近疯狂:为什么?为什么?

甄嬛:因为你是年家的女儿,皇上对你早有戒心,他不会让你生下有年世血脉的孩的。

杀人不过诛心,年世兰深爱的男人原来从未对她有真心,而且欢宜香的秘密还有端妃送安胎药的事,甄嬛知道的一清二楚,人家是无话不说的夫妻,自己算什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年世兰最后一次喊皇上: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哇!一头碰死在柱子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