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芳官和晴雯被王夫人雷厉风行的撵了出去,你觉得她们冤枉吗?

芳官的被撵,可以看成是领导者对员工在劳动纪律上的的一种惩罚。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芳官被撵根本一点都不冤。

这里要说一下,撵出去绝对不等于放出去。撵出去对于丫头来说是一个非常重的惩罚。

放出去等于给了这个丫鬟人身自由,属于主人的恩典。

被撵出去的丫鬟还是奴籍,相当于背了个处分之后被开除。

但由于还是荣国府的奴婢,她们也不可以去别的地方工作,以后攀亲时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这种影响会持续一生。

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丫鬟员工是否胜任本职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素质,劳动纪律,个人品性,个人能力附加。

一.基本素质

在荣国府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丫鬟,对基本素质的要求其实是不高的。

1.在主人面前:知礼仪,守规矩,懂尊卑。

2.言行举止符合旧时代对一个女孩的基本要求。言行得当,不胡行乱做,不乱结交男子。

3.符合中国旧时的道德规范。比如在仆人之间,小丫鬟对于长辈嬤嬷要尊敬,小丫鬟对于大丫鬟的命令也要服从。

荣国府算得上是一个宽厚之家。倘或一个丫鬟的个人能力低下,最多是不会被升职,从来不会受到撵出去这么重的惩罚。

而芳官这个小丫头,连丫鬟的基本素质都没有。

她居然敢打赵姨娘。

王夫人非常不待见赵姨娘这个人。但赵姨娘是贾政之妾,是探春贾环生母。算是荣国府的半个主人。

尊卑有序是维持封建大家族发展的基本礼仪!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之人,王夫人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乱了尊卑!

赵姨娘这个人被很多人讨厌。

王熙凤批评过赵姨娘,但她是隔着窗子训斥的。给彼此留了脸面。

荣国府的少奶奶和姑娘们,也同赵姨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可芳官居然同赵姨娘打了起来。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绝不是她一个小丫头配在赵姨娘面前说的。

芳官去打赵姨娘,很多人都解恨,很多人都在看热闹。比如晴雯等,一边笑,一边假意去拉。

倘或晴雯撕扇子是作痴吃撒娇,举止不端正,遭塌东西,还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的话。

那么芳官此时殴打赵姨娘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犯上!

她这是在凭一己之力同整个封建道德去抗衡。这是旧时大家族的任何一个主人都无法容忍的行为。

单凭这一点,芳官被撵出去就已经不冤枉了。

其他的错误她也没少犯。

二.劳动纪律

如果沒有贾宝玉从中护着,只按一个小丫头的标准,对芳官进行劳动纪律的考核,芳官依然是不合格。

其实芳官在怡红院的起点很高,她是老太太亲自给宝玉的。

芳官轻轻松松就进了荣国府凤凰贾宝玉的身边,这份工作十分令人眼红。

能直接在宝玉身边服侍,是小红和四儿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情。

幸福来得太突然,芳官又年小,没有人教导她,她被眼前的宠爱弄晕了,迷失了自己。

1.芳官是一个丫鬟,可她并没有学习一个丫鬟应该具有的工作技能,如针黹女红;

也没有踏踏实实的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她是一个小丫鬟,正常的工作定位应该是扫院子、在怡红院做一些粗活。

作为一个实习员工,她依仗着主人贾宝玉的宠爱,可以跟着宝玉出怡红院的大门,参加各种活动。

芳官这个丫头当得真的很轻松。根本就没做过什么正经工作,每日斗草观花,游玩嬉戏。

这一切看在其他丫鬟的眼里,都是极端不遵守劳动纪律的表现。

2.曾经的芳官是一个丫鬟,是小戏子。

当她是是小戏子时,就是大观园里的明星。明星自然就有着明星般的待遇。

虽然身份低微,可也有婆子伺候着。

可这一切从她们成为小丫头那一天就结束了。

荣国府内对丫鬟的管理是有规矩的。

衣食住行都有规矩可循,有旧例可查,不容更改。

丫鬟的衣服,荣国府会定时给做。丫鬟的份例菜,荣国府也会定时给做。

身为一个小丫鬟,是没有挑衣拣食的资格的。

在等级森严的荣国府,黛玉吃燕窝都不敢直接问贾母要,探春和宝钗想吃油盐炒枸杞芽儿,也是现给了五百块钱让小厨房另做。

姑娘们都不敢破坏的纪律,芳官敢。

宝玉生日,芳官因为吃不惯面条。就直接让小厨房的柳嫂子给她另做。

这是赤裸裸的对规矩,对劳动纪律的蔑视。

3.芳官因为洗头事件同干娘何婆子吵嘴。

在任何地方,当班时间吵架都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失职行为。

当班时间,没有人会真的在乎芳官同她干娘的是与非。

晴雯因说:都是芳官不省事儿,也不知狂的什么也不是,会两出戏,到像杀了贼王,擒了反叛来的。

何婆子用剩水给芳官洗头,这件事情固然不好。但芳官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稳稳的度过她的实习期。

荣国府的大环境就是那样,丫鬟都被老嬷嬷骂过。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袭人也被李嬤嬷骂过,但是她选择了低调的处理。

有的时候真的是忍一时风平浪静。

何婆子应该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这些老婆子们的关系盘根错节。谁在背后对芳官使坏,她根本不能知道。

为这点小事而违反劳动纪律,落人口实,根本不值得。

而坏了规矩的芳官必然要受到惩罚。

三.个人品行

芳官绝对不是一个个人品性差的姑娘。

否则藕官和蕊官之间的那点情愫,这种小女孩之间的绝对隐私,也不会让芳官知道。

芳官是个有灵性,敢担当,且重情重义的女孩!

可就是她的这份重情重义,容易被荣国府这些有心机的婆子们利用。

利用芳官最狠的就是厨房的头儿柳嫂子。

芳官她干娘何婆子,只是对芳官不大好而已。这个女人却从未对芳官动过歪心思,也没有想过利用她。

柳嫂子则腹黑多了!她表面上对芳官又疼爱又热情。

对芳官说话温暖,给她弄好吃的。

这份温暖正是芳官最缺乏的亲情。

所以芳官对柳嫂子好,这份好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

芳官不懂荣国府的弯弯绕,但柳嫂子这个婆子,一定懂。

柳嫂子不会不明白,贾宝玉的地位在荣国府有多重要!

柳嫂子心里也清楚,宝玉房里的人事任命权是掌握在贾母、王夫人手中的。

这个权利绝不是芳官这种小丫头可以碰触的。

但是柳嫂子不管不顾。

只要有一种可能性,柳嫂子都想把她的宝贝女儿柳五儿推进红怡红院,这个差轻人多的地方。

柳嫂子不管这件事情的后果,反正后果不用她来承担。

柳嫂子也不管这件事情会给芳官带来多大的麻烦,还是让芳官去说这个情。

丝毫没有宅斗经验和宅斗嗅觉的芳官认为这是一件小事。

可这件事情在王夫人眼中却是天大的事情。

芳官敢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

她们想要干什么?

一定是要结党营私,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去祸害这个园子。

那罪名太大了,芳官一个小女孩根本扛不住。

可这时她柳嫂子却缩了头,生死由芳官儿自己去受吧。

四.个人能力附加

芳官也好,晴雯也罢,其实都挺有个人能力的。

芳官是正旦,可是小戏子们中的主角呢。

她嗓子好漂亮,有灵性,有悟性。

晴雯有着其他丫鬟不及的针黹女红。

晴雯也漂亮,没有心机,心直口快。

可这些都不是主人眼里,丫鬟应该具有的优势。

一个优秀的丫鬟应该是像平儿那样。

在主人面前懂尊卑。可以帮助主人平衡各种人际关系。帮助主人理家,成为主人良好的助手。

一个优秀的丫鬟应该像鸳鸯那样。

在奴婢中,鸳鸯算是身居高位。可她为人行事却谨慎低调。在态度和气周到的同时,却又能按章办事。

能得到主人的绝对信任,为主人分忧。

相比这些在主人眼中优秀的丫鬟,芳官也好,晴雯也罢,都太高调了。

她们任性而张扬,活得自由而洒脱。

她们只能在宝玉的保护下这样活着。

离开了宝玉这个保护伞,她们就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之人。

在主人的眼中,这样的丫鬟属于不知深浅、不懂分寸之人。

总结:

宝玉会带着爱护和欣赏的眼光去看着每一个女孩子。可王夫人不会。宝玉说了不算,对丫鬟生杀予夺的权力都掌握在王夫人手中。王夫人最讨厌打扮轻佻,言语轻薄的姑娘。芳官和晴雯却恰恰都是这种人。她们都是王夫人眼中的狐狸精。只凭这一点,王夫人就容不下她们。王夫人最欣赏懂道理,不逾矩,知礼守循的姑娘。而浅薄却又张扬自我的芳官和晴雯,也统统做不到这一点。芳官调唆宝玉要柳家的姑娘五儿。晴雯让王熙凤把她的姑舅哥哥也买进荣国府。在王夫人眼中,这都属于结党营私,断乎不能容下。袭人这个两面派表面上能做到谦卑这一点。所以暂时还能被王夫人所容下。芳官这位实习生入职就受宠,还不懂得藏拙和谨慎。她就如同《甄嬛传》中的夏冬春一般,没有教习姑姑真的认真去教她。大家都等着看她在高位面前出错的那一天。

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从一个做母亲的角度,王夫人觉得方官等妖精一样人物,把她儿子带坏了,势必会撵她们走的。做一个丫头,不知道做丫头的分寸,被撵不算冤枉。方官多少会闹事,一会和这吵,一会儿和那个吵,像贾府那样侯爵之家,最容不得这样的事。

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中秋过后,老太太生日也过了,王夫人开始了秋后算账。先把四五日水米不沾牙的晴雯给抬了出去,接着开始一一处理宝玉房里的小丫头。

又问:“那芳官呢?”芳官只得过来。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更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不愿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宝玉,无所不为!”芳官等辩道:“并不敢调唆什么了。”王夫人笑道:“你还强嘴!你连你干娘都压倒了,岂止别人。”因喝命:“唤他干娘来领去!就赏他外头找个女婿罢。他的东西,一概给他。”

一 唱戏的女孩子是狐狸精

这一宗罪实在冤屈。女孩从小被卖,被逼学戏本不是自愿。这些年在府上大大小小的场合唱了不少戏,给他们家带来多少欢迎。这会儿却说唱戏的女孩是狐狸精了。武断得不讲人情。芳官她们是演习一些西厢之类的戏,那也是唱词里的,小女孩又懂得多少。

二 不安分守己

芳官是从小学戏,没有正经学过伺候人,根本不懂得府上的规矩。这便成为她不安分的理由。芳官与干娘吵架那次,闹得水花很大,麝月都牵扯进来。那是芳官干娘做事不公,芳官没做过丫头没有奴性自然不服,免不了争辩几句,倒是被骂被打。于是同干娘顶嘴撒泼成为她不安分的表现。

王夫人或许还知道了芳官同赵姨娘的那次。那一次,芳官做得有些过头。先是没有听宝玉的话把茉莉粉替去了蔷薇硝,不尊重贾环把东西丢在炕上的。后来不尊重赵姨娘,说什么梅香拜把子的话。

三 挑唆宝玉

所谓调唆宝玉,不过是让柳五儿进府。芳官唱戏时深得柳嫂照顾,她这里照顾柳五儿也是芳官知恩回报。

其实导致芳官有这些小毛病,贾府有责任。芳官她们在府上个三不靠的群体。她们自小被买来学戏,在单独的院落有单独的师傅。她们不知道府上的规矩,也没有学习过怎么服侍人。当她们解散被下放到各房里,贾府其实犯了一个错误,应当由几个嬷嬷集中训导些日子先培训再上岗的。

芳官自从进了怡红院,因其天真烂漫深得宝玉喜爱。于是在宝玉的照应下像一个得了甘露的枯草,开始了她的烂漫芬芳。她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不知道规矩是什么,毫无忌惮。这里有宝玉的宽容,有袭人、晴雯等一干人的放纵,芳官身边恰恰缺少真正教她怎么做丫头的人。

袭人是丫头领班,却没有尽到教导的职责,而是任由小丫头作。在给宝玉过生日时还故意把芳官抱到宝玉身边睡下,给芳官惹下口舌,这才是要命的。

芳官被逐,虽然是小孩子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她的不守规矩却是府上容不下的。

她怨在没有告诉她哪些事不可以做,只有人人看她作。如果有人认真调理,芳官未必不会成为一个主子喜爱的丫头。不过那样就不是芳官了

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从王夫人的角度,芳官被撵当然不冤枉。我们从包容的角度,对芳官有欣赏的部分,也有同情的部分。

一、芳官的性格完全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第一件事情是:芳官的干娘克扣她的月钱,还用自己亲生女儿用剩的水给她洗头,她不服气,就和干娘顶撞起来,扰得宝玉的怡红院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可见芳官对贾府里的规矩是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的。

第二件事情是:蔷薇硝事件,因为戏耍了贾环,赵姨娘找芳官理论。赵姨娘虽是小妾,但比芳官的地位也要高很多,芳官仍然毫无顾忌,直接骂赵姨娘也是奴才,甚至带着一帮人动手相抗。

前面那件事情如果说王夫人等人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第二件事情就无法容忍了。芳官等人一是不给管理层面子,探春管理贾府,赵姨娘好歹是探春的生母,估计赵姨娘也是打了这个主意才底气更足。

另外一个方面,在王夫人、邢夫人来看,赵姨娘应该是和他们是一个立场的人,芳官等人今天敢侮辱赵姨娘,保不齐哪天就敢跟真正的主子们反着干了。

第三个方面,也是王夫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芳官是在宝玉房里的,本身人就长得水灵,心思又活,带坏宝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要这一点,王夫人就不可能容得了芳官。

于是王夫人下令把戏班的女孩子们通通赶出大观园,由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芳官不愿跟随干娘,终日哭闹,最后削发为尼,做了水月庵尼姑智通的徒弟。

二、芳官的反叛精神在今人发展的眼光看来有可取之处。

今人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原谅芳官,一是因为芳官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二是因为芳官顾忌姐妹情谊,三是因为芳官的表现在今天来看能够被接受,四是因为大家看不惯赵姨娘和她干娘的行为。

宝玉替私自在大观园中烧纸的藕官说了情,回房后趁袭人等丫环吃饭时“给芳官使个眼色”,芳官就明白了宝玉的意思,装肚子疼,留下来细细告诉他藕官的故事,可见芳官是非常伶俐聪明的。

芳官与柳五儿是朋友,宝玉把喝剩的玫瑰露送给五儿,五儿因此被人当做贼,芳官又求宝玉替五儿求情。虽说五儿的家人对芳官是有事相求,关键时候芳官还是敢于替五儿说话的。

在两件事情上芳官表现出来的反叛精神,是能够被今天的人所理解的,大家甚至觉得芳官行事磊落干脆,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站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也必然是要被撵出贾府的,出家成为智通等人的下手既是对被卖命运的反叛,也是对大环境下孤苦命运的臣服。

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如果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那芳官就是晴雯的影子,她是有一点黛玉的身形的,但是完全没有黛玉的地位 和修养,只知道自己张狂。

芳官就是一个小戏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实在是不算得什么贵人,而芳官并不知足,而是不停地闹腾,她以为宝玉宠她,她就可以故意翻江倒海了吗?但是,宝玉并不是贾府实际的掌权人。

所以,她最后被撵出去,也不冤枉吧!

芳官被撵冤枉吗?你觉得呢?

冤枉,不过离开贾府或许有更好的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