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嬛想要匹配的男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男子。地位、才情、人品、浪漫,一个都不能缺!
甄嬛
甄嬛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她家世、美貌、才情都不缺。
而且还善音律,懂歌舞, 会品箫。这一切都让甄嬛十分的骄傲。当然,她有骄傲的资本。
甄嬛喜欢的男子必当非常有地位,而且是那种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能同她吟诗作对,满足她高雅的精神需求的人。
甄嬛喜欢的男子,还要有能力,有担当,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关心她,帮助她,保护她,这才能让甄嬛动心。
温实初
如果甄嬛没有进宫的话,那么甄远道也不会把她嫁给温实初的。
甄嬛出身官宦世家,甄嬛是嫡女,单凭些这甄嬛就有足够的高攀资格了。
而温实初相与甄嬛来说,身份太低了。古人婚配讲究门当户对,甄嬛也不会例外的。
古人科举而仕,而后为官的才属于正途。温实初的太医同那些人相比,地位就低了很多。
而且温实初的上升之路十分的窄,就算成了御医,地位也不高。
而且太医院根本就是一个高危职业。给皇帝和后妃治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皇帝迁怒。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万劫不复。
温实初明显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喜欢甄嬛时,就在甄嬛选秀之前,送她那把玉壶;他喜欢沈眉庄时,为了护沈眉庄周全,不惜自宫。
温实初这样忠厚的性格会让甄嬛信任,但是他根本不符合甄嬛这种文艺女青年的路数,他得不到甄嬛的爱情。
果郡王
果郡王是皇子,一出生就是皇亲贵胄。地位十分的高贵。
果郡王形容潇洒,风度翩翩,是所有闺中少女的偶像。
果郡王善诗画通音律,见识不俗。果郡王更能懂甄嬛,他也懂甄嬛不怜西施命薄,而去批评范蠡的不作为。
果郡王可以和甄嬛谈论夕颜,然后就给做出了一套绣着牵牛花的蜀锦衣料。(牵牛花的花期很长,这种花非但不薄命,而且很经风吹雨打。应该是作者弄错了)。
果郡王可以在甄嬛被贬出宫之后一直陪着她。在这个时候给甄嬛许下百年之约。
果郡王能在甄嬛生病的时候,在自己身上泡上凉水,用自己的体温去给她降温。
果郡王能同甄嬛诗书传情,互作《九张机》,倾诉相思之意。
果郡王能在甄嬛回宫之后,对他的深情不减,送她珊瑚手串。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这份心思足可以令甄嬛对他的感情至死不渝。
若守着温实初,就是守着一份踏实的生活。而以甄嬛的骄傲,她的人生注定不平凡。甄嬛也不会选择一种平凡的生活,虚度此生的。倘或一切重来,甄嬛还是会拒绝温实初,而选择果郡王的。尽管这一条路上充满了荆棘。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首先是定位不一样。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果郡王是特权阶级,有钱,有闲,有地位,他的品味和爱好,只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他的皇室子弟背景支撑,哪里有时间,有能力学那些?
温太医出生于高级打工人家庭,埋头学习医术,没时间搞那些风花雪月,两耳不闻窗外事。
甄嬛也是高级打工人家庭,但是甄嬛不用操心工作,不用学习什么专业技能,所以也有时间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学跳舞。她所学的,都是为特权阶级提供情绪价值的东西,正所谓投其所好。以她家里对她的培养,她只能嫁入皇室,只有皇室才会欣赏她的才华。如果嫁给和自己一样的打工人家庭,只能当个主母,女子无才便是德,无人欣赏她的附加技能。
除开定位不一样,温太医的抗风险能力太弱。自顾尚且不暇,如何照顾甄嬛。
甄嬛在寺庙受到欺负的时候,果郡王迅速做出行动,妥善解决问题,让她有安全感。要是等温太医有了时间再来,估计甄嬛早就不在人世了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位置,要看清楚,有自知之明才行。温太医所求,不过是一位温婉的大家闺秀,帮他打理好家庭即可。甄嬛表面温婉,但是外柔内刚,她的个人能力决定了她肯定会木秀于林,这样就很容易被人群起而攻之,只有背景强大的夫家才能护住她,并且欣赏她。
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在电视剧的开头,甄嬛许愿就已经说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紧接着温实初从甄家追来送玉壶,却被甄嬛拒绝。
一上场就急切表白爱情的温太医很执着很专情还很温润,可我一看就知道没戏-------他肯定不是这世间最好的男子!否则后边的戏还怎么演?
冰雪聪明又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全能的甄嬛怎么会看上一个太医?在一般女人面前,温实初作为一个皇家任职的太医,也算是个高富帅,可是和甄嬛这种京官二代比起来,他只能算是屌丝了。
这也是温实初一直在甄嬛面前不那么自信,觉得是自己高攀甄嬛的心理原因。
从古至今,美貌无双博学多才的女人都会被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抢走,而且这样的女人也不是温实初这种男人能 hold 住的。温实初的家世和能力完全达不到甄嬛的标准,甄嬛看上的男人,皇帝和果郡王的个人能力都超出温实初太多。
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即使从高高在上的位置猛然跌落,处于被伤害被冷落的低谷,一般的凡夫俗子她仍然看不上眼。
比如第31集,甄嬛小产之后,温实初在甄嬛面前突然有了一番激情表白,他的勇气从哪里来的呢?无他,因为甄嬛身边的环境和状况发生了变化,这让温实初觉得双方的条件和处境似乎持平了一点:以前的表白甄嬛听不进去,现在也许可以打动她了吧?
这种侥幸心理类似于台湾电视剧《一帘幽梦》里的剧情,高傲的绿萍遭遇车祸被截肢,一直暗恋她的好友剑波在绿萍病床说自己恋慕她多年,一直不敢向她吐露真心,因为感觉自己没有资格……
结果是,绿萍打断他的话,说:你以为现在就有资格了吗?
高傲的甄嬛像绿萍一样拒绝了温实初,包括后来在凌云峰,也不给他任何机会。看不上就是看不上,所以温实初也只能是单相思。
比较起来,果郡王聪明睿智,博闻广识,能力出众,文武双全,这样的人甄嬛才会动心。
单从追甄嬛的方法来看,温实初只知道送玉壶,果郡王呢,即使外出还能给甄嬛间接送衣服(夕颜花的布料),甄嬛出宫被困在甘露寺,果郡王仍然能了解甄嬛的内心世界,想胧月就送来其画像,想父母就送来亲笔信件。他接近甄嬛的办法很高明:没有女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从胧月身上讨甄嬛的欢心,没有比这个再准的了!
甄嬛果然被打动。
这些东西叫情调,还有些东西叫懂得,是温实初不会有的,果郡王一直在循序渐进,而且一直很了解她的需求并解决。
温实初呢,太木讷,不懂得如何打入甄嬛的内心。他没有果郡王的才情,更没有果郡王的风流倜傥,他的温文尔雅,细腻委婉,给的甄嬛多半是守护,甄嬛也已经习惯了他的守护,有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觉了。
甄嬛在凌云峰万般艰难时刻,温实初顶风冒雪为她而来-------甄嬛何其之幸,得人如此爱护。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是甄嬛需要,温实初都是随叫随到。回忆此情此景,甄嬛再无爱,也应该有一丝丝的动容吧?很可惜,温实初勤勤恳恳帮助了甄嬛那么多年,最后自宫了,甄嬛哪怕一丁点的表示都没有……
-------想到有些人就是拿来辜负的,说的怕就是温实初这样的了。
整部剧里牺牲最大的就是这个男人了!
同样是锲而不舍,同样都选择默默承受并继续守护着对对方的爱,但最终打动甄嬛的只有果郡王。
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果郡王能追到甄嬛,或许是他能够满足甄嬛曾经对爱情的向往,他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觉吧。不过很多观众都吐槽“凌云峰”一段的果嬛恋都是跳过的,不喜欢这一段戏。@月半小二
为什么果郡王能追到甄嬛,温实初却追不到呢?
偷偷藏剪纸小像都是小事儿,果郡王曾经在皇帝眼皮底下送给过甄嬛礼物四月十七是甄嬛的生日,皇帝想给甄嬛一个惊喜,但又想不出新奇的点子,于是把这件差事交给了果郡王。
没想到果郡王竟然在四月天里,让满池子的莲花盛开,还设计了漫天纷飞的风筝,为博得美人一笑,果郡王真的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送给了甄嬛一份生日厚礼,皇帝还连连夸赞果郡王。
悄无声息地送“夕颜”蜀锦若说果郡王能追到甄嬛,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从那时候甄嬛还是皇上的“莞贵人”,也就是果郡王的皇嫂的时候。
蜀锦局给华妃送来两身蜀锦做的衣服,上面还绣着夕颜(牵牛花),因为牵牛花是薄命的花,华妃一怒之下就把蜀锦送给了甄嬛。
接下来就是戳少女心的时候了。
其实这绣着夕颜的蜀锦并不是真的送给华妃的,而是果郡王借华妃之手送给甄嬛的礼物。
证据一:当时十七爷刚好在蜀中游历。
证据二:夕颜是果郡王和甄嬛在桐花台不久前过刚讨论过的,并且甄嬛很喜欢。
证据三:若是真的蜀锦局讨好华妃,断断不敢进贡绣着“夕颜”这类花的蜀锦,谁不知道华妃娘娘一向喜欢的都是颜色鲜艳花开富贵类型的花样。
当时甄嬛正得盛宠,果郡王又知道华妃的脾性,所以这两身蜀锦可以说是果郡王借华妃之手送给甄嬛的。
温实初心实又不太懂风花雪月的伎俩甄嬛其实一向心性很高的,她曾经在寺庙中许愿,她要嫁给这世上最好的男儿,像温实初那样有些木讷的理工科直男,一直入不了甄嬛的眼。
其实各花入各眼吧,温实初虽然在甄嬛那里一直都是万年备胎,但是在眉庄眼里却是一生求而不得的佳偶。
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甄嬛传》中甄嬛口口声声想要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而她要的不仅仅是一人心,还有浪漫和才情。
初取宫时,甄嬛避宠,但她又在御花园里碰见了皇上。毕竟,皇上抱着甄嬛从御花园走回了碎玉轩。
在那之后,椒房恩宠,民间婚嫁习俗,蜀锦玉鞋,姣梨妆等等,哪一个又不是撩的甄嬛心痒痒呢?
那个阶段的甄嬛,想必对皇上也是爱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果郡王,十七爷更是有才情,潇洒,浪漫,注重感情。比如,寒冬腊月帮甄嬛找蝴蝶,为了甄嬛生日放风筝,引来温泉水让莲花提前开放,为甄嬛的惊鸿舞吹奏笛子等等。
珊瑚手串,南海求来的心爱之物,从来不轻易示于人前,却送给甄嬛。
真真是掌上珊瑚怜不得,表达了爱意,更是诉尽了凄凉。
还有那满院子的合欢花,雪地里动了自己为甄嬛降温等等,哪一个又不浪漫呢?
虽然有些是皇上的旨意,但果郡王确实花了心思去做。
不管是皇上,还是果郡王,他们所能给甄嬛的浪漫,心思,费普通人可以做到。
温实初虽有打小的情分,但那对于甄嬛来说,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而已。尽管温实初一颗真心,对甄嬛是很纯粹的爱,纯粹的喜欢,可以付出一切的喜欢。
但老老实实的他,只会讲自己会好好照顾甄嬛,没有什么皇上和王爷可以给甄嬛的那些浪漫。
不仅如此,温实初权力,地位,也不能满足甄嬛。
所以,像果郡王这样的中央空调,一副好皮囊,还懂那么多的知识,更懂女人心,自然是能获得甄嬛的欢心。
而温实初,虽有一颗真心,却接不住甄嬛的人生。
那么,也就难怪问温实初与甄嬛,虽有打小的情分,却也把甄嬛追不到手了。
后来,温实初也与沈眉庄产生了情,也算是两个相互慰藉的人吧!
为什么果郡王追到甄嬛,而温太医追不到?
因为爱是两个人的事,温太医用自认为好的方式爱她,果郡王用甄嬛最接受的方式爱她。所以后者更能收获美人芳心。
温实初跟甄嬛一块长大,两家相交甚好。更适合成为青梅竹马的恋人。可是温实初只是单恋。而且他追求甄嬛的方式只会让甄嬛觉得冒失,一个不小心就会带来灾祸。
第一次,在甄嬛选秀前去庙里许愿的时候遇见温实初。这一次应该不是偶遇。温实初自幼钟情甄嬛,当然知道甄嬛选秀在即,这个时候是容不得出岔子的。他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去甄嬛难得出门的时候见她,虽然看起来是遇见了。实际还是温实初为了跟甄嬛表达感情而刻意去了甄嬛去的庙里。这虽然不是私下相会,也很容易被人诟病。毕竟一个是待选秀女,一个是未娶的少年。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就该避嫌,远离甄嬛,不带给她任何可能的风言风语才是对她的爱护。
第二次,甄嬛入选秀女。宫里宣布了进宫日期。进宫前夜,家里人吃饭给甄嬛送行。甄嬛看到哥哥似乎想跟她说什么。晚宴后特地留下哥哥说话。哥哥拿出了温实初的私信。虽然没有什么露骨的语言,却也着实吓了甄嬛一跳。甄嬛这个时候甄嬛已经是皇帝的女人了,外男竟然还有书信,万一被有心之人做了文章,罪名可不得了。害的不仅仅是温实初跟甄嬛两个人,还有二人的家人和族人。这不得不说是温实初的冒失。只一味想着向心爱的人表达感情,却不知道顾忌这样做有可能带来的危险。
第三次,甘露寺里甄嬛跟果郡王惺惺相惜,有情人度过了二人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温实初也收了心思。谁知道果郡王被皇帝派出去竟然传回来死讯。这个时候甄嬛刚好有了身孕。温实初藏起来的感情又有了希望。提出甄嬛假死,然后带甄嬛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度过一生。切不说甄嬛还有家人待救,不可能只顾自己一走了之。只说普天下都是皇帝的地盘。就算他的如意算盘成了,难保日后不会被发现吗?更何况甄嬛虽然离宫,在皇帝心里的分量丝毫未变。甄嬛假死,皇帝真的会轻易相信吗?太医院那么多国手妙医都是吃干饭的吗?一旦失败,不止甄嬛和温实初,连带二人的家人族人,甚至九族都有可能被诛杀。仅仅是怀疑,皇帝就杀了自己的皇弟果郡王,何况这个时候甄嬛有孕,二人再逃跑。这显然是一条成功率极低,一旦失败,代价大的二人难以承受的路,聪明如甄嬛当然否决了。这只能更让甄嬛觉得温实初的计划不缜密,冒失,只想成功,不想失败带来的后果。
所以在琪嫔跟皇后陷害甄嬛跟温实初有私情,不惜人为找人来做证,给滴血认亲的水动手脚,铁了心要打倒甄嬛的时候,温实初估计才惊觉自己的疏忽成了别人害甄嬛的把柄。竟然自宫以保全心爱的女人。
反观果郡王的对甄嬛的心意都是什么都不说,只做甄嬛心里最想做的事情。
甄嬛在甘露寺的时候,果郡王过段时间就会送副画给甄嬛鉴赏。画上全是胧月成长的不同时间的样子。这正好是身为母亲却不在孩子身边的甄嬛最需要的。画上有女儿,有姐妹,都是甄嬛最想知道的状况。甄嬛怎么能不感动?
胧月快周岁了,身为离宫的废妃,虽然是孩子的亲母亲,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更别提给孩子送什么一针一线了。果郡王提前带了布料和尺寸,说是让甄嬛帮自己给公主周岁准备礼物。甄嬛怎么会不知道这是果郡王给自己机会让自己亲手做的衣物能穿到心爱的女儿身上。甚至想到胧月在宫里的处境,细心的甄嬛请人做了形似纯元皇后的项圈作为周岁礼物和小衣物一块到了女儿手上。这是一个母亲最幸福的心愿。果郡王一声不吭替甄嬛想的周到,及时。
果郡王出行去完成皇帝的任务。然后特意去看望了被流放的甄远道,并带回了甄父的亲笔信。这对于甄嬛来说是天大的惊喜。在惊喜之余对于带给自己这份珍贵书信的人更是感恩。
甄嬛被甘露寺静白为首的尼姑在天寒地冻的大雪天赶出去险些冻死,被果郡王及时救下。甄嬛高烧不退,果郡王不惜用院中积雪冻凉透自己然后抱紧发热的甄嬛给她降温。如此半夜,甄嬛退热了,果郡王却病倒了。得知实情的甄嬛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爱她就护她周全,她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替她想周全。给她的正是她需要的。这是果郡王对甄嬛深沉的爱,也是甄嬛少女时代心目中的夫君标准。所以,甄嬛怎么能不心动呢?既然不再回宫了,既然遇到这样难得的跟自己心意相通有视自己为生命的人,何不痛痛快快爱一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