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爱是一个不能在后宫中生存的字眼,谁先学会了不爱,那么在后宫中便稳赢。比如端妃、敬妃和后来的甄嬛。
华妃惨,是自己作的!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甄嬛
无论是甄嬛还是沈眉庄,开始的时候对皇帝都有着爱的想往。
不过很快,后宫的斗争就打碎了这些女子的美梦。
最是无情帝王家!所谓的盛宠,所谓的恩爱,不过只是过眼云烟。
沈眉庄经历过一场被陷害的假孕事件。这时甄嬛其实已经看到了皇帝的凉薄。前一日还恩宠不断,一口一个眉儿。
刚刚岀点小状况,皇帝马上翻脸无情。不但禁足、斥夺封号,连称呼都变成了沈氏。
纯元故衣事件,则让甄嬛彻底清醒!她明白,自己处境危险,不能继续活在宠妃的美梦里了。
从甘露寺回来的甄嬛,不再有小女儿之态。这时的她成熟、温婉、恭谨、谦卑,一切都合乎妇德。
但这时的甄嬛依然有着道德底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甄嬛从未滥杀无辜,也从未因为皇帝宠爱其他女子,就妒忌伤害她们。
比如徐燕宜,比如叶澜依,后来都是甄嬛党。
甄嬛的权力欲也不大,她同皇后完全不一样。她是真的不想让她的儿子当皇帝,然后卷入斗争中去,她只期望他一世安稳。
因为甄嬛骨子里的善良,因为跟着她会有安稳的日子,端妃、敬妃、欣贵人等才会扶持,帮助她、认可她。
最后,有众人相护的甄嬛才成功上位,笑到了最后。
华妃
华妃明艳,华妃美貌,华妃活得轰轰烈烈,这些都让读者喜欢她。
但华妃必须明白,也应该明白,皇帝不是她一个人的!
深爱皇帝,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爱得有多深,最后死得就有多惨。
因为爱,就会嫉妒,这是正常的。可为什么其他妃嫔可以控制自己的嫉妒情绪,能正常的与人相处,与人为善,而华妃不行!
还不是因为华妃自私。她脑子里家、国、天下的概念统统沒有。有的只是皇帝的恩宠。她的恩宠谁也不能分,哪怕那个人也是皇帝有名有份的嫔妃。谁分走了,她就要发狂,要杀人。
华妃手上的血太多了!她命人推沈眉庄入水,如果救不上来,沈眉庄就死了。她命人去烧甄嬛的殿阁,如果甄嬛没有主角光环,也死了。
福子、淳儿都是实实在在死在华妃手里的。夏冬春被她打残送进冷宫;丽嫔被吓疯,她把害人的责任全推到丽嫔身上,送丽嫔进冷宫;余氏之死,同样是为她顶罪。
甄嬛赢,赢在格局大,得人心。而华妃惨,才还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么多人命,最后的惨死根本就是她应该有的下场!论算计,后宫哪有不被算计的女人。端妃、敬妃、华妃三个人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岀身武家的女儿,且都被都皇帝算计了。但是,为什么端妃和敬妃就同样能保持善良的心态,而华妃不能呢?最后的一切,都因为人品。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华妃注定是要输的,输就输在她是年家的女儿,输就输在她不会有子嗣!当然还有她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手上沾满了太多无辜人的鲜血,她注定是要走向灭亡!华妃的口头语是:凡是跟我争宠的女人都得死!可是她死的时候,那些跟她争宠的女人全都活的好好的!
华妃还输在活的糊涂,甄嬛赢就赢在活的通透!
甄嬛一早就明白,皇上从来不属于某一个女人,甄嬛曾对流朱说过:皇上是我的枕边人,亦是她们的枕边人,我与她们并无区别。
而华妃却要霸着皇上,恨不得后宫女人全死光光,直到生命的尽头,还得甄嬛来告诉她,皇上的夜晚从来不属于任何一个女人。
要说后宫这些女人,华妃与甄嬛都算得上是皇上真心喜欢的女人,但是后宫与前朝总是纠缠在一起,在女人与江山社稷前,皇上更看重的是后者。
为了江山社稷,皇上不能让华妃怀孕产子,所以她有了独一无二的“欢宜香”,为了笼络年氏兄妹,皇上也纵着华妃胡作非为,把她一步步带到“作死的”路上。没有皇上的纵容,华妃就不会那么嚣张跋扈,肆意妄为,年羹尧一倒台,皇上不再护着她了,后宫中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终于让华妃烧碎玉轩的火越烧越旺,华妃被赐自尽了!
但皇上不敢见华妃,他心里觉得对不起她。冷宫中的华妃只等来皇后懿旨与白绫毒酒。华妃当然不肯就死,她心存幻想,皇上还爱着她,她让苏培盛去请皇上的圣旨,苏培盛却说:皇上说不想听到任何有关小主的消息。
华妃惨然道:皇上就厌恶我到如此地步吗?
甄嬛来了,她要送华妃最后一程,还要让她死个明白,别最后还做个糊涂鬼。
华妃先说甄嬛这种地方也敢来,又说她死后变成厉鬼也不会放过她。
甄嬛历数她的累累罪行,华妃把这一切都归结到曹贵人身上,说她不过是一条狗。
甄嬛却说:可惜她不是狗,人比狗要复杂得多。
华妃只要说不过甄嬛时,就会耍横胡搅蛮缠,此刻依旧如此:你和你父亲一样狡诈,若不是你父亲设下诡计,我们年氏一族不至于一败涂地,你们宫里宫外联手,不就是要置我于死地吗?
甄嬛:没有人要害你,若不是年氏一族居功自傲,任意妄为,又何至于此?你别忘了你的夫君是皇上,君王枕畔怎容他人酣睡?
华妃此刻还是不明白自己兄妹为什么遭殃,大言不浙地说:我哥哥是有功之臣,为大清平定西北战功赫赫!
甄嬛:再怎么战功赫赫,也是皇上的臣子,臣子怎可凌驾皇上之上,岂非谋逆!
年氏兄妹不懂君臣之道,光是这一点,就够他们兄妹死八回了!甄嬛继续说:皇上为什么厌恶你?你知道吗?
华妃:皇上从来没有厌恶过我,皇上从前很宠爱我,就算我犯了再大的错,他再生气,也不舍得不理我太久!
甄嬛又问:皇上为什么喜欢你,你知道吗?就因为你的美貌?宫中可从来不缺美貌的女人!
华妃:你是说皇上因为我是年羹尧的妹妹,才加以宠爱我,端妃也是将门之女。
甄嬛:其实你自己心里面最清楚,何必自欺欺人!
华妃恼羞成怒:你胡说,皇上怎么会对我没有真心?
甄嬛淡淡的:或许有吧!可即使有,你和年羹尧跋扈多年,这点真心恐怕耗得一点都不剩了!
华妃歪着嘴冷笑道:你个贱人知道什么!记得那年我刚入王府就封了侧福晋,成了皇上身边最得宠的女人。王府里那么多女人,个个都怕他,可我不怕,他常常带我去策马,去打猎,他说他只喜欢我一个人。可是王府里的女人真多呀!多得让我生气!他今晚宿在这个侍妾那里,明晩又宿在那个福晋那里,我只有等呀等,他还是没有到我这里,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
甄嬛:我一早知道,他的夜晚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
华妃:当然,你从来都没有像我一样喜欢过皇上!
华妃有时幼稚的可笑,一个妻妾成群的男人对你说喜欢你,你能信以为真?还有,你明明生活在封建社会中,所受的礼仪教育都是遵守妇德,你不能嫉妒,不能要求男人专一。你说你是最爱皇上,可是后宫的女人哪个不爱他?只能皇上选择爱谁,而不是你爱不爱皇上。华妃又絮絮叨叨地说她从前怀过孩子,皇上是如何从高兴到不高兴,她又如何喝了端妃送来的安胎药孩子就没了!
甄嬛质问她:你的孩子没了,就拿我的孩子来陪葬吗?
华妃:我从未想害过要害你的孩子,是你自己不中用,跪了半个时辰就小产了!我是恨皇上专宠你,让余氏下毒害你,可从没要害你的孩子!
甄嬛难受地说:若不是你宫里的欢宜香,我又怎会身体虚弱,跪了半个时辰就小产?
华妃喃喃:欢宜香,欢宜香!
甄嬛:你知道你为什么小产之后就再也没有怀上孩子?你知不知道那欢宜香里有大量的麝香?你用了这么多年,当然不会再有孩子了!
华妃:你信口雌黄!那香是皇上赐我的。
华妃此时似乎有所觉悟,喃喃:皇上,不可能,这不可能!
甄嬛:若不是皇上的旨意,怎么会没有太医告诉你,你体内有麝香,且不说你多年不孕,就连你当年小产,也是皇上的旨意,端妃那碗安胎药不过是替皇上担了虚名而已,你灌端妃再多的红花也救不回你的孩子!
华妃崩溃:为什么?为什么?
甄嬛:因为你是年家的女儿,皇上对年羹尧早有戒心,他不会让你生下有年氏血脉的孩子!
华妃彻底绝望: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
华妃触柱而亡!皇后送来的自绫、毒酒、匕首一样没用,算是最后与皇后较了一次劲!
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甄嬛为什么会赢?原因可是很复杂。但华妃为什么会输?就很简单。
1、背靠大树 有持无恐。因为哥哥,仗势欺人,就是华妃的人设背景。有背景本是优势,但偏偏他的哥哥和他都是狂妄不羁之性格,所以这个身份反害了她。
2、身为贵妃,目中无人。无论是各路嫔妃都没有放在眼里,今天教训这个,明天惩戒那个。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所以,最后众叛亲离,无人相助。
3、无子嗣。因为皇帝顾及他哥哥谋反之心,所以对于华妃也是心有芥蒂。以至于一直用药,不让她怀孕。宫中想来是新人辈出,年长的嫔妃就要母凭子贵,而华妃无子嗣,也让她不可能有个好结局了。这也是最后压倒她的一棵稻草。
至于甄嬛赢在哪里?可以说,华妃输在哪里,甄嬛就赢在哪里了。
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甄嬛传》中华妃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类似于华妃这样的人,出身高贵且才貌出众,一手的好牌打到最后硬是打烂了。
用一个比较优美的词形容她的话,她就是个秀儿,一枝独秀、独秀、秀……
哎呀,人家哥哥又升官啦,还给我预定了新马泰十八日游,不去都不行呢!哎呀,男朋友好讨厌啊,家里的包包都用不完了,怎么又买了这么多LV啊?哎呀,你们嘴上抹蜜啦,人家哪里比得上冰冰的美貌,看,眼角都出来一条皱纹啦……
但是,秀儿并没错,可谓是性格使然,也达不到作死的程度,但是,蠢,就不行了,会要命的!
一、
华妃的秀儿,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对象的:
不可否认的是,华妃聪明,机灵,美丽又刁蛮,会打扮,会撒娇,会算账,懂美食,懂辞赋,懂男人的小心思。
但,她值得肯定的是脑子,唯一欠缺的也是脑子,只顾一时痛快,缺失了大局观,但凡她有皇后一成的沉稳和冷静,她也不会沦落到自尽的下场。
有人说华妃是敢爱敢恨,刁蛮任性,狠辣中又带有小女人的妩媚,让人爱得不行。其实,让我(杨角风)给她一个词定性的话,她就是一个秀儿,天秀,天天秀!
华妃在皇后面前,秀儿的一览无遗,秀儿的突破天际,秀儿的皇后头皮发麻:
哎呀,皇后娘娘,昨晚伺候皇上睡觉有点累,所以今天早上迟了一会儿,您不会怪罪本宫吧?
哎呀,皇后娘娘,颂芝这小丫环这么不小心,竟然打翻了点心,下回你去我宫里吃吧,本宫的小食堂做的点心怎么就那么好吃呢?
哎呀,皇后娘娘,你赐的茶怎么一股子霉味,去年的龙井吧,我宫里有今年新到的雨前龙井,待会让颂芝给你送点来。
哎呀,皇后娘娘,本宫负责协理后宫,你这景仁宫也破旧了点,哪里比得上翊坤宫豪华,改天本宫叫人帮你修修呗?
甚至于,赏个花,戴个玉,华妃都得暗中讽刺皇后娘娘已经人老色衰,比不上自己年轻,这样秀儿,能不让皇后记恨吗?
二、
华妃的秀儿,并不仅仅针对于皇后,对于其他的妃嫔,甚至自己的人她也秀:
华妃在齐妃面前也秀,您老人家越来越胖啦,风韵犹存,皇上肯定喜欢,哎呀,忘了,您是不是很久没见过皇上了?
华妃在丽嫔啊,曹贵人面前也秀,讲自己才是皇上最喜欢的人,如果没有自己提携你们俩,你们根本无法出人头地。
在丫环面前也秀,在眉庄初得宠之后,皇上送菊花给她,偏偏被华妃撞见了,还误以为是送给自己的:
哎呀,皇上这么讨厌,知道本宫喜欢绿菊,这不,都给搬来了……
巴拉巴拉,华妃秀儿的事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秀到最后,她竟然秀到皇上头上了:
像日常的小秀儿,就不说了,无伤大雅,华妃最作死的秀儿,也有好几处,比如罚甄嬛跪地晒太阳,导致甄嬛流产后的一波儿秀。比如在年家立功之后,她跟皇上讨爵位的那一波儿秀,真是把自己秀上了天,连带着把亲哥年羹尧也给坑了。
哎呀,臣妾的大侄子年富这次又立功了哎,初战告捷,太厉害了,皇上打算赏他点什么呢?
啥,就赏银子和文房四宝啊,这也太小儿科了吧:
“男孩子家的,又身在战场上,皇上何不赏个什么爵位给他?”
哼,皇上就是偏心,要是哥哥年羹尧来跟你说,你肯定就答应了,就会欺负臣妾!
哥哥虽然没说话,但臣妾想,他估计也想给年富请功吧?
而当初皇上也要给甄远道升官,甄嬛是怎么说的,她是求皇上别给升了,岁数大了,需要告老还乡。
三、
讲了华妃这么多秀儿,虽然有点傻,但也不至于害命,那么她的哪波秀儿,最终坑死了自己呢?
这就是讲到我们的题目了,这波秀儿是针对皇上来的,却埋下了自己灭亡的定时炸弹,也从这一刻起,她跟甄嬛的命运就此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由于甄嬛跟沈眉庄在装神弄鬼事件上,摆了华妃一道儿,让她痛失一员虎将——丽嫔。于是怀恨在心,打了曹琴默一巴掌之后,让她速速出谋划策,争取一举将甄嬛和沈眉庄拿下。
甄嬛是处处小心,很难突破,但眉庄在学习协管六宫之后,权力欲望膨胀,竟然愚蠢到求方子得子。于是曹琴默利用眉庄的急于要子嗣的心态,来了场“假孕”事件,一下子就将眉庄打翻在地。
甄嬛还算是聪明,想方设法洗刷了自己的嫌疑,不仅重新受宠,还顺便反击了一下华妃,撤掉了内务府的黄归全。
再加上波斯进贡的螺子黛,自己只分了一斛,这一下子,华妃受不了了:
“皇上也就罢了,她甄嬛又是什么东西?”
随后,华妃做了她人生中最最愚蠢的一波秀儿,正是这波秀儿之后,就预示着她离死不远了。
眉庄“假孕”事件策划地相当完美,几乎毫无破绽,这个计谋不知道耗费了曹琴默多少脑细胞,经历了多少巧合,才实现如此完美后果,而华妃却因没能同时干掉甄嬛而耿耿于怀
“甄嬛的地位毫无动摇,反而蒸蒸日上,本宫倒不敢信你了!”
四、
于是,华妃下达了一条最愚蠢的命令,让颂芝把温宜公主抱到自己宫里养着,等于是拿曹琴默的孩子当人质,逼着曹琴默出主意:
“怎么,怕本宫害了公主吗?”
曹琴默还能怎么说,只能不说咯,只能再次跪倒在地,表明忠心,委曲求全咯。
但华妃这样干,其实有好几个目的,目的一刚刚也讲了,就是逼着曹琴默给自己出主意,尽快干掉甄嬛。
目的二,则是重新树立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形象,利用温宜公主,烘托自己喜爱孩子的假象,从而争宠。
毕竟,那段时间,皇上经常去看温宜公主,时不时还让曹琴默唱唱儿歌,自己也陶醉一下。
如果华妃能好好对待温宜公主,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毕竟这之前曹琴默就表过忠心,讲过以后温宜公主必然会向对待亲娘一样对待华妃娘娘。
只是当时的华妃没有听出曹琴默的话中话,毕竟她势力强大,由她当温宜公主的干娘,曹琴默的日子会好过的多,而且温宜公主也不会受罪。
等到华妃真去养温宜公主了,曹琴默才发现,她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啊,也一点都不心疼孩子。
毕竟对于华妃来说,她没生养过孩子,不懂得怎么照顾,不仅她不懂,她的那个小丫环颂芝也不懂,不然也不会晒得温宜公主直哭。
五、
都说母女连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被抱走了,最难过的当然是曹琴默了!
她先是听到了温宜公主的哭声,一看,大夏天的,她们抱着温宜公主竟然不给遮凉,硬是把孩子晒哭了,她去阻止颂芝,还被数落一番:
“如今公主福气大,得娘娘照顾,怎么还挑三拣四呢?”
曹琴默能怎样,只能默默地躲在暗处,偷偷落泪:
“这种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小孩子晒晒也不至于晒坏,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曹琴默心痛如绞了,因为华妃嫌温宜太过吵闹,竟然给她喝了“安眠药”!
给小孩子喝安眠药,这是大忌,华妃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地道,于是警告在场的各位,谁要是说出去,就要谁的脑袋,结果不一会儿奶妈就告诉曹琴默了:
“贵人有所不知,若皇上来时,华妃娘娘便对公主十分疼爱……(温宜公主)夜里总是啼哭,可华妃娘娘竟将安神药喂给公主……”
曹琴默还能怎么样?
只能默默承受着啊,要知道后宫之中什么最重要,显然是子嗣最重要啊,曹琴默这么拼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孩子啊。
后来她给华妃出主意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总是差那么一口气,总是最后功亏一篑。说到底就是她不再那么死心塌地地辅助华妃了,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也给她投奔甄嬛,以及设计害死华妃奠定了基础。
六、
而争夺过来温宜公主的华妃娘娘,也开始了她的终极大秀儿:
这一天,专门化了一个疲惫妆容,在皇上面前也刻意表现出疲惫的样子,果然就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咋啦,爱妃,怎么黑眼圈都出来了,还无精打采的?
哎呀皇上,臣妾有罪,臣妾也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见皇上啊,可是这几天实在是太累了,晚上还得照顾温宜公主……
皇上一听,这不行啊,你的宫里还点着欢宜香呢,小孩子闻多了可不行:
“温宜年幼不好带,不如送回曹贵人那里吧?”
臣妾也想那么办,可是曹贵人病了,把温宜公主送回去,曹贵人更没办法静养了……
这时候,颂芝也出来打圆场:
“……娘娘也是夜不能寐,连眼睛都熬红了……”
随后,华妃娘娘又是巴拉巴拉,宫里阴气太重,如果有阳气镇殿,温宜公主就不哭了,废话嘛,整个后宫就一个人有阳气,就是皇上!
当晚雷声大作,皇上是身在华妃宫,心在甄嬛身,半夜就溜了,独留华妃孤坐床上干流泪。
听说这个消息后的皇后也乐了,秀儿,继续秀啊:
“本宫当年的屈辱,她今日也算饱尝了……”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华妃才是真正的失宠了,失去了皇上这个靠山,再加上对甄嬛的怨恨,终于让她失去了理智。最终害死她的,除了皇上,就是她以为能要挟得住的曹琴默!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会成为悲剧,而甄嬛会成为胜者,当然篇幅原因,就不细说了,这几个细节足矣说明问题。
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甄嬛和华妃同样都对皇上付出过真情,甄嬛最终成了太后,华妃却撞墙而死。
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但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谁输谁贏。
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应该是源于多种原因。
△、甄嬛和华妃都是皇上的宠妃,两人也都对皇上付出过真情。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皇上最爱的是他的福晋纯元皇后。纯元是皇上的正妻,两人相爱在青年时代,时间短暂,但感情挺美好。
除了纯元皇后外,皇上最喜欢嫔妃可能要算华妃和甄嬛。
华妃早于甄嬛进入雍正王府。她出身高贵,年轻貌美。身后又可以倚仗哥哥年羹荛的功劳。
作为重臣之妹,皇上自然会将宠爱的份量多倾于华妃之身。
作为马背上长大的女子,华妃对皇上的爱又不同后宫其他嫔妃,她爱皇上炽热大胆又含有野趣,皇上还是挺受用和讨喜的。
甄嬛家世和美貌略逊华妃,但她有一张和纯元皇后相似的脸。
甄嬛虽然侍寝较晚,但她和皇上有过一段别的嫔妃所没有的御花园几度“约会”的恋爱过程。
所以,皇上给予甄嬛别样的新婚之礼和七天“蜜月”。而甄嬛也将皇上视为她的“四郎”。
可以说甄嬛和华妃都曾得到皇上的宠爱。当然她们两人也都曾经为皇上付出过真情。
华妃和甄嬛结局截然相反,源于多种因素。
△、皇上对华妃,虽有情爱则更多有算计;而对甄嬛,虽有薄情但更多为真情实感。甄嬛的家势无法和华妃相比。
甄嬛的父亲甄远道是大理寺少卿,是个相当于四品的文臣。
甄嬛虽然没有厚重的母家势力可以依仗。但也少有来自家族的干扰和顾虑。
甄父处事缜密稳重,不似安陵容之父安比槐,处处给女儿惹事生非。
甄父作为文臣,没有年羹尧那般战功赫赫,但也不会给皇上造成功高盖主的压力。
皇上于甄嬛之间,来自外力的因素较少,虽有薄情之时,但更多的是真情实感。
可华妃则不同。初期的皇上为了皇室和江山的稳固,自然会用恩宠来拢络年家兄妹,以此换取了年羹尧的卖命和年世兰的真情。
而待皇上坐稳皇位,又疑虑到重臣的功高盖世,便又想法设法削减和除掉年氏。
所以年世兰的得宠和失宠都与母族息息相联。皇上并非不爱华妃,只可惜因顾及到年氏家族,在对华妃的感情中掺有不少的利用和算计。
△、甄嬛和华妃都对皇上付出过真情,可两人的付出却有所不同。
①华妃爱皇上,不但是真情,而且错爱一生。
后宫的嫔妃都会对皇上付出感情,皇上毕竟是她们的夫君,能决定她们一生的命运。皇后、端妃、甄嬛也都曾爱过皇上。但相比较而言,华妃对皇上的感情最真,而且死到临头还坚信皇上不会对自己有二心。
华妃在后宫专横跋扈,下手也够狠,那是她不想让任何嫔妃分享她的夫君,分享她认为应该属于她的爱。
因此,为了不让皇上宠爱其他嫔妃,华妃加害过眉庄、甄嬛。
为了夺回宠爱,竟然忍痛把自己的贴身丫头颂芝送给皇上。
甚至死到临头,华妃依然相信皇上对她的爱没有掺假和算计的成份。直到甄嬛告之她欢宜香的真相,让华妃得知自己只是前朝后宫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她深爱的皇上竟然是算计自己最深的人。
华妃幡然醒悟,一头撞死。
②甄嬛也爱过皇上,但她头脑清醒,不是愚爱。
甄嬛因才情和机智 ,因一张酷似纯元皇后的脸而倍受皇上恩宠。
甄嬛自然也是爱皇上,所以在新婚之夜,她渴望皇上能做她一生一世的“四郎”。
只是甄嬛与华妃对皇上的爱有本质上的不同。
a、甄嬛希望得宠却不刻意争宠。
甄嬛也会用些小招数获得皇上宠爱,比如御花园“荡秋千”,寻找与皇上“偶遇”的机会,比如雪地祈福,用蝴蝶吸引皇上关注重新复宠等等。
但她绝不去刻意去像祺嫔与其他嫔妃争宠,更不似华妃,为了争宠去下毒手去害别人。
b、甄嬛对皇上宠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初期被皇上宠爱时,甄嬛就能清楚地意识到:皇上的夜晚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
当甄嬛认为自己只是皇上妻子纯元的“替身”后,她对皇上的爱顿时减弱了许多,这也让她有了“移情”果郡王的可能。
当她为了家族和儿女的利益时,甄嬛果断选择回宫复宠,她在皇上面前虽仍然是一副示弱、渴求爱怜的小女子的模样,但这其中多半是把爱当作一种利用。
甄嬛不再像从前那样为爱而去付出了。自然也不会像华妃那般被爱彻底打败,死的那般惨烈。
△、华妃的智商情商均无法和甄嬛相比,更不如甄嬛会拢络人心。华妃除了年轻美貌和家族势力深厚,她的智商远远无法和甄嬛相比。
华妃是马背上长的长大的女子,自小是家族宠爱的公主。她专横傲娇,处事鲁莽没有心计,整起人来又手辣心毒,所以在后宫很不得人心。就连她身边的颂芝和曹贵人,也未必对她是真心。
在华妃高调跋扈的背后,她缺乏足够的应对后宫阴险邪恶的所必要的心机和智慧。
华妃因她的恃宠而骄以及心狠手辣,在后宫树敌太多;随着年羹尧的失势,必然是墙倒众人推,身边人反向倒戈的局面和后果。
而甄嬛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是皇上的解语花。
在为人处事上,前期的甄嬛心思缜密,低调谨慎,很会做人。
后期的甄嬛更是利用皇上的宠爱和手中的权力,拉拢了苏培盛、端妃、敬妃、宁嫔等众人。几次危难时刻,都是这些人出手帮扶,顺利度过难关。
所以,论起在后宫的人脉和力量,华妃根本不是甄嬛的对手。
华妃的得宠到衰败,始于母家的势力,败给自己傻傻的爱情,毁于团队和自己愚蠢。
所以华妃的结局很惨。
为什么甄嬛和华妃开始都爱皇上,最后甄嬛赢了而华妃却这么惨?
甄嬛和华妃同样都爱皇上,但甄嬛远比华妃聪明,也远比华妃有手段。
举个很给力的例子。在第34集,甄嬛经历长街之辱后,奋然运用心计,在倚梅园重新得皇上 宠爱,但在皇帝的兴致最高的时候,甄嬛却偏偏没有依从皇帝,使流朱和槿夕看得着急。
因为甄嬛明白,要真正走进一个男人的心里,不是在他最得意,最冲动,最火热的时候满足他,这样男人并不会真正从心里地爱上一个女人,只是在发泄他的欲望罢了。
甄嬛选择在皇帝感情最脆弱,最低谷——皇上送走妹妹朝瑰公主远嫁异地和亲,经历过生离死别之后,甄嬛主动接受了皇帝。因为这个时候皇帝心里最需要安慰,他对他妹妹的动情,才会延续到对甄嬛的动真情上来。这个时候皇帝与甄嬛的周公之礼,才不是停留在身体上的满足,而是深入到感情的触动上,才会对甄嬛真正动情。所以皇帝爱上甄嬛,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手段终究是手段,用心思和手段能得到的爱,即使甄嬛能做到最好,也是对爱情的亵渎与不敬。所以后来在凌云峰上,甄嬛设计回宫,躺在皇帝身边,也在为自己居然如此对皇帝耍心思手段,感到有点悲哀。
而华妃呢,一出场就显得象咄咄逼人,除了在皇上面前,到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气场十足:出场艳丽非凡,艳压群芳,交谈间带着杀气和挑衅;悲欢喜恶都写在脸上,从她总是喜欢廉价的奉承和赞美之词上看,我断定这短浅的目光注定她的路走不长远。
她果然没有走长远。
华妃在爱情上是个孩子,如果细看她那张长得真“萌”的脸,你会觉得华妃是全剧里最有真性情的人!就像孩子无论做错什么,家长都不会真的责怪自己的孩子,华妃至死都不愿意相信皇帝欺骗她,即使心里明白也不敢承认------她没有勇气打碎自己多年的爱情梦。
皇上用欢宜香控制华妃身体的秘密,隐瞒她至死,从揭示雍正虚伪邪恶本质上说,后宫所有的女人,我认为最能揭示这一点的人,是华妃,而不是甄嬛。
华妃的陨落,在于她不能控制住她所爱的男人------她不能做到像甄嬛那样收放自如------要控制一个男人,就不能真的喜欢这个男人。动真情的都没有好下场! 华妃就是输在了一个“情”字上。
很多人喜欢她的痴情------她每次失宠,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失去权利的落差,而是感伤于君王对她的爱意离去。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她被禁足时那凄绝的表情,从心里不能控制地滋生出怜悯,虽然有些事情她做出了格,手段是狠了点,但也是被作者刻意丑化了的。
华妃重新获宠后,和甄嬛在圆明园有一场面对面的戏,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华妃“唰”一下抽出手绢来的姿态,潇洒漂亮、霸气外射。
这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表现:华妃踏步连连向前,甄嬛移步连连后退,看起来好像是华妃步步进逼,甄嬛难以招架,实际华妃已经是纸老虎,甄嬛即将全胜。
电视剧对于华妃这个人物的设计采用的是欲擒故纵法,一开始的种种纵容都是为了最后收拾的时候利索一些。后期的华妃随着年羹尧的倒台,心腹曹贵人也背叛了她,皇上先降华妃为答应,最后又赐死,连面也不想再见,也是因为华妃自己犯下的事儿实在罄竹难书,两个人再见,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当知道全部的真相之后,华妃在冷宫就留下了一句: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就撞墙了。
借用甄嬛的一句话来形容华妃也是一样的贴切:这些年的时光和情爱,终究是错付了!
但华妃一生没说过皇帝一个不字,即使皇帝冷待她,即使皇帝灭她的族人,她临死也只是说皇帝害自己苦,也不肯多说一句皇帝的奸诈、薄情与狠毒。
演到华妃撞墙这段,华妃的情绪由悲痛、惊怒、彻悟到认命、绝望、疯狂,层层递进,甄嬛最后都有点傻眼了------她没想到华妃会这样吧?华妃以这样的方式死去,当真悲凉惨烈,以前的种种恶行都可以一笔勾销,不值一提了。
甄嬛自己应该也觉得苍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