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这狠咒应该指的人宝钗觉得迎春是个有死气的人吧。

薛姑娘一向善于为自家找借口和自我安慰。连金钏儿死的时侯,她都能说岀金钏儿是在井边玩,失脚掉下去的话。

宝钗的嘴特别厉害,属于能把死人说活的那种。什么藏愚、什么守拙,既然是藏和守,就是所谓装的!

1.一切事情要找根源。

邢岫烟在大观园过得不好,他们薛家早些娶过门不就行了。但薛家不会那么做。邢岫烟的资本太少,沒办成金玉良缘之前,邢岫烟跟本不会过门。

邢岫烟在大观园中沒钱,但薛家有啊!宝钗变着法子给钱不就行了。沒事赏给迎春房里的婆子、丫鬟一些赏钱或是点心,就说邢岫烟劳烦她们照顾一阵子,邢岫烟的日子马上就会好过很多。

但宝钗这里不会,邢岫烟不是贾家至亲,不仅像螃蟹宴那种一次花几十两银子的花费宝钗不会给,就连探春给的玉配宝钗还要对邢岫烟说教一番。

邢岫烟在大观园里冻不死,饿不死就行了。小姐到自己家的当铺拿东西,还不是找个仆人说一声就行。可宝钗只是帮着把当的衣服拿回来,还要向邢岫烟卖个人情呢!

2.无论是王熙凤还是薛宝钗都不想接邢岫烟这烫手山芋!

邢岫烟为人端正是个可疼之人,可她姑姑邢夫人刁呀。

王熙凤虽然把邢岫烟踢皮球一样地踢给了贾迎春,可见她天冷沒衣服穿冻着,还是送了件雨纱斗篷。

薛宝钗不敢同邢岫烟过份亲近,她怕大观园的刁奴在暗中讲究她!她是奔着金玉良缘而在大观园生活的;她只能做一个标准的淑女。而此时的邢岫烟是邢家人,她的事不该宝钗多事插手。

3.迎春是有苦无处诉

邢夫人只是迎春的嫡母,她只爱钱,根本不爱贾迎春。

邢夫人到处收刮钱财,贾琏的钱她要刮,迎春也少不了她的收刮。

邢岫烟二两银子的月银,邢夫人要拿走一两;邢岫烟用的东西,邢夫人也不给准备,只叫用迎春的。

可怜的迎春自己都沒人疼无人顾地强活,难受得住一个人的用度两个人花。举个例子:探春十几吊钱就要攒几个月,这些庶女沒有生母帮助,都是沒什么钱的。

迎春必竟是正牌小姐,仆妇们不敢说什么。可邢岫烟她们就不会客气了!但讽刺了邢岫烟可能就刺到邢夫人身上,迎春一定会管,可她的下人会听吗?

邢岫烟过得挺难!邢夫人不管;王熙凤只给面子情;迎春没能力管;宝钗要保持淑女形像,便只能说不便深管。宝钗不管罢了,还要摆迎春一道,说是她照顾不周,真是杀人于无形的高手!

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这不是个诅咒,就是个描述。

迎春的确活得像个有气的死人。

一个正牌小姐,存在感极低,没有才情,不会写诗,不会作画,性子又懦弱,还被下人欺负,活脱脱一个有气的死人。

她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邢岫烟了。

宝钗这一评价非常到位。

但话又说回来,宝钗在人背后这么直白的评价,的确不是很好。

更不好的是,宝钗不是第一次背后评价人了。

滴翠亭一回,宝钗评价小红“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骂靛儿一回,宝钗直言和靛儿玩的是“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

母蝗虫一回,宝钗曾在李纨黛玉三春面前评凤姐,说她“不识字”、“一概世俗取笑”。

其实我们看到的小红,是个聪明伶俐,有主见很勇敢的女孩子,眼空心大刁钻古怪这两词未免太重。

和靛儿玩的姑娘们那可多了,上到黛玉三春,下到其他丫鬟们,嬉皮笑脸四个字未免太过。

凤姐虽然粗俗,但她人情练达,很照顾小姑子们,她的笑话全府上下都爱听。而且凤姐认得字,不然也不会看懂司棋和潘又安的帖子了。

所以宝钗有时候说话跟她的人设完全不同。

再如七十七回,王夫人找人参。周瑞家的从贾母那里拿来一包,结果太陈了,不能用,最后是宝钗给的,然后宝钗说了一句话:“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这话不由得人想入非非啊,这很像是在吐槽贾母啊。

宝钗那么美好的女子,那么大度,那么替人着想的人,那个周全上下的宝钗,怎么总是说不该由她嘴里说出来的话?

所以我说宝钗是一个很矛盾的人,读书读得越仔细,越觉得她矛盾得厉害。

我们再回头说迎春,我觉得迎春其实没有宝钗说得那么惨。

她也有自己的生气。

比如贾环就和迎春玩。就是和莺儿赌钱耍赖被骂后,贾环拿了钱去找迎春玩。

四月二十六芒种,黛玉起迟了没来,只有迎春问黛玉。“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迎春存在感低,但她始终关注着一切,她叫黛玉懒丫头,说明她与黛玉也很亲近。探春就绝不会叫黛玉懒丫头。

螃蟹宴一回,迎春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个细节是我看到一位网友提及的,我回头才发现这个细节。

猛然想起洛夫的一首诗: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

你是喧哗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夕阳

蝉鸣依旧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中时的寂寂

那个在喧哗的人群中,独自用花针穿茉莉花的女孩子,她温柔安静,让人心生怜惜。

所以在想到“有气的活死人”这个评价时,又忍不住觉得太重了。

--------丸--------

文:祁门小谢

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薛宝钗不曾对贾迎春下狠咒,只不过是在心里总结一下迎春给人的印象罢了。

迎春的懦弱老实,连下人都辖制不住,是一个人人都可欺负的女孩子,王熙凤嫌弃她“不中用”;小厮称之为“二木头”,黛玉也曾委婉地批评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但是,他们的评价都不如薛宝钗的"有气的死人"这样直白狠辣且准确。

薛宝钗虽然豁达宽厚,温润如玉,但这是她给人的表面现象,其实,她是有一双利眼的,看事情比较深刻,常常直指事情的本质。

第五十五回,当贾探春说“一个破荷叶,一个枯草棍子都是值钱的"时,宝钗立即笑探春是"膏粱纨绔子谈”,并告诉探春“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许多措施都是在薛宝钗的建议下完善的,如奴才们承包园子的收入如何处理,便是宝钗主意,让婆子们的收入真正的不受帐房辖制,又不与凤姐算帐,真正落了实惠。不然,改革一开始便会出现乱象。

薛宝钗既能看透事物本质,自然表现比较理智而淡漠。

薛宝钗智慧,往往见微知著,因而处事以利益为重,而感情则比较淡化了。如在金钏之死一事上,金钏死了,已无可挽回,宝钗未必不同情怜悯金钏,可是仅有同情怜悯有什么用呢?难道去指责王夫人吗?那样又会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倒不如给金钏的亲人谋些利益才是好的。

在薛宝钗的建议下,王夫人厚葬了金钏,并上次给了金钏的父母五十两的银子,还提拔了金钏的妹妹玉钏,让玉钏拿双工资。而这样的结局,应该是在金钏已死的情况下,所能换来的最大的利益。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个卖身为奴的女孩儿,生死都是捏在主子手里的。

迎春是个懦小姐,在许多人眼里都是无用的,也许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薛宝钗心里认为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也不过是薛宝钗认透了迎春的实质罢了。虽然狠辣些,却也是事实。但终究这只是薛宝钗心里想而已,并没有说出来。

比起王熙凤处处嫌弃的"不中用",小厮兴儿口中的"二木头",只是心里想着"有气的死人"的薛宝钗,其实厚道多了。

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薛宝钗和贾迎春,两个青春浪漫花样年华的女子,在花一样的年月里有机会聚在一起,本应该留下非常多美好的回忆。

事实上,薛宝钗和贾迎春的回忆里都缺了彼此的存在。不同于贾迎春的恨不得连自己都忘记的模样,薛宝钗是有意的在生活中屏蔽贾迎春。

薛宝钗在和贾迎春有限的交集中,只用一句话就把贾迎春的一辈子都概括全面,点到为止却是起到画龙点睛之重。

薛宝钗之所以特意提及贾迎春,邢岫烟其实功不可没。自打邢岫烟第一次登门贾府后,薛宝钗对她是给足了自己所有的热情。

家道贫寒的邢岫烟首次登门这个让林黛玉初次登门都时时刻刻留心留意的荣国府时,没有被眼前的富贵迷了眼,乱了心,而是淡然的冷眼看着,呆着。就凭这点,邢岫烟就吸引薛宝钗的目光。

而后,在对邢岫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后,更是对在无奈且无力的人生窘境能活得如此洒脱淡然的邢岫烟有了相交的渴望。可邢岫烟虽借住荣国府,和贾迎春成为室友,奈何贾迎春自己都照料不好自己,哪里来的底气去招待好邢岫烟。

薛宝钗看好邢岫烟,也非常不看好贾迎春,在薛宝钗的内心里,贾迎春就是个有气的死人。能张嘴保持呼吸,证明自己是个活着的人,这就是薛宝钗眼中的贾迎春。

如果没有邢岫烟和贾迎春成为室友一说,估计连让薛宝钗评价下贾迎春,她都会在内心里小小的嫌弃一会,才会不情不愿的参与其中。

为何贾迎春不能成为薛宝钗朋友圈的一员呢?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贾迎春,要知道薛宝钗可是费心费力的给自己标榜好形象,却偏偏在贾迎春这里出现披露,这不是薛宝钗的疏忽,而是故意而为之的。

贾迎春身上的两个大弱点,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演变成她的人生标签,其中第一点就是贾迎春才学疏浅。

关于贾迎春的才学疏浅,是有目共睹的。贾府里的姑娘们的取名也是也是有别样的意义的。就好比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一个元字言简意赅,又寓意满满,且春字又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贾迎春和贾元春不一样,作为贾府的第二个姑娘,虽然是庶出的,可迎春迎春,不就是迎接最美好的春天。

迎春这个名很好,可偏偏却被贾迎春自己个辜负了。她人生中的记事里的每个日日夜夜中,都似乎在和迎接美好的事物擦边而过,还是心甘情愿的擦边而过。

贾府的四个女孩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产,贾迎春是在棋艺方面有所突破,从她的丫头司棋一名上也可以看出。

除了棋艺能拿出来做谈资外,贾迎春的身上似乎找不到其他更多的优点,在各种表达自己才学的聚会中,贾迎春一次次的充当配角。

贾迎春的第二个大弱点就是纵容。纵容自己跟一个木头一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纵容自己的奶娘拿了自己有分量的东西去典当,还赎不回来的那种,纵容一切不美好的事物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不想去突破,不想去改变。

在贾迎春有限的生命里,她不奢望贾元春有日的荣宠加身成为贵妃,因为她的出生就决定了她的命运,庶女的悲哀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

她也不渴望成为贾探春那样努力绽放,即使是庶女有如何,人生的格局里没有太多的框框,突破自己才是活出别样人生。

她更不羡慕贾惜春,嫡女出生又如何,还是懵懂的年纪里,各取所需的快乐,别人的,谁也偷不来。

正因为贾迎春始终按着这样的心态在贾府立足,才促使那个在贾府里处处交好的薛宝钗都对她屏蔽朋友圈。

一个没有才学傍身,一个自动屏蔽其他人的贾迎春根本没有任何让薛宝钗值得停留自己的脚步,毕竟一个任人捏圆搓扁的人,和她在一起也是没有意义的。

如此种种,才是薛宝钗在朋友圈里主动屏蔽贾迎春的真实内幕,没有拖泥带水的仰仗因为有亲戚这一层关系,一句贾迎春就是个有气的死人就足够让人看透真相。

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哪有什么为何,宝钗的秉性如此,除了袭人那种小人被她喜欢,其他的人都要给差评。

书上说她不关己事不开口。事实正相反!

最爱给人差评的就是她。迎春探春凤姐黛玉湘云李纨宝玉,她全给过差评。(详解内容太多,大家自己去书中看吧)

宝琴邢岫烟香菱成天被她批评教育。惜春只有一个长项画画,也被她抢风头,长篇大论的教育她怎么画。

整个大观园里,碍不碍她事儿的,都得听她唠叨。

听到贾雨村来找宝玉,也要嘲笑一句。怡红院三等丫头小红,宝玉都不认识,她却闻声知人,还知道她是个头等刁钻的丫头。

一个行走的差评师,PUA的鼻祖。

这就叫做不干己事不开口吧??!!!

薛宝钗为何要对贾迎春下狠咒?

迎春的懦弱老实、“好性儿”,贾府里尽人皆知,也有不少人评说,但都没有宝钗这般刻毒——“有气的死人”,这是宝钗冷漠世故的又一证据。

就是嘴尖齿利的凤姐对迎春也只是说“不中用”;府中毫无学识的小厮则谓之“二木头”。处处皆可与宝钗匹敌的黛玉对迎春的一味容忍也不以为然,含蓄地批评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全不类宝钗的恶毒:“有气的死人”。这话用于懦弱老实善良的迎春,怎么也感觉太不厚道,完全不合人们对宝钗的评价“品格端方”、“行为豁达”。

宝钗的冷漠,前有金钏之死的曲解,将受辱自尽偏说是成“失足”,后有对柳湘莲、尤三姐之死的轻漫,“这也是他们的前生命定。”——对这些年轻生命的骤然謝世,她没有一丝丝的哀痛、惋惜,真冷漠至极!

宝钗也有热情的对像。比如对湘云、黛玉、袭人,但掩卷长思,总会在她的“热情”中品出她的算计与世故,如果说她的热情是投资,她收到的回报至少达到预期。比如她对湘云好,就将湘云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湘云又极感性,自然将宝钗的好处广为传播,比如螃蟹宴,湘云就及时告诉贾母是宝姐姐帮她准备的,宝钗果然获得贾母一番饱赞。宝钗得了湘云送的绛纹戒指,不给自己的丫鬟金莺也不给哥哥的姨娘香菱,偏给袭人,又请袭人打结子、与她闲话家常,袭人终于成为金玉姻缘的坚定支持者。“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原未如此!她对黛玉看“闲书”的温和批准,又送燕窝,使得心地单纯的黛玉诚心向她致歉检讨,“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黛玉的单纯、坦诚应该叫宝钗汗颜的,黛玉还向宝玉坦陈了自己对宝钗的重新认识,“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这大概也是宝钗的目的吧,黛玉的观点会极大地影响宝玉。黛玉真是冰清玉洁者,玻璃心肝人,就这么单纯!

迎春懦弱,无能,也少人疼爱,在世故的宝钗心中是没价值的。而迎春的性格使得她无力照顾岫烟,这等于给了宝钗的压力,毕竟岫烟是她未过门的兄弟媳妇,她有照顾的义务。因了这份义务,宝钗不免恼怒迎春,但凡迎春能有杀伐决断的能力,照顾下岫烟,自己何来辛苦?本就瞧不起迎春,又恼她无力照顾岫烟,便将可怜的迎春视为“有气的死人”,宝钗的冷漠世故也展现无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