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巧姐<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亲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红楼梦》里刘姥姥的一进荣国府的大贵人是周瑞家的。

若无周瑞家的领着,刘姥姥会被门房里的势利眼仆人捉弄到死,根本进不了荣国府的大门。

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祖上只是因岀一姓,同当年的王家老太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原不是一家子。

可周瑞家为卖弄体面的直接安排了刘姥姥同凤姐的见面。这一次,凤姐没摆架子。故积下功德送了打秋风的刘姥姥20两银子。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她是来表示感谢的,凤姐偶然在贾母面提到了她。这时贾母想找个积古老人家说说话,便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刘姥姥把这辈子没见过的,没吃过的都见到了,都吃到了。这一回人情练达的刘姥姥用扮丑的方式,博了贵族太太奶奶并公子小姐们的欢心。

这一回姥姥离开荣国府的时候,得到了王夫人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让他们做个小生意,或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投亲靠友的。

进大观园,刘姥姥的大贵人是凤姐。

没有凤姐提到在贾母面前介绍刘姥姥,她就是个来串门子的穷亲戚。王夫人赏她二三十两银子就不错了,不会有一百两那么多。

刘姥姥走时凤姐送了她8两银子,一些衣裳料子还有粳米、点心、药。

平送了刘姥姥两件祅儿、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

平儿善良,用宽厚的的态度对待刘姥姥,迎来送往非常周到。

但是,要说是刘姥姥的贵人,平儿真的算不上。

刘姥姥为什么不救平儿?

以刘姥姥的能力,她救不了。平儿是凤姐的陪嫁丫鬟,属于贾府的财产。贾家被抄,众仆或打或杀或卖。平儿没有人命案子,沒有杀她的理由,作为财产会被再次卖掉。官卖的奴婢,凭刘姥姥一个村妇,管不了!

贾府的主人们,如有案子的贾珍、贾蓉、贾赦、贾琏都少不得被问罪,有可能被发配某地,贾政也会被牵连入狱。

但宝玉,贾环,贾兰,巧姐等年幼,可能被放出来。

被放岀来的巧姐会成为平民,官家不会把她当成财产发卖,但是被王仁(小说里只写了巧姐这个舅舅)和她某个哥哥给卖了!

这个哥哥不会是贾芸,别人都有可能。

这时的宝玉,贾环,贾兰都不是公子哥了。失去富贵的他们没钱赎巧姐。李纨有钱也不会管(李纨是寡妇,贾府之事牵连不到她,李家也不是四大家族,不会一损俱损),她只管贾兰。

善良的刘姥姥选择了救巧姐,也许救巧姐的钱会让她卖地还有那个成窑杯子。

总结:平儿算不上是刘姥姥的贵人。平儿是贾府的财产,刘姥姥救不了。再说贾府丫鬟那么多,鸳鸯对刘姥姥也不错,都救,刘姥姥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巧姐不是财产,巧姐是恩人的孙女、女儿,刘姥姥选择了救助。

《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这个问题有问题。因为平儿从来算不得是刘姥姥家的大贵人。刘姥姥家真正的大贵人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妙玉等,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心理,他们出手的赠品价值都可以让刘姥姥家的经济状况大有好转。

比起他们,平儿送的是穿过的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真的不足挂齿,只不过平儿人善良,情商高,比别人更亲切好客罢了。下面再说说刘姥姥为何不救平儿,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平儿的境地比起巧姐儿,已经算是天上地下,根本不需要救。

虽然《红楼梦》未完,但通过贾巧姐的判词,我们知道她被自己的狠舅奸兄卖了,或是卖到妓院,或是卖给了外地藩王,但无论哪一种,都是水深火热。如果无人搭救,其下场必是惨绝凄绝。这时刘姥姥上场了,将贾巧姐救出水深火热,用的银子是巧姐的母亲,祖母,曾祖母,以及自己叔叔宝玉积下的功德。这也是人们所说的一饮一啄,皆因前定。

比起巧姐的生不如死的境地,平儿的人生都不用刘姥姥伸手。如果被抄家,平儿做为贾琏的通房,与大多数丫头一样,应该会被拍卖,那样她的下场要比贾府的主子还好些,因为贾府被抄后女主子很有可能被充作官妓的,而丫头还是丫头,只不过主子变了而已。

如果是高鄂续文的结局,那我更不用救了,平儿因为参与营救巧儿,被贾琏扶正,做了贾琏的续妻,地位比当初做通房时高多了,还有了身份,自由,刘姥姥要去祝福才对,哪里就说得上"救”!

《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并且曾经做过单位内刊编辑,先纠正题目中的一个错别字,救巧姐,救平儿,不是就平儿。

看了这个题目我想反问一句:刘姥姥为什么要救平儿?

刘姥姥救巧姐,是因为贾环、贾芸、王仁和邢大舅几个人撺掇着,趁着贾琏不在家,王夫人又不是她亲奶奶,他们请示了巧姐的亲奶奶邢夫,说是要将巧姐说媒给某个王爷家,其实是要把巧姐儿卖了,弄几个钱花花,当然,这是续书所写的的内容。具体按照原作者的意思是不是这几个人,其实也是存疑的。书中第五回关于巧姐的曲子里唱道:“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狼舅奸兄!”

狼舅应该是指王仁,书中也只写到凤姐就这一位兄弟,是巧姐的亲舅舅,那么奸兄呢?真的是贾芸吗?按照书中前面的脉络来看,贾芸似乎不是那样的人,所以奸兄可能另有其人。而把贾环和邢大舅写进去也有些差强人意,这俩人显然既不是狼舅也不是奸兄,贾环是巧姐儿的堂叔,邢大舅是巧姐儿的舅爷爷,差了两辈了。但是,以他们以往的为人,和在邢夫人面前所说的话,倒是有可能。

续书是这样写的,正在这些人催着将巧姐送出去的时候,刘姥姥来了贾府,平儿请示王夫人,王夫人借着跟邢夫人聊天说话为她们打掩护,平儿带着巧姐跟着刘姥姥离开了,让狼舅奸兄的计谋未能得逞。

不管那狼舅奸兄是谁,他们要卖的是巧姐儿,而不是平儿,平儿根本没有被卖的风险,所以为什么要救她?更何况,平儿的身份说到底是个下人,不是贾家正经主子,也不是刘姥姥感恩的对象。刘姥姥幸得遇恩人,是指她遇上了王熙凤。王熙凤当的积极得阴功,济困扶穷,让刘姥姥后来有了能力来救巧姐。这话说起来,有因果报应的味道。一向狠辣的王熙凤,偶尔做了件善事,为自己各下了阴德,最后惠及至女儿。跟平儿有什么关系?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遇到了第一位贵人—周瑞家的,没有她刘姥姥不可能见到王熙凤,也就得不到二十两银子加一吊钱的救助。

二进荣国府的时候,靠刘姥姥自己,她的表演引得贾府上上下下一片欢声笑语。这也带给她丰厚的回报:

王夫人:给了100两银子。

王熙凤:给了8两银子,青纱一匹(刘姥姥要的),实地月白纱,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内造点心,两斗御田更米,园子里的果子和干果子。

老太太:几件老太太的衣服,面果子(刘姥姥要的),药:梅花点舌,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还有方,(刘姥姥要的),两个荷包(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

宝玉:送的是妙玉要砸了的成窑盅子。

平儿:送给刘姥姥是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四块包头,一包绒线,

鸳鸯:几件衣服。

从上面看,平儿只是众多贵人之一,也不是给的最多的人,也不是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比如周瑞家的。

再说平儿的结局,平儿有可能被扶正,书中有两处提醒: 鲍二家和贾琏说“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李纨说王熙凤“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在高鹗续写,王熙凤死后,王仁和贾环要把巧姐卖给藩王作使女,是平儿陪伴巧姐逃出大观园,贾琏把平儿扶了正,那么此时的平儿根本就不需要救助。

再说刘姥姥和巧姐的缘分,巧姐的病是刘姥姥治好的,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起的,而刘姥姥的外孙板儿和巧姐也是很有缘分。再说王熙凤于众人之中,选择了刘姥姥临终托孤,刘姥姥不是最有钱的,不是最有权的,只是最有热心,和最有智慧的人,重中之重王熙凤相信刘姥姥的善良,知恩图报的,这方面王熙凤确实是独具慧眼,这也是上天的安排。

《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刘姥姥无法劫狱

故救不得平儿

《红楼梦》里,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为什么后来她只救巧姐而不就平儿呢?

不一样,不一样啊。

一,平儿不是刘老老的恩人

贾家对刘老老有恩的,是贾母,凤姐,宝玉等人,与平儿何干?

二,平儿下落不明

依据第五回的总纲,王熙凤是要被休的。

那么,作为凤姐陪嫁人口的所有人,包括平儿在内,都得退回王家,除非平儿的身份已转换为妾。

事实上,妾是需要登记户籍的,显然平儿不是妾,而是凤姐当时借给丈夫贾琏的通房丫头。所以,平儿须回王家去。

凤姐之后死亡,则平儿的生死命运就是王仁说了算,多半配小厮甚至卖掉。

从贾琏来说,也不会留父母兄弟在王家当奴隶的平儿下来,无论是礼、理,还是法。

所以,巧姐被王仁与贾兰卖掉,平儿是不可能跟着巧姐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