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棍棒底下岀孝子,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慈一一孝源于爱。无爱哪来孝?
《三字经》这这本儿童启蒙读物上面说父子亲,夫妇顺,长幼序,友与朋。这样的家庭才是和睦之家,可以给子弟良好的教养。
且以上说的只是良好教养,成才比这些要难太多了!家教、个人能力、机遇、人品缺一不可。
贾府是个心的沙漠,爱的荒原,出人才的概率太低了。
一、父子亲父子亲,才有孝,之后才能谈成才。
这是血缘的本能。但在贾府这种畸形的家庭都很难出现。
1.贾赦
贾赦是个品行低劣的老色鬼。贾母说他放着身子不好好保养,官也不好好做,成天和小老婆喝酒。
贾赦对儿子教育完全不管,女儿更是当没生过。全凭先生和嬷嬷们教导了。
因此贾琏放荡,但还保持着人性的基本善良。
贾赦对儿子进行的就是棍棒教育,可他品行不端,因为贾琏沒从石呆子处弄来扇子,就打了贾琏。
可怜的贾琏!因为心底的善良说了句良心话:"为这点子小事,就弄得人家坑家败业的,也不是什么能为?"就被打了。
贾赦教子,不是教儿子如何品行端正,而是把孩子往坏了教。
可怜的贾琏!没长歪就是个人间奇迹,如何能成才呢?
2.贾政
贾政是贾府不多的爱读书,且品行端正有担当之人。
可是他整天板着脸,故作严肃。让贾宝玉和贾环见他都如"避猫鼠"一般,被他唬得胆子都破了。
且贾政平时不教育子女,等儿子因年幼无知犯错后,也不分析厉害,摆明道理,而是直接往死里打!这本就不对。
金钏儿和蒋玉涵的事情,宝玉都犯下大错。可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引忠顺王对贾家不满,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些都是大错、但道理贾政懂,可宝玉不懂呀!
贾政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咬着牙狠命打了三四十下……
贾政只说旁人把贾宝玉酿坏了,可他才是宝玉生父,有和清客们闲聊的工夫,多教教儿子,也不至如此!
养不教,父之过!宝玉和贾环天资都不错,不成才,贾政难辞其咎!
3.贾珍
贾赦和贾政只是打儿子,但有底线。可这贾珍就太无耻了!他侮辱自己的亲儿子贾蓉。
有这样的爹,贾蓉太难了!贾蓉年幼丧母,本来就缺乏爱。贾珍这无耻之人非旦不给贾蓉父爱,竟对贾容之妻秦可卿做了不可描述之事。
贾珍给贾蓉的世界全是灰的,在贾蓉的眼里就沒有道德与爱这两个字眼。
这对父子,无道德,无人伦。贾珍高兴时可以带贾蓉聚赌嫖娼,可以一同调戏两个尤氏继母带来的小姨。
贾珍生气时可以命下人啐贾蓉,极尽羞辱之能事!
连贾府的仆妇赖嬷嬷都说,这珍大爷也不管管自己,怎怨兄弟、侄儿不怕他。
自己行不正、立不端,焉能管好儿子?别说棍棒,若有贾珍这样的生父,就是用刀枪,儿子也成不了才!
二、夫妇顺夫妇顺是古代的道德标准,可以认为是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子女才有好的环境,能成才!
可贾府呢?
1.邢夫人
邢夫人在贾赦面前沒什么地位,她平时:
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一家应大小事物,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变吝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补偿。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贾赦所有心思放在"色"字上,邢夫人对子女教育也全不放在心上。她没有丈夫的关心,也只能把心思全放在权、利二字上。
对于贾琏、王熙凤,邢夫人更多提防加嫉妒。这样的生活环境,产生大量的内耗,使子弟无法成才。
对于庶出的贾琮,邢夫人更是凭奶妈教育,这怎么可以呢?主母都不上心,奶妈只会更不在乎,弄得黑眉乌嘴的,沒个公子哥儿的样子,可这能怪贾琮吗?这样如何成才!
2.王夫人
王夫人是世家小姐,可她有些木讷,少了几分情趣。
贾政诗酒放诞的一面,就只能展现在赵姨娘面前。
王夫人表上更多在吃斋念佛,宝玉都说她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
王夫人真心疼宝玉,所以宝玉身上保留了人性的真与善。
但贾珠早逝,王夫人怕宝玉岀事,因此太过保护他了!生于豪门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宝玉成才,难呀!
王夫人难以容下贾环,以至贾环生活环境很恶劣,这种恶劣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凤姐对贾环不是鼓励和包容,更多的批评和斥责。
批评和斥责对一个少年来说,打击是巨大的。这种方式的教育,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更别说成才了!
3.尤氏
尤氏岀身平凡,其实很有管家能力。
但是贾珍太无耻了!表面上的面子都不给尤氏留。
贾蓉调唆贾琏偷娶了尤二姐。目的是自己也可以跑去鬼混。
这对父子毫无人伦,尤氏也只能先保住自己的地位,能混一天是一天吧。
在尤氏心中,贾蓉就是个黑了心的混帐种子。尤氏恨他,贾蓉成不成才,尤氏才不管!
子弟怎样能培养成才呢?就是古代也不是凭借棍棒。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这位窦禹钧,"五子登科"说的就是他家的故事。他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族人有贫困者,窦禹钧赠财物;有未能婚嫁者,助资金;他建立书院,延请品学兼优者为师,迎家境贫寒之士入学,令安心读书。这样的品德,才有成才的子弟!
这些事,贾府也做。但做歪了!贾蔷、贾芹等子侄拿了月钱却无人管束,因此不学好;贾珍也资助了尤老娘,但贾珍人品不好,资助她是为调戏她女儿;贾家的家学由无能的贾代儒加无德的贾瑞管理,而非有才有德之人,把好好家学弄得乌烟瘴气!
能培养岀成才的子弟,定要自己品行端正,诗礼传家方可!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个故事,孟母教育孩子也沒用棍棒。
孟母明白孩子的天性,懂得孩子天性喜欢模仿。孟子小时在坟场边就学出殡,与屠夫为邻就学剁肉,当孟母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就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当孟子逃学的时候,孟母就断了织布机!
培养子弟成才需要良好的环境和陪伴。宝玉的启蒙教育是有元春的陪伴;贾兰读书亦有李纨的陪伴。
可除李纨外,贾府子弟的学习都无家人陪伴和监督。王夫人把这件事交给丫鬟,可丫鬟哪明白宝玉在做什么?赵姨娘也管不了贾环。贾琮等更是无人管理了……
成才这件事,棍棒毫无用处,个人能力和机遇是无法选择的。但是育人者的品行和家人的陪伴却是可选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可以创造的。
但是贾府的人忙着争权、夺利、贪钱,整日勾心斗角?何来时间来教育子弟,难怪子弟成不了才。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且不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是请注意,是出孝子,不是出人才。
贾府因为是武勋家族,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但是别说人才了,连守成者都沒有一个。原因是
一、上梁不正下梁歪
教育孩子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如果用本来就是腐化坠落的思想教育,只能教出混蛋。
书中写了几次使用打儿子,其中贾赦打贾琏,是因为贾琏对贾雨村为了给贾赦抢石呆子的古扇,弄得人家家破人亡表示不满。贾赦这种棍棒是要打掉贾琏心中尚存不多的善念。
而贾珍在天齐庙羞辱贾蓉,打贾蓉象是打贼,但又带着贾蓉聚麀。
这样的棍棒打出来的是一窝畜生。
二、溺爱私棍棒
有人说贾政打的有理,怎么也沒把宝玉管过来?
贾政打的是狠,但是他从来没有关心过宝玉,也沒有了解过他的想法,非打即骂,宝玉见他如避猫鼠。
而贾母让宝玉生活于内闱之中,让二十多个丫鬟照顾,来往于姐妹之中,贾元春更是不顾男女大防,让宝玉入住大观园。
这种超乎寻常的溺爱岂是一顿板子就能教育过来的。
三、家风
贾府上下,以奢侈为荣,从贾母开始,沒一个人运算筹谋家族的生机,或谋私利,或奢侈浪废,以搞乐为正常的生活。
这样一个家庭,别说是棍棒,就是刀子,下面也出不了人才。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我国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有许多被严格管教的孩子长大之后很有作为,也非常孝顺父母。
《红楼梦》里的父亲也常常打儿子,贾赦打贾琏,贾珍打贾蓉,贾政打贾宝玉。但是为什么贾琏贾蓉贾宝玉没有长成优秀的孩子呢?
主要是因为有一点他们没搞清,那就是榜样的力量。
首先我们看看贾赦是怎样的人。
林黛玉第一次去贾赦院里拜访,只见:
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
贾母平日说起闲话来常说:
……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得耽误了人家。
贾赦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还向贾母要鸳鸯;像个小孩子似的不成熟,实在令人不齿。
贾琏有这样的父亲,能学好吗?
贾赦是打过贾琏,而且打的很厉害。但是打贾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贾琏不学好;而是因为他让贾琏去搞石呆子的古扇,而贾琏觉得没必要为了几把扇子把人家搞得家破人亡的,没有给他搞来。贾赦就把贾琏打了个不能动弹。
这是一个父亲能做出来的事儿吗?贾琏没有像他一样不择手段的抢别人的东西就已经很好了。
其次我们再看看贾珍是什么样的人。
贾珍对他的儿媳妇秦可卿不清不楚,实在令人作呕;听说尤二姐尤三姐来到宁府之后,即便身处他父亲的灵堂,在贾敬的棺材旁边跪着,还能与贾蓉相视一笑,这种行为实在奇绝,除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两个人,在其他的地方真是闻所未闻。
贾珍打贾蓉是家常便饭,而且打贾蓉的原因也更加无厘头。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他打孩子也是乱打,根本就不是为了改正孩子的缺点而打孩子。
最后我们再看看贾政打贾宝玉。
因为贾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贾政把贾宝玉的屁股都打烂了。
刚打完,看见贾母来,贾政立马“又急又痛,急忙迎接出来”。贾母还没说几句话:
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做儿子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贾政教训贾宝玉,贾母一出现前功尽弃。贾政的种种表现都让贾宝玉感到他的无能、窝囊、懦弱、丑陋。贾政向贾母下跪寓意着他承认打贾宝玉打错了。
既然贾宝玉感觉到了贾政做错了以及贾母的强大,所以从此以后他更加不学好了,他更加觉得贾母好,觉得贾政让他读书是错误的。而且贾政当着贾宝玉的面保证今后不再打他,贾宝玉觉得自己也没有改正毛病的必要了。
《红楼梦》里的这些爹们都是些什么东西呀!他们的儿子如果能学好那就奇怪了。
所以我们现代人看《红楼梦》可以学到的是,如果你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孩子粘上了不好的习惯也不是不能打,但是一定要讲究技巧,比如场合、时间、原因以及怎么打、打哪个部位、下手多重等等,都得提前考虑好。
不要像贾珍一样乱打孩子,不要像贾赦一样孩子不做坏事也要打孩子。
不要像贾政一样打完孩子再给孩子赔礼道歉磕头下跪,而是要在打完之后耐心的教育他,让他知道打他的原因,最好还要帮他分析出改正缺点的办法。像贾政一样打完孩子又给贾母磕头下跪,然后就不理会贾宝玉了,这种方法最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孩子完全感觉不到你对他的爱。
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勇敢善良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虽然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啊,《红楼梦》中这些生在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弟子,背靠着家族这棵大树,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当然没有几个能够成才的。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绝不是艺术上追求!
而《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艺术作品,呈现的是著作者的艺术追求,有没有几个成才子弟完全出于作者的艺术塑造,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再造。
当然,现今人们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是基于普通人家、贫穷人家而言的,富贵人家、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也许有些“免疫力”。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何《红楼梦》中却没几个成才子弟呢?
当然都不能成材!有一个成材的,就不是红楼梦了!最看好贾兰,结果,贾兰当了大官后,死了!贾家绝后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