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说起中国东部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哪里发生的,很多6、70岁的人马上会说 : 我知道,不就是在75年2月4日发生在营口海城一带的7.3级大地震吗?

错了,7.3级的营口地震确实是很大,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但却不是中国东部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地震。中国东部历史上震级最高的地震,是发生在公元1668年7月25日山东省郯城和临沭县的郯城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震级为8.5级, 震中烈度12级,地震波及京城,甚至江苏一带都震感强烈。就算是到了今天,人们仍然可以找到当年地震破坏的痕迹,可见威力之大。

据当时的县志记载,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山崩地陷、河水倒流、地裂泉涌,乡镇百里无存屋,郯城房倒如平地,临沂一县无完屋,40余万平方公里地裂河移。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抢救工作也不可能像现在那样彻底,因此没有具体的伤亡人数,但是光是因为房屋倒塌而死亡的遇难者,就多打5万人。伴随着地震后的次生灾害,损失和伤亡更加难以估计。

郯城大地震,波及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遍及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北至辽宁南部,西至山西太原、湖北襄樊,南至江西吉安,东至隔着大海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有震感地区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这次大地震,除了震中山东以外,江苏和安徽共有150多个县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郯城大地震,不仅是我国东部最大的大地震,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地震之一。

郯城大地震惊动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安排户部负责赈灾,当年就免去了山东40个州县的年租,赈济灾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两。

地震,都是发生在地震带上,山东郯城大地震,恰好就是发生在辽东湾到山东南部的一条非常活跃的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一直延伸到了江苏徐州。这条地震带就是到现在也非常活跃,2、3级、3、4级地震时常发生,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就是了。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指出,辽东半岛到山东南部的这条地震带,非常具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但是到目前,人类仍然难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有可能不等于就会马上发生,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感谢邀请!

  地震之所以会发生,以前认为是三个原因,分别是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火山喷发引起,地层或山体陷落引起,但现在有了第四项,就是人为引起,如地下核试验等。通常级别较大的地震都是由板块构造运动引起,所以经常发生地震及地震级别较大的地方通常都位于地震带上,因为板块运动相对活跃且能量相对较大。

  山东地区是一个地震发生相对比较频繁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国东部地一条主要地震带。山东地区大部分处于华北平原上,中部有泰山山脉,东部地区多为丘陵,但其实在山东中部的下方有一条很长的地震带——郯庐地震带,这条地震带北起辽宁北部地区,经辽东半岛、跨渤海海峡到山东东营,然后向南直到临沂地区,到江苏徐州后向南直达安徽庐江一带,长度达2400公里。

  历史记载这条地震带600多年来发生过六级以上地震17次。1974年和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两次七级(7.4-7.5)以上大地震,就属于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但是这两次地震并不是最大,有史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地震也是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并且也是发生在山东省,这就是清朝初年的郯城大地震,又称莒县-郯城大地震、郯城-麦坡大地震等。

  莒县-郯城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这天晚上,山东南部的沂河、沭河流域为震中地区,行政区划上以山东郯城、吕县、临沂县为最,也包括江苏徐州的一些地方。此震是有史以来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影响最广和损失惨重的一次地震,现代的地震学专家考证其震级为8.5,震中烈度为12级(汶川大地震烈度最高为11级),地震能量释放相当于唐山大地震的10倍以上。

  据史书及地方县志记载,莒县-郯城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山崩地陷,河水倒流,平地涌沙,地裂泉涌,那损失无法计算,可概括为莒县百里无存屋,郯城房倒屋平地,临沂一县无完屋。造成损失的范围达40余万平方公里,又由于地震的时候是晚上,人都呆在家里,而且古代农村社会时人们晚上都睡得比较早,所以人员伤亡也很巨大。此次地震称得上是一次古今少见的地震重灾。身为山东淄博人的清朝散文家蒲松龄亲历了这次地震,曾经专门写有一篇描述这次地震的文章,文章名就叫《地震》,但他所在的地方并不属于主震区。

  郯庐地震带是可以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带,这条地震带最活跃的一段就是从辽东半岛到山东南部的这一段,也包括江苏徐州的一部分,这里是最活跃的区段之一。据说以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讲到这一地震带的山东南部地区有发生较大级别地震的可能,不过地震并不是那么容易预测的,他说的只是可能性,也许几百年都不会发生的,所以不必担心。

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史上东部最大地震损失惨重

在我国东部,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大地震是8.5级郯城大地震,震中就在山东省临沭县干沟渊村,由于极震区波及到郯城、莒县、临沭一带,地震的发生时间又是距离现在很久的1668年,所以对于当时具体的灾情严重程度没有一个准确的估量(约5万人死亡)。

郯城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位于我国东部的绝大部分地区,甚至是东部海域地带和日本的部分地区都被地震波波及到了。实际上,郯城大地震本质上就是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的能量释放活动,而郯城地震断裂带正是我国东部地区已知最大的一条地震断裂带。

而且,郯庐断裂带附近区域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地震活动,这是一条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一个断裂带。从现有资料可以查询到,如果以郯庐断裂带为中心向周围扩散200公里左右的范围,那么,这些区域在公元1400年以后发生的8.5级大地震有一次,发生过地7.0到7.9级地震有5次,发生过地6到6.9级地震有11次。

更详细一点来说,郯城大地震就处于郯庐断裂带中段(沈阳—宿迁),地下是呈现出平行趋势的四条主断裂,不仅结构复杂、基底介质刚度较高,而且新活动也比较强。这个除了发生过刚说到的郯城大地震以外,还有发生在1888年的7.5级渤海湾地震、发生在1975年的7.3级海城地震和发生在1969年的7.4级渤海地震。虽然这个区域的活动频度不算高,但特殊的地址构造让其承受了更大的正应力和剪切力,所以才会在积攒更大地震能量后形成破坏强度较大的地震。

地震的惨烈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有人说郯城地震比汶川地震的破坏力更大?从地震造成的影响来说,5·12汶川地震造成四千多万人受灾、近七万人遇难、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因而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破坏强度最大且受灾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的里氏震级为8.0级,震中烈度最高区域(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是11度,而郯城地震的里氏震级高达8.5级,且极震区力度达到12度。也就是说,单就地震本身释放的能量大小来说,郯城地震的确要比汶川地震的破坏力更大。

当然,当年的郯城地震灾情很可能存在记录不完整的可能,但地震的惨烈程度实际上也并不是绝对等同于地震的大小。比如,郯城地震的发生时间是7月25日晚上7点,这个时候刚好是夏季,大家并没有入睡,更没有什么高楼建筑,再加上那个时候人口密度也不大,所以大家在短时间内逃出房屋是有更大概率的。

但是,汶川地震不同,汶川地震的发生时间在5月12日14时28分04秒,这个时间点要么孩子们正在上课,要么就跟我当年一样正在午休,这便是为什么这次地震会夺走很多学生的生命。由于我们学校夏季每天中午都有固定的午休时间,所以,当我冲下楼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都没来得及穿衣服,不少人都是裹着床单。

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无人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自然灾害有很多种,多山地形在地震后容易在暴雨时发生泥石流,这样的次生灾害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正如汶川地震后的每年夏天都在提醒游客尽量不要前往当地。又如总在夏季发生的南方洪灾,我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来进行防洪准备,但地震却完全不同。

对地震带分布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国不少地区都位于地震带上,刚好就位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包括了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台湾省、西南地区和23天地震带。整体来说,又是西部地震频度最高,东部地震的影响最大。

尽管平均每年有超过五百万次地震发生,其中只有极少数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地震灾害却占到了我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但是,从地震的发生原理来说,我们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都不可能预测地震何时何地发生,更无法确定还未发生的地震会释放多大能量。所以,目前人们应对地震的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地震自救和灾后救援两个方面。

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山西北部!

这里在战国的时候属于赵国代地,主体部分是雁门郡管辖。

(大约这一带)

公元前231年,距离秦始皇统一天下还有10年,距离刘邦在这里被匈奴人包围还有30年。

这一年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可能不特别,但是对当地人就不一样了。

因为,当地发生了很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大地震。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公元前231年,当地发生了地震,使一半的房屋倒塌,并且地面裂开了宽达230步之多的大缝隙。

当时,一步的距离是1.5米,230步的距离就是345米。也就是说,地震导致地面裂出了半里多宽的缝隙。

到目前为止,好像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之后地面裂开这么宽裂缝的事件。

公元前231年的这次发生在赵国代地的大地震,很可能是我国历史上东部地区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这次地震对赵国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除了地震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之外,第2年当地还爆发了大饥荒。

这个饥荒很可能是因为地震完之后当地又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第2年粮食欠收,这直接影响到了赵国国内人心的稳定。

饥荒发生之后,百姓中传出的民谣:

“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意思是,饥荒让赵国人民大哭,但是秦国人可高兴了,高兴的原因是赵国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竟然长不出来,没有能力和秦国对抗了。

于是,地震爆发的第3年,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夺取了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早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古人就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元前1831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

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当年陕西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诗经》上作了详尽的描述,其大意是:闪闪的电光,轰轰的雷鸣,这种不祥的天象,多么叫人不能安宁。千百条河流在沸腾,巍峨的山顶在塌崩,高岸变成了低谷,深谷变成了丘陵。

《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

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在我国3000多年的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地震至少有近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近3000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约18次。这些记载的时间之久远、内容之详尽,都是举世无双的,是全世界最悠久、最完整的地震历史资料。如此众多的震灾也给古代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仪器记录震级最大的地震——1950年8月15日发生在西藏墨脱县的大地震(原称察隅大地震),震级8.6M,在20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达1000立方米。

烈度最高的地震——1920年12月1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5M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2度。镇原县“慕子篝灯方读书,忽闻有声自西南来,殷殷然若春雷出土,旋即屋宇动摇。”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的8.0M地震,死亡82万余人:“压死官吏军民奏报者八十二万有奇”。

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在河北唐山市的7.8M地震。唐山90%的工业建筑、94%以上民用建筑倒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几乎全部震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死亡人数24.2万。

引起断层位移最大的地震——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8.OM地震时形成的断层,走向北西,水平位移14.6米,垂直位移1~3.6米,整个断裂带长达186米,举世闻名。

地表破裂长度最长的地震——1920年l2月16日宁夏海原8.5M地震时,在地表形成的巨大地震破裂,长达230千米。

淹没人数最多的地震水灾——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南发生的7.5M地震,造成磨西面山嘴崩陷,将大渡河塞断十日,下游富林的人们可以涉水过河,很多人还到河坝捡鱼。6月11日复大震,泸水忽决,高数十丈的水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淹没者十万众。

史上我国东部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公认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陕西关中大地震,致死人数高达83万人,

还有一些极具破坏力的大地震,如山东郯城大地震、山西洪洞大地震、宁夏海原大地震、河北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下图是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基本没有地震,地震主要集中在台湾、西南的西藏、西北的甘肃、青海,以及华北太行山、山东等。

既然题目问询我国东部历史上最大的地震,那就要去山东地区地震史上看一下了。

山东地区是一个地震发生相对比较频繁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国东部地一条主要地震带。山东地区大部分处于华北平原上,中部有泰山山脉,东部地区多为丘陵,但其实在山东中部的下方有一条很长的地震带——郯庐地震带,这条地震带北起辽宁北部地区,经辽东半岛、跨渤海海峡到山东东营,然后向南直到临沂地区,到江苏徐州后向南直达安徽庐江一带,长度达2400公里。

  历史记载这条地震带600多年来发生过六级以上地震17次。1974年和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两次七级(7.4-7.5)以上大地震,就属于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但是这两次地震并不是最大,有史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地震也是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并且也是发生在山东省,这就是清朝初年的郯城大地震,又称莒县-郯城大地震、郯城-麦坡大地震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