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要说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莫过于高息集资。

所谓的高息集资,实际上是一种诈骗犯罪行为,是指使用欺骗的方法,吸纳民间资金,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犯罪。也叫做非法集资。

几年以前,我们几个常在一起玩的老朋友中,有一位退休女教师,有一天她对大家说,某公司在搞一个大项目,向外发放债券,利息高,很划算,问大家去不去买一些?并且还和大家说,这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和某位市领导有什么关系,还受过谁谁的接见,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企业家。据说市里还给这次集资担保,保证本息都没用问题。大家听了,都感觉这个债券好,利息高,见效快,都想去买个几万十几万的。

当时我就对这位女老师说 : “这事你信吗”?女老师不以为然,我也就不再多劝了。后来知道,我们在一起玩的几个人,有三位购买了这个债券。这个女老师还经常对我说,你真的不买点?

大约过了不到一年,有几回,几个人突然看不到了,我一打听,原来,这几个人这些日子,天天跑星海,去找那个公司要钱。原来,大家领不到利息,也找不到公司的人了。据说每天聚集在那个公司的办公地点前上百人,大家你一堆我一伙的商量着什么。

近些年,我国非法集资案每年都发生数千起,涉及金额上千亿。仅2017年,就发生了5052起非法集资案件,金额达到了1796.5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就发生1037起,涉及金额269亿元。很多人积攒数十年的几十万元血本无归。

因此,理财,千万不要碰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高回报、高利息、见效快、风险小的花言巧语。捂住自己的钱袋子,保住自己的养老钱。

那么,我们普通百姓如何识别哪些是属于非法集资?

我们听听法律专家是怎么说的。

从全国的案情看,非法集资主要包括 : 债券、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这四大类,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种 : 借项目开发的名义,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来进行非法集资;通过入股分红、股权认证非法集资;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非法集资。

套路一般分为4个步骤 :

1,画饼。

以新技术、新政策、虚拟货币等幌子,承诺高额回报,吊起人们的胃口,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能错过的大好机会。

2,造势。

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产品推介、新闻发布、观摩、旅游等形式,施以小恩小惠,展示大量的各种技术认证、政府批文、名人合影等等,故意选择大场合来造势。

3,吸金。

通过先期给返点、分红,让投资人尝到甜头,相信高额回报的可信性,鼓励投资人联系朋友、亲属共同参与,吸纳的资金越来越多。

4、跑路。

非法集资者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此时人去楼空,也有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见到上述情况,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高回报迷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非法集资绝不能碰!

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首先不合法的理财产品是绝对不能碰的,其次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也绝对不要碰。

不合法的理财产品不要碰

简单点说,就是一些非法集资,这类产品往往以高息为噱头,用拉人头的方式去营销,非常具有诱惑力,也往往容易被熟人利用,所以这类产品不仅不能碰,而且伪装度最高 ,需要小心分辨。

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要碰

比如你是一个理财小白,没有任何的投资经验,那么权益类投资和投机性的投资就坚决不要碰,权益类投资像股票、外汇、期货这些需要专业知识才有可能获利,投机性的投资,像收藏品、玉石之类的要求就更高了,不精通的话钱投进去可能是石沉大海,血本无归。

处于行业监管整顿期的理财方式不要碰

这里说的就是P2P,2018年P2P暴雷的平台有上百家,有籍籍无名的小平台,也有声名显赫的头部平台,在P2P这个行业里,鱼龙混杂,P2P主要牵涉的资金池、自融等问题,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根本无法分辨,因为这些信息披露是非常不完整的,即便披露出来我们也分辨不出来真假,建议暂时观望,不要碰,不要有侥幸心理,一时没事不代表一直没事。

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在你缺乏理财相关知识的时候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选择银行也好,选择券商也好,起码可以做到信息透明。在你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时候,你就可以适当的拓宽投资范围,去追求一下高收益。

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身为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有的理财风险比较低,适合普通民众投资。而有些理财,高收益高风险,只适合有经验、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

其中有几种理财,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人财两失,甚至倾家荡产。

哪些理财碰不得?

传销式理财碰不得

什么是传销模式理财?就是拉人头,典型的就是类似于1024工程和1040工程模式。

这种模式很简单,就是给你洗脑,告诉你有个能够快速发财的机会,但是需要你前期买“资格”。一份“资格”是几千到几万不等,你购买的份数越多,以后拿的钱就越多。

然后你入会后,需要你拉会员,就是找下线,继续找投资这个项目的人。你每成功拉到一个投资人,就会有一定比例的分成收入。等到你找到三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升一级。

这种一级一级的拉人头,就是典型的传销模式。其实你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没有产业,没有实业,就是把底层的钱非法的向金字塔最顶尖的人手中汇集。

传销本来就是违法的,很多人沉迷这个虚假的发财游戏,投入大笔的钱财。工作不做了,老婆孩子也不管了,最后是人财两失。

P2P理财碰不得

这个最典型的就是e租宝。很多人一辈子得血汗钱,最后都打了水漂。

16年得时候,我所在城市,p2p财富公司特别得火爆。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p2p公司的业务员,有嚣张的甚至每天守在银行门口拉客户。

那段时间,我们银行网点至少有几百万的资金,都被客户取出来投资到p2p财富公司里。

p2p的模式也很简单,就是简单粗暴的利息高。一年期年化利率至少也是10%起步,而且还是按月付利息。

比如说,你投资5万块钱进去,它可以给你每个月发1000块钱的利息。等你拿到利息后,就会相信它们,然后把更多的钱投进去。

p2p公司就这么回投资赚钱吗?当然不是,你领到的利息其实都是你的本金而已。前面投资得人,拿到得收益,都是后面投资人的本金。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这个骗局游戏就能维持下去。一旦它们得资金链断裂,这个时候p2p就会露出它本来的面目了:本金迟迟取不出来,甚至是关门溜之大吉。

16年,p2p最火的那段时间,很多的叔叔阿姨都是把自己一生的血汗钱,养老钱投进去。结果骗局呗揭穿,无数的财富公司关门,很多人欲哭无泪。

没经验,没风险承受能力,股票,股票型基金碰不得。

股票以及股票型基金,都是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如果你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买个几千万吧块钱还行。如果你是投入自己全部身家准备搏一下,那是万万使不得得。

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什么时候行情好,什么时候行情差,我们普通人根本把握不了。

你投个10万块钱进去,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几千上万。行情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可能会亏几千上万。

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来钱快,特别的诱惑人。一旦你入坑以后,就会像赌博一样上瘾。

普通的群众,一幸苦半辈子存了个二三十万。投入到股票里面,一旦不慎,短时间里就可能会被套牢。半辈子的辛苦钱,就打了水漂。

普通人,没有经验,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真的是不适合炒股和基金。

承诺保本保息的理财绝对是忽悠你的。

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包括再银行里购买的理财。

在本质上,银行理财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而且银行理财,在早几年前就打破了刚性兑付。理财出现亏本,也是允许出现的。

如果你在银行购买理财,有经理给你说,这理财收益高,又没有一点的风险,那你可以马上扭头就走,他绝对是在骗你的。

理财的定律: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高风险。即使再稳健的理财,也带有风险的。理财,没有保本保息的。

普通人如何投资?

其实现在银行可以供选择得存款特别多,利息也不是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去冒险投资。

现在一年期定期利率2.25%,地方性商业银行两年期定期3.0%,三年期定期地方性商业银行3.85%。这个收益虽然还达不到理财的收益,已经很接近了。

另外,如果你的金额比较大,还可以买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利率也在4.0%以上。民营银行的存款也不错,也有4.5%左右的利息。已经和理财的收益,并驾齐驱了。

我们普通人挣钱不容易,存钱的第一要务就是安全。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才应该考虑利息。

高收益高风险,一定不要盲目投资,谨防掉进高收益的坑里。一定要谨记:当你在盘算高利息的时候,小心对方正在算计你的本金。

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总结一些关于理财方面的陷阱,大概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过高利息的理财不能碰。

多少利息是过高呢?

有几个判断标准:

一个是根据个人的本金和资金使用期限,结合一般银行的理财收益率,进行判断。

比如说一年期的10万元理财,大多银行给出的收益率是3.5-5%,那么超过5%以上就要引起警觉了,达到8%以上就属于危险的投资了。

二是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进行判断。一般来说投资于股票、期权、期货的杠杆率较高,收益高风险也大,但收益再高,也是有上限的,因为正常的理财是要有风险控制的,不可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放弃风险考虑。高风险投资同样也是8-10%是警戒区,超过10%就是风险区。

第二,非正规渠道的理财不能碰。

非正规渠道就是指民间借贷、P2P、非法集资等,没有正规的第三方投资平台、没有正规的第三方投资担保平台,没有正规的投资资质的平台。这类平台的投资往往风险大、投资对象属于较为次级的借款人,信用度更低,很难保证资金的安全。有的平台本身就不合规,有揽储跑路的嫌疑。

第三,有贷款性质的理财不能碰。

贷款性质的理财不太好区分,往往包装得很善良,但是实质上就是网贷、套路贷,先是从理财者手中获取资金,再以高利贷形式借给贷款者,很多贷款者并不自知。这种理财具有很大的诱惑和欺骗性,不容易辨识。

第四,有所谓高人指导的理财不能碰。

所谓荐股高人、期货高人、理财达人。。。都是伪科学人种。有高人指导这种好事是不可能存在的,包括所谓高人有内幕、是内行、懂投资,这么厉害的人何必去找你这种闲散资金,不是骗子也离骗子不远了。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在当今社会,理财成了所有人和所有家庭都离不开的话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了当前人们的口头禅,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存在着大量的理财陷阱,哪些理财方式是绝对不能碰的呢?

第一,区块链,区块链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技术,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许多理财投资者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的骗局,而在我国数字货币的炒作都是为了骗钱的。

第二,P2P,互联网金融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到了我国就成了金融骗局,所有的P2P都是编个假项目圈钱跑路。很多国企、上市公司背景的P2P网贷公司也相继出事,无数投资者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第三, 原始股,所有的原始股都是骗人的。愿始股是不能对公众销售的,私自发行原始股是非法的。创始公司的股权融资都是针对金融机构,例如,风险投资基金或者私募股权基金,是不会针对个人的,个人根本没有对项目的判断能力,更何况社会的所谓原始股骗局,项目都是假的,或是说是用了某个知名的企业的名义来骗钱,实际所谓的原始股与某个知名的企业没有关系。

第四,海景房,我国的海景房基本都是为了骗钱的,所谓投资海景房,最后都是血本无归。

第五,面向社会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面向合格投资者私下募集的,是不允许面向社会公众的,面向社会公众的私募基金都是骗局。

第六,各种理财名义的非法集资,现在社会各种名目繁多的理财,其实都是非法集资者编制的谎言。

理财是需要理财,但是需要到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去,一次理财被骗,终身的财富就会赔光。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笔者在头条专栏《未来的暴利产业与模式》及《最赚钱的方法和行业》已推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资本运作,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哪些理财方式不能碰?为什么?

现在理财也是热议的话题,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理财,大家最直观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去银行办业务除了定期存款,营业厅里张贴的理财宣传也会引起关注。所以,大家手里有闲置资金的时候不免也会跃跃欲试的想去理财。确实,随着理财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家已经不满足于银行定期存款,而是想办法把财富累积起来。那么在众多理财面前,我们如何做出选择,如何能够让自己避免走进“雷区”,下面简单列举几方面。

首先,缺乏金融知识,盲目跟风的理财方式不可取。很多人除了银行定期存款对其他的理财了解甚少,也没有基本的投资风险概念,往往是理财哪儿人多去哪儿,轻信来路不明的消息和对收益的保证,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不仅收益没有保障,连本金都会越理越少。其次,一心想赚大钱,投机当投资的理财方式不可取。要知道投机和投资是有区别的,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一味的追求高收益理财产品,忽略高收益产品的风险,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把控风险,抱着投机赌博的心态,没有把本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与理财的初衷背道而驰。最后,盲目自信,高杠杆配置理财的方式不可取。比如说炒股,股票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一些人觉得自己经验老道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身份,牛市来的时候失去理智,熊市来的时候不及时止损,最后落得随波逐流的被收割,甚至赔上家产。

奉劝各位,理财是循序渐进的方式,一口也吃不成胖子,稳下脚步从多看多听多了解开始,切不可急于求成。

(晴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