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空间站越大越好吗?未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空间站够用即可。
国际空间站,再过几年就彻底退役了,而我国的空间站,就是太空上唯一的空间站了。
现在看,国际空间站确实比我们的大,长度超过73米,宽度达到108米,里面的加压空间就有900多立方米。这么大的空间站,是经过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质子”号飞船往返30多次,才完成了最后的组装。在建设国际空间站的10年过程中,总共耗资1600亿美元,其中美国独家拿出来1300亿美元,其余费用由俄罗斯、欧空局、日本等国家分摊。这些钱,主要用于航天员往返、轨道维持、给养补给、空间站维护等费用,可见,维持一个国际空间站正常运转的费用,耗资巨大。
特别是在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美国的航天员如果要上国际空间站工作,都需要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成本就更高了。
我们的空间站,是我们国家独立建设的,考虑到了实际需求和运营成本,在可发展的前提下,兼顾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规模,没有必要一定有比国际空间站大,这不是靠攀比,要的是空间站的实用。
我们的空间站,完全是独立自主设计,所有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
另外,空间站是组合而成,只要有接口,或者是以后连接的舱室带有接口,都可以根据需要而加接舱室,现在可能看着比较小,随着不断的建设,舱室也会越来越多。明年就会有两个舱室对接,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多的舱室对接上去?关键还是要看需要。
实事求是的说,我国还不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办任何事情,都需要量力而行。盲目攀比,好大喜功不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也不会在这方面上当受骗。不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小一点,需要了,就继续对接。
国际空间站是大,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目前打算将其放弃报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么多国家联合投入,都难以承受,我们也不会盲目的求大求全。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未来的太空,我们的空间站独领风骚,并且一定会越来越雄伟壮观。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中国空间站从整体规模上看比国际空间站要小的多,但是空间站内部可供使用的空间,和国际空间站内美国、欧洲航天局以及日本三个舱段之和差不多,所以我国空间站并不小!
神舟十三号已经发射十多天时间了,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航天员正按照既定规划,有序的进行着空间站建设和验证工作。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我国空间站有望在2022年底建成并投入正式运营。
而国际空间站服役时间早已经超过了设计年限,虽然还能继续运营,但很多零部件已经老化,预计2024年前后会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在轨运行大型空间站。
很多朋友可能比较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空间站既然是后来建设的,为什么建造规模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是资金不足还是技术有限?我们来分一下这个问题。
1、中国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小多少?国际空间站是以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为主导,16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建造运营的大型空间站,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空间站以桁架为主轴,各个参与国家的舱段挂靠在桁架上,面积最大的是16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在110千瓦左右,能够为空间站各个国家的舱段提供运营所需的所有电力。
国际空间站总长109米,宽88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空间站内部空间总计约为1200立方米,总重超过了420吨,这简直就是座庞然大物。
也正是因为规模庞大,美国和俄罗斯从1998年开始建造,到2010年建设完成,前后一共耗时十多年时间,实施了30多次大型火箭发射,才把各个舱段以及组装所需的零部件,全部运送升空。
相比之下,我国空间站就要小的多,目前已经在轨的舱段是天和核心舱,这是航天员在轨生活的主要舱段,舱内配备了完整的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今后还有两个实验舱将分别发射升空,承担主要的太空实验任务。
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一共有110立方米,这跟一个套内面积40平米、房本面积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大小。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对接完成之后,我国空间站的总重量将达到100吨出头,这在整体上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光重量就相差320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太小呢?其实不是的!国际空间站虽然大,但它是16个国家共同参与运营的,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分摊之后所能使用的空间并不大,哪怕是占主导地位的美国舱段,其空间大小都没有我国空间站的可利用空间大。
所以说从,整体规模上来比较,我国空间站比较小,但从单个国家可利用空间的大小来看,我国空间站拥有绝对优势。
2、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接下来看看我国空间站为什么不造那么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1、节约成本
建造空间站是需要花费高昂成本的,不仅前期研发费用高,而且建成之后的运营阶段,每次发射任务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
国际空间站从研发到建成,再到运营至今,16个参与国家先后一共花费了1600亿美元,这对任何单独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而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成本考虑,在满足太空实验的前提之下,建造一个大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空间站是有必要的。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空间站包括研发费用在内,初步预计需要500亿人民币,虽然也是一笔巨款,但相比国际空间站的费用不值一提。
当然了,空间站建成后全面运营阶段,还会产生一些运营费用,但整体上比国际空间站要少的多。所以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节约成本是主要原因之一。
2、够用就好
建造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研,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的太空上,空间站内可以长期保持微重力环境,这在地面上是无法做到的。
我国建造空间站,当然也是为了进行各种太空实验,验证生物在失重环境下的生长繁衍,研究人体在太空环境下的变化,还有太空医疗等前沿科技。
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三个舱段一共将安放16个实验柜,其中天和核心舱安放4个,两个实验舱分别安放5个和7个,大部分太空实验都将在这些实验柜里完成,这些实验柜完全够用了。
从航天员生活空间来看,天和核心舱配置了工作区、生活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完全足够3位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空间站建成之后,又会增加两个实验舱,届时在轨轮换都不成问题。
所以说,无论是从科研方面考虑,还是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上看,我国空间站的大小完全够用。
3、我国空间站有哪些优势?由于我国空间站建造时间比国际空间站晚十几年,这让我国空间站拥有后发优势。也就是说我国空间站使用的各种零配件要更加先进,拥有更多的优势。
比如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国际空间站只有15%,而我国空间站达到了30%,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虽然小一倍,但发电功率跟国际空间站是一样的,都是100千瓦左右。
另外,国际空间站是16个国家参与建造的,涉及国家众多,这让它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先后花了10年时间才完成。而我国空间站是完全独立自主研发运营的,在发射任务更加紧密,建造过程也更加可控,建造速度也就更快,预计明年就可以建成。
除此之外,中国空间站装配的各种望远镜的性能参数也都是当前航天器上最先进的,中央电脑的性能也远远超过了国际空间站。所以说,我国空间站相比国际空间站而言,具有后发优势和独立自主的优势。
4、结语我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建设与验证的关键阶段,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将用六个月的时间,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任务。
至于我国空间站为何不建造那么大,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了,中国空间站是我国独自拥有的空间站,可使用空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空间站舱段都大。
关于这个话题就介绍到这里,读者朋友们还有其他问题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国际空间站是集16个国家力量建造的吨位420吨,平均每个国家占有26%左右,而我们的空间站只有一个国家力量建造的,重量有100吨,比他们更加牛逼,我们这边可以自由发挥,不用担心其他国家排挤,我们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建造空间站,在世界上国家没有几个能做到。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国际空间站是16国共同建成,共同使用。
中国目前只有自己家使用,加上二十年来电子元器件有了质的提升。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首先是建设成本太高,其次是避免资源浪费,够用就行。按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计划,空间站主体结构仓段由我国设计建造,其他扩展仓段或结构将由其他合作成员国建设。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国际空间站建造出发点是好几家用,好比过去四合院几家合住,小了,根本无法运作。我们的空间站,自己用足以够用,尤其建造年代差距大,傻大笨粗。我国用的是更现代化办法建小而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