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除湿”,是空调的一个辅助功能,但是,很多人都说,“除湿”功能不能经常使用,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压缩机!
真的是 这样吗!既然是空调设计了这个功能,为什么还会能损坏压缩机呢?
一,空调的制冷,就具有除湿功能。
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室内机蒸发器的温度较低,当空气流经蒸发器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气遇冷就会凝结在蒸发器上面,蒸发器上面凝结的水越来越多,就流到接水槽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所以,我们看到在空调制冷时,排水管会有水流出来,这些水,就是室内的湿气凝结出来的。
所以有经验的人在长时间使用空调的过程中,都会适当的开窗换换空气,以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
二,既然制冷就可以除湿,为什么还要单独设计一个“除湿”功能?
制冷,是空调最基本的功能,是天气炎热时,为室内防暑降温来使用。但是,很多时候天气并非十分炎热,并不需要空调制冷,但是室内的空气却很潮湿,令人难以忍受。或者是一些对室内湿度要严格的场所,比如一些科研单位,或者保管重要文物的房间等,都要求控制房间的湿度。当遇到梅雨季节,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房间湿度过高时,就要通过除湿来调节室内的湿度。这时候就是空调“除湿”功能的用武之地。
三,空调长时间开启“除湿”,会损坏压缩机吗?
首先要告诉大家,空调长时间开启“除湿”,并不会马上损坏压缩机,但是肯定会对压缩机的寿命产生影响。
我们先看看空调“除湿”的原理。
当空调开启“除湿”功能的时候,空调会根据当时的室内温度,自动设定一个略低一点的温度,室内机的风扇,也会降到最低转速。这主要就是为了让室内不会有明显的降温。或者说,“我”空调现在只是除湿,并非是给室内降温。
在“除湿”功能下,流经蒸发器的湿气会在蒸发器上面结霜,当结霜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空调会自动转为制热模式,蒸发器上面的结霜会迅速融化流出室外。然后蒸发器又重新“制冷”,继续结霜,然后再制热化霜,如此反复,室内的湿气就会很快排出。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所谓的空调除湿,实际上就是压缩机不断的启停,不断的变化制冷制热模式的过程。我们先不说这样的工作过程会不会更多的耗电,单说这不断的启停和压缩机不断的转换工作模式,对压缩机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家庭,偶尔遇到潮湿难耐的天气,开启空调除湿,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偶尔长时间的除湿,比如一晚上都是让空调在除湿,也看不出对空调怎么样。但是,我们还是不建议空调长时间的使用“除湿”功能,因为作为我们普通家庭,总是希望空调能多用些年头,是吧。
四,如何正确使用空调的“除湿”功能?
1,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尽量不要自己选择温度,因为空调在“除湿”状态下,会根据当前室温,自动设定温度,不要人为的干预。特别是不要过低的来设定温度,人为的设置过低温度,压缩机会“感觉”不堪重负。
2,尽量不要长时间除湿,一般除湿1--2小时即可,原因上面已经介绍了。
3,如果长时间除湿,中间有要适当的开开窗户,因为过分干燥,对呼吸系统没有好处。
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有的人说空调开启除湿比开启制冷更省电,也有人说空调除湿模式会对压缩机产生损坏。这么神秘的除湿模式,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不妨来详细探究一番。
除湿模式原理其实除湿模式与制冷模式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降低室内机上蒸发器的温度。不同的是,制冷模式是利用风把蒸发器上的低温吹到室内;而除湿模式则是让室内高湿度的空气接触到低温的蒸发器,产生冷凝水并顺着冷凝管排走,达到除湿的目的。
换句话说,制冷模式也能除湿——所以我们长时间呆在空调屋里,难免口干舌燥。除湿模式也能制冷——所以有人觉得夏天开除湿模式也挺凉快。
区别是:制冷模式为了加速室温降低,会开启较大风量;而除湿模式为了防止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再次蒸发,会关闭室内机风扇。
除湿模式省电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都需要设定温度,不同之处在于,制冷模式设定的是室内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压缩机才会停机。而除湿模式设定的是蒸发器温度——当蒸发器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压缩机就会停机。
很显然,除湿模式需要制冷的面积更小,可以更快达到目标温度,让压缩机停机。压缩机运行时间短了,耗电量自然就会低。
除湿模式损伤压缩机当室内温度升高后,空调蒸发器的升温速度也会提高。于是工作状态就成了:蒸发器温度很快,停机;蒸发器温度迅速升高,启动压缩机……就这样频繁、多次启动压缩机,不仅不会省电,还会对压缩机的寿命产生影响。而且室内温度越高,这种问题就越明显。
一般来说,“除湿模式省电”在室温30℃以下会比较明显;“除湿模式损伤压缩机”在室温40℃以上会比较明显——在30℃~40℃之间,除湿模式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省电效果非常有限。
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空调除湿和制冷其实效果原理一样的,只是目的不一样,制冷也在除湿,除湿也在制冷,除湿时间久了会损伤压缩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制冷模式: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低温液态冷媒进入室内蒸发器压力减小冷媒气化吸热,风机吸入空气流经蒸发器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露聚集后流出。制冷的温度和风速可以调高或者调低。温度是靠压缩机启停(定频空调)或降低频率(变频空调)来控制的。
除湿模式:以去除水蒸汽为目的,低温液态冷媒进入室内蒸发器压力减小冷媒气化吸热,风机吸入空气流经蒸发器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露聚集后流出。空调按照自动设置的低温度和低风速模式运行,定频空调压缩机会反复启停,变频机一般压缩降频运行不会停机。
有人认为压缩机反复启停对压缩机损害大,现在压缩机技术非常成熟,不管是除湿还是制冷压缩机的启停就是正常的损耗,像现在普通冰箱的压缩机一年365天反复启停一样耐用,除湿制冷是空调机的一个正常使用的功能,不存在容易损坏压缩机的说法,不用去担心这个问题。相比压缩机,变频空调的变频板故障更高,特别是长时间处在高频段(即压缩机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状态)和电压不稳的地方故障更高,变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温度不要设置太低尽量少用超强模式。有人说“开除湿模式给房间降温既省电又凉爽”的说法纯粹瞎扯,这都是不懂空调的门外汉说的话不可信。
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大家好,我是奇葩装修工,专注于为您解答装修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记得关注我,装修不走弯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空调的二种模式,一种是制冷模式,一种是除湿模式。
制冷模式是以降低空气温度为目的,同时达到除湿的作用。
而除湿模式是以去除屋内水蒸气为目的,同时达到降温的作用。
所以用制模式除湿和用专用的除湿模式除湿二者的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空调开启之后,使得空气中水汽遇到低湿的空调蒸发器附着在上面就会凝结成水,再通过积水管道排出室外。
既然制冷与除湿原理一样,为什么空调还要特意加个除湿模式,直接用制冷模式就不行了吗?
1、如果室内湿度大于70%的话,普通的制冷模式并不能达到完全的除湿效果,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只能用专用的除湿模式才能达到快速除去湿汽的目的。
2、在制冷模式下,很多人为了让房间快速降温,把温度设定的很低,然后吹出的冷风特别强劲,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是很容易生病的,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感冒、肚子痛等身体不适的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房里呆久了特别容易得空调病。
而除湿模式是按照自动设定的低湿度和低风速以除湿的目的达到降温来运行,这样吹出的冷风让人感觉比较舒服,相对来说对人体没什么伤害。
3、如果温度太高的话,除湿模式很难快速达到降温的目的,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像夏季的白天温度都比较高,有的地方可以达到40多度,用除湿模式就不如用制冷模式降温来的快,但是到了晚上温度降下来之后,二者的制冷效果就差不多了。
所以说虽然二种模式都能达到制冷的目的,但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设置不同的模式。
那么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可能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空调开了除湿模式之后,空调会频繁的启停压缩机来保证室内的湿度,这样就会觉得是不是对空调的压缩机造成损害呢。如果说没有一点损害那是忽悠人的,但是这种损害可以说是很小的。就像前面分析的一样,除湿模式让人体感觉比较舒服,而长时间开着制冷模式,特别是对着冷风口吹,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你觉得哪种选择更重要呢?我相信大家都能算明白这个帐。
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不建议整晚开启空调除湿模式,频繁启动压缩机对空调寿命有影响。
一、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亲自做的试验。
我家客厅面积大约为15平方米,白天室外温度为35℃,室内温度为29℃。
1、先将空调设定为“除湿”模式,大约15分钟后,室内温度慢慢降了下来,并稳定在26℃;
2、关闭空调,等待室内温度回升至29℃后,再次打开空调启动“制冷”模式,温度设置为26℃,不到10分钟后,室内温度降了下来,并稳定在26℃;
经过多次测试,我发现:空调的除湿功能确实能够达到制冷的效果,而且在体感上与制冷模式没太大的区别,但是除湿模式在制冷效率上要远远低于制冷模式;
那么,除湿模式到底能不能代替制冷模式?长时间启用除湿模式会不会对空调有损害呢?
二、空调除湿模式与制冷模式的原理,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实除湿模式与制冷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制冷的同时在除湿,除湿的同时也在制冷。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
1、除湿模式的原理:开启除湿模式后,潮湿的空气接触蒸发器,产生冷凝水,并顺着冷凝管排走,达到除湿目的,同时局部降温;
2、制冷模式的原理:开启制冷模式后,蒸发器上的冷风吹向室内,实现大面积降温,同时除湿;
3、两者的区别:制冷模式下,室内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压缩机一直处于启动状态,出风量大;除湿模式下,当蒸发器达到设定温度后,压缩机停止工作,为防止冷凝水再次蒸发,空调会关闭风扇,出风量低,制冷效果差;
由此可见:除湿模式下,除湿的同时实现了小面积降温,蒸发器的温度变化快,如果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会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从而影响空调的寿命。
然而,是不是压缩机运行时间短了,耗电量自然就会低呢?
三、除湿模式开启一整晚是不是更省电?
假设在同一时间段内:
制冷模式下,空调用2度电,产生了6度的冷量;
除湿模式下,空调用1度电,产生了1.5度的冷量;
表面上除湿模式少用了1度电,其实不然,如果维持房间在一定的温度下,需要6度冷量的话,那么制冷模式只需2度电,而除湿模式却需要4度电。
小结:不建议整晚开启除湿模式,一方面是频繁启停压缩机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与开启制冷模式相比,也未必能省电。
空调除湿可以开一整晚吗?会对空调有哪些损害呢?
【第一百五十七期:海尔有识芝士】
对压缩机:如果室外温度很高,而空气很干燥的话,就不要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以免损坏压缩机,一般室外温度高于40℃,就要用普通的制冷方式运行。
对身体健康:如果天气炎热,空调混度本来就小,还一直使用除湿模式,那么会让人皮肤干燥,容易眼睛、嗓子疼痛,不利于健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