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现在,全国的老旧楼房改造,已经进行了若干年,总体来看,就是外墙保温、楼道粉刷、旧门窗更换等,还有些地区结合天然气安装,对老旧的燃气管道进行了改造。另外,很多地方的老楼,也加装了电梯。
不过,这些改造,虽然对城市美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老旧的预制板楼房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虽说有些楼房加装了电梯,但是由于廊桥在设计上考虑不周,老楼的墙体安全,又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因此,老楼加装电梯,也受到很多人的质疑。
我认为,对于老旧楼房改造,具体楼房要具体分析,那些建筑质量良好,能够满足目前的安全规范的老楼,可以继续按照原有方案进行改造。但是对于年代超过40年的老预制板楼,或者是虽然不到40年,但是建设质量有明显问题的预制板楼,就应该推到重建,确保居住安全。确实不能推倒重建的,加装电梯需要慎重。
诚然,一栋楼,像现在这样普通的改造肯定会比重建省钱,但是,如果真的对一栋问题较多的老楼进行彻底改造,也不见得能省多少。更何况,一个彻底改造工程,要比推倒重建麻烦很多,所以就有内行人说 : “宁可新建一栋楼,也不改造一栋楼”,就说明了老楼的改造有多么的难。
首先,老楼彻底改造,居民的安置问题,安置到哪里?怎样安置?多长时间回迁等?这笔资金也不是小数。老楼改造的设计需要时间需要钱,空心预制板的加固加厚、圈梁的加宽加大、承重墙的加宽加固、外墙的加固等等,具体施工难度都很大,各种不可遇见的情况层出不穷,真正要想达到目前框架结构楼房的强度,不是不能,就看你想花多少钱了。
这样一看,真正的改造加固,并不会比重建一栋新楼要便宜多少。更何况,改造的再好,老楼的户型,狭窄的楼梯间,低矮的层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老大难。
与其这样,倒还真的不如重新整合各种资源,推倒重建,至少可以几十年不再出现危房。
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拆除预制板楼既要算经济帐更要算政治帐
拆除重建肯定好!建筑安装工程费毕竟是小头!与各级政府旧改投入资金、加装电梯补贴相比,即使略有増加,也非常有限。现从几方面阐述:
1.预制板老楼不抗震防震。老楼是预应力空心板,砖混结构,无论是结构強度、性能与抗震性能都严重达不到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标准。预应力空心板早已被禁止使用,优先釆用现浇板,砖混结构基本被框架结构所代替。7度区砖混住宅只能建5层,8度建3层。原来2001年前砖砌体不低于75号砖25号砂浆,现在要求不低于100号砖75号砂浆,提高了50%左右。原来不设或少设构造柱,现在仅楼梯间要求设8个。根据抗震烈度,原来6度区砖混结构基本不设防;原来圈梁少设、不设,或隔层设置,现在层层设置。原来活荷载1.5KN/㎡,现在提高了33%,为2.0KN/㎡ 。承重更安全了!想一想,比一比,老楼安全吗?
2.拆除重建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原来各地的抗震设计烈度现在均有所提高,现在像上海,杭州,苏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先后由6度提高到7度。新的住宅结构往往是框架结构,高层是剪力墙结构,适应新的抗震对应烈度(各大中城市新的地震烈度基本上都是提高1度)。真正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最重要!
3.建筑与设备:老楼空心预应力板,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耐火等级附录,只有现浇楼板的1/5左右,防火性能差,达不到三级耐火极限1小时标准。老楼平面布局很不合理:厨卫间偏小,不能满足家用电器的布置;各专业管线已经老化,布置不合理,当时的设计标准,例如強电线径很小,不满足家用电器要求,存在火灾隐患。原来基本没有弱电系统,智能设计。新建房子,均按现行规范设计,建筑节能,外墙保温,铝合金节能断桥中空玻璃窗,为你节约不少夏天制冷、冬季制热的电费。隔音标准提高,有的住宅绿色低碳,设计了地暖。
4.小区环境:老旧小区停车位少,绿化率低,汽车基本停在地面,汽车尾气造成小区空气质量、环境质量差。小旧重建,必然合理规划,设计地下室,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好,汽车入地下车库,増加配套设施,提高绿化率,美化环境。
5.无障碍:新的结构按新的建筑方案,电梯会按住宅设计标准设计,整体化考虑,既满足结构要求,也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电梯与楼梯相邻,实现交通便利,小区人车分流,无障碍到达楼层。
6.老楼加装电梯,对老结构肯定有影响,消防、防火上有影响,对楼梯疏散通道不如加装前通畅。电梯井道竖在大门口,与原建筑风格迥异。半层入户无法到达楼层,还要爬楼梯。普通电梯不防水,不防火,不防烟,钢架结构,简易外装饰,寿命岂能与室内安装的正规电梯相提并论?不过是聊胜于无而已!再说加装电梯,电梯本身费用大约占1/4不到吧?大部分是管线移位,増加动力线,井道钢架,连廊等费用。电梯使用比较经济的是一台电梯供30~60户,最多不超过70户,运行经济,各种费用(电费,维保,检修,安检,更换零部件,旧更新)。一梯只服务几户,既不经济,也不节约。没有正规物业管理维保,出现运行与安全事故,谁也负不了责。
7.综合以上所述,拆除重建是唯一正确选择。浙江省已经决定对 2000年之前的预制板砖混结构,有安全隐患的拆除重建。北京市在旧小区整治工作手册中也有拆除重建内容。拆除重建,原则上不増加新的户数。浙江省提出:让人民群众搬得进,住得起,有安全感,幸福获得感。当然,拆除重建,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费税优惠,资金支持;可以把政府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支持加装电梯的资金投入进去,利用市场化运作,达到消除结构隐患,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有幸福感,满意感!
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哈尔滨当下正在改造老旧小区,也就是墙体贴点保温板,其实作用并不大,危房性质没变。此外,老楼加装电梯实在没必要,老房全部为预制板结构,抗震等级极低,若有地震发生,群死群伤是必然的,希望哈尔滨政府能多向浙江学学,为人民安危着想,联合各开发商共同全面改造二环内的所有老旧预制板结构的小区,彻底改变哈尔滨的城市面貌。
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旧房改造看似少花钱,实则浪费,过几年还得拆掉。
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国家投入资金实行旧房改造,大多是在墙面加个保温层,外墙再刷层涂料,窗户更换成铝合金或钢塑的,再按个单元门,基本上就是这个样。
这对于房屋的外观、密闭、保温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但对于房屋的安全性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旧房中很多房屋是砖混结构,楼板并非是现场浇筑的,而是用预先浇铸好的楼板一块一块拼起来,估计5级以上地震,住在这样的房子内就极不安全,对于这类房屋再怎么改造维修,安全问题都没法解决。
我觉得老旧小区的改造确实非常重要,但更迫切的是要尽早拆除重建有巨大安全隐患的预制板房。许多预制板房,楼层还不底,有六、七层高的,还没电梯,上下楼极不方便,更关键的是,住在里边的人很没安全感。
不知道房屋管理部门对这些楼房进行过排查没有?有没有相应的拆迁重建规划?这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应该加大加快这类房屋拆除翻建的资金支持力度,未雨绸缪,出了事故再查改就晚了。
国家拆除预制板楼房的资金与全国旧房改造相比哪个资金投入更大?
老旧楼房加电梯,是短期行为,虽有一时之快,但更有长远之忧。一是添加了楼房设施,增加了旧楼负担,造成安全隐患。二是增加了占地面积,减少了居民活动空间,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三是弃管小区电梯使用收费难维修难。四是由此造成上下楼住户诸多矛盾。五是电梯使用振动可能导致预制板松动移位,出现安全问题,减少楼房寿命。六是搞不好劳民伤财,则不如依原来拆迁政策稳步推近。七是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国梦和人民愿景计,应拆旧建新。虽不能一劳永逸,也足以长治久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