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砖混结构的楼房,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整个建筑是以红砖“三七“外墙和“二四“房间间隔墙为主来承重,再配以圈梁和构造柱辅助。

楼板,除了卫生间是混凝土浇灌的以外,几乎全部采用空心预制板拼搭而成。

这种楼房的优点是建设周期短,施工相对容易,费用低,保温隔热等。缺点就是楼房的整体性差,房间小,不能重新分割房间,折旧年限相对较短等。

应该说, 砖混结构的楼房,国家也有相应的建筑施工规范。如果是专业建筑设计部门设计,严格安装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使用50年以上没有问题。

但是,在80--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很多农村包工队涌进了建筑市场。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以大大低于正常预算的价格,取得了承包权。有的甚至几次转保,更加压缩了建筑预算。这样的建筑,其质量可想而知。

90年代,还有过建筑钢筋卸车时,从车上扔下来居然摔断了的新闻。买的红砖,只买最便宜的,这种红砖,不要说砌墙,放置一段时间,就开始风化剥落。

举个例子,本来需要100万造价才能建设合格的楼房,用了大大少于100万的造价就建筑好了,这样的楼房质量难以保证。

反观在70--80年代前后的楼房,这些楼房基本都是正规建筑公司建设的。这些建筑公司,严格安装施工规范施工,其建筑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值得信赖。

但是,在农村承包队低造价的冲击下,兢兢业业的正规建筑公司败下阵来,最后甚至倒闭。他们留下来的楼房,很多至今依然没有质量问题。

但是,那些靠着极低造价建设的楼房,经受不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三四十年就出现质量问题,远远达不到砖混结构的楼房要求的50年折旧年限。

这些楼房,就是题主所说的“不堪一击”的楼房。而几十年不变的楼房,正是老建筑公司所建设的,是那些靠低造价冲击建筑市场的承包队远远无法相比的。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您好,乡墅建房谢工为您解答:

随着我们国家多地区地震灾害的发生, 也让大家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有些地区同样都用的砖混结构,有些可以抵御灾害,有些却不堪不击呢?是施工上出现什么问题了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

要的问题肯定是出于施工方面,但别的方面肯定也逃不了干系,比如:

1、基础

大家都知道基础是房屋的根基,重要性不需多说,但遗憾的是,现在的农村还有很多人采用老式的刚性基础,直接用三合土、毛石或者红砖砌筑,省钱是真但是要命啊!

那有些人会杠啊,为什么以前的农村同样做的土坯房这种基础,几十年都没事呢?

请各位仔细想想,以前的房子都是土坯、木头还都是小平房的构造,这些材料自重多少?而现在盖房子,有几人会选择盖小平房?会选择木质的屋架?又会用轻于红砖、混凝土的土坯砖?

随着层高的增高,材料的变重,房屋的变大,基础难道不用进化吗?

现在砖混结构的基础应该是这样的,或者更进一步,加上地圈梁。

2、构造柱

除了基础,对于砖混结构房屋来说构造柱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构造柱的作用并不是承担竖向 荷载而是抗击剪力,抗地震等横向荷载,为了加强这方面能力,构造柱上下要与圈梁连结牢,中间还要通过马牙槎、拉结筋与墙体连接牢固。

像楼梯间休息平台、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5米的中间部位都必须设置构造柱,这是构造柱的最低标准。

近年为提高承载力或稳定性又不增大截面尺寸,构造柱不再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是按需要设置在墙体中间部位,室内墙体相交部位以各节点。

3、圈梁

圈梁一般是和楼板同时浇筑的,每层都要有一个封闭的圈梁,基础也要有个地圈来那个,不仅限制了墙体的开裂和位移,同时与构造柱、楼板也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在里面不仅有砖墙、混凝土刚性,还有钢筋的柔性,刚柔并济,整个房屋抗震性会大幅度提高。

4、砂浆与钢筋

一般水泥砂浆设计强度都是M7.5,砂浆试配时各材料用量比例为,水泥:砂:水=100:593:108。

钢筋则按照结构配筋图规定做法、大小施工,但农村施工队大部分看不懂结构施工图,一般根据经验做,构造柱、圈梁主筋用螺纹钢,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楼板钢筋网片也用螺纹钢,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50mm,箍筋用光圈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

你家房子为什么没有别人砖混房固定,可能就出在这4点上喔,赶紧一一对应一下吧!

更多建房知识,欢迎点击头像关注本号。每天更有自建房晒家、别墅自建房图纸分享。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出现这种问题是有可能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

1、天冷结冰水泥和混凝土都怕冻,如果一个楼冬季施工会降低质量,变成豆腐渣工程。

2、偷工减料,水泥不按比例配置,用不合格的水泥和钢筋等,都会使工程不合格。

3、地基基础没有处理好。

4、不按国家规定施工。只顾利益不顾质量。

5、对当地环境不了解,不符合当地环境要求。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涉及到施工规范的问题,也是目前农村自建房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下农村建房,80%的人用的是砖混结构,在这80%的砖混房中,又有80%是不符合施工规范的。

农村大部分的施工队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都是采用所谓的“土方法”。加上业主也想省钱,所以导致大部分房子都不符合规范,尤其是在一些非震区,大家对于房屋结构安全并不是特别上心。没有圈梁、没有构造柱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地基埋置深度不够、用预制板做楼板的,看得是令人直流冷汗。

虽然砖混结构的安全系数不如框架结构,但如果按规范施工,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房屋的寿命也会大幅度提升。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砖混结构的施工规范,也是农村建房时经常出错的地方。

1、基础施工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要是不稳,房子的安全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基础施工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基槽开挖→浇筑垫层→扎条形基础钢筋→立条形基础模板→浇条形基础砼→砌砖基→扎地圈梁钢筋和构造柱插筋→立地圈梁模板→浇地圈梁砼→拆地圈梁模→基础填土→构造柱钢筋绑扎→砖砌体砌筑→支模→浇筑混凝土→(屋)面梁板支模→楼(屋)梁板钢筋绑扎→楼(屋)梁板浇筑混凝土。

着重要讲的是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深不小于当地冻土层的厚度,应该要挖到冻土层以下50厘米。如果将基础放在冻土层上时,土的冻胀会将基础抬升,气温回升冻土层解冻后,基础会下降。这样,建筑物周期性地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导致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的还会引起墙体开裂,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

地基还必须挖至老土层,土质应均匀一致,农村自建别墅,基础挖深一般在1.8米左右,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降低基础埋置深度

2、圈梁

圈梁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提升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避免和减小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的开裂。但农村很多时候建房都没有圈梁,不知道是业主为了省钱,还是施工队为了施工方便。

圈梁一般应在安装楼板的下边沿承重外墙的周围、内纵墙和内横墙上,设置水平闭合的层间圈梁,如果圈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部,可兼做门窗过梁,一举两用。

3、构造柱

构造柱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构造柱的作用是非常明显。

构造柱的主要施工步骤: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砂浆拌制→砌筑砖墙→构造柱钢筋绑扎→构造柱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

基础、圈梁、构造柱在砖混结构安全中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农村建房时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但除了这三点之外,施工人员的手艺、承重墙体的材料选择,也会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例如有些房子墙都砌歪了,用空心砖做承重墙,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

农村建房,选择一个靠谱的施工队非常关键。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为什么同样是砖混结构,有些房子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第一原因是原材料的问题:房子所用材料不合格,房子的质量也就不合格,比如:过火砖或者欠火砖的抗压强度和弯折强度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假如房子用上这样的材料,后期会出现裂缝或者墙体脱落等严重质量问题;再比如:过期的水泥,过期的水泥需要重新检测后根据检测的性能来使用(通常是降级使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就是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还有就是钢筋材料不合格,钢筋是建筑的“筋骨”,假如其不合格可想其后果多么严重,也许平时看不出来,一发生地震钢筋就会脆断,房子顷刻间倒塌根本没有逃生的时间。

第二个原因是地质问题:假如房子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松散地质或者岩层破碎等工程地质,但又未进行地基处理,房子建好后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子产生沉降裂缝或者倾斜甚至倒塌。所以在建房子前要对地基进行勘察,对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后采用合理地基处理措施或者采用合理地基基础型式。

第三个原因人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或者工人的技能水平低下或者责任心不强等都会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四个原因是环境的影响: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暴雨、暴雪、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样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已大大超出建筑设计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发生类似这样的灾害,建筑出现不可预见后果也是正常的。

第五个原因是装修时破坏了承重构件:就以前几年发生的一起灾难事故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那是一处民宅,房子的主人经营一家饭店,为了增大房子空间容纳更多的顾客,房子的主人擅自将承重墙全部拆除,一户家人在那个饭店办理婚宴酒席,房子的预制楼板全部掉了下来,当场砸死几十人。所以装修时一定请专业人士帮着看看哪些可以拆哪些不能拆。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

砖混结构的房子,使用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设计、建设用料、所处环境、保养维护等方面。

首先,从结构设计方面来说。

原来的砖混结构房子,就是以夯实的素土为地基、以普通砖墙作为承重结构,这样的房子从抗震性及安全性来说,都是有短板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砖混结构都是设计成有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和圈梁了,甚至部分砖混结构的房子都有独立基础。这样的房子,抗震性、安全性、耐久性等都大大的提高了。

其次,从材料上来说。

原来的砖都是土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砖,这样的砖,最主要的优点是取材方便,价格便宜。

而现在的砖混结构所用的砖都是混凝土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灰砖,这样的混凝土砖,优点是耐久性和抗冲击性都很好。

原来的砖混结构砌筑用的是泥浆,这种泥浆的主要成分是土、水、麦秆等。而现在的砖混结构砌筑用的是专用砌筑砂浆,这种砂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泥、沙子、水及外加剂等。

最后,从所处的环境来说。

处于温和干燥环境中的砖混结构房子,使用寿命肯定比较长。而处于酸碱腐蚀环境,或多雨的环境,或地震频繁的环境,或工业震动的环境中的砖混结构的房子,使用寿命肯定比较短。

其实,如今的多数建筑中,以砖墙作为承重墙的房子是越来越少了。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砖墙只是作为隔墙,或者外围护墙而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