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盐,网上传说中“中美合资经营”有必要吗?是谁批准的?

我认为,盐,没必要,也不可能中美合资经营。

盐,和粮食一样,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对盐和其他涉及民生的物资进行管控。而在我国,盐更是历朝历代所高度重视商品之一。

盐是一种廉价商品,但是因为人口基数的庞大,仍然是国家的一条重要经济命脉。

在中国古代,盐的重要作用等同于粮食,经济价值甚至要比现在的石油还要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盐是农民为数不多的需要用钱来购买的生活物资。

而在中国古代,产盐的地方也不是很多,政府管控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盐也历朝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从古到今,中国政府都在推行一个既定政策,就是盐的专卖制度。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政府规定,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不达标就是劣质盐。食用盐加碘,更可以防治很多疾病。

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必须物质,特别是在维护神经系统正常运转和肌肉的正常兴奋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民生中有如此重要作用的盐,如果国家不控制,任由个别商贩粗制滥造,或者囤积,其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对于盐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国家的税收都有好处。盐也属于矿产资源,生产不需要很大成本,如果任由私人开采,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价格也不会控制,这样对于社会也是一件很棘手的问题。

国家管控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价格统一,不能由盐贩子随意涨价,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盐,不能和外国合资经营,更不能和美国合资。美国政府历来对中国不怀好意,特别是近些年,更是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如果这么重要的民生物质的生产权,哪怕只有一部分落到美国手里,都不知道他们会使出什么想不到的坏结果。

因此,盐绝不能和外国,尤其是不能和美国合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