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我说说看法,如果是4--6层的楼房,或者是小高层,那第3层可以说是最好的楼层。但是,如果是高层住宅,你买了第3层,并且周围还有很多的高层住宅,缺点相对就会多一些。
下面我就说说高层住宅买了第3层,都有哪行缺点和优点。
一,先说说高层住宅买了第3层的缺点
1,高层住宅的第3层,大多采光不好。高层住宅,往往都是好几栋一个楼群,如果是在楼群的中间,你的四周全都是高楼,3层就会严重遮光。虽然也会有一定的日照,但是和上面的楼层相比,要少很多。
2,通风不好,高层住宅的第3层,是属于很矮的楼层,通风由于其它高层住宅的遮挡,通风效果远不如上面楼层。到了夏季,开空调的降温效果也不如上面的楼层。
3,视野受限,第3层,在高层住宅里面,几乎没有视野。人会受到精神压抑。
4,第3层,离地面较近,蚊虫比较多,夏秋季,需要更多的防蚊措施。
5,高层住宅,1--8层,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高度,而上面的楼层,就几乎不会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第3层,也是正在空气污染的范围内。
6,相对来说,室外噪音,马路噪音比较大。
二,优点
高层住宅买了第3层,虽然有不少缺点,还还是有一些优点。
1,如果电梯坏了,住在第3层,基本不影响出行。
2,如果水压降低,第3层几乎不受影响。
3,如果大楼发生火灾,要比其它楼层更方便逃生。
总之,高层住宅,选择8层以上才是最理想,不过,既然选择了第3层,就要尽量多想好处,即便是夏季蚊虫较多,也不过是多买点驱蚊药就是了,也不难解决。这样多想好处,心里就不会不平衡了。
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其实对于高层来说,每个楼层总有人买了后悔的,不光是买第3层的人后悔,为什么呢?
下面会说说:我买房的亲身经历及身边人买房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买高层的每一层都有人后悔高层不光是买第3层的人会后悔,因为每个人都想找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楼层。但现实呢!不是想要的楼层没有了,就是想要的楼层价格太高等诸多原因,就算买到想要的楼层了,当交房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楼层。
上面这个图就是在3楼拍的,视野还是非常有限的,前面高楼和多层建筑都挡住了视线,看小区景观倒是不错。
我买房子的经历2016年我在广东江门和中山各买了一套房,是买来自住的,当时聪明了一把,因为第一次买房,对楼层高度没有概念,先去一个现房楼盘去体验楼层高度,如果你是第一次买房,你们也可以学着这样做。
去看了3楼的样板房感觉太矮了,然后又跑到9层、15层、19层、32层顶楼体验一遍,发现还是高楼层视野开阔舒服,15层的时候看小区花园还可以,到19层看小区花园就有点影响了,但远眺感觉会更好,当到32层顶楼的时候,视野无比的开阔。
后来我买的楼层是23层,因是期房没法上去看,当时我老婆和老爸不想要太高的楼层,最终利弊权衡之下买了自认为最佳的23层,当收楼后才发现23层还是太低了点,应该买28层,才能看到大片的江景,所以我买的23层也后悔了!
↑上图就是我站在我家23层拍的,这个视角还可以,但右边的看江视角就不行了,买低了后悔呀!如下图↓,买28层就好了,当初就是为了考虑能看江景,结果算错了前面公寓的层高。
因第1套房了买的是期房,第2套房子想买个能立马入住的,于是就开始考虑买2手房,看了2个月的二手房,其中有一个是3楼的全新二手房,装修好并未入住还挺满意的,买家具家电就可以入住了,但我到阳台看了一下后就决定放弃了,太矮了,阳台外小区的树都把阳台遮住了一角,这样居住起来太压抑了,还是高层好点。
后来我买了一个总算没有后悔的顶楼15层,15层无论是看小区花园,还是远眺,在这个小区都能达到非常好的视线,并且还有阁楼。
我弟高层买3层的经历2013年我弟结婚后就去武汉买房,当时他买房就买的是3层,主要考虑的是3层就算电梯坏了,走楼梯也可以,3层也不是最低层,他房子我去看过,光线太差了,这也是低楼层的弊端,但实际上2部电梯哪里那么容易同时坏,所以爬楼梯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
他买房后就装修了,后来因为他受够了3楼的视线差,蚊子多,并且楼上总有动静吵的不行,于是他把才住了一年多的房子在2015年卖了,然后又买了32层顶楼,这下舒坦了,视野超级好,也不用担心楼上的动静吵到他了。
我朋友买高层的经历2017年我朋友看我买房后,他决定买房,买房跟他表哥一起去买的,当时售楼小姐说房子已经都被预售完了,只有3层和32顶层还有,让他们选,注意了这里就是一个坑,幸好他们2个都接受不了一个太高一个太矮,就没有买,考虑了一天,售楼小姐说有客户退出了,现在有12层和30层,于是我朋友买了30层,他表哥买了12层。
为什么说之前他们是被挖坑了呢?售楼小姐其实就是把最不好卖的楼层拿来先卖,没想到他们完全接受不了,又想成交,才放出了12层和30层还有房的,这里12楼不高不低,也能让人接受,所以就这样一下子把12层和30层都卖出去了,因跟我买在了同一小区,我去看过他的30层后,真不淡定了,那视野实在是太好了,一望无际的江景视野无任何遮挡,越发后悔我买的23层了,高一点感觉真的好多了,而他表哥因买在了12层,也后悔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结束语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我想告诉你的是很多人会后悔,但不只是买第3层的人后悔,高层的每一层都有人后悔,所以最关键的是看你能否接受目前的3层状态,实在不行就学我弟一样,卖了再买一套,可以参考我买房的经历,祝你能买到最合适你的楼层。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你,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也欢迎分享出来,以供我们共同交流学习,谢谢!喜欢记得关注@尼帝登家居!
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大家好,工作二十多年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来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2018年,我陪弟弟去广州惠州大亚湾买房子,当时看中了一个小户型,非常抢手。但是,销售告知这个户型没有好楼层了,都被别人预定了,只剩下3楼、14楼和顶楼,让我们选一个。
需要说明一下,这个楼栋总层数为33层,临街,一二楼是底商,所以三楼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楼吧。
弟弟和我商量,我首先排除了顶楼。顶楼虽然便宜,但是缺点太多了,冬冷夏热,容易漏水,尤其南方多雨地区更明显。而且,顶楼将来也卖不上价,所以,首先就排除了。
其次是14楼,其实这个楼层按高度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是非常好的楼层,但是,我从广东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广东人好像很忌讳“4”这个数字,当时我们看样板房也发现了,电梯按钮上14其实是“13A”,既然这样,还是不要买为好。所以,14楼也被我们排除了。
剩下就是3楼了,销售一个劲地跟我们说三楼如何如何好,说楼下是底商,所以三楼有个缓台,可以晒衣服用等等。但是,三楼的主要问题是光线很一般,别看这个楼栋临街,但是街对面是30多层的高层,还是影响采光的,加之楼下的商服据说要做餐饮,这样油烟什么的会受不了。至于销售说的缓台,我跟弟弟说千万别当回事:第一产权不是你的;第二,楼上抛物会让你崩溃的。
所以,我们最终没有买那个三楼,虽然价格也挺诱人的,仅次于顶楼。
其实,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如何选择好楼层,采光是第一位的,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3楼一般采光很差,有的房间会比较阴暗,这样的房子住久了,心理会比较抑郁。再说视野也不好,很压抑。
还有,三楼离地面太低,容易受潮湿、蚊虫等现象困扰,这种现象在南方更明显。而且三楼安全性一般,容易受地面噪音影响。
当然,三楼也有不少优点,比如价格相对便宜,楼层低接地气,不容易产生恐高心理,出行便利等等,但是,总的来说,性价比一般。
综上所述,如果有别的选择,买高层最好不要买太低的楼层。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有亲朋好友向我请教买楼的事,有关于选择楼层的问题,我一向推荐十几层,我觉得这对高层住宅来说,通常是最好的楼层,大家认为呢?
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不能购买3楼的房子呢?其实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们都会认为一楼到三楼的房子,基本生活在树冠之下,和地面的距离是很近的,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外面刮着大风,树枝不断的敲打着窗户,简直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可是有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会认为住在底层,心理上会觉得很舒服,就算是电梯坏了,也可以轻松的爬楼,一点都不累,发生意外的话,也能够及时的逃出来。
2.但是要清楚的是,接地气的房子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毕竟一层到三层之间的房子离着地面是比较近的,虽说心理上面得到舒服了,但是低层的空气循环的速度是非常慢的,不仅仅是阴影湿度大的问题,通风也不好啊,对于一些刚装修完房子的人来说,这个时候是最需要通风的,可是低楼层的住户,通风的时间就要更长,还要更晚的入住,还有一些老小区,低楼层还会往上返潮气,这样一来就会吸引很多的蚊虫。
3.还有一点不太令人满意的就是采光的部分,很多人购买房子都比较喜欢选择阳面的房子,不喜欢阴面的房子,所谓阳面的房子就是因为它的采光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进来,可是对于一到三层楼高的住宅,它的楼层本来就低,所以很明显的在采光方面的效果会略微的差一点,视野上面也不是太开阔的,因为大部分的视野都会被周围的建筑,树木挡住了,因此年轻人不喜欢低楼层的房子还是有原因,再有一层的话,还要随时防备有被偷盗的可能。
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我不听家人的劝阻,决定购买了三房的房子,于是家人说了一句,你等着后悔吧!
还没有住进去之前我就后悔了,但是住进去之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其实都挺好的。
2016年刚刚工作三年时间,在近两年房屋的价格上涨速度真的是让我惊掉了下巴,2015年的时候,房屋的价格仅为7000元每平米,短短一年时间房价已经来到15,000元每平米,心想如果再不购买可能以后都买不起房了。
工作的这三年时间,整体收入还算是挺可观的,三年下来除去生活开销以外,有18万左右的存款,在众多同学中也是显得特别有成就感,但是18万面对1.5万元平米的房屋,显然就是微不足道,于是就靠家人的帮助下选择购买房子。
周边几个楼盘由于前一段时间太过热销,几乎都没有剩下好的楼层了,而最近一次开盘的时间也是两个月之后,我还是看了看这几个楼盘,其中有一个89平方的3房2厅2卫,我还是挺喜欢的,心想89平方居然可以做到两个卫生间,那简直就是太完美了。
当时剩下的楼层有3、4、18和顶楼,由于老家那边的习俗,对于4和18的数字都并不太喜欢,顶楼的房子我也知道是比较热,所以就不购买了,于是我决心的选择购买3楼的房子,最开始的时候家人是比较反对的,说3楼的房子比较矮,树木一长起来就会把阳光挡住,房屋会显得比较阴暗。
我也没有听家人的意见,心里想着赶紧买房就好,其实购买3楼的房子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3楼的房屋价格确实是比顶楼的便宜接近500元每平米,89平米计算下来便宜接近4.5万元。房子是买下来了,要差不多两年时间才能交楼。
买了房子不到半年时间就交到女朋友了不知道是房子的影响还是真桃花运来了,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于是就选择出去租房子居住。
现在的房子居住起来太浪费了,于是看了看周边刚好有公寓小区在出租,有3楼、有5楼、也有10楼的在出租中,我决然的就选择了3楼,租金便宜不说,另外我想体验一下居住在3楼里面是什么感觉的。
公寓住进去后,我就感觉自己3楼那套房子真的买错了,瞬间心里就涌出了,后悔没有听家人说的话,因为房子看上去挺阴暗的感觉。
阴暗的环境使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总是缺失一些阳刚之气,住起来的感觉总是差一点意思,就做了一个详细的观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阴暗的局面出现的。
1、房屋朝向
3梯16户的公寓,有8户是朝南边,另外8户是朝北边,而我自己租的这套房子就是朝北边,对于朝向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敏感,于是我进行资料查询才发现,好的朝向首先是南北通透、东南、正南、正东、西南、朝西的房子比较热,朝北的房子冬天比较冷,更关键的因素是朝西的房子并不会太暗,而朝北的房子是最暗的,只有下午5点多的时候太阳才会斜照进来。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拿出购房的户型图观看,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房屋的纵向越宽,朝南的房屋的采光就越好,观看了户型图房屋是朝南向的,有客厅和主卧的房间是朝南的,剩余两个房间朝向都是东向,至于采光是否达到一个理想值,还是要住进去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2、楼间距太窄
两栋楼之间的楼间距真的是太窄了,楼宇之间的楼间距根据相关的标准范围是1:1.2才是合理的范围。
但小区还达不到这个标准线范围内,只有大中午有本能力的太阳,从楼宇之间的缝隙照射下来,还显得房子比较亮。
房屋最光亮的时候是中午的11:00~1:00,这段时间是最关键的,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房屋又会慢慢地变得阴暗起来。
3、房屋空间比较狭窄
45平米的公寓在整体的房屋空间是显得比较狭窄的,虽然层高也有2米8高,但是公寓是没有阳台的,所以在采光这方面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打折。
房屋内的装修风格也是比较偏向于工业风的感觉吧,总体感觉装修还是偏灰蒙蒙的,在种种原因的组合下,最终导致整体的光线是非常的暗淡,即便是到房屋里面开灯也感觉灯的亮度和自然光的亮度是有所区别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居住了一年时间,心里还是有一点后悔自己购买3楼的房子的,如果真的这么暗,怎么居住一辈子。
终于迎来了交流的日子,当天8:00就到达了小区,等待物业人员过来开门给我验收。开门进到房子里面虽然是属于毛坯的状态,但是整体的采光还算是挺可观的,每一个房间都观看了,就只有小次卧,受到旁边楼宇阻挡的下有一点暗,其他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现在毛坯的状态,采光都挺不错的,装修好采光肯定会更上一层楼,我已经想好了,房屋里面尽量用一些看起来比较光亮的颜色进行装修,这样才会使得房屋的空间感更大,居住起来更舒适。
物业人员说其实是你这套房子的位置比较特殊,采光才会有如此之好,你去看看后面那一栋跟你同楼层同户型的房子,采光差了几个等次当时我还并不相信,一是物业公司就给了一条钥匙,我过去打开门一看整个人都震惊了,同户型、同楼层、同朝向采光居然相差会这么多。
公司说出了我这套房子采光还挺不错的,最主要原因:
前面无遮挡和无敌的楼间距,栋楼宇是处于商铺上面的位置,前面100米都没有任何的建筑物出现,再加上2楼带商铺上面的平台没有任何的建筑物出现比较空旷,再加上太阳照射到这个大平面上,进行一定的反光,所以房屋内的采光自然而然就是属于一个挺不错的状态。
也还说到后面那一栋房子楼进去受到了阻碍,采光已经不好了,随着居住的时间越长,树木就会长得相对来说比较高和茂盛,采光会进一步的受到阻碍,而我这套房子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因为商铺顶上没人会种树木。
不过我这套房子有着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整体的灰尘可能就会比较多,因为不是潮在小区那边,靠近外面有汽车过的时候就会带了一定的灰尘,噪音相对也比较大,而且还看不到小区内部的花园。
当时我就想其实问题也不大吧,在商铺外面一圈这么大也种了挺多树木的,所以在噪音这方面会随着树木的长大慢慢地削弱,至于灰尘吗?没办法的住哪里都有,只不过是多搞一下卫生就好。
总结:
买房采光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还要考虑到通风,生活便利性,朝向楼层等这些因素在内,因为每个人的购房需求都不一样,最终选择的楼层也不一样。
开发商一栋楼建设出来,有些人说4楼不好,18楼不好,最终这些楼层还不是一样销售出去了,没有说不合适的楼层,只有说不合适的价格而已,只要价格到位,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一一改变的。
高层买第3层的有多少人后悔?为什么呢?
对于买房哪一层最好?我认为合适就是最好,有些人认为买三楼适合自己,买房之后,各方面顺风顺水,又喜欢3这个数字。而有些人认为三楼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有许多不利的因素,那么买三楼的楼房到底好不好呢?我用我及朋友的经历来告诉你。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小城市,在十几年前买房的时候,整栋楼最高8层,选择三楼恰恰在黄金分割点。当年没有电梯,是爬楼梯的,那时楼距较宽,楼与楼之间相距至少十米以上。优点:1、进出方便。三楼楼层不算高,爬楼梯刚好爬到有些气喘的时候,家就到了,所以三楼是个不错的选择,有时出去买菜,或者忘记拿东西的时候,很快就能够回到家里。
2、空气清新。我们的大厅外面是园区,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在十米以上,楼栋之间种植了许多碧绿的植物,每天打开窗帘就可以看到满眼的绿色,偶尔还能在树间看到几只跳跃的小鸟,心情很愉悦。每天清晨六七点的时候,推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3、接地气。三楼离地面较近,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特别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住高楼的人都说晃动的厉害,三楼的晃动感不明显。如果发生意外,三楼容易逃生,消防梯可以直接到达。
当然,三楼也有它的缺点。我的朋友去年刚买了一套房子,就选在三楼,她到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因为买房是一件大事,不可以随意退换,所以她只能将就忍受着,每天都过得十分郁闷。朋友所选的小区是一个有十几栋楼房的中型园区,园区位于市区的中央,附近有2到3条道路。由于地理位置较佳,所以这个园区成了许多人买房的首选。
去年因为孩子读书的问题,她看中了这个市中心的园区,楼房的价格比较昂贵,每平方均价一万元左右,这在我们小城市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
由于买房的人多,她看房时候已经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剩下的是33层的顶楼,还有三楼。考虑到顶楼上下楼等电梯费时间,且顶楼容易漏水,夏天的时候很闷热。
所以,她就选择了三楼。买房装修一年后,终于住下了。住了一个月,她就跟我哭诉:我后悔死啦!我很诧异地问:为什么呢?三楼不是挺好的吗?
她说:你看错了,我现在住的是高层,高层的三楼,跟你住的低层的三楼完全不一样。她跟我说了她的“烦恼”,我听后确实觉得买三楼也有不足。
不足:1、噪声大。住在三楼,最大的缺点是周围的噪声,声声入耳。如果家中有孩子在读书,或者有睡眠困难症的老人,选择三楼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这种噪声的影响有多大呢?比如楼下的人说话大声点,他们说话的内容都听得一清二楚,对面楼层家里炒菜的声音,洗碗的声音,甚至连放水的声音都能听到。对于喜欢清静的人,噪声很会影响人的心情的。
2、温度大。我们所处的地区属于南方,每年三四月是“回南天”的季节,住在高层的人家在回南天时,家里没有什么水分,而住在三楼的人家,家里的瓷砖上全冒出水来。家具、日用品很容易发霉,衣服东西经常不干,晚上睡觉被子都是湿冷湿冷的,那种感觉实在很难受。
3、采光差。由于楼距只有几米,楼层又高,三楼的住户每年见到阳光的时间极短。每天家里都是阴沉沉的,特别是阴天或者下雨天,家里总是要开灯,每年光是电费就比别人花多了许多。到了冬天,家里没有阳光,特别的阴冷,孩子老人很容易感冒。
4、灰尘多。三楼由于离地面较近,风吹起楼道间的杂物,卷起的灰尘总是比高楼的多。每天窗户时常关得只剩一条缝,家里的家具仍然蒙上一层灰,增加了劳动量。
5、蚊子小动物多。三楼能够看到绿树,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小动物多。住在三楼,一定要装上防蚊网,这样还仍然有些漏网之蚊跑进来,孩子小的时候每天都被叮得头上、脚上满是包包。在家里,还发现了老鼠、蟑螂,甚至曾经有一次还出现了蛇。住高楼的人除了蟑螂,受其他的小动物侵扰的烦恼就少了。
6、电梯挤。三楼不高也不低,有电梯的楼层,肯定不会去选择爬楼梯,坐电梯的话,上班时间与整栋楼的人相遇,经常挤得满满的。
7、视野狭窄。高楼与高楼之间,如果楼距宽一点还好,假如楼距只有几米,那么整天能看到的是对面楼层的情况,只看到一堵高墙,人就像围在笼子里似的,有种压抑感。
如果是沿街的高楼,住三楼,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会受到楼下做生意的影响,假如楼下开的是餐饮店,餐饮店飘出来的油烟味,全都往家里跑,长久住下去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结语:买房要看买在什么地方,要看楼层周围的环境,不能一味的说三楼好还是不好。如果住在郊区,周围环境清幽,楼距宽,买三楼,优点多多。但如果住在闹市区,楼距较窄,买三楼会有许多烦恼,所以想要买楼的人可要多多观察,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