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这件事不必争议了,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就规定,四层以上,或者超过9米的住宅都应该加装电梯。
当然,加装电梯一直存在不同意见,过去,一个门洞,只要有一户持反对意见,这个电梯便加装不成。有时候,为了说服一楼二楼的反对加装电梯的业主,做了大量的耐心工作,有很多都是等了好几年才得以施工。甚至还有的就是因为一两户反对,使得工程搁浅。为此,邻里之间还会产生矛盾,这些,都与当初决定安装电梯的初衷不符。
不过现在好了,国内很多地区取消了“全部业主签字”的惯例,加装电梯顺利了很多。
比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手册》就规定,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只要有双2/3业主同意,其他业主不持反对意见,即可以实施。
所谓双2/3,就是门洞的业主人数,有2/3同意,以及同意加装电梯的业主居住面积,占门洞的整个居住面积2/3。
在这以前,上海也实行了例似的政策。
这样的规定,基本上取消了一楼二楼业主“一票否决”的特权。如果一楼反对加装电梯,并不能口头说说,需要写出书面理由送交相关部门备案。
这种双2/3 的规定,降低了加装电梯的难度,对于整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了进度。
这样看来,对于题主所说的六层以下楼房,安装电梯的必要性,那就要看双2/3的投票结果了。
有了这样的规定,邻里之间的矛盾反而不会发生了,因为这是政府的规定,与邻里没有关系了。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1、六层以下的楼房,又叫小高层小洋楼了,其实就是原先的老旧住宅楼了,一般都是九十年代、两千年代以前的建筑了,建筑的年份一般也都有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了,两千年以后建的楼房别说六层以下的,就是五层、四层以下的都大概率会安装电梯的;
2、如果是以年轻人租住为主要应用范围的,个人觉得,六层以下的楼房就没有必要安装电梯了,因为年轻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爬个五楼、六楼的根本就不在话下,为了锻炼身体,很多青年人乃至中青年人,放着电梯不坐,自愿徒步上楼的很多的呢;
3、如果是以中老年甚至是老年人居住为主的,个人觉得,六层以下的楼房是必须安装电梯的,人老了腿先老,老年人爬个一楼、二楼的还凑合,要他上个四楼、五楼就很累了,爬到六楼就有些气喘吁吁、腰疼腿抽筋了,当然,身体特别好,经常锻炼的老年人除外了;
4、现实的情况是,年轻人租住的房屋一般都是公寓性质的,而公寓房都是两千年以后才有的,人员的大流动、为了工作临时租用房子租住也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了,那么,年轻租住的房子也大多是以有电梯的房子为主了;
5、现在我们可以去各地、各个老旧小区看看,其实居住在六层楼高的老旧房子里面的,还真是一些五六十岁的甚至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了,这些老人一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了,攒点钱买了电梯房,一般自己都住不上的,一般都给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做了新房了,这种状况,在全国应该不是少数的,那么,对于年老体弱、不便爬楼的老年人居多的六层层高的住户来说,加装电梯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6、六层楼高,一二楼呢,完全没有加装电梯的必要了,三四楼装不装问题也不大,苦就苦在五楼、六楼的居民了,特别是老年人,买个菜、遛个弯、出个门回来,本来就走累了,还要爬上五楼、六楼,确实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了;五楼、六楼的老人,对加装电梯绝对是百分之百赞成的,三楼、四楼大概率是可有可无、无所谓加装不加装的,一楼二楼基本上是不怎么享用电梯,大半是反对加装电梯的;
7、六层以下的楼房加装电梯,如果是免费的,自然不会引起任何矛盾的;如果是收费加装的,肯定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邻里矛盾的;特别是一楼、二楼的人,基本上享受不到电梯带来的方便、舒适,步行爬爬,轻松到达,为什么根本不用电梯的人还要为使用电梯的人支出费用呢?所以,一、二楼的人不愿意出这个钱,也是情有可原的;
8、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建议按照楼层的高低来分摊出钱的多少,楼层越高、电梯使用率越多的人家,出钱越多,反之亦然;一般按照一到六层1:2:3:4:5:6的比例出资比较好,六层的人是一层的人的六倍,一层的人还可以选择在楼顶凉台上划定个晾晒衣服或者存放杂物的空间。增加一定的使用面积,提高电梯的使用率,六楼的人还可以为一楼的人上顶层平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茶水、座椅、卫生服务,这样邻里的关系就可以协调好了,就不会因为利益纷争出现更大的矛盾了。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对之处,谢谢指正!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小高层?没必要。肯定会引发邻居之间的纠纷,比如一二层的基本不愿意装电梯,三四五层大多数不愿装电梯,占比60%以上,真正需要电梯的基本是六楼,占比10%,而且买楼的时候六楼比其他楼便宜,所以说都不用说基本装不了电梯。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一切都是利益:不装电梯,三楼以下最值钱,装了电梯三楼以上最值钱。
我住2楼我都不同意,为什么呢?我之前住在一个老小区,小区的5楼牵头,想加装电梯。我就问他,如果安装电梯之后让我把你的房子调换,你愿意吗?他不说话了,我搬走之后也不知道电梯有没有装成。
首先,需要加装电梯的房子,多半是老房子,而且楼层不高。如果楼层本来就不高,装起来有多大的必要性呢?如果是老年人,在类似的地段换一套电梯房,加点钱就可以了。如果换一个房子需要加钱,难道不应该由他们的子女出钱买房子吗?老年人自己想得到便利又不想付出,反而要邻居牺牲,这是什么道理?
老房子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给电梯留下空间,后期加装,需要在墙上面注入膨胀螺丝,不仅影响1楼的采光,还会带来噪音,如果让1楼和2楼付费确实不合理。
不要说人家矫情,你都不理解人家,凭什么要别人理解你呢?
第二,我再说说老房子加装电梯的维护费和安装问题。房子加装电梯之后,是每年都需要维护的,你们不知道这种老小区,你们现在用来当做挡箭牌的老年人,对几十元的电梯维护费用的收缴难度。电梯以前安装在楼内,加装电梯之后,现在变成楼外,会不会漏雨、时间长了会不会脱落部件,考虑台风雷电对它的影响了吗?将来会一地鸡毛。
第三,如果后来有人租房或者卖房。新的租客或者新的业主是否需要承担电梯费用呢?他们是否愿意呢?有的高楼住户装了电梯之后房价涨了,他卖了房子搬走了,新的业主不愿意交电梯费怎么办?
第四,电梯有寿命。假如二十年要换,按现在价格得几十万,分摊到每户,你算算得多少?平常维护得雇人,检修得雇人,谁管呢,如果物业管,这种老旧小区收多少钱。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一楼既便开始同意不交钱,事后楼上的起诉,安装费一分都不能少分摊,因为那是公共设施,你同意安装视同同意分摊,已经有相关案件判决。
将心比心,都换位思考一下,千万不能道德绑架。老小区安装电梯后续好多问题。有些高楼层的人就为了能提高房价,然后卖房走人。其实真正住下来的住户,从生活的角度还是不应该安装电梯。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发姐说房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我担任甲方工地代表二十七年,应该对工程管理有发言权。对于老楼房安装电梯,一直持反对态度。其理由有四点:
一、没有安装电梯的楼房,普遍是2008年以前开发的工程,根本没有考虑电梯安装;
二、楼房基本是一梯两户,建筑面积内没有地方安装电梯;
三、如果强行安装观景电梯,肯定影响消防安全;
四、老楼房基本都不是现浇楼板,根本没有改造的价值。
老楼房如果安装电梯,唯一的办法是扩大建筑面积:在A轴前面扩大4米宽的电梯间。电梯间两侧各户,增加建筑面积。
这样改造之后,确实是不伦不类。但是,没有其它方法可行。
城市中不管是什么样的老楼房,位置都比较好,价格也不会低。住户如果感到确实不方便,可以把老楼房卖掉,购买电梯房。
老楼房如果成为过渡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国家如果统一回收老楼房,改造成廉租房,当然更好了。
如果有人不主张安装电梯,也不想买房子,他完全有理由继续住在老楼房里。只要想住电梯房,完全可购买新房子。
我本来有一套108平方米的老楼房,而且还是二层。孩子希望我把老房子卖了,在他工作的城市重新买一套电梯楼房。考虑自己的年龄,又考虑到房子的继承问题,我同意了,立即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三居室。
我那年61岁,只能贷款9年。我一咬牙贷了48万,去年已经全部还清贷款。我买房子的时候,包括装修一共花了90万。我这套房子已经住了8年,升值到了230多万。
我的房子入住那一年,孙女出生了。现在不但解决了自己的住房问题,而且还给孙女留下了电梯房。
想入住电梯房的肯定是老年人,他们在投资房地产上必须有先见之明。不要听马云的忽悠,中国房产的价格是由地产决定,大城市的房产不可能回归“白菜价”。老年人在房子的问题上千万不能患得患失,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出手。
我搞了一辈子工民建管理工作,当然知道在房地产投资上的重要性,绝不可能忽悠老年朋友。
老年人购买房子最大的问题,肯定是贷款,国家确实应该有特殊的政策出台!
结论:老楼房安装电梯对原建筑是一种破坏,有害无利,绝不允许安装电梯!
六层以下的楼房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会不会引发邻里矛盾?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讲两个故事。
七年前,我岳父得了肺癌。经过一年半的与癌细胞的战斗,还是无法延续生命。在生命最后三个月的时光,已经是自己走不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因为住在四楼,没有电梯,最后的3个月只能在套房里度过。每天就只能面对窗外发呆,孤独只有他自己知道。
另一个故事是:在三年前,我父亲因疾病,左腿高位截瘫。我家位二楼,每个周末为了到户外走走。可是每次从二楼背下来,轮椅拿下来,我出一身汗,花20分钟。回家上2楼还要花更大力气和时间。
当时想,我岳父家和我家有电梯就好了,老人家的晚年生活质量要好很多。可能有人会说,你家的是特例。再讲一个我邻居的事,邻居两夫妻已经都80多了,住三楼。每次回家上楼,都要休息两次才能到家,看见我都会说,有个电梯就好了。
现在要不然加装电梯,我想你心中已经有答案了。至于会不会发生邻里矛盾,就看你怎么处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