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就现在任何一家车企而言,车身都能达到20年的。

但是作为纯电汽车,不得不考虑的是车子的电池和电路问题。

电池的话,定期需要更换,电路的接触点以及电路的检测也是必须的。

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电动汽车目前更换电池成本很高,加上电子设备都有设计寿命,如果要使用20年成本估计不比买辆新车低吧,当然如果不差钱,就是对这辆车有感情的随意

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按一般家庭一年最多2万公里计算,20年也就40万公里,按特斯拉发布的电池衰减数据计算,就是车开坏了也到不了120万公里电池报废,车子如果保养的好,20年开不坏,再说现在买特斯拉的车主,都是奔着时尚,面子去的,试想这么一个消费群体的人群谁会把特斯拉开20年?恨不得特斯拉一有新车出来就会换车!

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如果你换电池的话当然能用二十年,就像油车,坏了就修呗!

目前电动车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尝试高端的,毕竟它开起来爽,平民还是建议买几万块的微型车试水,比如奔奔,黑猫白猫之类的。

国家强制电池质保八年十二万公里,公里数可调无所谓,八年质保的话应该能用十年,十年之内一年省一万的油费和保养费用,报废之后能把整个车钱省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等于买车没花钱,还管它什么保值率?

有的朋友又说这种小车只适合家庭两台车的情况下够买,我想说当第一台车一样适用,300—400的续航真的够用了,太远的话开车去说实话那叫找罪受,油钱加高速费比做🚄和✈️都贵,还特操心。我的厂子不开了,车只剩下家庭用途了,准备把油车卖了买电车。

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想屁吃呀。

特斯拉的初创团队来源于硅谷,他们的造车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车企。

以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去造车,机械品质可想而知。

而用互联网思维造车,除了动力来源,还涉及到复杂的软件问题。

特斯拉开始以纯电仅仅是为了搞一个电动超跑而已,但是这个没玩转。差点倒闭,马斯克入股特斯拉后,疯狂降低成本,因为创始人没完成马斯克的要求,马斯克把创始人都踢出特斯拉了。

言归正传,特斯拉和国内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其实一直,一直都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直到2019年初,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工,中国疯狂的基建能力让特斯拉快速投产。

特斯拉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自然,刹车失灵等争议中度过。

可见机械品质,和软件问题,特斯拉本身就有毛病,指望20年太难了。

还有最最关键的电池问题。别说二十年,十年都是一大关。

目前的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例,可以用20年吗?

理论上来说,正常使用目前的电动汽车完全可以使用20年。

但是不管电动汽车还是传统燃油汽车,车况的好坏跟个人的日常使用习惯、保养维护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的造车工艺电动汽车跟传统汽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主要的差别是在零部件,电动汽车影响长期使用,更多的是看电池的耐用性,是否满足长周期的使用。

其他的内外饰、底盘、座椅、天窗,正常传统车用20年该怎么修就怎么修就可以了。

目前国家对于大家关注的电动汽车出台了动力电池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要求。

针对特斯拉的质保条款,具体如下:

特斯拉质保条款

Model S/Model X车型质保期:8 年或 24 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保证质保期内电池保有最低 70% 的电池容量;

Model 3/Model Y后轮驱动车型质保期:8 年或 16 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保证质保期内电池保有最低 70% 的电池容量;

Model 3/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车型质保期:8 年或 19.2 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保证质保期内电池保有最低 70% 的电池容量。

国内其他车企的动力电池质保标准如下:

比亚迪:动力电池的电芯是实行终身保修的,动力电池(不含启动型磷酸铁锂电池)电芯以外的元器件则实行8年或者15万公里。

广汽传祺:动力电池实行8年或15万公里。质保期或者是说在质保里程之内,保证电池容量衰减低于80%,就可以免费更换。

上汽荣威:动力电池实行8年或12万公里。同时承诺5年或10万公里动力电池容量不低于80%,8年或20万公里动力电池容量不低于70%。

北汽新能源:对动力电池实行8年或15万公里,保证电池容量衰减低于80%,就可以免费更换。

蔚来ES8:动力电池组给予不限年限和不限里程的质保承诺。

综上、如果使用得当,电动汽车使用20年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只是出了质保期后动力电池容量的衰减可能过大,充电频率会比较频繁,就好比原来可以行使400km,10年以后只能240km(衰减40%),看个人承受能力,不能承受需要更换动力电池,换一个电池就满血复活,再干10-20年。

我是梅干菜扣车,欢迎大家关注我,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