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我是2018年去的日本,才知道在这里“男人要懂得保护自己”;无论天气多冷,总有日本女人穿着短裤或裙子;而职场上的男人,不管天气多热,都西装革履。

我在日本生活了4年,分享一些去了日本才知道的事。

‬日本的社会现象与风气

1、在日本待久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蛮奇怪的民族,一边是风俗行业发达,一边是民风又相对保守:

·在热闹的街区,很少见到男女朋友或夫妻,当众牵手、搂搂抱抱。

·在职场上更是保守,连男性着装都非常严格,衣服最好是纯色,不能是花色,否则视为不正经。

我一同事初次上班,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衫,被上司说不端庄。第二次按照要求穿了白衬衫,又被叫去谈话,说没有穿内衬,有露 点的嫌疑。一旦被告一个骚扰,非常麻烦。

所以,职场男人无论天气多热,基本上都是半袖白衬衫加内搭背心,以及薄西装。想起孤独的美食家,主角大夏天3件衣服,还是长袖,现在能理解。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左右两边都是女人,中间剩有一个座位,日本男人往往都会选择站着,不去坐这个位子。或许这是日本男人骨子里的那种自我保护思维作怪,担忧坐着不小心碰到旁边的女人而被告骚扰。

另一方面,尾行、偷窥、偷内衣又是很常见的事情。

日本温泉混浴也是存在的,但并非所有温泉都可以。只有像长野县的密汤白骨温泉那种才允许,因为水质是乳白色的,看不到隐私,所以能混浴。

泡温泉是日本国民项目之一,比较有特色的是砂蒸温泉。当地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海滩的地下有温泉流过,沙粒自然而然就被加热到了40~50度,50度对于温泉水来讲有些过热了,但是对于沙子来讲就很合适。因为沙子是有孔隙的,散热性良好,且能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

忽然觉得日本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幼儿时期便穿着短裤短裙光腿过冬。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抗冻,然而他们又特别钟情于温泉。

2、初到日本,有一个现象刷新了我的认知:时常能看到男人独自带小孩,有的是放在婴儿包挂在胸前,有的是在街头推着婴儿车,有的是在电车上,一手抱着婴儿,一手喂着奶粉。

后来才知道到,很多日本女人婚后都不想生小孩,觉得带小孩又累又费钱,影响到生活质量。因此,在街头遇见日本男人一个人抱孩子是很普遍的。

3、日本的大城市其实没有想象中那样干净, 大阪的一些城市角落甚至脏乱差到不忍直视。尤其是在深夜,从居酒屋喝得醉醺醺的上班族,有的把呕吐物喷到路边,有的站在墙角小便。车站内或附近,随地吐痰,各种随便扔的空瓶子和垃圾。

但大多数中型和小型城市的确挺干净的,岐阜也是这样一座干净的城市,市中心高峰期人流量很大,但道路中央却看不到纸屑。

主要是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制度,所以你在日本旅行的时候在路边很少看到垃圾箱,因为他们不能够随意丢弃垃圾,必须进行分类后才可丢弃。

日本每个城市、每个社区有细致的垃圾处理手册发放给居民,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和垃圾回收。垃圾一般是分为7类,还有就是每天固定时间扔不同种类的垃圾。

4、日本的雨污分离做得确实不错,所以在“让你看到”的河段很干净,尤其乡下和旅游城市,比如京都的鸭川,不怕寄生虫绝对可以直接喝,物理意义上的清澈。

但一般居民城市的河干净不到哪里去,要知道这是敢把废水排到大海的国家。

5、乘坐日本的公共交通,感觉安静得可怕,有时候明明是一地铁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刚去日本,在那工作的朋友接的我,由于好久没见了,上车都开始热聊,突然她开始压着声音跟我说在这里一般都不在车上说话的,说也是很小的声音…然后看了一眼周围,确实如此。

还有电车内接电话去车厢与车厢中间连接的地方,有门隔开来的,那里面接电话不打扰到人。

6、日本的服务业很细致,但也很死板,规矩又多。比如入住酒店或旅馆,对入住时间很严格。

我第一次去日本,当时是早上5点多到目的地,出机场到酒店,前台人都没有,好不容易等到早上7点多人来了,有空房,不让入住,怎么说都不让。

随后在附近找各种酒店,多少钱我都认了,一家都不让入住!

普遍要求入住时间15点以后,早上10~11点左右退房。入住后还要确认吃晚饭、早餐时间,具体什么时候铺床、洗澡等。

7、在街头上经常能见到残障人士,起初我以为是日本残障人士占比比较高。后来才知道是无障碍设施完善:

盲道普及度高,盲文随处可见,包括电梯按钮、车站内地图.票价表等,公共厕所按钮、很多商品印有盲文。

居民楼、公共场所楼层楼梯设有高低两个扶手,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公共设施里也几乎都有升降电梯,并设有专门按钮,电梯内部楼层按钮设有高低两款,适应坐轮椅的人使用。

以及人文关怀,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免费或半价,医疗报销达90%甚至免费,各种门票几乎免费,企业雇佣员工部分是残障人士。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让残障人士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他们方便也愿意出门。

‬日本的工作与薪资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目前日本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达到了 21万日元,而应届研究生的薪资则是达到了 24万日元。

日本平均最低时薪是961日元,作为发达国家,此薪资水平不高。所以,相当一部分日本人打两份工,一份正式工,另一份是打零工,来提高收入。

如果单纯打零工,交的税是少,但到手后还要自己交健康保险和年金,也没有年末奖金。

正社员的话,所谓的到手是已经交完所有税金保险的收入。另外还有奖金,这个能拿到多少看公司业绩和个人评价。

举个例子:

我一哥们读书时候打夜工,一个月到手 30万日元,一年就是 360万日元。

现在是正式员工,一个月也是到手 30万日元。不过加上奖金,一年有两次奖金,相当于多了3个月的薪水,再加其他补贴算起来年收入差不多是550万日元。

不过正式上班的还有个好处,一般每年会涨薪,虽然大概就2-3%的幅度,但预期收入是上涨的。

日本的假期比较多,尤其是冬季会相对集中,圣诞节3天连休,接着是天皇生日的全国公假,再加上新年10天长假。

如果是要全天请假,正式员工每年有22天带薪休假。

但职场上规矩很多又论资排辈,之前的公司有5个日本工程师,他们很享受在深圳的生活,一年就回去日本一次。曾听过他们说过:在中国不用鞠躬,都习惯了,然后回日本见了社长没鞠躬,立马被批评了。

他们鞠躬还分会积、敬礼、最敬礼,分别对应不同角度。真的服了!

‬日本的物价水平

1、日本的蔬菜水果确实比较贵,有些比肉还贵,比如一斤有机葡萄普遍在600日元左右,一斤梨四五百日元,一个西瓜2500日元,5个西红柿250日元。

2、纯牛奶好喝不贵,明治牛奶900ml/200日元。

3、果汁饮料通常1升是100日元左右。

4、哈根达斯冰淇淋比国内便宜,一小盒是220日元,6盒装的算下来一盒是140日元。普通冰淇淋一个约100~150日元。

5、麦当劳单人巨无霸套餐一份700日元,连锁快餐店一份单人套餐在700~1000日元这样,而学校食堂一般500日元就能吃饱。

6、自己居家下厨,划算得多,去超市来买菜,肉类、蛋类基本和国内的价格出入不大。

7、电影票价格较高,普遍票一般在2千日元左右,IMAX或杜比什么的就得3千日元以上。

8、理发的价格较高,普遍在2千日元以上,不过烫染不贵,洗剪吹烫染全做在4000~6000日元之间。

9、出租车的起步价很高,一般要400日元,我坐过3公里的路程,被收了1200日元。所以,日本的上班族更多是选择搭乘公交车地铁之类的,这是电车那么拥挤的原因之一。

10、在日本扔大件的垃圾要收取费用,比如床垫、沙发、被子等,费用400日元起。

11、在日本看牙比较贵,不能医保报销,拔一颗普通牙得5千日元以上,补牙的话倒是便宜,大概八九百日元。

12、东京的房价,以大江户线中野区为例,68平方米,全含税3541万日元,等于说一平米约52万日元。东京都西部一套100平方米,二层三居或者四居的一户建,坐地铁后到达市中心地铁站30分钟这样的房子,大概7000万日元左右。

13、日本的房子没有公摊面积,公寓楼房、一户建基本上是永久产权。但是房子的继承税很高,可高达55%,子女想要继承父母的房子,以房子价值6000万日元为例,需要交3300万日元。

14、在东京随便租15~25平方的房子,一般月租金10万日元左右,而且没有带家具,退租时要处理自己购置东西,并打扫干净卫生,才能拿到押金。当然,6万日元一月的房子也有,不过环境差又拥挤。

15、公立大学的学费一年在60~70万日元,

日本的生活

1、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仿效中国农历计算公元,随着中国的春节过年。但明治维新之后,全盘西化,1872年12月3日开始使用西方太阳历,不但开始重视起圣诞节,连新年也提前到了西历元旦。

因此,12月31日便成为了日本的除夕夜,1月1日则是大年初一。

日本人每年的年尾除了庆祝圣诞节外,另一个重头戏便是过新年!纷纷利用10天长假回家省亲、旅游……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的元旦和咱们的春节几乎一个景象:

境内交通吃紧、各种店铺统统关张,机场全是拖家带口出过旅游的人群…

其实呢,日本新年就是日本版的中国春节,虽然时间挪成西化版本,但是习俗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2、在日本,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市民们给你留下的就只有“永远在奔跑着赶电车”的印象。不过只要到了中小型城市,这种紧张的氛围就要缓和很多。我从市民们惬意的表情中猜测他们的生活压力并不很大,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准点上下班的,而且还能很在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吃个饭聊个天。

3、日本人似乎对啤酒情有独钟,街道上到处都是啤酒屋,每每路过,店里都是热闹非凡。

4、去了日本才知道,骑自行车时后座不能载人,正确的说是不能载成年人,也不能戴着耳机听歌,以及打电话和单手撑雨伞,不然随时被巡警拦下警告。

特别是晚上更要注意,不然被拦下调查,如果所说与登记不符合,那就麻烦了,会被误以为是偷车贼。

因为在日本购买自行车,必须录入“防范登录”,登记个人姓名,具体住址,以及电话号码。所以,接手朋友同学转送的自行车,记得必须重新去登记。嫌麻烦的话,花几百日元在“自行车店”也能代办,很快就搞定了。

再者,自行车不能随处停放,随时面临着被没收的风险。

5、日本人一年四季都习惯喝冰水,去餐厅吃饭,默认给上冰水。女孩经期时也是喝冰水。

6、在日本,老人几乎都是不帮忙带孩子的,不管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都是夫妻自己带孩子。

7、一般的轨道交通有4种速度,从慢到快依次是“普通〞、“快速”、“急行”、“特急”。特殊的速度还有新干线,相当于高铁。

8、日本的车票是由四部分组成:乘车券、指定料金、特急料金、特别料金。

乘车券就是车票所以必买,除非你刷1C卡进站。

如果你想坐指定席,则要多买一张指定料金。如果需要乘坐特急列车,则需购买特急料金。而特别料金,就是指寝台券和Green车厢,也就是卧铺和绿色(商务)车厢。

9、日本有的城市和线下的人行道红绿灯是手动的,行人按下按钮,过一会就显示绿灯。

10、在日本最常见和普通的居住形式,要数是一户建,就是那种两三层的独栋房子。

‬关于福利方面

1、生小孩补贴42万日元,以及十多张产检代金券,如果生第三个小孩,会额外再补贴钱。

2、女性产假能休一年,期间的工资由保险付。

3、小孩医疗报销能达100%。

4、小孩3岁前,每个月有1.5万日元的补贴,三岁到初中毕业则是1万日元,第三个娃开始是到初中毕业一直每个月1.5万日元。

‬总的来说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说是是一些表象,要通过表现看本质,日本不是看上去那么好,压抑个性,追求共性,不是人人都能适应的。

私塾师兄(完)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好处,

1消费税写的明明白白,

2看病只花30%没有医保非医保概念,

3道路上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

4食品安全概念深入人心,少有食品不安全事件,

不好的地方

1社会不安全,前领导人都有被枪杀可能

2对之前战争错误,狡辩,不承认

3成人产业发达,小孩子很早就懂得很多事情,

4日本学校不务正业,教育不是第一位,反而体育,兴趣可能占的比较多

5太多了说不完,反正日本是水深火热之中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很久以前去过一次日本,感触颇深!总体上日本给我的印象就是,他们的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天盼着被解放,向往社会主义!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男人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去日本!

2020年因为公司业务的拓展,我在日本居住了3个月,见识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去了一些年轻人才感兴趣的场所。只能说一个国家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

下面我分享一些到了日本才知道的事情,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很多人了解到日本这个国家,都不是通过课本,而是电影。那些不可描述的场面组成了不少的青春,苍老师不仅仅是老师,各类动漫也不仅仅是动漫;后来历史课本上对日本曾经犯下最新的描述,让儿时的记忆扎在了根底。

以上是很多没有到过日本的人对其第一印象,实际上的日本与我们想象中的日本有很大差异。

年轻人的“二次元”

动漫、AV和电子产业,并称为日本三大台柱,动漫又能排在成人影视之前,由此可见其在日本的影响力。

行走在东京街头,随处可见充斥着“二次元”元素的店铺,这些店铺狭小又充实,里面有知名动漫的手办、延伸产品,海贼王和皮卡丘最为常见。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动漫爱好者线下聚会,大家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形象,在聚会上畅所欲言,拍照、打卡,放飞自我。不管在现实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聚会时都只是所扮演的那位,不必受生存压力的胁迫。

聚会有时候是针对所有动漫爱好者的,银魂、海贼王、犬夜叉等动漫里的角色交叉出现,好像二次元世界都混乱了;有时候又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动漫爱好者,我参加过两次只针对《海贼王》动漫爱好者的聚会,海贼,王路飞是最容易cosplay的。

相比于国内动漫展动辄搞出不少大动作,媒体、记者、大咖各路齐聚,日本国内往往都是小规模的“二次元”聚会。

一般都实行邀请制,由原有的会员邀请他们的朋友,从而扩大交际圈。聚会是轻松且私人的,不会有外人打扰,拍照也只限圈内流传。

在第一次参加《海贼王》cosplay聚会时,coser用日本话说出动漫里的台词时,恍惚之间真有一种自己也上了海盗船的感觉。不得不说日本动漫真的是一种文化侵袭,很多年轻人的中二之魂也在这里唤醒。

聚会结束时,还有一个礼物交换环节:你可以将带来的二次元物品与其他人进行交换。交换过程也非常中二,模仿着动漫人物的各种礼仪,这个环节结束后就各回各家。

对于业务爱好者来说,日本的“二次元”环境真的很好;可对于靠着动漫为生的人来说,日本的环境与我们想象的却有很大差异。

诸如鸟山明、尾田荣一郎等顶端漫画家,他们的收入自然是非常可观的,但绝大多数从业者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尽人意。

在东京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插画师,主要为一本连载漫画绘插画,一年到手薪资为1.2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他所生活的地方是寸土寸金的东京,除了呼吸空气外,其余活动都离不开钱,有些时候还得靠经营农业的父母接济。

他的薪酬还处于中等水平,据他所说,不少插画师的年薪甚至不足1万美元。

因为日本人对动漫有一种近乎癫狂的热爱,就如中国不缺少劳动力一般,你不做自然会有人愿意做——不少年轻人把在热爱的漫画工作室里工作作为一种梦想。

这就是日本的“二次元”世界,业余者热爱,行内人癫狂,资本家则在背后偷偷窃喜。

成人世界的精彩

东京很热,并不是因为气候。

当同事得知我要去日本拓展业务时,不少人都带着U盘找到我,让我回来时给他们带一点日本的土特产。

我心里其实一开始对日本之行也是十分向往的,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硬盘里的学习资料,让我对日本及其服务行业有种别样的暧昧。

到了日本之后,我才发现这里远比我想象得更为奇葩也更为奇异和古怪。

在国内我们时常能看到诸如“某某有自愿下海”的新闻,除了吐槽一句“我的女神不在了”外,还要感慨日本女性的开放,即使那种事情直面观众也能大大方方。

可实际上,在日本国内有专门的产业链,很多“自愿”的女性其实是被迫的。

就比如日本国内有专门的“娱乐签证”,这种签证只要能办到就可以在日本待上六个月,许多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都靠着这个签证进行卖淫。还有很多黑恶势力从国外拐卖妇女,逼迫她们从事色情行业,这些女性会受到身心上的双重摧残。

除了黑暗面的使坏外,日本资本家也会玩起小心机,把部分女性耍得团团转。

尤其是在日本股市、经济等低迷时,大批女性失业在家,但她们同样面临着房贷、车贷,此时如何赚钱成为了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

资本家们通过威逼利诱等手段,使得这部分女性为了钱而不得不走上出卖身体的地步。

同时市场和工作的低迷,也让日本男性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如何释放压力成为他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红灯区里花钱就能成为大爷,大量男性都会选择在这里释放自己,与之对应的是不少人还养成了特殊的需求。

至此“经济低迷→缺钱→释放压力+赚钱→喂养色情行业→其它行业低迷→经济低迷”的闭环形成,普通人尤其是受压迫的女性难以走出这个怪圈。

在日本几个月,我曾经和朋友去过红灯区一回,与国内唯一的差别有两点:一是她们说着日本话,二是她们穿着传统服饰。

与中国从业者将嘴唇作为最后的保留之地相比,穿着传统服饰或许是日本从业女性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让她们的尊严不至于被完全践踏。

当然在日本也有正规的服务行业,按摩店、足浴店等鳞次栉比,也有“卖艺不卖身”的服务行业者,都是为了生活。我与朋友去过东京的一家酒吧,店内技艺画着浓妆,表演着才艺。台下也不乏有起哄者,但以外国人居多。

东京的新宿、札幌的薄野、福冈的中州,日本的“三大欢乐街”,女性在这里迷失自己,男性在这里找回自己。但日本又何止这三处,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日本色情产业从业者有90万余人,年产值将近4万亿日元。

这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不少女性对此深受其害。

繁华与落败的产物

日本的泡沫经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身处日本境内,更能体会到它的繁华与落寞。

首先诸如东京、大阪等大城市都是十分繁华的,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灯红酒绿的景象会让人流连其中,无法自拔。

它们的这种繁华是建立在当初日本重视楼市与股市的基础上的,不少高楼大厦都是在90年代泡沫经济带来前期修建的,所以繁华的背后必然是一派落败的景象。

东京街头,偶尔会有流浪者穿插其中,他们衣着褴褛,满脸的沧桑。

这些人前不久或许还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因为某次股市失利或楼市资金链断裂,而沦落到如此地步。通过他们的脸,我们可以看到那坚韧不拔的性格,只要有机会,他们依旧能够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其次是日本的贫民窟,以我的第二站大阪举例。

贫民窟里有很多流浪汉,他们背着一个包,里面就是其全部身家。这个身家也不一定是他自己的,很有可能是抢来的。在日本的贫民窟,白天发生抢劫的事情也是常态,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无论如何都不要一个人去那个地方。

在贫民窟旁边就是著名的红灯区,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都突出了一个乱字。

关于贫民窟的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体现。国内公共厕所写的标语都是“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或者“来时匆匆,去时冲冲”之类的,而在大阪贫民窟的厕所里标语则是“请把使用后的违禁用品扔进垃圾桶内”。

由此可见贫民窟是多么的乱,使用违禁物品已经成为常态,警察都没有想制止了,只是希望能把违禁物品扔进垃圾桶而已。

再者日本的落败与它在农业方面表现出来的息息相关。

在日本出差几个月,我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各种各样的水果,西瓜可以敞开了吃,草莓、香蕉等等想吃就能吃。可是在日本只能望而兴叹,实在忍不住了才会花点钱打打牙祭。因为公司对每天的开销有所规定,但日本水果的价格实在是太贵,西瓜起码是国内的6倍。

农业的不堪让日本很多农副产品都依赖进口,水果几乎成为了奢侈品。但是它的农业机械化率还是很高的,即使在山区也有特定的机器进行作业。

日本人的生活

与色情从业者的开放相比,日本国内普通大众并不开放。这其实是很多国家的特点,诸如欧美等国家,开放的只是他们想让我们觉得开放的,其实国内普通大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也没有那么放得开。

日本职场有着诸多规矩,如上班时衣服必须为正装或者纯色衣服,颜色过于鲜艳都会视为不正经,会被上司劝回重新着装。所以在日本职场,除了部分特殊行业外,很少能看到颜色鲜艳的服装,也不会让人眼前一亮。

正是因为日本人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们的电子产业在世界上才能有一席之地,松下、佳能等品牌在国内也是家喻户晓。

日本人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我们小,通过一个现象便可以看出来:在街头经常能看见男性独自带着小孩子,或是放在婴儿包里,或是推着婴儿车,喂奶粉、换尿布都是男人的事情。因为女性怕婚后的生活压力会影响到她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很多事情都交给了男性。

很多新闻都会把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赛后的表现做个对比:中国人坐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日本人那边干净整洁,其实日本人的素质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高。

有一次客户邀请我一起去看日本的相扑比赛,座无虚席,放眼望去也全是日本人(因为除了日本人外其它国家似乎都不怎么爱这项运动)。

第一次看图个新鲜感,我倒也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客户要去取投注赢的钱,所以我们这一波走得算是比较晚的。此时看台上也是垃圾遍地,比赛时也有不少人吹着口哨,喝倒彩。客户的脸上时不时写满了尴尬,烟也是抽了一只又一只。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城市真的是干净整洁,在市中心街道看不见一点纸屑。

这是因为日本的垃圾分类系统已经很成熟,垃圾分类之后会有专人进行回收,同时对于乱扔垃圾也有很严重的惩罚制度。

街道与观看比赛时的素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制度的约束,二是日本人好面子,当有外人时会装模作样,没人监督时又会暴露出本性。这个民族的根劣性就是如此,当初日本犯下滔天罪行是既定事实,如今却依旧想要抹去,不得不说是面子心理作祟。

日本人的面子还体现在各类技艺大赛上。

不得不说行业内的较量是每个国家的常态,在日本尤其如此。我们公司做茶叶,去做业务时客户先不谈业务,而是派出了师傅想要和我们比较下技艺。

派出的师傅是做玉露的,这是目前日本国内最为名贵的条形茶。来之前老板特意叮嘱我有机会学习学习他们的技术,切磋正是机会,所以我很快就应允下来并派出了所带来的师傅。最终的结果不必多说,没有彻底分出高低,又是一番商业互吹。

但事后师傅告诉我,日本的手法不适合国内,而且很多都是从我们这边偷过去的。

几乎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想要与我们切磋切磋,前几次还答应,后来烦了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

以上就是我到日本之后所了解的景象,因为待的时间不长所以未知其深层生活,只能了解其表现与皮毛。但也了解到日本这个国家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于妇女的压迫等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何时何地都不会过时。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其一.是七八岁的小学生自上学一开始,就独自背着个大书包,步行一至两站地的路程去学校上学,很少有家长接送,而且路过任何一个交叉路点,绿灯过马路时,所有车辆都能够主动让行非常安全,其二.看病就医非常方便,只要按照个人实际所得,每月交纳国民健康保险,去医院看病,自己只负担30%的医疗费后,没有任何额外医药费用,其三.日本税收繁多,购物有消费税,收入有工资所得税,住民不分国籍有県民税、市民税,私家车有车辆税,个人私有住房有固定资产税等等。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日本才知道的?

1,汽车让行人,下雨天靠近行人会降速,以免行人溅水

2,买车要提供停车位的证明,不然有钱也买不到

3,加班很普遍,很多人都在磨洋工,装作很忙的样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